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振芳 司秋霞 +1 位作者 黄静 赵娜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脑病科住院的80例经头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脑病科住院的80例经头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7 d,14 d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RS评分和DH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CD结果比较,治疗前高压氧治疗组异常率为82.5%(33/40),对照组异常率为85.0%(34/40);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异常率为22.5%(9/40),对照组异常率为42.5%(17/40)。提示高压氧治疗和经典治疗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但高压氧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小血管病变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眼底血管病变与脑微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婷 陈玲 张微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0-234,280,共6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与脑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能坐位行眼底照相的脑梗死患者123例,患者知情同意后均进行头部MRI检查及双侧眼底照相。依据是否发生CMBs,将患...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与脑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能坐位行眼底照相的脑梗死患者123例,患者知情同意后均进行头部MRI检查及双侧眼底照相。依据是否发生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52例)和非CMBs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血管病变情况(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出血斑、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银丝样改变)。结果 (1)两组对比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CMBs组患者眼底血管病变中硬性渗出、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发生率均高于非CM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33、7.675、9.544,P值分别为0.040、0.031、0.019)。(3)CMBs不同病变程度的患者中,硬性渗出、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17、-2.294、-2.157,P值分别为0.029、0.033、0.039)。重度CMBs患者中,发生硬性渗出、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征的例数更多。(4)年龄(OR=3.623,95%CI:2.631~7.866)、高血压(OR=4.348,95%CI:3.734~10.563)、糖尿病(OR=3.831,95%CI:2.126~9.245)、空腹血糖(OR=3.329,95%CI:2.631~11.012)、动静脉交叉征(OR=5.437,95%CI:3.441~13.606)和硬性渗出(OR=4.054,95%CI:3.137~13.252)是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眼底血管病变中的动静脉交叉征、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硬性渗出与CMBs及不同程度CMBs分级有关,动静脉交叉征和硬性渗出均为CMBs的较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量 眼底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小血管病变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房春 张健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文章综合论述了有关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等多种情况中的研究进展,以评估不同的应用方式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小血管病变 分叉病变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芳 司秋霞 +2 位作者 王雯 赵娜 黄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90例经头MRI、MRA、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90例经头MRI、MRA、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2)d,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结果: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DARS评分和DHI评分,两组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明显(P<0.01);两组患者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82.2%(37/45),对照组治疗前异常率为86.7%(39/45),治疗后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15.7%(7/45),对照组异常率为37.8%(17/45);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扩容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EP的变化,治疗前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77.78%(35/45),对照组治疗前异常率为71.1%(24/45),治疗后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17.8%(8/45),对照组异常率为42.2%(19/45);两组异常率均呈有所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200 注射液 小血管病变 扩容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糖尿病与腔隙梗塞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汉玲 党静侠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57-458,共2页
分析经MRI确诊的糖尿病腔隙梗塞37例,探讨糖尿病与腔隙梗塞的关系。认为腔隙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特征性改变,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应称为糖尿病腔隙梗塞。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腔隙梗塞病灶为多发,见于大脑中动脉支配之皮层下部位... 分析经MRI确诊的糖尿病腔隙梗塞37例,探讨糖尿病与腔隙梗塞的关系。认为腔隙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特征性改变,是其临床表现之一,应称为糖尿病腔隙梗塞。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腔隙梗塞病灶为多发,见于大脑中动脉支配之皮层下部位和桥脑、小脑等,临床表现与非糖尿病腔隙梗塞无特异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腔隙梗塞 NMR 成像 脑梗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