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的被动微波遥感反演 被引量:112
1
作者 车涛 李新 高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利用1993年1月份的SSM/I亮度温度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的雪水当量,首先使用被动微波SSM/I数据19和37GHz的水平极化数据来反演雪深,根据积雪时间的函数来计算实时的雪密度,由雪的深度和密度计算出雪水当量.最后,利用SSM/I数据的19和37GHz... 利用1993年1月份的SSM/I亮度温度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的雪水当量,首先使用被动微波SSM/I数据19和37GHz的水平极化数据来反演雪深,根据积雪时间的函数来计算实时的雪密度,由雪的深度和密度计算出雪水当量.最后,利用SSM/I数据的19和37GHz的垂直极化亮度温度梯度对计算出的雪水当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利用SSM/I数据直接反演雪水当量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雪水当量 SSM/I数据
下载PDF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我国积雪深度及其精度评价 被引量:64
2
作者 车涛 李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4年第5期301-306,共6页
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使用SSM/I全球算法将高估积雪深度,故以东经105°为界将我国分为东部和西部。在西部地区采用修正后的雪深算法,东部地区沿用全球算法。对散射系数较高,容易和积雪相混淆的降雨、寒漠和冻土地表类型,通过积雪分类... 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使用SSM/I全球算法将高估积雪深度,故以东经105°为界将我国分为东部和西部。在西部地区采用修正后的雪深算法,东部地区沿用全球算法。对散射系数较高,容易和积雪相混淆的降雨、寒漠和冻土地表类型,通过积雪分类树进行剔除,进而发展了一套适用于全国积雪深度的业务化反演方案。最后利用MODIS积雪产品对冬季90天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总体精度平均达到86.4%,最高精度达到95.5%,Kappa系数均值为65.5%,最大值达到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深度 被动微波 遥感 SSM/I 精度评价
下载PDF
冰雪反照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3
作者 蒋熹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8-738,共11页
冰雪反照率在地气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冰雪面的反射属性以及大气或天空的状况.因此,影响冰雪反照率的因素除其自身的物理属性如积雪粒径、密度、含水量、杂质和污化程度等外,云对冰雪反照率也产生影响,从而使... 冰雪反照率在地气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冰雪面的反射属性以及大气或天空的状况.因此,影响冰雪反照率的因素除其自身的物理属性如积雪粒径、密度、含水量、杂质和污化程度等外,云对冰雪反照率也产生影响,从而使冰雪的反照率呈现出日变化、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规律.最后,评述了利用数值模式及卫星遥感反演方法对冰雪反照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 反照率 日变化 季节变化 能量平衡 遥感反演
下载PDF
北疆牧区积雪图像分类与雪深反演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梁天刚 吴彩霞 +1 位作者 陈全功 徐宗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利用NOAA/AVHRR晴空气象条件下的资料,建立积雪监测反演模型,动态监测雪灾期间大范围的积雪空间分布状况,对牧区雪灾综合评价及防灾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北疆地区1996-97年2次雪灾期间的4个时相的晴空NOAA卫星数据及20个地面气象台... 利用NOAA/AVHRR晴空气象条件下的资料,建立积雪监测反演模型,动态监测雪灾期间大范围的积雪空间分布状况,对牧区雪灾综合评价及防灾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北疆地区1996-97年2次雪灾期间的4个时相的晴空NOAA卫星数据及20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研究了云与雪的判识及图像去云处理方法,提出了云层覆盖下图像缺值插补处理的一种新算法;采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模拟出北疆地区积雪深度遥感地学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牧区雪情动态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牧区 反演 雪灾监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建 车涛 +11 位作者 李震 李弘毅 郝晓华 郑照军 肖鹏峰 李晓峰 黄晓东 钟歆玥 戴礼云 李红星 柯长青 李兰海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6,共15页
介绍了"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的背景、科学目标、调查内容及方案。调查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中国全面而系统的积雪特性数据库,服务于气候变化、水资源调查和积雪灾害的数据需求。调查将从历史资料整编、典型积雪区积雪特性地... 介绍了"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的背景、科学目标、调查内容及方案。调查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中国全面而系统的积雪特性数据库,服务于气候变化、水资源调查和积雪灾害的数据需求。调查将从历史资料整编、典型积雪区积雪特性地面调查以及积雪遥感调查等方面展开。历史资料的整编包括收集气象站以及各单位已开展的积雪特性观测资料,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整编;典型积雪区地面调查主要是在东北地区、新疆地区和青藏高原开展不同季节的积雪特性调查,以点、线、面3种方式开展,观测内容包括雪深、雪密度、雪水当量、积雪形态、表层硬度、液态水含量、雪粒径、雪层温度、雪土界面温度、介电常数以及积雪的若干化学特性;遥感积雪调查将利用地面调查的积雪特性信息改进已有的积雪参数反演算法,建立中国长序列的积雪面积、反照率以及雪水当量数据集。最终,利用地面和遥感调查所获取的积雪特性及分布数据集对中国进行积雪类型划分,并生产系列积雪特性及专题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特性 积雪类型 地面调查 遥感调查 中国
原文传递
阿勒泰地区草地畜牧业雪灾的遥感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兴元 梁天刚 +1 位作者 郭正刚 李立恒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使用ERDASIMAGING8.5软件分析NOAA/AVHRR资料,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雪深遥感监测模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遥感获取的雪灾信息与地面实际监测信息的空间化、定量化分析,建立了草地畜牧业雪灾的评价模型和损失估算模型。对阿... 使用ERDASIMAGING8.5软件分析NOAA/AVHRR资料,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雪深遥感监测模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遥感获取的雪灾信息与地面实际监测信息的空间化、定量化分析,建立了草地畜牧业雪灾的评价模型和损失估算模型。对阿勒泰地区2000年雪灾损失的评价,可为政府部门今后制定防灾救灾措施、合理安排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遥感监测 草地畜牧业 评价
下载PDF
积雪遥感动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5
7
作者 柏延臣 冯学智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7年第2期60-66,共7页
简要讨论了积雪遥感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的物理参数及其可行性和局限性,云和雪的区分技术,雪盖面积和积雪深度的提取,雪水当量换算以及积雪遥感在融雪径流模拟、雪灾监测与评价、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简要讨论了积雪遥感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的物理参数及其可行性和局限性,云和雪的区分技术,雪盖面积和积雪深度的提取,雪水当量换算以及积雪遥感在融雪径流模拟、雪灾监测与评价、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积雪遥感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遥感 卫星资料 雪灾监测
下载PDF
中国西部积雪日数类型划分及与卫星遥感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6
8
作者 何丽烨 李栋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7-245,共9页
根据中国105°E以西地区232个地面气象台站1951-2004年积雪日数观测资料和1980-2004年SMMR、SSM/I逐日雪深资料,划分中国西部积雪类型并分析其年代际变化,并对两种资料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疆、天山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 根据中国105°E以西地区232个地面气象台站1951-2004年积雪日数观测资料和1980-2004年SMMR、SSM/I逐日雪深资料,划分中国西部积雪类型并分析其年代际变化,并对两种资料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疆、天山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积雪日数大于60d,为稳定积雪区;南疆盆地中心、四川盆地和云南省南部无积雪;其他地区为不稳定积雪区.北疆、天山、河西走廊以及成都、昆明一线广大地区积雪类型稳定少变,有、无积雪区的南北分界线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南位置.在中国西部,卫星遥感比地面台站观测的积雪日数总体偏多,主要体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河西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积雪日数 积雪类型 卫星遥感
下载PDF
卫星遥感藏北积雪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佳华 吴杨 姚凤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1021,共9页
利用1993~2004年SSM/I被动微波辐射仪反演的雪深资料,1996~2004年NOAA/AVHRR可见光和红外反演的积雪覆盖面积资料,1966~2003年藏北地区6个地面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来检验卫星资料的可用性。并研究近年来藏北积雪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 利用1993~2004年SSM/I被动微波辐射仪反演的雪深资料,1996~2004年NOAA/AVHRR可见光和红外反演的积雪覆盖面积资料,1966~2003年藏北地区6个地面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来检验卫星资料的可用性。并研究近年来藏北积雪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SM/I,NOAA/AVHRR和实际观测的积雪资料具一致性.从积雪时间变化看:季节尺度上,藏北地区秋冬季积雪迅速增加,但春季(3~5月)融雪速度不快,呈现正反馈特征;年际尺度上,藏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积雪开始减少,80年代积雪增加,90年代起到2003年积雪总体上减少,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趋势.采用小波分析发现积雪振荡周期存在着一个准2~3年,准9年和13年的周期,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还有一个5年的周期.积雪空间上看,藏北地区积雪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该区每个冬春年积雪覆盖旬数超过15旬,显著高于西部少雪区,大部分积雪集中在4900~5600 m的高度左右;藏北高原积雪变动的显著区位于藏北中东部的安多和聂荣地区.利用藏北地区1966~2003年的地面温度和降水资料建立回归方程模拟年累积雪日,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74.积雪时空分布受温度、降水等因子影响明显.1998~2003年藏北积雪的减少与全球变暖有关,但降水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近年来藏北积雪减少的更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SSM/I资料 卫星遥感 影响因子 藏北地区
下载PDF
卫星遥感西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白淑英 史建桥 +2 位作者 沈渭寿 高吉喜 张学成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4-962,共9页
积雪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变化对地球能量和辐射平衡以及水分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积雪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最好实证。利用2000年3月~2011年2月共11a的MODIS雪盖产品数据、1979~2010年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 积雪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变化对地球能量和辐射平衡以及水分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积雪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最好实证。利用2000年3月~2011年2月共11a的MODIS雪盖产品数据、1979~2010年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DEM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地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分析西藏高原雪深、雪盖和雪线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雪深的分布形成了四周山地积雪深度大,中部腹地雪深小的空间格局。1979~1999年平均雪深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6cm/10a,1999~2010年则呈下降趋势。逐像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年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的像元数占全区像元总数的76.9%,有减少趋势的仅占23.1%;雪盖面积变化总体呈缓慢波动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3.89万km2/10a;7、8月在中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昆仑山等山脉一带以及高原腹地局部地区仍存在大面积常年积雪;雪线年平均呈微弱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6.54m/10a,各季节平均雪线中,秋季雪线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雪线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升高的态势。积雪参数与气候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雪深春秋季主要受风速和日照时数影响,夏冬季则分别是降水量和风速;气温是影响四季积雪覆盖面积的主导因素,春秋季雪线与气温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积雪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遥感
原文传递
阿勒泰地区雪灾遥感监测模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天刚 高新华 刘兴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72-2276,共5页
利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 1996~ 1997年两次雪灾期间的NOAA卫星数据及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建立了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 ;利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原理 ,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 ;提出评价积雪对草地畜牧业危害程... 利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 1996~ 1997年两次雪灾期间的NOAA卫星数据及地面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建立了积雪深度遥感反演模型 ;利用线性混合光谱分解原理 ,研究了基于像元的积雪覆盖率及积雪空间分类算法 ;提出评价积雪对草地畜牧业危害程度的两种基于格网数据结构的定量化指数 .结果表明 ,通过积雪深度反演模型和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方法可计算基于像元的积雪深度和覆盖率 ,提高积雪分类的精度 .建立的基于格网单元的积雪危害指数模型可系统地表达积雪区的雪情、草情、畜情和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危害指数 遥感监测 雪灾评价
下载PDF
基于MODIS与AMSR-E数据的中国6大牧区草原积雪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金亚 杨秀春 +4 位作者 徐斌 曹云刚 覃志豪 金云翔 赵莉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97-1104,共8页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草原区这6大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雪灾频发的区域,及时、准确地获取6大牧区雪情时空特征对于防灾减灾,指导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光学遥感与微波遥感各具优缺点,综合运...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草原区这6大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雪灾频发的区域,及时、准确地获取6大牧区雪情时空特征对于防灾减灾,指导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光学遥感与微波遥感各具优缺点,综合运用MODIS和AMSR-E数据构建草原积雪遥感监测模型,以日为监测单元,以旬为多日合成时段,对中国6大牧区在2008年10月上旬至2009年3月下旬间的草原积雪覆盖范围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检验,以此说明MODIS与AMSR-E数据在雪灾监测方面协同监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雪盖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AMSR—E 草原积雪 遥感 牧区
下载PDF
1962-2014年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雷向杰 李亚丽 +2 位作者 李茜 王娟 陈卫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1210,共10页
利用太白气象站1962-2014年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太白、眉县气象站1980-2014年高山积雪观测记录和1988-2010年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西部中山区、西部中高山区和中部中高山区积雪初、终日期、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等的变化特征,... 利用太白气象站1962-2014年地面积雪观测资料,太白、眉县气象站1980-2014年高山积雪观测记录和1988-2010年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西部中山区、西部中高山区和中部中高山区积雪初、终日期、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等的变化特征,以及西部中山区积雪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962-2014年太白山西部中山区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初终间日数减少,积雪日数显著减少,积雪深度呈现波动变浅的趋势;1980-2014年西部中高山区积雪日数同样呈现波动减少趋势,西部中山区和中高山区年积雪日数减少率分别为3.2 d·(10a)^(-1)和8.9 d·(10a)-1.1980-2014年中部中高山区积雪初、终日期和积雪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太白山地区积雪面积呈现波动减少趋势.1962-2014年西部中山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积雪参数与气候要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累积雪深等参数变化关系密切,气温升高是太白山积雪减少的主要原因.1980-2014年太白山地区7月积雪日数很少,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六月(公历7月)天"已很少见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积雪 气候变化 卫星遥感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范围和雪深/雪水当量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晓东 李旭冰 +2 位作者 刘畅宇 周敏强 王健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8-1149,共12页
积雪是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对辐射收支、气候和长期天气变化均有重要影响。雪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天气现象和水文气象参数,过量的降雪也会带来严重的雪灾,如牧区雪灾、雪崩和融雪洪水灾害等。因此对积雪的监测,尤其是对山区的积雪监测,... 积雪是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对辐射收支、气候和长期天气变化均有重要影响。雪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天气现象和水文气象参数,过量的降雪也会带来严重的雪灾,如牧区雪灾、雪崩和融雪洪水灾害等。因此对积雪的监测,尤其是对山区的积雪监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积雪已有50余年的历史,并已形成了系列业务产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 m,该地区的积雪具有重要的水文、气候和生态环境意义。由于地形复杂,人迹罕至,地面观测站点稀少,受较强太阳辐射的影响,积雪消融迅速、区域差异消融以及风吹雪等因素导致积雪分布破碎化严重,对使用遥感资料监测该地区的积雪造成的极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随着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和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同步获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综合利用光学遥感数据高空间分辨率和被动微波数据不受云干扰的特点,结合机器学习、无人机等技术,将环境参数加入反演模型中,有助于提高青藏高原积雪参数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遥感 挑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东北冻土区积雪深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世博 臧淑英 +4 位作者 张丽娟 那晓东 孙丽 李苗 张晓闻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9,共9页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在消融时又吸收热量降低地面温度,影响冻土发育,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微波遥感数据1979-2014年逐日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冻土区积...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在消融时又吸收热量降低地面温度,影响冻土发育,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微波遥感数据1979-2014年逐日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冻土区积雪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异常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冻土区多年平均雪深为2.92 cm,年平均雪深最高值出现在岛状多年冻土区,最低值出现在季节冻土区。东北冻土区年平均积雪深度变化以减少为主,占区域面积的39.77%,减少速率为0.07 cm·(10a)^(-1)。东北冻土区年平均积雪深度在1986年发生突变,开始出现减少的趋势,这与气温突变年份较为吻合。受地形和气温变化影响,年平均积雪深度减少的敏感区域主要发生在岛状多年冻土区。气温是影响东北冻土区年平均积雪深度变化最主要的因素,降水量、风速、湿度、日照时数对积雪深度均有影响。季节冻土区积雪深度对气候的敏感性要大于多年冻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深度 东北 冻土 微波遥感 MANN-KENDALL检验 敏感性
下载PDF
FY-2C积雪判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三妹 闫华 刘诚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6-413,共8页
介绍了利用FY-2C资料进行积雪判识的原理,在阈值法基础上的辅助因子函数积雪判识方法以及相应的FY-2C积雪判识结果精度验证分析等。一般较为常用的卫星遥感积雪判识方法为简单阈值法,由于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很难客观反映下垫面条件差... 介绍了利用FY-2C资料进行积雪判识的原理,在阈值法基础上的辅助因子函数积雪判识方法以及相应的FY-2C积雪判识结果精度验证分析等。一般较为常用的卫星遥感积雪判识方法为简单阈值法,由于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很难客观反映下垫面条件差异对阈值选取的影响。以阈值法为基础,将所使用的主要变量以函数形式表达,以海拔高度、地理位置、季节、土地覆盖类型等作为阈值函数的变量,通过大量采样建立起多种阈值函数,从而实现随时空特点变化的阈值实时计算。该方法用于FY-2C积雪判识,较好地解决了FY-2C全圆盘范围内广大区域不同下垫面类型下的实时积雪监测。通过与NOAA-17人机交互积雪判识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的积雪判识精度可达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2C 积雪覆盖 判识 遥感
下载PDF
雪数据集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灵雪 张树文 +3 位作者 卜坤 杨久春 颜凤芹 常丽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8-883,共6页
大范围的雪盖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雪通过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调节着地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还能影响地表径流,调节水文循环,甚至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数据集,实时监测雪盖的变化就变得非常必要。通过阅读大量... 大范围的雪盖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剂,雪通过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调节着地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还能影响地表径流,调节水文循环,甚至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数据集,实时监测雪盖的变化就变得非常必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据集,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数据集如NOAA数据集、MODIS数据集,微波数据集如SMMR数据集、AMSR-E数据集,以及多数据源的数据集。分析各种数据集的生成原理和优缺点,对目前雪数据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数据集 积雪覆盖 雪水当量 雪深 遥感
下载PDF
雪冰遥感20年的进展与成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学智 陈贤章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之际,文章对雪冰遥感及应用研究的主要工作做概要的回顾,并着重介绍在雪冰遥感监测与融雪径流模拟,以及雪灾遥感、灾情损失评估等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与应用效益根据当前积... 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之际,文章对雪冰遥感及应用研究的主要工作做概要的回顾,并着重介绍在雪冰遥感监测与融雪径流模拟,以及雪灾遥感、灾情损失评估等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与应用效益根据当前积雪遥感研究中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 遥感 积雪 冰川
下载PDF
西藏高原MODIS每日积雪产品去云算法过程对比验证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拉巴卓玛 邱玉宝 +5 位作者 次旦巴桑 郑照军 拉巴 陈涛 张欢 除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多种去云方法过程在西藏高原开展对比验证,并以漏测误差L(%)、多测误差M(%)、总体精度O(%)、积雪分类精度S(%)及kappa系数(K_(hat))作为验证精度评价指标;主要研究方法有上下午星结合去云法(方法Ⅰ)...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多种去云方法过程在西藏高原开展对比验证,并以漏测误差L(%)、多测误差M(%)、总体精度O(%)、积雪分类精度S(%)及kappa系数(K_(hat))作为验证精度评价指标;主要研究方法有上下午星结合去云法(方法Ⅰ)、连续三天结合去云法(方法Ⅱ)以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Snowl去云法(方法Ⅲ).并采用高分辨率Landsat遥感数据对所得结果开展验证对比工作,为了使验证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选取了西藏高原典型的5个区域用于其验证范围.结果表明:方法Ⅰ和方法Ⅱ有较好的去云效果,适合于在西藏高原开展利用;方法Ⅲ在西藏高原没有起到特殊的去云作用,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在西藏高原需要考虑山地和高原作分析;通过三种方法去云之后在5个区域效果总体上表现为漏测误差和多测误差都有减少,总体精度和积雪分类精度分别在60%~98%及60%~95%之间,kappa系数在0.10~0.56间,一致性精度表现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遥感 MODIS 西藏 去云
下载PDF
基于重轨InSAR的积雪深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晖 肖鹏峰 +3 位作者 冯学智 林金堂 汪左 满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7-526,共10页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反演积雪深度是流域尺度积雪遥感监测的热点之一,SAR的干涉测量(Interferometic SAR,InSAR)扩展了其在积雪研究中的应用.微波能够穿透干雪,并在雪-空气界面发生折射,导致传播路径变化;根...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反演积雪深度是流域尺度积雪遥感监测的热点之一,SAR的干涉测量(Interferometic SAR,InSAR)扩展了其在积雪研究中的应用.微波能够穿透干雪,并在雪-空气界面发生折射,导致传播路径变化;根据InSAR原理,降雪前后的SAR像对会形成由于干雪覆盖导致的干涉相位差.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重轨InSAR技术的积雪深度反演方法:首先,结合气象、水文、野外观测数据,判断积雪状态,以选择最佳干涉像对(无雪和干雪覆盖);然后,优化干涉处理过程,利用差分原理,获得由于干雪覆盖导致的相位差;最后,基于雪深与相位差的几何关系,反演积雪深度,并探讨反演结果精度的影响因素.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为研究区,利用Envisat ASAR数据,实现积雪深度的反演.结果表明:2009年2月份研究区大部分地区雪深为20 cm左右,与野外观测结果相符;与同时期HJ-1光学影像比较,所获得的积雪覆盖范围吻合.同时指出,失相干和输入参数(入射角、雪密度)误差是反演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遥感 雪深 INSAR 干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