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8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电梯制动器的检测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伟森 《机电工程技术》 2013年第6期193-195,共3页
制动器是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在日常使用电梯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电梯溜车的突发情况。而造成溜车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或者存在附加的松闸的力。制动器一旦发生故障... 制动器是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在日常使用电梯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电梯溜车的突发情况。而造成溜车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或者存在附加的松闸的力。制动器一旦发生故障,电梯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无法正常运行。通过对一宗电梯溜车案例的详细分析,剖析造成电梯制动器失效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下提出解决这种现象的有效措施及电梯制动器的检测方法,以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制动器 溜车 措施 检测
下载PDF
滑动与打滑条件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自抗扰跟踪控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立玲 董力元 +2 位作者 马东 刘秀玲 王洪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38,共8页
针对具有未知的滑动与打滑的轮式移动机器人(WMR),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思想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滑动与打滑条件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由反步法设计运动学控制器,基于模型设计线性扩张观测器和动力学控制器,并给出... 针对具有未知的滑动与打滑的轮式移动机器人(WMR),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思想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滑动与打滑条件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由反步法设计运动学控制器,基于模型设计线性扩张观测器和动力学控制器,并给出了控制器稳定性分析.最后与积分滑模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误差收敛速度更快.观测器能够精确估计滑动与打滑及动力学不确定性对机器人的扰动,提高了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滑动与打滑 线性扩张观测器 反步法
下载PDF
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的一种变分近似解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龙 郑铁生 +1 位作者 张文 马建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5,共6页
基于自由边值理论和凸集上的变分方法 ,提出一种求解当轴颈大扰动时实际轴承瞬态油膜力的近似公式。公式中引入一个参数来模拟油膜破裂自由边界 (雷诺边界条件 ) ,则凸集上的泛函极值问题就转换为求此参数的代数极值问题。对椭圆轴承在... 基于自由边值理论和凸集上的变分方法 ,提出一种求解当轴颈大扰动时实际轴承瞬态油膜力的近似公式。公式中引入一个参数来模拟油膜破裂自由边界 (雷诺边界条件 ) ,则凸集上的泛函极值问题就转换为求此参数的代数极值问题。对椭圆轴承在轴颈作大范围扰动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表明 ,这一方法达到了很高的精度 ,可用于转子 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非线性 油膜力 近似解 变分方法 凸集 雷诺边界条件 非线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对称和非对称型摩擦耗能连接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4
作者 Kim Eng Chouery 樊奎 贾良玖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37,49,共17页
该文综述了对称和非对称型摩擦耗能连接4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摩擦耗能连接可用于结构的减震耗能,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地震作用下带摩擦耗能连接结构的低损伤,提高结构的韧性。研发滞回性能稳定、重复性好的摩擦耗能连接是相... 该文综述了对称和非对称型摩擦耗能连接4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摩擦耗能连接可用于结构的减震耗能,通过合理设计可实现地震作用下带摩擦耗能连接结构的低损伤,提高结构的韧性。研发滞回性能稳定、重复性好的摩擦耗能连接是相关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该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了金属滑移面之间的摩擦磨损机理,从摩擦磨损的角度讨论了不同摩擦片材料对摩擦连接减震性能的影响。描述了螺栓预紧力大小对摩擦连接减震性能的影响,也总结了摩擦连接的抗腐蚀和抗火性能。阐述了摩擦耗能连接在钢结构支撑、梁柱节点和柱脚节点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节点的设计方法。对此类连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技术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型摩擦耗能连接 非对称型摩擦耗能连接 滑移机理 有效摩擦系数 预拉力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宝鸡联盟路渭河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子军 周建波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宝鸡联盟路渭河大桥主桥为(50+95+200+95+50)m的自锚式悬索桥,半飘浮约束体系。桥面总宽29m,人行道置于吊索外侧。主缆为空间线形,由19股61φ5.1mm预制平行高强钢丝索股组成,抗拉强度1770MPa。吊索采用预制平行钢丝束,单根吊索由151φ5m... 宝鸡联盟路渭河大桥主桥为(50+95+200+95+50)m的自锚式悬索桥,半飘浮约束体系。桥面总宽29m,人行道置于吊索外侧。主缆为空间线形,由19股61φ5.1mm预制平行高强钢丝索股组成,抗拉强度1770MPa。吊索采用预制平行钢丝束,单根吊索由151φ5mm镀锌高强钢丝组成,抗拉强度1670MPa。吊索与主缆采用销接式连接。主梁为混合梁,加劲梁采用钢边主梁,锚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塔为有上、下横梁的框架式混凝土结构,外观装饰为哥特式欧式风格。桥址处地震烈度高,边墩和锚墩位置设置双曲面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桥塔位置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主桥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顺序,加劲梁采用滑移法施工。主索鞍采用预偏技术施工,有效控制桥塔弯矩,保证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缆索系统 钢边主梁 减隔震 滑移法 索鞍预偏 桥梁设计
下载PDF
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友刚 李万莉 +1 位作者 林国斌 徐俊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1-749,共9页
以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低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界扰动、非线性和时变性条件下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首先建立悬浮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并搭建悬浮系统仿真平台.然后设计线性PD(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律... 以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低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界扰动、非线性和时变性条件下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首先建立悬浮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并搭建悬浮系统仿真平台.然后设计线性PD(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律,仿真表明其性能依赖参数的选取,对扰动敏感,鲁棒性弱.为提高悬浮控制器的鲁棒性,由可变边界层和指数趋近律出发,导出改进型的滑模控制律.用Lyapunov法证明其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动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且能有效抑制系统颤振.最后通过整车试验证明所提出的改进型滑模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磁浮列车 Lyapunov法 整车试验
下载PDF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sliding ground fissure in loess hilly areas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被引量:10
7
作者 Liu Hui Deng Kazhong +1 位作者 Lei Shaogang Bian Zhengf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553-558,共6页
Based on a shallow-buried coal seam covered with thick loose layers in hilly loess areas of western China,we developed a mechanical model for a mining slope with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 Based on a shallow-buried coal seam covered with thick loose layers in hilly loess areas of western China,we developed a mechanical model for a mining slope with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sliding ground fissure by the circular sliding slice method.Moreover, we established a prediction model of a sliding fissure based on a mechanical mechanism,and verified its reliability on face 52,304, an engineering example, situated at Daliuta coal mine of Shendong mining area in west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state of a mining slope is changed by its gravity and additional stress from the shallow-buried coal seam and gully terrain. The mining slope is found to be most unstable when the ratio of the down-sliding to anti-sliding force is the maximum, causing local fractures and sliding fissures. The predicted angles for the sliding fissure of face 52,304 on both sides of the slope are found to be 64.2° and 82.4°, 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hilly area sliding ground fissure Mechanical model Landslide stability Circular sliding Slice method
下载PDF
基于无网格—图论方法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庄晓莹 蔡永昌 +1 位作者 朱合华 周丁恒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7-543,共7页
将无网格伽辽金法应用于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了基于无网格模型和有向加权图Bellman-Ford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无网格-图论边坡滑移面搜索方法,以搜寻节理岩体边坡失稳时的临界滑移面并得出其相应的安全系数。区别于传统的滑移... 将无网格伽辽金法应用于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发展了基于无网格模型和有向加权图Bellman-Ford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无网格-图论边坡滑移面搜索方法,以搜寻节理岩体边坡失稳时的临界滑移面并得出其相应的安全系数。区别于传统的滑移面搜索算法,本文方法无需假定滑移面形状,更适用于具有复杂滑移线形状的节理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具有稳定和高效的算法特点。文中详细论述了无网格-图论最短路径算法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实现,并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在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边坡 滑移面 无网格法 图论 Bellman—Ford最短路径算法 有向加权图
下载PDF
车轴径向锻造过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艳萍 张治民 武月英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RD2车轴径向锻造为例,分析了其锻造加热及锻造工艺的特点,并且用滑移法分析径向锻造变形过程,建立了外摩擦影响下的滑移场模式,并做出了与之相对应的速端图。
关键词 机械制造 径向锻造 车轴 滑移线法
下载PDF
西宁站站房大跨拱型桁架高空滑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丹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149,共4页
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吊装空间要求,西宁火车站屋面大跨拱型桁架采用高空滑移法安装。高空滑移法作为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常用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作业面小、吊装就位准确性高、结构成型质量高等综合技术优势。但屋盖结构在整体滑移过程中结... 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吊装空间要求,西宁火车站屋面大跨拱型桁架采用高空滑移法安装。高空滑移法作为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常用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作业面小、吊装就位准确性高、结构成型质量高等综合技术优势。但屋盖结构在整体滑移过程中结构的边界条件、荷载状态、内力分布均时刻发生着变化,且影响因素相互关联,因此需要对屋盖结构高空滑移的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设计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西宁站站房屋面大跨度钢桁架在累积滑移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对屋面桁架和滑移过程中的支撑胎架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全程监控和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屋面钢桁架 高空滑移法 有限元模型 全过程模拟分析 支撑胎架 结构验算
下载PDF
滑动Neville插值算法在GPS精密星历插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常远 林伟华 +3 位作者 徐战亚 刘福江 张宏强 刘超群 《测绘地理信息》 2017年第1期53-56,60,共5页
为确定滑动Neville插值计算GPS精密星历坐标时的最优阶次,本文分别对事后精密星历(IGS)、快速精密星历(IGR)和预报精密星历(IGU)做内插数据处理,确定了每种星历文件的最优插值阶次,比较分析了插值精度。另外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X和Y坐... 为确定滑动Neville插值计算GPS精密星历坐标时的最优阶次,本文分别对事后精密星历(IGS)、快速精密星历(IGR)和预报精密星历(IGU)做内插数据处理,确定了每种星历文件的最优插值阶次,比较分析了插值精度。另外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X和Y坐标方向,Z坐标方向在插值阶次增加时能较快地满足插值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ville插值 滑动算法 精密星历 最优阶次 插值精度
原文传递
基于滑移网格的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流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沐阳 招启军 赵国庆 《航空科学技术》 2021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了对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对某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特性、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分别生成围绕机身和旋翼桨叶的贴体网格,然后通过网格搭接得到全机干扰流场计算网格;基于滑移网... 为了对倾转旋翼机全机干扰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对某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特性、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分别生成围绕机身和旋翼桨叶的贴体网格,然后通过网格搭接得到全机干扰流场计算网格;基于滑移网格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全机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数值方法,并以有试验结果对比的ROBIN机身进行了算例验证;采用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倾转旋翼机的孤立机身流场、悬停及巡航状态下全机干扰流场进行细致的模拟,重点分析了旋翼/机身间的气动干扰特性。研究发现,悬停时,倾转旋翼机会出现特有的"喷泉效应"现象,并导致机翼出现周期性下洗载荷,下洗载荷平均值约为旋翼总拉力的12.19%。巡航时,旋翼桨尖涡会向后脱落与机翼相互作用,导致倾转旋翼机机身阻力出现周期性变化,同时机身阻力平均值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全机干扰 喷泉效应 滑移网格 CFD方法
下载PDF
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法的通用形式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常亮 李同录 +1 位作者 李萍 赵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0-75,共6页
基于以下假定条件:(1)稳定系数定义为材料的强度折减系数;(2)土体为刚体,底滑面服从Mohr-Columb强度破坏准则;(3)微条柱底部法向力dNz的作用点处于条柱底部中点;(4)滑面剪力与底滑面和xoz平面交线的夹角为θ。本文建立了边坡三维极限平... 基于以下假定条件:(1)稳定系数定义为材料的强度折减系数;(2)土体为刚体,底滑面服从Mohr-Columb强度破坏准则;(3)微条柱底部法向力dNz的作用点处于条柱底部中点;(4)滑面剪力与底滑面和xoz平面交线的夹角为θ。本文建立了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法的通用形式,通过给定不同的限制条件,可分别得到三维普通条分法、三维简化毕肖普法、三维简化简布法、三维Spencer法等三维极限平衡的具体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滑面 极限平衡 三维 通用形式
下载PDF
基于终端角度约束的滑模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志平 郭建国 周军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5-348,共4页
针对打击地面目标的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鲁棒滑模制导律。在建立地面目标和导弹的相对运动学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零化弹目视线角速率的思想,采用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方法,通过选择理想的终端角度确定一个光滑的非线性... 针对打击地面目标的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鲁棒滑模制导律。在建立地面目标和导弹的相对运动学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零化弹目视线角速率的思想,采用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方法,通过选择理想的终端角度确定一个光滑的非线性滑动模态,代替传统末制导律设计的滑动模态,利用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得到了具有鲁棒性的滑模末制导律,实现了在有限时间精确打击目标,满足终端角度的要求。数字仿真表明,这种制导律对目标的运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并能获得良好的制导精度和指定的终端角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模态 非线性 LYAPUNOV方法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材料层的滑动结合部动态特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尧 袁军堂 +1 位作者 汪振华 杨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4,228,共4页
由于弹簧阻尼单元模拟结合部动态特性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虚拟材料层和多点约束技术对滑动导轨系统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中完成模态分析。通过分析虚拟材料层的材料属性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结构参数(虚拟材料层厚... 由于弹簧阻尼单元模拟结合部动态特性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虚拟材料层和多点约束技术对滑动导轨系统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中完成模态分析。通过分析虚拟材料层的材料属性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结构参数(虚拟材料层厚度)对滑动结合部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可供工程应用的3个优化设计变量,并将优化结果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有限元模态计算的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误差低于8%,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材料层 滑动结合部 动态特性 建模方法
下载PDF
基于数值计算的楔形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希黔 周敬 +2 位作者 葛勇 严春风 黄宾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共7页
楔形体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和隧道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但该方法未考虑到楔形体滑动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问题。为此,本文根据楔形体数值计算得到的滑动面上应力结果,利用岩体抗剪强度准则计算节点的安全系数,通过求和... 楔形体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和隧道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但该方法未考虑到楔形体滑动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问题。为此,本文根据楔形体数值计算得到的滑动面上应力结果,利用岩体抗剪强度准则计算节点的安全系数,通过求和平均给出了楔形体稳定性分析的点安全系数法。同理,依据传统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楔形体滑动面各单元的剪力、抗剪断能力进行求和,获得了抗滑稳定整体安全系数即面安全系数。最后,通过对一滑动楔形体考核算例的稳定性计算,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楔形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楔形体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数值方法
原文传递
Hybrid method of limit equilibrium and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for analysis of arch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被引量:6
17
作者 BAO TengFei1,2,3,XU BaoSong1,2,3 & ZHENG XueQing1,2,3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Engineering Safety,Nanjing 210098,China 3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793-798,共6页
A hybrid method of limit equilibrium and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for analysis of arch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is presented.The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method(FEIFM) is used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t... A hybrid method of limit equilibrium and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for analysis of arch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is presented.The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method(FEIFM) is used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thrust forces acting on the faces of a slip body,and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LEM)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factor of safety of the slip body.The method presented can deal with a slip body with large amount of geometrically complex slip faces.In addi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EM,it can meet the balance condition of the forces in the slip faces.An example shows that the factor of safety obtained by the method presented agree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A practical example is also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an arch dam project.The results from th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promising in analysis of arch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 dam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finite element internal force method
原文传递
STABILITY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LANDSLIDES SUBJECTED TO SEISMIC LOADS 被引量:5
18
作者 Xiaoping Zhou Qihu Qian +1 位作者 Hao Cheng Haipeng Zha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262-276,共15页
In the past, the pseudo-static method used to be the most common for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s under seismic loads, in which static forces acting o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sliding body are used to con... In the past, the pseudo-static method used to be the most common for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s under seismic loads, in which static forces acting o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a sliding body are us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earthquake. However, seismic loads of rock and soil differ from time and location to time and location. Obviously, it is irrational for the pseudo-static approach to be applied to solving dynamic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 displacement- pseudo-dynamic model is proposed to assess seismic stability of landslides, in which the sinusoidal- cosinusoidal wave is applied to simulating earthquake displacement, and an "amplification factor" of peak seismic displacement is referred to as the amplification of seismic wave when it propagate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landslide. The effects of physic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 sliding body on seismic stability of soil slop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s well as inertia forces and damping forces. The sensitivity analyses on the permanent displacement and the dynamic factor of safety of landslides are studied in detail. Moreover, a large-scale Tangjiashan landslide that occurred in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nvestigated to verify the robustness and precision of the present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the previou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dynamic factor of safety slices method inertia force damping force sliding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pseudo-dynamic model two-dimensional landslides seismic loads
原文传递
基于滑动窗口和蚁群优化算法的二次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赖智铭 郭躬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针对蚁群优化(ACO)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规划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和蚁群优化算法的二次路径规划(QACO)算法。对回退蚁群优化(ACOFS)算法的回退策略进行改进,通过降低回退路径上的信息素量,减少回退次数。第一次规划中,使... 针对蚁群优化(ACO)算法在复杂环境下规划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和蚁群优化算法的二次路径规划(QACO)算法。对回退蚁群优化(ACOFS)算法的回退策略进行改进,通过降低回退路径上的信息素量,减少回退次数。第一次规划中,使用改进后的ACO算法对栅格环境进行全局路径规划;第二次规划中,滑动窗口沿着全局路径滑动,通过ACO算法规划出滑动窗口中的局部路径,并使用局部路径对全局路径进行优化,直至滑动窗口中包含目标位置。仿真实验表明:相比ACO、ACOFS算法,QACO算法的平均规划时间分别下降了26.21%、52.03%,平均路径长度下降了47.82%、42.28%,因此在复杂环境下QACO算法具有将强的路径规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窗口 蚁群优化算法 二次路径规划 栅格法
下载PDF
全尺寸石油套管冲击滑动复合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储胜利 樊建春 +2 位作者 张来斌 温东 李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5-128,15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石油套管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该试验机能模拟存在钻井液介质润滑条件时钻杆接头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以恒定加载、脉动加载或冲击加载工况下的套管磨损状况。试验前钻杆接头试件被固定在一个可上下直线运动的... 介绍了一种新型石油套管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该试验机能模拟存在钻井液介质润滑条件时钻杆接头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以恒定加载、脉动加载或冲击加载工况下的套管磨损状况。试验前钻杆接头试件被固定在一个可上下直线运动的滑动平台上,固定不动的套管试件有间隙地套住钻杆接头试件。试验时利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钻杆接头试件旋转,同时由液压伺服系统推动滑动平台下行带动钻杆接头试件外壁挤压套管试件内壁实现恒定或脉动加载,或者由偏心轮机构驱动滑动平台先上行后下落来带动钻杆接头试件对套管内壁进行冲击。在数据采集方面该试验机综合利用多种传感检测技术、数据采集和软件处理方法实现了对试件的线性磨损量、接触载荷、摩擦因数和近摩擦表面温度等摩擦学参数的在线测试。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利用该试验机对套管磨损问题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从而为深入研究套管磨损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机 套管磨损 冲击滑动 工作原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