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毅 黄常坚 黄建荣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观察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42例)和B组(45例)。A组采用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 目的观察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42例)和B组(45例)。A组采用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常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均P<0.05)。术后两组的GCS评分与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而A组患者术后的GCS评分高于B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采用3D Slicer软件联合手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3D slicer技术 手机导航 神经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兴才 覃水生 +1 位作者 陈艳 廖佳琪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30例。内镜组采用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血... 目的观察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30例。内镜组采用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血肿消失时间、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消失时间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内镜组GCS评分高于开颅组,mRS评分低于开颅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定位更快速、准确,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更少,血肿清除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3D slicer技术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3D 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心刚 邓婕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使用电脑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 目的:探讨3D Slicer技术在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指导,使用电脑随机进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3D Slicer辅助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对照组采取CT辅助定位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手术干预,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退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及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及颅内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3D Slicer技术应用于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手术中可促进血肿消退,加速术后清醒,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缓解昏迷程度,改善机体认知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licer技术 脑出血 微创软通道 穿刺引流 认知水平
下载PDF
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邹福建 吴凤鹰 +2 位作者 牟科杰 薛军 崔荣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探究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3D Slicer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9.09~2021.06本院接收的60例幕上HICH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2例接受3D Slicer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纳入A组;28例接受显微镜下传... 探究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3D Slicer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9.09~2021.06本院接收的60例幕上HICH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2例接受3D Slicer技术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纳入A组;28例接受显微镜下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纳入B组,观察两组间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手术效果比较,A组术后2h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恢复情况比较,A、B组术后24~48h再出血率分别为3.13%、7.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重症监护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第7d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3D Slicer技术辅助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还能提升血肿清除率,应用于幕上HICH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licer技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幕上
下载PDF
基于3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金陆昊 孙晓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2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3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 目的 探究基于3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4例(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基础上配合3D slicer重建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7d的神经功能,并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内皮素(endothelin,E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住ICU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及CRP、ET、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CRP、ET、IL-6、NS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CRP、ET、NSE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7d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3 D slicer重建技术和神经内镜下手术对脑出血患者能有效的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licer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单明 王毅 +2 位作者 吕波 毛宏亮 程宏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3D-FIEST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手术治疗枕骨大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崔昊 王奎重 +3 位作者 王小刚 徐广振 王伯栋 朱伟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影像学特征以及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收治的1例枕骨大孔区DAVF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0岁男性,因双下肢麻木及疼痛不适1个月...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影像学特征以及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收治的1例枕骨大孔区DAVF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0岁男性,因双下肢麻木及疼痛不适1个月入院。脊柱MRI显示延髓至颈5水平颈髓异常信号。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外动脉、右侧椎动脉造影未发现异常,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枕骨大孔区DAVF,由脑膜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经小脑表面及数支硬脑膜迂曲扩张的皮质静脉引流汇入左侧横窦、岩上窦及基底窦,并可见迂曲的硬脊膜前、后静脉参与瘘口血液引流;左侧小脑后下动脉(PICA)靠近瘘口部位走行且迂曲。3D Slicer三维重建影像清晰显示DAVF的位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多模态重建显示瘘口位于枕部后正中枕骨大孔上区域并靠近硬脑膜。采取枕颈部后正中入路手术,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确认DAVF消失。术后3个月,双下肢麻木及疼痛感均有减轻;复查MRI显示脑干和脊髓水肿消失,DSA显示DAVF完全闭塞。结论枕骨大孔区DAVF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应用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对DAVF进行精准定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手术时间并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枕骨大孔区 手术治疗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雷辉 董举峰 +1 位作者 潘存云 迪力夏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48,神经内镜手术)与观察组(n=50,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 目的 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48,神经内镜手术)与观察组(n=50,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 8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NSE水平及NHI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增高,以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神经功能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手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曾思安 刘剑波 张根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分为... 目的:分析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MVD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技术联合MV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OER)为100.00%,高于对照组87.10%(χ^(2)=4.617,P=0.032);观察组House-Brackmann评分低于对照组(t=4.576,P<0.001)。观察组面瘫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19.35%(χ^(2)=7.813,P=0.017);两组无菌性脑膜炎、听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HFS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多技术联合辅助MVD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House-Brackmann评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电生理监测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面肌痉挛
下载PDF
3D slicer在破裂颅内动脉瘤伴血肿手术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伟豪 陈东明 曾振谋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3195-3199,共5页
目的 研究3D slicer在破裂颅内动脉瘤伴血肿手术治疗策略中的应用,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血肿定位技术不同分... 目的 研究3D slicer在破裂颅内动脉瘤伴血肿手术治疗策略中的应用,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血肿定位技术不同分组,其中30例采用3D slicer技术定位血肿及重建动脉瘤患者纳入研究组,30例采用传统CT定位血肿及CTA重建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发生率、术中大出血需输血次数,以及术后Rankin量表评分、术后12 h血肿清除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和术后颅内感染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发生率、术中大出血需输血次数分别为(87.57±9.52) min、(72.38±13.86) mL、(3.35±0.75)%、(1.23±0.43)次,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106.26±11.37) min、(98.66±21.74) m L、(4.64±0.81)%、(2.42±0.6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Rankin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 h血肿清除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为(4.23±0.2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5±0.3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分别为0、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7%、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手术中,3D slicer软件重建动脉瘤及脑内血肿技术更加准确直观,手术成功清除血肿和夹闭动脉瘤效果更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动脉瘤术中再破裂风险,减少术中大出血需输血的费用,减少患者动脉瘤夹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更佳,术后颅内感染率和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颅内血肿手术 3D slicer定位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 CT定位 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
下载PDF
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王松林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采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实施三维重建,实施手术模拟与设计手术入路。结果18例患者均按照最佳模拟手术方案,成功完成术前计划... 目的探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脑肿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采用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实施三维重建,实施手术模拟与设计手术入路。结果18例患者均按照最佳模拟手术方案,成功完成术前计划与模拟手术操作,且顺利按照计划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实际的手术情况和模拟手术中所见处于完全吻合状态,通过借助显微镜与内镜下将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好转,无新发症状出现,且术后无患者出现死亡,无视力下降、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经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增强结果显示无肿瘤复发。结论通过在术前进行3D-Slicer软件虚拟重建,制定出详细手术计划,能够得到大量的立体解剖相关信息,以此作为指导,可帮助操作者设计出手术切口、手术入路,顺利切除肿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起到保护患者脑功能的作用,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肿瘤 3D-slicer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