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RI及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延辉
张雪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91-594,602,共5页
目的: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104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均行CT和磁共振检查,研究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性及损害周边骨质及软组织的相符度。结果:CT...
目的: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104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均行CT和磁共振检查,研究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性及损害周边骨质及软组织的相符度。结果:CT诊断准确率为85.6%,MRI为92.3%,两种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损害周边骨质及软组织的诊疗中,MRI检查的正确率高于CT检查(骨质:χ^(2)=5.291,P<0.05;软组织:χ^(2)=7.565,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发现,肿瘤大小、信号不均及明显水肿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性指标(肿瘤大小:OR=1.045,P=0.002,95%CI:1.017~1.075;信号不均:OR=12.0965,P=0.015,95%CI:1.648~101.992;明显水肿:OR=0.062,P=0.043,95%CI:0.004~0.919)。结论:MRI和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正确率类似,但在对周边骨质或软组织损害的诊断中,磁共振检查正确率更高,并且肿瘤大小、信号不均及明显水肿与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磁共振
CT检查
蛛网膜颗粒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小龙
王延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实施研究,对患者CT、MRI诊断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CT、MRI在疾病诊断,肿瘤对周围骨质...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实施研究,对患者CT、MRI诊断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CT、MRI在疾病诊断,肿瘤对周围骨质、软组织结构侵犯的价值。结果 98例患者在颅底位置内外沟通,其中62例患者呈现颅眶沟通,26例患者呈现颅鼻沟通,10例患者呈现颅颈沟通。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定性诊断中准确率达到85.71%(84/98),MRI诊断的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87.76%(86/9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的诊断符合率为83.67%(82/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64.29%(63/98),CT高于MRI,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诊断符合率为66.33%(65/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3.88%(92/98),MRI高于CT,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可应用于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在疾病定性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的优势是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底孔道、周围骨质增生变化、病灶斑片钙化;MRI的优势是可清晰地显示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提示合理应用两种影像学技术,是更准确、更全面地诊断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
脑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引发的一例关于颅底肿瘤的思考
3
作者
王军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4期72-7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7月所治疗的1例由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而引发的颅底肿瘤疾病患者,通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颅底肿瘤疾病在CT与MRI此两种影像与临床的诊断表现。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CT与MRI检查方式可知,患者颅底肿瘤组织形态比较复杂,且对附近的组织结构造成的硬性也具有多样性。虽然检查影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垂体大腺瘤以及脑膜瘤等少数的肿瘤疾病存在显著的特征性影像情况。且患者疾病术后病理被进一步诊断为脑膜瘤WHOⅡ级。结论 由于颅底肿瘤疾病其病变形态组织较为复杂多样,且对附近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多样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附近组织结构与肿瘤本身成长特点两者共同的影响。除此之外,综合性影像学检查方式还可以为临床诊断颅底肿瘤疾病给予正确合理的影像诊断思路方向,有利于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值得临床推荐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颅底肿瘤
CT影像
MRI影像
诊断结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及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延辉
张雪君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核磁共振室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91-594,60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住院治疗的104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均行CT和磁共振检查,研究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性及损害周边骨质及软组织的相符度。结果:CT诊断准确率为85.6%,MRI为92.3%,两种方式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损害周边骨质及软组织的诊疗中,MRI检查的正确率高于CT检查(骨质:χ^(2)=5.291,P<0.05;软组织:χ^(2)=7.565,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发现,肿瘤大小、信号不均及明显水肿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性指标(肿瘤大小:OR=1.045,P=0.002,95%CI:1.017~1.075;信号不均:OR=12.0965,P=0.015,95%CI:1.648~101.992;明显水肿:OR=0.062,P=0.043,95%CI:0.004~0.919)。结论:MRI和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正确率类似,但在对周边骨质或软组织损害的诊断中,磁共振检查正确率更高,并且肿瘤大小、信号不均及明显水肿与预后不良相关。
关键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磁共振
CT检查
蛛网膜颗粒细胞
Keywords
skull
base
communicating
meningioma
magnetic
resonance
CT
examination
arachnoid
granulosa
cells
分类号
R739.9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小龙
王延峰
机构
延安大学医学院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实施研究,对患者CT、MRI诊断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CT、MRI在疾病诊断,肿瘤对周围骨质、软组织结构侵犯的价值。结果 98例患者在颅底位置内外沟通,其中62例患者呈现颅眶沟通,26例患者呈现颅鼻沟通,10例患者呈现颅颈沟通。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定性诊断中准确率达到85.71%(84/98),MRI诊断的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87.76%(86/9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骨质的诊断符合率为83.67%(82/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64.29%(63/98),CT高于MRI,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诊断符合率为66.33%(65/98),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3.88%(92/98),MRI高于CT,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均可应用于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在疾病定性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的优势是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底孔道、周围骨质增生变化、病灶斑片钙化;MRI的优势是可清晰地显示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提示合理应用两种影像学技术,是更准确、更全面地诊断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MRI
CT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
脑肿瘤
Keywords
MRI
CT
skull
base
communicating
meningioma
Imaging
diagnosis
Brain
tumor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44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引发的一例关于颅底肿瘤的思考
3
作者
王军
机构
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神经外二科
出处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4期72-74,共3页
文摘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7月所治疗的1例由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而引发的颅底肿瘤疾病患者,通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颅底肿瘤疾病在CT与MRI此两种影像与临床的诊断表现。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CT与MRI检查方式可知,患者颅底肿瘤组织形态比较复杂,且对附近的组织结构造成的硬性也具有多样性。虽然检查影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垂体大腺瘤以及脑膜瘤等少数的肿瘤疾病存在显著的特征性影像情况。且患者疾病术后病理被进一步诊断为脑膜瘤WHOⅡ级。结论 由于颅底肿瘤疾病其病变形态组织较为复杂多样,且对附近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多样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附近组织结构与肿瘤本身成长特点两者共同的影响。除此之外,综合性影像学检查方式还可以为临床诊断颅底肿瘤疾病给予正确合理的影像诊断思路方向,有利于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值得临床推荐实施。
关键词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
颅底肿瘤
CT影像
MRI影像
诊断结果
Keywords
skull
base
communicating
meningioma
skull
base
tumor
CT
imaging
MRI
Imaging
Diagnosis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RI及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及其预后分析
张延辉
张雪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RI和CT诊断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杨小龙
王延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引发的一例关于颅底肿瘤的思考
王军
《智慧健康》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