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药性组方理论简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烨燃 王萍 《山西中医》 2014年第12期1-3,7,共4页
中药药性包括中药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多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点,药物的这种"性—效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明代诸多医家对药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传统药... 中药药性包括中药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多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药物作用的性质和特点,药物的这种"性—效相关性"也正是中药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明代诸多医家对药物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传统药性理论进一步阐释与发挥,并将药性理论广泛应用于释方和制方。明代医家在前代医家经验基础之上总结提出的药性组方理论是对传统药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扩充,对不断完善组方配伍理论以及指导后世临证组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组方理论 药性 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用药特色
2
作者 单晓琳 张军 +2 位作者 孙辰莹 刘立壮 方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理论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163例门诊消渴胸痹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统计报表系统"的"方剂统计&qu...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理论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163例门诊消渴胸痹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统计报表系统"的"方剂统计"功能,对所录入病例中药物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刘玉洁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消渴胸痹处方中:就四气而言,温性频次最多为918次,其次是寒性662次、平性511次、凉性382次、热性99次;就五味而言,辛味频次最多为1053次,其次是苦味980次、甘味905次、酸味820次、咸味299次、涩味150次;就归经而言,归肝经频次最多1117次,其次是心经1069次、脾经1022次、肺经823次、胃经710次、肾经599次。结论:刘教授在治疗消渴胸痹时,药物五味方面,多采用辛、苦相配,辛开苦降,一升一降,调畅脏腑气机;辛甘、酸甘相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调补阴阳。药物四气方面,用药平和,其中多温、平、寒性药物,很少用热性药物。药物归经方面,多入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胃经、肾经等,使药物直达病所,疗效倍增。重视中药"性-效-用"整体观,调治消渴胸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胸痹 气味归经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