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织金三甲寒武系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瑞东 高慧 +1 位作者 王强 鲍淼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对贵州织金三甲地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等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剖面上小壳动物化石富集特点,认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中有两个磷和稀土成矿期,稀土含量与磷含量成显著的正... 对贵州织金三甲地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等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剖面上小壳动物化石富集特点,认为寒武系底部戈仲伍组中有两个磷和稀土成矿期,稀土含量与磷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小壳动物化石丰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小壳化石 磷块岩 寒武系 贵州 稀土
下载PDF
再论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剖面 被引量:24
2
作者 钱逸 何廷贵 蒋志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40,321,共16页
本文论述了滇东滇池断裂带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连续完整的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自下而上的层序是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石岩头段、玉案山段。论证了晋宁王家湾剖面待补段位于“小歪头山... 本文论述了滇东滇池断裂带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连续完整的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自下而上的层序是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石岩头段、玉案山段。论证了晋宁王家湾剖面待补段位于“小歪头山段”之上;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磷质条带中的小壳化石是中谊村段向下渗漏的产物,它在岩性上与白岩哨段无多大区别,可归入同一地层段范畴,恢复原命名的白岩哨段涵义。论述了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为代表的滇池断裂带以西地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有沉积间断,缺失了待补段沉积和大海段上部的瘤状白云岩,从而增补了梅树村阶大海段的一个化石带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基本上肯定了梅树村阶有四个化石组合带。最新研究表明,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最佳界线地层剖面应是滇东北会泽雨碌和大海剖面。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界线应放在中谊村段与待补段之间,即最古老的小壳化石组合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层型剖面 前寒武纪 寒武纪 界线
下载PDF
陕西南部早寒武世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两新种记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云焕 李勇 +4 位作者 邵铁全 王瑶培 于波 韩会平 杨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对陕西宁强宽川铺地区灯影组宽川铺段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两个新种Emeiconularia amplicanalis sp.nov.和Carinachites platus sp.nov.进行了记述。外表形态多样、个体大小悬殊的两辐对称、三辐对称和四辐对称的carinachitids系列... 对陕西宁强宽川铺地区灯影组宽川铺段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两个新种Emeiconularia amplicanalis sp.nov.和Carinachites platus sp.nov.进行了记述。外表形态多样、个体大小悬殊的两辐对称、三辐对称和四辐对称的carinachitids系列标本的发现,揭示了陕南地区早寒武世丰富多样的carinachitids生命世界。三辐射对称的Emeiconularia在四川峨眉及陕西南部的震旦-寒武系界线附近都有分布,因而对前寒武纪—寒武纪跨界地层具有划分对比意义。两新种的发现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早期锥石类多样性的认识,为证实多样性的刺细胞动物在早寒武世早期已经存在的假说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壳化石 原始锥石类 carinachitids 梅树村阶 寒武纪 陕西南部 早寒武世早期 新种记述 锥石类 原始
下载PDF
贵州织金寒武系磷块岩中的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特征及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铁 杨瑞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7,共9页
贵州寒武系底部磷块岩中含丰富的类型多样的小壳动物化石,前人对其属、种描述较多,对其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生物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描述了Loculitheca zhijinensis,zhijinitids和Turcutheca的显微结构,通过生物显微镜、电子... 贵州寒武系底部磷块岩中含丰富的类型多样的小壳动物化石,前人对其属、种描述较多,对其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生物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描述了Loculitheca zhijinensis,zhijinitids和Turcutheca的显微结构,通过生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织金钉类(zhijinitids)分析,获得了织金钉类的微结构和壳体成分等,特别是发现了纤维状结构、骨质细胞结构。电子探针分析揭示织金钉类主要化学组成应该是P2O5,CaO,F2O,C。这与它的矿物组成——碳氟磷灰石是一致的,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与牙形刺、鱼磷和脊椎动物牙齿一致,都属于碳羟(氟)磷灰石。因此,根据织金钉类外形特征,结合其矿物和化学成分,推测它属于脊索动物或脊椎动物的一部分。另外,利用壳体成分中的磷含量,初步探讨了生物与成磷的关系,认为高磷含量对壳体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壳化石 微结构 磷块岩 寒武系 贵州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被引量:9
5
作者 潘时妹 冯庆来 常珊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0,共11页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石带可知岩家河组第1-3层为幸运阶,第5层硅磷质结核灰岩中出现Aldanella yanjiaheensis,表明第5层应属于第二阶。由于第4层炭质灰岩中缺乏化石记录,而不能确定幸运阶和第二阶的地层界线位置。笔者首次在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第4层上部炭质灰岩处理出一批微体古生物化石,弥补了这一层位化石记录的空缺。通过28个样品的系统分析,笔者获得上千枚小壳个体,系统鉴定和描述了6属10种,其中包括1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新种为肿瘤形盘织金壳Zhijinites tumourifomis sp.nov.。据材料中出现的纽芬兰统第二阶的标准分子Zhijinites longistriatus、其它共生化石组合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等证据,可以推测第4层上部应该属于纽芬兰统第二阶,因此幸运阶和第二阶间的界线位置应该在第4层的中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壳化石 分类学 生物地层学 纽芬兰统 岩家河组 宜昌 湖北
原文传递
巴基斯坦北部小喜马拉雅区Abbottabad组Sirban段寒武纪小壳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Shehryar Ahmed 潘兵 +5 位作者 Malik Muhammad Saud Sajid Khan 李国祥 Muhammad Qasim 罗翠 孙晓娟 朱茂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9-352,共14页
小壳化石是寒武系纽芬兰统年代地层划分和全球对比的主要生物地层学依据。长期以来,喜马拉雅西侧的巴基斯坦北部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较为零星,导致该地区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序列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相关地层时代归属十... 小壳化石是寒武系纽芬兰统年代地层划分和全球对比的主要生物地层学依据。长期以来,喜马拉雅西侧的巴基斯坦北部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较为零星,导致该地区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序列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相关地层时代归属十分不清晰。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的支持下,作者对巴基斯坦北部隶属于小喜马拉雅区的Hazara盆地东部前寒武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Hazara组、Kakul组、Abbottabad组和Hazira组开展详细研究,首次在Kalu-di-Bandi剖面Abbottabad组Sirban段顶部硅磷质白云岩中发现了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小壳化石组合。该小壳化石组合属种相对丰富,含有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Conotheca subcurvata、Hexangulaconularia formosa、Olivooides multisulcatus、Maikhanella pristinis、Lopochites latazonalis、Siphogonuchites sp.及Spirellus columnaris等分子。上述属种组合面貌常见于华南、印度北部、克什米尔、伊朗、蒙古国及西伯利亚的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地层中,其中A.trisulcatus和P.anabarica是这一化石组合带中的标准分子。因此,本文以A.trisulcatus和P.anabarica的共同出现为标志,将Sirban段顶部的小壳化石组合命名为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时代上归属为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该化石组合的发现表明,该地区存在寒武纪幸运期地层记录,寒武系底界应位于Abbottabad组Sirban段内某个层位(不过确切的界线位置仍需将来进一步的生物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工作进行校对),同时也修正了前人将该地区寒武系底界置于Hazira组与Abbottabad组界线处或Abbottabad组与Kakul组界线处的观点。对比研究发现,Sirban段中的化石组合分子与华南A.trisulcatus-P.anabarica组合带面貌非常相似,且共有一些特征属种,支持寒武纪纽芬兰世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喜马拉雅区与华南之间的生物群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壳化石 生物地层 Abbottabad组 纽芬兰统 巴基斯坦 小喜马拉雅区
原文传递
鄂西宜昌黄陵背斜地区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新材料
7
作者 阳磊 杨犇 杨宇宁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与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多发沉积间断,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岚河剖面 小壳化石 纽芬兰世 岩家河组 天柱山段
原文传递
黔中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结构和成分:对生物成磷的制约
8
作者 彭柔 杨瑞东 +3 位作者 高磊 高军波 陈吉艳 高川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7-1682,共16页
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及壳体成分的认知对于揭露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黔中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中保存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为了获取该时期小壳化石微结构及成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岩石薄... 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及壳体成分的认知对于揭露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黔中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中保存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为了获取该时期小壳化石微结构及成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岩石薄片小壳化石个体进行观察、分析,获得了贵州织金熊家场和清镇落夯地区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壳体成分特征。结果显示,织金、清镇地区的磷块岩中小壳化石多样性与其壳体成分表现一致,主要为软舌螺类,其成分为P、Ca、F、O等氟磷灰石组成元素;小壳化石壳体保存有明显的纳米级磷灰石矿化颗粒骨架、多圈层结构、溶蚀多孔隙和管体嵌套的现象。另外,通过电子探针对小壳化石进行原位微区元素面扫描,发现主要元素P、Ca分布在小壳化石及小壳化石碎片中,胶结物几乎不含P元素。综合判断,两个研究区域的寒武纪梅树村期磷块岩小壳动物化石多为异地埋藏保存,且保存过程中,成岩作用等后期磷酸盐化、搬运沉积对小壳化石微结构及其壳体成分产生一定改造影响;基于薄片全玻面扫描推断全岩小壳动物化石(含化石碎片)含量,与磷块岩中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认为寒武纪梅树村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小壳化石 磷块岩 梅树村期 黔中
下载PDF
REE Enrichment in Early Cambrian Gezhongwu Formation Phosphorous Rock Series in Sanjia, Zhiji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瑞东 高慧 +1 位作者 王强 鲍淼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60-767,共8页
Phosphate concretions from the Gezhongwu Formation at Sanjia, Zhijin County, China,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work. In terms of the rules of variation of REE, trace elements, major elements and oxides, in co... Phosphate concretions from the Gezhongwu Formation at Sanjia, Zhijin County, China,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work. In terms of the rules of variation of REE, trace elements, major elements and oxid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helly fossils, it is considered that small shelly fossils occur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Cambrian System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phosphate concretions and that there are two stages of REE and phosphorus minerogenesis. The phosphate concretions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REE and phosphorus rather than the abundance of small shelly foss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 geochemistry small shelly fossils PHOSPHORITES CAMBRIAN
下载PDF
论中国早寒武世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分类评述和地层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逸 李国祥 +4 位作者 朱茂炎 Michael STEINER Bernd-D ERDTMAMN 冯伟民 蒋志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是早寒武世微小骨骼化石中非常特征的一个类群。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齿状的微型磷质骨片化石在中国下寒武统含小壳化石地层中被大量发现,据统计已描述有25属52种。通过文中的评述和讨论,证实其中的一些属种... 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是早寒武世微小骨骼化石中非常特征的一个类群。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齿状的微型磷质骨片化石在中国下寒武统含小壳化石地层中被大量发现,据统计已描述有25属52种。通过文中的评述和讨论,证实其中的一些属种是次异名或属于无效的分类名称,还有一些在归属上尚存在疑问。通过对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定义的讨论,将先前指定为原牙形类的13个属进行了分类评述。表明其中的5个属是次异名,还有2个属是未知的节肢动物。其它的12个牙形状化石属中也有5个属是次异名,它们不仅显示了有多种动物亲缘的牙形状形态,而且大多属于绝灭生物,只有Beshtashella和Paraformitchella(=Beshtashella)被指定为软体动物。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大多数属的时空分布,包括3个阶段的原牙形类地层分布,这不仅具有划分对比地层的意义,而且还反映了原牙形类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牙形类 牙形状化石 小壳化石 早寒武世 中国
下载PDF
THE GLOBAL BIOSTRATIGRAPHICAL CORRELATION OF THE MEISHUCUNIAN STAGE AND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惠麟 蒋志文 +2 位作者 武希彻 宋学良 欧阳麟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3期377-384,共8页
The Meishucunian Stage is rich in fossil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distinct evolutionsequence, so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zonation of small shelly fossils, the sequence of tracefossils and the stratotype point (... The Meishucunian Stage is rich in fossil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distinct evolutionsequence, so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zonation of small shelly fossils, the sequence of tracefossils and the stratotype point (China "B", the dividing point between Units 6 and 7 or be-tween fossil zones Ⅰ and Ⅱ), the Meishucun section is more widely applicable to both region-al and intercontinental correlations. In this respect, the stage is well suited for both thecarbonate and the clastic-rock sedimentary regions. The Meishucunian small shelly fossil assem-blag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ose found in Siberia of U.S.S.R., Mongolia, Central England,South Australia and Northwestern Canada. The Meishucunian trace fossil sequence can alsobe broadly correlated with that in the Russian Platform of U.S.S.R., Northwest Europe,Great Britain, Spain, Australia,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ern Cana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shucunian STAGE BIOSTRATIGRAPHY small shelly fossils TRACE fossils
原文传递
三峡地区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俊锋 强亚琴 +3 位作者 韩健 宋祖晨 王文哲 张志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115,共12页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小壳化石的突然出现是世人瞩目的重要演化事件之一,它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以两侧对称动物为特征的寒武纪生态系统的开始。湖北三峡地区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处于幸运阶—第二阶这一关键...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小壳化石的突然出现是世人瞩目的重要演化事件之一,它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以两侧对称动物为特征的寒武纪生态系统的开始。湖北三峡地区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处于幸运阶—第二阶这一关键层段,是研究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之一。岩家河组小壳化石研究最近取得的进展,为寒武系纽芬兰统幸运阶/第二阶界线的标定,和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和刺胞动物的演化及个体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寒武系第二阶底界划分标志的Watsonella crosbyi和Aldanella attleborensis在岩家河组第5段底部的同时出现,意味着岩家河组第5段已归属寒武系第二阶。这两类软体动物化石均广泛分布于华南、蒙古、西伯利亚和北美等大陆碳酸盐岩相寒武系第二阶地层中,它们均是定义寒武系第二阶底界的有力竞争者。另外,W.crosbyi壳顶下方一对肌肉附着结构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软组织结构信息,证实了W.crosbyi为内腹型壳,归属为未扭曲的软体动物太阳女神螺类。新发现六方锥石类Septuconularia yanjiaheensis具侧向压扁、两辐射对称的、14个等大锥面的围鞘,是迄今所描述的六方锥石类中锥面数最多的类型。根据横肋疏密程度,围鞘由下向上可分为三部分,可能代表胚胎期、幼年期和成年期不同的生长阶段。Septuconularia显然由寒武系幸运阶Hexaconularia通过扇面扩增演变而来,证明Hexaconularia可能是Arthrochites和Septuconularia之间的中间过渡类型。新发现的橄榄蛋类Octapyrgites elongatus与幸运阶Olivooides和Quadrapyrgites十分相似,围鞘由方形的壳顶区和波纹状倒宝塔形的远顶区组成。然而Octapyrgites只有8个口折叶,有别于具12个口折叶的Quadrapyrgites。通过与幸运期水母类多种对称方式对比,发现在寒武系第二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家河组 小壳化石 第二阶 纽芬兰统 三峡地区
下载PDF
陕西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小壳化石新属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勇 丁莲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4,118,共8页
本文描述了陕西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的小壳化石3新属5新种。样品采自镇巴小洋坝曾家坡,共生化石有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骨针和大量软舌螺等。化石组合面貌表明其地质时代属筇竹寺期。另外,在峡东水井沱组中发现了微网虫(Mi... 本文描述了陕西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的小壳化石3新属5新种。样品采自镇巴小洋坝曾家坡,共生化石有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骨针和大量软舌螺等。化石组合面貌表明其地质时代属筇竹寺期。另外,在峡东水井沱组中发现了微网虫(Microdictyonsp.)化石骨片(图版I,图18,19),可与云南筇竹寺组及陕南水井沱组对比,说明Microdictyon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小壳化石 水井沱组 早寒武世 新属 新种
下载PDF
New Small Shelly Fossils(Acanthocassis and Xinlispina Gen.Nov.) from the Fortunian Stage(Early Cambrian)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2
14
作者 SHAO Tiequan LIU Yunhuan +9 位作者 WANG Qi ZHANG Huaqiao TANG Hanhua CAO Xi HE Huahua ZHANG Yanan LI Yuan ZHENG Panlin ZHU Chengyu HU Jia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470-1481,共12页
We describe new material of three-dimensionally phosphatized small shelly fossils Acanthocassis and Xinlispina gen.nov.from the Fortunian Stage(early Cambrian) of sou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ichuan Provinces.The ... We describe new material of three-dimensionally phosphatized small shelly fossils Acanthocassis and Xinlispina gen.nov.from the Fortunian Stage(early Cambrian) of sou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ichuan Provinces.The new materials allow description of the delicate morphology of these skeletons, and also their skeletogenesis.Acanthocassis and Xinlispina have comparabl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 main branch and radially arranged sub-branches.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many detail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central branch only in Xinlispina, and the presence of small nodes only in Acanthocassis.Acanthocassis cannot be a naked anthopolyp or hydropolyp because of the more-or-less stiffened cuticle and the absence of a mouth.Acanthocassisand Xinlispina differ from coeval sponge spicules and chancelloriid sclerites and rosettes of crossed pedicellariae of echinoderms, and might be cuticular ornaments of animals of unclear affinities.They occur in the first small shelly fossil assemblage zone, and could be adopted as auxiliary fossils for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shelly fossils Fortunian Stage CAMBRIAN Xinli Section Xixiang Section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陕西洛南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桶螺(Cupitheca)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兵 苗兰云 +1 位作者 杨慧宁 李国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95,共12页
本文对采自陕西洛南上湾剖面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Cupitheca进行了研究,系统厘定和描述了两个种,分别为Cupitheca holocyclata和Cupitheca costellata,并对Cupithecidae科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文所描述标本的壳体多为次生磷酸盐化保... 本文对采自陕西洛南上湾剖面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Cupitheca进行了研究,系统厘定和描述了两个种,分别为Cupitheca holocyclata和Cupitheca costellata,并对Cupithecidae科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文所描述标本的壳体多为次生磷酸盐化保存,壳体表面纹饰保存较好;C.holocyclata管体表面为横向纹饰,C.costellata管体表面为纵向纹饰。C.holocyclata全球广布,如南澳大利亚、南极乔治王岛、格陵兰东北部、加拿大纽芬兰等地皆有报道,产出于下寒武统中上部地层,具有一定的洲际地层对比意义。本文为C.holocyclata在中国首次发现。C.costellata仅发现于华北,即本文所研究的洛南辛集组及其同期地层安徽淮南与霍邱的雨台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壳化石 Cupitheca 下寒武统 辛集组 陕西洛南
原文传递
贵州熊家场寒武系梅树村阶磷块岩中小壳动物化石微结构特征及与成磷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磊 杨瑞东 +2 位作者 高军波 陈吉艳 陈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86,共14页
寒武纪早期是全球小壳动物化石大幅射的时期,贵州寒武纪初期磷块岩中就含有大量种类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而前人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外观形态的描述,对其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通过对贵州熊家场地区磷块岩中小壳动物Turcutheca,Parac... 寒武纪早期是全球小壳动物化石大幅射的时期,贵州寒武纪初期磷块岩中就含有大量种类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而前人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外观形态的描述,对其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通过对贵州熊家场地区磷块岩中小壳动物Turcutheca,Paracircotheca,Loculitheca zhijinensis以及Protospongia化石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描述其显微结构特征。并对Turcutheca,Paracircotheca进行重点生物结构研究,探讨其壳体形态、生长发育方式。通过对小壳动物化石壳体进行SEM-EDS分析,确定组成壳体主要成分为碳氟磷灰石。另外,对化石Turcutheca内核填充部分、壳壁、围岩进行EDS能谱分析,及其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初步探讨生物体与成磷之间的关系,认为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小壳化石 磷块岩 梅树村期 寒武纪 贵州熊家场
原文传递
DISCOVERY OF MEISHUCUN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AND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IN WESTERN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17
作者 赵建新 岳昭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24期2050-2053,共4页
In the late 1970s, small shelly fossils of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transitional ag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Yangtze Platform were widely studied. This note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eishucun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foun... In the late 1970s, small shelly fossils of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transitional ag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Yangtze Platform were widely studied. This note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eishucun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found in its eastern part (Fig.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shelly fossils Meishucunian LOWER CAMBRIAN
原文传递
四川南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碳同位素地层学再研究
18
作者 熊轶伟 潘兵 +4 位作者 吕苗 冯倩 孙晓娟 杨爱华 朱茂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44,共15页
扬子台地作为中国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层研究的重要区域,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然而,扬子台地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在生物地层尚未得到很好限定的情况下,使用非生物地层标... 扬子台地作为中国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地层研究的重要区域,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然而,扬子台地寒武系下部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在生物地层尚未得到很好限定的情况下,使用非生物地层标准,特别是碳同位素异常事件作为辅助标准来划分和对比寒武系下部地层值得尝试。本文选择四川南部乌斯河大桥剖面与范店剖面的灯影组和麦地坪组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乌斯河大桥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正值后,在麦地坪组底部出现了一次显著的负异常事件,由0左右快速降至-3.86‰;而范店剖面碳同位素值自下而上在稳定负值后,在麦地坪组上段出现了一次正异常事件,由-1.12‰左右快速升至3.43‰。在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学框架下,通过与扬子台地内其他地区寒武系下部典型剖面的碳同位素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发现:乌斯河大桥剖面麦地坪组底部的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为BASE事件;范店剖面麦地坪组上部碳同位素正异常的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是ZHUCE事件的可靠记录。本研究不仅补充了该地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信息,也为认识扬子台地不同地区间寒武系下部地层发育差异与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此外,通过综合分析华南、西伯利亚、蒙古和摩洛哥四个地区的经典剖面的同期地层碳同位素曲线与相关化石记录及同位素年龄的关系,本文认为碳同位素事件BACE与ZHUCE具有全球可对比性。虽然全球小壳化石的首现与BACE事件底部负异常的开始点不完全一致,但在有一定生物地层限定的情况下,结合同位素年龄, BACE事件可以作为寒武系底界对比的标志。而在大部分地区, ZHUCE事件底部与Watsonella crosbyi首现点一致,具有作为寒武系纽芬兰统第二阶地层划分对比辅助标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寒武纪 灯影组 麦地坪组 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小壳化石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幸运阶顶底界线
19
作者 潘时妹 冯庆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对湖北宜昌地区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幸运阶顶底界线的位置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切片法及酸蚀法对61个样品进行系统处理,获得了大量的小壳化石、疑源类化石及其他分类位置未定化石.系统鉴定和描述了23属44种.根据具刺疑源类化石A... 对湖北宜昌地区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幸运阶顶底界线的位置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切片法及酸蚀法对61个样品进行系统处理,获得了大量的小壳化石、疑源类化石及其他分类位置未定化石.系统鉴定和描述了23属44种.根据具刺疑源类化石Asteridium和小壳化石Protohertzina sp.的首现位置以及无机碳同位素BACE曲线最大负值位置可以推断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应该位于第1层底部往上约10.5 m处;根据Zhijinites longistriatus的首现位置以及无机碳同位素ZHUCE曲线最大值位置可以推断出幸运阶与第二阶的界线位置大致为第4层底部往上约2.78 m.此外,还将峡东地区的小壳化石Ⅱ带和Ⅲ带重新定义,即将Purella antiqua组合(ZoneⅡ)修订为Purella antiqua⁃Siphogonuchites triangularis组合;将Aldanella yanjiahensis组合(ZoneⅢ)修订为Aldanella yanjiahensis⁃Zhijiniteslongistriatus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幸运阶第二阶 小壳化石带 AHC 化石组合 滚子坳剖面
原文传递
滇东肖滩阶顶部“生屑磷块岩”研究
20
作者 魏凡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和海口尖山剖面肖滩阶顶部的生屑富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野外观察认为,在原"玉案山段"底部生屑富集层,与下伏泥质粉砂岩之间存在沉积间断。本文认同陈均远等(1996)和朱茂炎等(2001)的观点,筇竹寺组建组条... 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和海口尖山剖面肖滩阶顶部的生屑富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野外观察认为,在原"玉案山段"底部生屑富集层,与下伏泥质粉砂岩之间存在沉积间断。本文认同陈均远等(1996)和朱茂炎等(2001)的观点,筇竹寺组建组条件不足,应该废弃,"石岩头段"和"玉案山段"应更名为石岩头组和玉案山组。肖滩阶顶部生屑层很可能为风暴作用后,在海侵过程中形成的半局限潮坪洼地沉积。通过岩石光薄片、光面和揭片观察,认为唐努乌拉尔壳在玉案山组底部小壳化石富集层中的丰度最大,其次是软舌螺和开腔骨骨针,藻类和赫尔克特壳在玉案山组底部地层中也偶尔可见,拉普渥斯壳、牙形类、刺胞类?、腕足动物和其他难以识别的生物骨骼碎片则极少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认为,玉案山组底部的生屑富集层中含丰富有机质、铝硅酸盐岩、金属碳酸盐、金属磷酸盐、铁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所谓的"生屑磷块岩"中磷主要分布于磷质团块和生物骨骼等碎屑颗粒外表面和内部,围岩中磷的原子百分含量极低或为0。其全岩P2O5的重量百分含量很可能低于6%,宜根据其中铝硅酸盐和金属碳酸盐含量的相对多少将"生屑磷块岩"更名为含磷碳质生屑白云岩或含磷碳质白云质粉砂岩。滇东肖滩阶顶部的磷沉积可能与有机质的大量存在和频繁变化的水动力条件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筇竹寺组 滇东 生屑磷块岩 小壳化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