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短肌鞘斜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研究
1
作者 胡海 林明辉 +5 位作者 李伟 雷德政 陈嘉波 孙全凤 陈鹏 罗意革 《腹部外科》 202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短肌鞘斜形吻合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3例HSCR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脐单孔...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短肌鞘斜形吻合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3例HSCR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短肌鞘斜形吻合(TU-LEES)组和传统腹腔镜保留长肌鞘(CLS)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管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能顺利完成。CLS组中转开放手术3例,TU-LESS组需扩大脐部切口2例。TU-LESS组术后小肠结肠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CLS组(均P<0.05),术后半年TU-LESS组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小于CLS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短肌鞘斜形吻合术治疗HSCR的方法安全可行,美容效果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吻合口狭窄及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低于常规腹腔镜Soave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脐单孔腹腔镜 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 soave手术
下载PDF
Soave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疗效观察
2
作者 盛显中 林开祥 +3 位作者 李健民 周健 王洪才 胡强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5-28,共4页
Soave氏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较好的一种手术方法。针对其缺点,作者对Soave氏手术进行改良,初步观察效果较满意,完成手术23例。术后一年以上获随访者16例。无死亡及结肠回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87.50%。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soave氏手术 无神经节细胞 直肠肌鞘 扩肛 污粪
下载PDF
经肛门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雪鸿 苏泽礼 +1 位作者 单振潮 迟名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71-87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患儿随访,对其进行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对72例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随访。采用李正法和改良的Reding法调查排便情况,生活质量采用自行设计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分别就1... 目的通过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患儿随访,对其进行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对72例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随访。采用李正法和改良的Reding法调查排便情况,生活质量采用自行设计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分别就1年内、1-3年内、3年以上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1年内优良率李正法45.5%,Reding32.8%;1-3年内李正法80%,Re-ding法75%;3年以上李正法为93%,Reding法89.7%,随时间的延长,患儿肛门直肠功能恢复良好者逐渐增多。(2)统计结果表明排便功能障碍与生活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排便功能障碍越重,生活质量越差。结论经肛门Ⅰ巨结肠根治术术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大部分随年龄的增长排便功能得以改善,仍有少部分患儿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排便功能障碍是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 生活质量 随访
下载PDF
罗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新生 乔万海 +2 位作者 赵亚芹 丁晓英 薛容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5-657,共3页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用于幼儿骶管阻滞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1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骶管阻滞时分别注入0.25%罗比卡因0.75 ml/kg或0.2%布比卡因0.75 ml/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用于幼儿骶管阻滞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1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骶管阻滞时分别注入0.25%罗比卡因0.75 ml/kg或0.2%布比卡因0.75 ml/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监测呼吸和循环指标,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_(1/2)分别为0.16h和0.11h,T_(peak)分别为0.53h和0.49h,C_(max)分别为0.81mg/L和1.08mg/L。另外发现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0 mg·L^(-1)·h^(-1)和3.9mg·L^(-1)·h^(-1),t_(1/2)β分别为1.21h和2.2h,总清除率(CL)分别为567 ml/min和287 ml/min,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呼吸、循环各指标均平稳,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罗比卡因比布比卡因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的蓄积,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小儿 骶管阻滞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评价和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小兵 李殿国 +6 位作者 张丽 李艳华 王若义 刘倩 陈维秀 李金良 陈雨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对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进行评价和治疗。方法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患儿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6~13岁,肛门功能临床评价为良19例,差5例。全部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并与18例肛门功能正常的Soave术后儿童... 目的对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进行评价和治疗。方法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患儿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6~13岁,肛门功能临床评价为良19例,差5例。全部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并与18例肛门功能正常的Soave术后儿童比较。所有患儿在医院接受生物反馈训练2周后自行在家中行盆底肌收缩训练。结果肛管静息压、收缩压、直肠初感觉分别为(18.9±6.2)mmHg、(179.9±17.8)mmHg、(45.4±9.4)ml,与18例对照组儿童相比[分别为(44.5±11.1)mmHg、(177.7±15.9)mmHg、(50.0±10.1)ml],静息压明显下降,收缩压、直肠感觉无明显变化。3例不配合治疗,21例1年后除5例未能坚持外,其余16例获得良好的肛门控制,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直肠初感觉分别为(35.4±8.7)mmHg、(195.3±15.0)mmHg、(45.9±8.4)ml。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均升高。结论内括约肌损伤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原因之一,对此盆底肌训练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soave手术 大便失禁 盆底肌 训练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腹胀和便秘的再手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春辉 陈亚军 +3 位作者 张廷冲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便秘的再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或)便秘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再...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便秘的再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或)便秘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再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再手术的原因可分为病理异常和解剖异常,前者包括无神经节细胞段残留(19例)和移行段残留(3例);后者包括远端结肠扩张(5例)、Soave肌鞘狭窄(2例,其中1例合并病理异常)、肛门狭窄(2例)、下拖肠管回缩狭窄(2例)和闸门综合征(3例)。其中1例患儿既有病理异常又有解剖异常。所有患儿再手术前均经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腹胀和便秘无缓解。再手术方式包括经腹经肛门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手术)(26例)、经肛门Soave手术(3例)、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1例)、Ikeda手术(2例)、膈膜和瘢痕夹除或切除(2例)和肛门成形术(1例)。5例再次根治手术前行肠造瘘术。3例(8.6%)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直肠膀胱瘘1例,手术后治愈;吻合口瘘2例,行小肠造瘘。33例患儿平均随访59月,其中1例患儿术后3—4d自主排粪1次,无腹胀、呕吐;余32例患儿术后腹胀和便秘缓解,其中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污裤。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腹胀和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病理异常和解剖异常,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再次手术 肠造瘘 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夏顺林 李向农 +3 位作者 李炳 陈卫兵 王寿青 王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115例的中长期随访疗效,评价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11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均予钡剂灌肠、...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115例的中长期随访疗效,评价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11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均予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术中应用4个Tmcar,经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予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彻底游离病变肠管,经肛门直肠肌鞘内拖出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儿肛门功能、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15例获随访1.5—7年,平均(51.32±21.05)个月,其中1—3年41例,3~5年42例,〉5年32例,参照Heikkinen评分标准:术后3个月、1年、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69.1%(76/115)、91.3%(105/115)、92.4%(91/98);术后3个月、1年、3年肛门静息压力分别为(35.35±6.52)mmHg、(55.65±8.69)mmHg、(57.31±9.43)mmHg;与同年龄组肠套叠术后门诊复诊患儿肛门静息压力(60.11±8.69)mm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12.926,P=0.000),术后第1年、第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851,P=0.07;t=1.117,P=0.270);术后1年钡剂结肠造影显示结肠痉挛、移行及扩张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HIRSCHSPRUNG病 soave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詹国庆 董国钢 陈颖虎 《中国医药》 2012年第12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式,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男8例,女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式,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男8例,女3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常见型6例,短段型4例,长段型1例。11例患儿手术时问80~130min,平均(120±10)ra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5)ml,肠蠕动恢复平均时间为(24±4)h,愈合后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可行,具有直观、创伤小,在分离盆底直肠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具有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soave手术
下载PDF
Soave术根治全结肠型巨结肠中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少波 郑珊 +2 位作者 张毅 沈淳 肖现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探讨Soave术根治全结肠型巨结肠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作者收治的31例全结肠型巨结肠Soave根治术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随访时间(3±2.4)年。电话随访内容包括... 目的探讨Soave术根治全结肠型巨结肠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作者收治的31例全结肠型巨结肠Soave根治术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随访时间(3±2.4)年。电话随访内容包括患儿体重、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及大便失禁情况、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次数等。结果31例均行经腹会阴Soave术,其中3例行Ⅰ期根治术,28例行回肠造瘘术后再择期行根治术,患儿完成Soave术手术月龄1~13个月,平均(5.2±2.3)个月,手术时平均体重(6.4±2.5)kg,手术剩余小肠长度90~250cm,平均(169±40)cm,近端肠管中见发育成熟的神经节细胞24例,发育较成熟的神经节细胞7例。患儿按年龄别体质量:术后正常者19例,轻度营养不良8例,中度营养不良3例。术后患儿均无大便失禁,3例偶有污粪,无肛门狭窄需扩肛病例。粪便呈糊状或成形28例(28/31例),糊状或水样3例(3/31例);每日排便次数〈5次28例,6次或以上3例;术后小肠结肠炎〈2次24例,3次或以上7例。手术剩余小肠越长,大便情况越好;近端肠管发育成熟神经节细胞患儿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较发育较成熟患儿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实施经腹会阴Soave术远期疗效满意,能获得较好的营养发育和直肠肛门功能,手术后剩余小肠长度和近端肠管神经节细胞发育成熟度是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肠型巨结肠 soave 预后
下载PDF
1岁以上儿童巨结肠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兵 苏义林 王忠荣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介绍1岁以上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改良Soave法)的方法及体会。方法:23例年龄1~12岁患儿,经肛门剥离直肠黏膜管至腹膜返折水平,横断肌鞘进入腹腔。直肠肌鞘沿后正中线切开。游离病变结肠拖出肛门,一期切除吻合18例,... 目的:介绍1岁以上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改良Soave法)的方法及体会。方法:23例年龄1~12岁患儿,经肛门剥离直肠黏膜管至腹膜返折水平,横断肌鞘进入腹腔。直肠肌鞘沿后正中线切开。游离病变结肠拖出肛门,一期切除吻合18例,二期切除5例。结果:初期1例结肠拖出困难加做腹部小切口,其余均经肛门完成手术。切除结肠长度15~70cm,平均30cm。1例早期并发全结肠脱出肛门,再手术复位,23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2个月,早期大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1~3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指征可适当放宽,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多数患儿可单纯经肛门完成手术。其方法简单,创伤小,不需剖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肛门 soave术式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55例治疗体会
11
作者 王振华 刘爱雅 +1 位作者 王计辰 徐小青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报告55例先天性巨结肠病儿,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认为,对超短型巨结肠行液氮冷冻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1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未复发。本文重点讨论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soave氏手术 Duhamal氏手术 液氮冷冻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陈芳芳 付晓君 +2 位作者 姜磊 徐建中 鲁正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1期1846-1848,1859,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月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患儿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3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月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患儿共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3~15个月,平均(6.7±3.3)个月,体重5~13kg,平均(7.8±2.6)kg;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3.5~14.0个月,平均(6.3±3.5)个月,体重5.5~12.5kg,平均(8.6±2.8)kg。对照组采用开腹改良Soave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死亡并发症。2组切除肠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肛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改良soave 先天性巨结肠
原文传递
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吕良峰 刘士会 +2 位作者 吴琦 胡成文 左芦根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9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 目的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传统经腹会阴根治术,观察组患儿均予以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术。比较2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以评价其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上,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不仅较经腹会阴根治术临床效果更佳,患儿具有较好的术后恢复,生活质量也获得显著改善,家长满意度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 经腹会阴根治术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痊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沛 刘铭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近期疗效及影响痊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近期疗效及影响痊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照组给予肛门改良Soave术。对比2组手术指标、近期疗效,分析影响患儿术后痊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吻合口狭窄、肠炎、腹胀是影响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近期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肛门功能。吻合口狭窄、合并肠炎、合并腹胀为影响患儿术后近期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经肛门 改良soave术Ⅰ期 儿童 肛门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肛门改良Swenson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兵 孙传成 +2 位作者 孙华 苏义林 王忠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 目的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术前灌肠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出院时排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前者较后者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和37.9%,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为95.2%和89.6%。结论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改良Soave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但经肛门Swenson术较经肛门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并发症明显减少;两者手术适应证均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学 肛管 Swenson术 soave
下载PDF
经肛门一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施诚仁 余世耀 +3 位作者 励楚刚 王捍平 蔡威 许德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评估新型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方法先天性巨结肠47例 ,其中短段型 4例 ,普通型 40例 ,长段型 2例 ,全结肠型 1例。手术用Grob术式 2 5例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LS) 6例 ,TAS术 16例。回顾性... 目的评估新型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TAS)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方法先天性巨结肠47例 ,其中短段型 4例 ,普通型 40例 ,长段型 2例 ,全结肠型 1例。手术用Grob术式 2 5例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LS) 6例 ,TAS术 16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合并症和平均住院费用等。 结果TAS手术时间短 (平均 90min) ,术中出血少 ( 2 5ml左右 ) ,术后 3~ 7d即可出院 ,住院费用也低于LS及Grob组。本组随访率( 31 4 7) 6 5 .9%。TAS与LS一样术后合并症少。 结论TAS术优点是不用开腹 ,创伤小 ,手术简便 ,费用少 ,术后肠粘连等合并症少 ,但对年龄大、病变段长儿童操作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Grob术式 经肛门一期拖出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经肛门Soave改良术和开腹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伍兵 《西部医学》 2012年第8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改良术和开腹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1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80例接受经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组),8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根治手术(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改良术和开腹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1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80例接受经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组),8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根治手术(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近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患儿的肛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60例患儿经随访6个月~5年,治疗组患儿的肛门功能优良率以及生活质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Soave改良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且患儿排便控制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soave改良术 先天性巨结肠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海阳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542-543,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Soave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Soave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改良soave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高雄 吴川清 +3 位作者 帅晓明 陶凯雄 王国斌 陈道达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9-841,共3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的28例术前诊断为成人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的28例术前诊断为成人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5~185(165±12)min,术中出血量50~250 ml,无一例术中输血.术后病理诊断示:19例符合HD,9例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术后直肠肌鞘感染2例,肛门口轻度污粪3例,平均住院时间(17.5±1.0)d.术后随访无排粪失禁及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治疗成人H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成年人 腹腔镜 soave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在新生儿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玉良 蔡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5例普通型HD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5例普通型HD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组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比2组患儿的围术期情况、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肠管切除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肛门解剖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肛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4.38%和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和88.00%(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儿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肛门静息压均明显降低、直肠肛管角均明显增大,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肛门静息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直肠肛管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普通型HD较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经肛门改良soav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