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怨恨和话语: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宏观条件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斯梅尔塞加值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志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91-97,共7页
从发生过程来说,无直接利益冲突从无到有直至最终爆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宏观条件形成阶段,二是冲突爆发阶段。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尤其是其关于集体行为宏观条件形成阶段的因素分析对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形成有较... 从发生过程来说,无直接利益冲突从无到有直至最终爆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宏观条件形成阶段,二是冲突爆发阶段。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尤其是其关于集体行为宏观条件形成阶段的因素分析对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形成有较强的解释力。影响和决定当前语境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因素,正是结构、怨恨和话语。其中,结构是起点,它在不同情况下生产出怨恨和话语;怨恨和话语的相互再造和强化,最终促成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宏观条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结构性因素 社会怨恨 话语 斯梅尔塞 加值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