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城镇交通优化策略分析
1
作者 余红红 《交通与运输》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保障旅游城镇生活与旅游交通的相互融合,提升旅游城镇交通空间品质,促进城镇及旅游业同步发展,提出旅游城镇交通优化策略。首先,以皂河古镇为例,通过分析旅游交通、生活交通不同出行特征,研究总结皂河古镇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其次,以问... 为保障旅游城镇生活与旅游交通的相互融合,提升旅游城镇交通空间品质,促进城镇及旅游业同步发展,提出旅游城镇交通优化策略。首先,以皂河古镇为例,通过分析旅游交通、生活交通不同出行特征,研究总结皂河古镇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区域交通协调化、内部交通整合化、旅游交通体验化、生活交通友好化等交通优化策略,构建以旅游交通为引领,以生活交通为基础,区域协调、内部合理配置的交通体系;最后,将所提出的交通优化策略应用于皂河古镇的交通规划,打造生活型旅游城镇,表明其具有一定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旅游城镇 旅游交通 生活交通 区域协调 内部整合 特色体验 慢行友好
下载PDF
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钟伟鑫 徐明慧 陈展川 《广东园林》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滨水带状公园中的慢行活动空间是促进居民健康的重要城市空间。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慢行路径、慢行设施、慢行景观3个方面和16个评价指标构建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权重结果表明慢行路径对于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 滨水带状公园中的慢行活动空间是促进居民健康的重要城市空间。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慢行路径、慢行设施、慢行景观3个方面和16个评价指标构建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空间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权重结果表明慢行路径对于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最为重要,出入口、道路连通性、无障碍设计、水岸与边坡防护设施对慢行活动影响较大。并以海口市西海岸带状公园为例,计算公园各区段综合得分和各指标得分,得到各区段在打造慢行友好型滨水带状公园方面的评价及改造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带状公园 慢行友好 评价体系
下载PDF
路权适度共享的慢行友好TOD交通体系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晖 裴兴 《建设科技》 2020年第21期61-65,共5页
受大单位、大社区地块的影响,城市路网体系容易被分隔,较低的支路网密度使得单靠主干路网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多种出行需求。同时,城市道路断面优先满足机动车通行需求,尤其是低等级道路断面中,慢行断面较窄,慢行出行不便,不利于慢行友... 受大单位、大社区地块的影响,城市路网体系容易被分隔,较低的支路网密度使得单靠主干路网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多种出行需求。同时,城市道路断面优先满足机动车通行需求,尤其是低等级道路断面中,慢行断面较窄,慢行出行不便,不利于慢行友好城市的构建。本文以南京苜蓿园为例,从路权适度共享的角度,提出适时适度引导开放交通路权,对低等级道路路权进行再分配,结合轨道站点的布设、整体形成交通微循环系统、构建TOD交通体系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权共享 慢行友好 TOD
下载PDF
慢行友好理念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选线设计研究——以北京北新桥片区为例
4
作者 张颖异 吕蒙 荣玥芳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构建连续安全的慢行网络是实现城市慢行友好的关键环节,为漫步游憩、运动社交等活动提供支撑。居住型历史街区兼具生活情境和历史风貌特征,亟需通过慢行友好理念实现活态保护。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片区为例,通过调研其游憩系统现状问题... 构建连续安全的慢行网络是实现城市慢行友好的关键环节,为漫步游憩、运动社交等活动提供支撑。居住型历史街区兼具生活情境和历史风貌特征,亟需通过慢行友好理念实现活态保护。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片区为例,通过调研其游憩系统现状问题,探索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的构建和选线技术。利用数据统计、量化形态分析等手段,对游憩系统的社会性诉求进行理性排序,提出“人-空间-路径”协同的游憩系统设计模式,推进面向慢行友好的人本主义设计,营造宜居健康的居住型历史街区慢生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友好 居住型历史街区 游憩系统 选线设计 北新桥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