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亮 秦玉波 +1 位作者 于阁杰 石元亮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38-42,共5页
传统的肥料利用率低,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缓控释肥料作为传统肥料的替代产品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开发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养分需要,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且对环... 传统的肥料利用率低,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缓控释肥料作为传统肥料的替代产品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因此,开发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养分需要,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且对环境友好的缓控释肥是今后肥料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阐述了缓控释肥的定义、发展现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我国缓控释肥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特性及对作物氮素利用率与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肖强 张夫道 +2 位作者 王玉军 张建锋 张树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5,共7页
通过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3年6季的田间试验,研究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氮素利用率和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相比,4种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2.80-23.38个百... 通过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3年6季的田间试验,研究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氮素利用率和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相比,4种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2.80-23.38个百分点,玉米对氮素的利用率1.01-21.63个百分点。在0—80 cm土层,PS、BC208和306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而F208处理低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在80—160 cm土层,均低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在接近地下水水位土层(140—160 cm),减少硝态氮1.61-2.42 mg/kg。4种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损失出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比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减少2.00-24.90个百分点。结果表明,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能有效的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淋失 纳米 缓/控释肥料
下载PDF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41-2342,共2页
综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对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的响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丁济娜 李东坡 +5 位作者 武志杰 崔亚兰 李会彬 李永华 李擘 焦晓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69-1778,共10页
为了明确连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对潮棕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对持续6年施用不同种缓/控释尿素肥料种植玉米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6年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后土壤有机质、全氮... 为了明确连续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对潮棕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对持续6年施用不同种缓/控释尿素肥料种植玉米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6年施用缓/控释尿素肥料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全钾、碱解氮及pH值下降;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可以减缓土壤pH的下降,缓释尿素肥料的pH显著高于包膜尿素的pH;施用缓/控释肥料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施用普通尿素肥料,长期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结合及包膜的尿素肥料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且激活了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包膜尿素肥料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添加硝化抑制剂类肥料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总体来说,持续6年施用NBPT+DMPP+U和PCU肥料土壤生物活性高于其他处理,考虑到肥料成本和经济效应,NBPT和DMPP配施的尿素肥料更适用于潮棕壤上连续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肥料 持续施肥 微生物生物量 硝化作用潜势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新型缓控释增效肥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13
5
作者 岳焕芳 王克武 +3 位作者 孟范玉 安顺伟 胡潇怡 王志平 《蔬菜》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传统肥料面临着利用率低、产能过剩等问题,新型缓控释肥通过新型包膜材料或者纳米技术,实现养分释放速度的可控性;通过添加信号物质,实现植物和化肥的互动,将植物养分需求规律作为主导因素,实现肥料的按需供给,达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 传统肥料面临着利用率低、产能过剩等问题,新型缓控释肥通过新型包膜材料或者纳米技术,实现养分释放速度的可控性;通过添加信号物质,实现植物和化肥的互动,将植物养分需求规律作为主导因素,实现肥料的按需供给,达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目的。从定义、研发背景、分类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包膜 纳米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缓控释肥不同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旱作区全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席旭东 李效文 姬丽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3-197,共5页
为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 kg·hm-2)、中(750 kg·hm-2)、低(600 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用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了马铃薯主要... 为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 kg·hm-2)、中(750 kg·hm-2)、低(600 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用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并测定了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用量对旱作全膜马铃薯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量时,其沟施处理HF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达到最大,分别达43 608.85 kg·hm-2、72.1%和92.7%。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地下主要生长指标、产量和大薯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在3种施肥量下,F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率均高于B处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F处理较B处理平均增产达2 834.54 kg·hm-2,增产率为6.4%。施用量×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均不显著。综合来看,缓控释肥在较高水平的施肥(900 kg·hm-2)条件下,集中沟施处理有利于旱作区全膜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施肥量 施肥方式 全膜马铃薯 生长指标 产量
下载PDF
缓控释肥施用对旱作区全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席旭东 姬丽君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2期92-97,共6页
为明确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H)、中(M)和低(L)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肥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肥水平对旱作全膜马铃薯的主要生长指标(除茎粗... 为明确缓控释肥的施用对全膜马铃薯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H)、中(M)和低(L)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了2种不同施肥方式即集中沟施(F)与表层撒施(B)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肥水平对旱作全膜马铃薯的主要生长指标(除茎粗)、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显著,在施用900 kg/hm^2的高肥水平时,其沟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达到最大,分别达43 609 kg/hm^2、72.1%和92.7%。施肥方式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大薯数、单株薯重、大薯重、产量和大薯率影响显著,且在3种施肥水平下,集中沟施(F)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高于表层撒施(B)处理,其中在高肥水平下HF处理较HB处理平均增产达2 835 kg/hm^2,增产率为6.9%。施肥水平×施肥方式对马铃薯各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均不显著。综合来看,缓控释肥在较高水平的施肥(900 kg/hm^2)条件下,集中沟施处理(HF)有利于旱作区全膜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全膜马铃薯 产量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硫包衣尿素用量对旱作区胡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炜 陆俊武 +2 位作者 曹秀霞 钱爱萍 剡宽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8,154,共7页
针对旱作区胡麻生产中种肥无法满足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缺乏灌溉条件,无法进行追肥的问题,于2015~2016年,在宁夏彭阳县旱作雨养农业区以硫包衣尿素为供试肥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硫包衣尿素用量对旱地条件下胡麻的营养生长、干物质积累、... 针对旱作区胡麻生产中种肥无法满足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缺乏灌溉条件,无法进行追肥的问题,于2015~2016年,在宁夏彭阳县旱作雨养农业区以硫包衣尿素为供试肥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硫包衣尿素用量对旱地条件下胡麻的营养生长、干物质积累、经济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综合评价了硫包衣尿素不同用量的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硫包衣尿素能有效促进旱作区胡麻的营养器官生长,有助于干物质累积,显著提高了经济性状指标、籽粒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在干旱年份增幅尤为明显。随着硫包衣尿素用量的增加,胡麻植株的生长量、经济性状指标及籽粒产量也随之增加,两年间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187.5 kg/hm^2的施肥水平,其两年的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籽粒产量平均值均达到最大,分别达到55.98 cm、8.72 g、2.57 g、1 648.64 kg/hm2,较对照增加13.55%、137.09%、115.07%、3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包衣尿素 缓/控释肥 旱作区 胡麻(油用亚麻)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缓/控释肥料在草坪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明胜 《四川草原》 2004年第5期53-55,共3页
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种类及养分释放机理,着重对缓/控释肥料在草坪草上的应用效果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我国草坪缓/控释肥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 施肥 草坪 评价指标 缓释肥料 控释肥料 养分 释放机理
下载PDF
缓控释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桂萍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确定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及施用次数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习惯施肥作对比,多处理重复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相比,在水稻上将缓控释肥采用“一基一追”的2次施肥方式,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产量增产7.1%,氮素利用率... 为确定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及施用次数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习惯施肥作对比,多处理重复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相比,在水稻上将缓控释肥采用“一基一追”的2次施肥方式,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产量增产7.1%,氮素利用率也有所提升,减少了土壤氮素残留,起到了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施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水稻 氮素 效果
下载PDF
我国缓释、控释肥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被引量:82
11
作者 武志杰 周健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概述国内外新肥料研究与开发动态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缓释、控释肥料研究开发的目标和重点。
关键词 缓释肥料 控释肥料 抑氨分子膜 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开发 化肥生产
下载PDF
缓释/控释肥料释放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利华 韩效钊 《安徽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阐述了缓释/控释肥料及其动力学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缓释/控释肥料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各种缓释机理,并对缓释/控释肥料释放动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缓释/控释肥料 释放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