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白音查干Sn多金属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及Sr-Nd、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磊 吕志成 +5 位作者 叶天竺 庞振山 贾宏翔 张志辉 贾儒雅 吴云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1-1748,共18页
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一处大型Sn多金属矿床。为查明该矿床Sn成矿作用与Ag-Pb-Zn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开展了矿床地质、萤石和石英斑岩Sr-Nd同位素、硫化物S-Pb同位素和原位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 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新发现的一处大型Sn多金属矿床。为查明该矿床Sn成矿作用与Ag-Pb-Zn成矿作用的关系,本文开展了矿床地质、萤石和石英斑岩Sr-Nd同位素、硫化物S-Pb同位素和原位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萤石样品均具有相近的(87Sr/86 Sr)i、(143Nd/144Nd)i和εNd(t)值范围,而且与石英斑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说明矿床各成矿阶段的萤石具有相同的成因,与石英斑岩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单矿物和原位S同位素数据显示,Ⅰ区Ag-Pb-Zn矿石中的硫化物δ^(34)S值范围(-13.9‰~-4.8‰)与ⅢSn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范围(-12.5‰~-5.3‰)基本一致;而且,Ⅰ区闪锌矿原位δ^(34)S值变化范围较小且较为均一(-12.4‰~-7.3‰,平均为-9.2‰),与石英斑岩"Zn-F-B集合体"中闪锌矿原位δ^(34)S值变化范围(-10.6‰~-9.0‰,平均为-9.7‰)基本一致,说明S可能主要来源于石英斑岩岩浆。Pb同位素特征显示,Ⅰ区Ag-Pb-Zn矿石中的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177~18.200、^(207)Pb/^(204)Pb=15.519~15.531、208 Pb/^(204)Pb=37.985~38.053)与石英斑岩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206~18.235、^(207)Pb/^(204)Pb=15.529~15.530、^(208)Pb/^(204)Pb=38.025~38.036)基本一致,说明Ag-Pb-Zn成矿作用的Pb可能主要来源于石英斑岩岩浆。结合矿床地质特征、Sr-Nd、S、Pb同位素数据可知,白音查干矿床Sn成矿作用与Ag-Pb-Zn成矿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石英斑岩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白音查干 SR-ND同位素 S-Pb同位素 sn成矿作用 Ag-Pb-Zn成矿作用
下载PDF
浙西双溪口花岗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对Sn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增才 汪发祥 +6 位作者 董学发 余盛强 赵旭东 胡文杰 胡开明 陈忠大 吴小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891,共13页
浙西地区地处下扬子陆块东南缘,区内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与锡成矿作用有关的双溪口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成岩年龄为130.4±1.1 Ma。岩石具有富SiO_2,高Ga、Zr、Nb和Y,贫Al_2O_3、Sr、Ba... 浙西地区地处下扬子陆块东南缘,区内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与锡成矿作用有关的双溪口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成岩年龄为130.4±1.1 Ma。岩石具有富SiO_2,高Ga、Zr、Nb和Y,贫Al_2O_3、Sr、Ba、Ti和P,Eu强烈负异常(δ_(Eu)=0.08~0.42)的地球化学特征,Zr饱和温度为848~887℃,属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ε_(Hf)(t)变化范围集中在-4.66^-2.50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192~1311 Ma之间,暗示其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代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浙西地区与锡相关的成矿事件发生于132~127 Ma之间,受控于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壳幔岩浆的相互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成矿作用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浙西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中生代Cu-(Mo)-W-Sn矿床成矿作用与洋岭/转换断层俯冲 被引量:79
3
作者 李晓峰 Watanabe Yasushi +1 位作者 华仁民 毛景文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40,共16页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产地,除了发育大量的钨锡钼铋和稀土等金属矿产外,还有铜金矿床分布。本文通过对华南地区29个典型Cu-Mo-W-Sn矿床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之有关的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分析,探讨了与不同成矿类型有关的花岗...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产地,除了发育大量的钨锡钼铋和稀土等金属矿产外,还有铜金矿床分布。本文通过对华南地区29个典型Cu-Mo-W-Sn矿床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之有关的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分析,探讨了与不同成矿类型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华南地区10个典型的与Cu有关的矿床主要发生在180~170Ma、160~150Ma以及105~90Ma三个时期,而10个钨矿床主要集中于170~130Ma;4个W-Sn矿床集中于170~130Ma和120~110Ma;而5个Sn矿床则发育于170~150Ma、130~110Ma以及100~90Ma三个时期。Cu矿床主要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而Mo、W-Sn既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又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在岩石地球化学上,与Cu-(Mo)-W-Sn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也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如,从Cu-(Mo)矿床到W-Sn矿床SiO2含量有逐渐增大、氧化性逐渐降低、还原性逐渐增加以及分异演化程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与Cu-(Mo)-Au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较低的SiO2(60.3%~68.1%),氧化性较高(Fe2O3/FeO=0.31~1.81),分异演化程度较低(Rb/Sr=0.05~3.3)的特点;与Cu-(Pb)-(Zn)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相对较高的SiO2(73.3%~75.2%),氧化性稍高(Fe2O3/FeO=0.68~1.74),分异程度稍低(Rb/Sr=10.8~57.8)的特点;而与Mo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具有较宽的SiO2(67.3%~76.2%)变化范围,氧化性稍低(Fe2O3/FeO=0.68~1.74),分异演化程度稍低(Rb/Sr=0.6~9.29);与W矿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SiO2含量为69.9%~80.1%,还原性稍低(Fe2O3/FeO=0.19~0.76),分异演化程度稍高(Rb/Sr=21.9~61.7);与W-Sn矿床有关的SiO2为74.8%~78.7%,还原性较低(Fe2O3/FeO=0.08~0.59),分异程度较高(Rb/Sr=10.8~139);与Sn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SiO2为64.8%~76.9%,还原性高(Fe2O3/FeO=0.01~0.58),分异演化程度高(Rb/Sr=1~530)。在结合华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o-W-sn成矿作用 洋岭/转换断层俯冲 板块俯冲 花岗岩岩石成因 岩石化学 华南地区
下载PDF
华南西部地区晚中生代与W-Sn矿有关花岗岩的年代学格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4
作者 程彦博 童祥 +1 位作者 武俊德 莫国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9-818,共10页
华南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区。本文根据近年来新获得的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近几年以来新报道的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总结发现华南西部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时... 华南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区。本文根据近年来新获得的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近几年以来新报道的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总结发现华南西部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时代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76~98Ma)。通过分别总结华南东、西部地区晚白垩岩浆作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的特征,发现华南东、西部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两地内部各自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东部地区明显要比西部地区更为复杂,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该时期均处于岩石圈伸展的环境和壳幔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晚白垩世华南西部地区主要受控于华南陆块陆内背景下岩石圈伸展而导致的岩浆-成矿作用这一因素,而东部地区除此之外还受到太平洋古板块北北东向走滑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成矿作用 年代学格架 晚中生代 华南西部
下载PDF
特提斯带东段缅甸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金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9,共13页
缅甸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经东构造结东南向的延伸,是全面认识特提斯带造山带形成的关键地区,并且发育有重要的Cu-Au、Sn-W等金属矿产资源。本文对近几年有关特提斯东带构造演化和岩浆-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西缅地体的... 缅甸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经东构造结东南向的延伸,是全面认识特提斯带造山带形成的关键地区,并且发育有重要的Cu-Au、Sn-W等金属矿产资源。本文对近几年有关特提斯东带构造演化和岩浆-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西缅地体的白垩纪-渐新世岩浆岩及Cu-Au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冈底斯带可类比,而滇缅马苏地体的侏罗纪-始新世岩浆岩与Sn-W成矿带可以延伸到云南腾冲地区。缅甸中生代-新生代岩浆和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中-新特提洋壳俯冲和随后50 Ma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密切相关,且洋-陆岩石圈持续地俯冲控制了缅甸巨型Sn-W成矿带的形成。本文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50 Ma以来大洋-大陆岩石圈俯冲转换的时空变化、深部过程及成矿响应之间的耦合关系,西缅地体的构造属性,超大型Sn-W成矿带的成因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带 缅甸 Cu-Au/sn-W成矿作用 洋-陆岩石圈俯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