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采用球囊缓慢撤压方法预防无复流和慢血流现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崔冬 黄亚华 +3 位作者 刘智坚 刘俊君 贾玉琳 姜东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采用球囊缓慢撤压方法对无复流(NR)和慢血流(SF)现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原解放军第二一零...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采用球囊缓慢撤压方法对无复流(NR)和慢血流(SF)现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原解放军第二一零医院)心内科,符合STEMI诊断标准并接受PCI的患者242例。根据PCI术中球囊撤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球囊缓慢撤压组(试验组,115例)和常规方法撤压组(对照组,12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PCI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NR和SF的发生率及术后即刻抬高ST段回落≥50%的比例。结果(1)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PCI相关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NR和SF发生率比较:球囊预扩张后,两组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且心肌呈色分级(MBG)≥Ⅱ级的发生率分别为90.4%和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支架释放后,试验组NR和SF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比11.0%,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内球囊后扩张后,试验组NR和SF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比7.9%,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即刻心电图比较:试验组术后即刻心电图抬高ST段回落≥50%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7.4%比89.8%,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行PCI术中采用球囊缓慢撤压方法与常规方法撤压比较,能够明显降低NR和SF的发生率,缩短ST段回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球囊撤压 无复流 慢血流 预防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临床危险因素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剡冬冬 彭瑜 +1 位作者 赵晶 张钲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寻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危险因素,了解冠状动脉形态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的影响,推测CSFP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病变的患者256例... 目的探寻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临床危险因素,了解冠状动脉形态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的影响,推测CSFP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病变的患者256例,根据TIMI血流帧数将其中血流减慢的患者设为CSFP组(100例),将血流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156例),按年龄和性别匹配。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和冠状动脉造影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FP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冠状动脉形态学参数与平均校正的TIMI帧数(cTFC)的相关性。结果CSFP组同型半胱氨酸[(22.07±7.27)mmol/L比(18.16±6.63)m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4.40±15.60)%比(35.43±12.49)%]、淋巴细胞百分比[3.65%(1.32%,24.65%)比1.80%(1.02%,6.2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3.17±1.82)fl比(12.20±1.57)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4.17±2.17)f l比(13.21±2.42)f l]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三酰甘油[(3.05±1.37)mmol/L比(3.44±1.36)mmol/L]、纤维蛋白原[(2.65±0.68)g/L比(2.86±0.66)g/L]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术中血压更低,冠状动脉平均直径更大,平均远端分支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显示:同型半胱氨酸(OR 1.077,95%CI 1.034~1.123,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 1.064,95%CI 1.032~1.097,P<0.001)、PDW(OR 1.194,95%CI 1.051~1.356,P=0.006)、MPV(OR 1.338,95%CI 1.127~1.588,P=0.001)是预测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平均直径与平均cTFC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冠状动脉平均远端分支数与平均cTFC呈显著负相关(r=-0.508,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DW和MPV是预测CSPF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平均直径和远端分支数均与冠状动脉平均cTFC密切相关。炎症可能是CSFP发生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临床危险因素 炎症 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