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文 陈竹 +3 位作者 厉小梅 高洁 赵岩 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9-1067,共9页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及进行性外分泌腺体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唾液腺、泪腺功能受损外,亦可出现多系统多脏器受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SS根据是否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分为继发...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及进行性外分泌腺体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除有唾液腺、泪腺功能受损外,亦可出现多系统多脏器受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SS根据是否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分为继发性SS和原发性SS(pSS),前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范,旨在规范SS诊断中关键指标(如血清抗SSA抗体和唇腺病理学)的检测和解读,采用公认的疾病活动指标评价疾病,规范局部和系统受累的合理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亚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迪 张顺华 +1 位作者 卞爱玲 赵家良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评估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试验的亚组研究。确诊干燥综合征且眼部表现为中重度干眼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试验药0.05%环孢素滴眼... 目的评估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试验的亚组研究。确诊干燥综合征且眼部表现为中重度干眼患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试验药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和对照药(溶剂)每天2次,两组同时滴用人工泪液(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每天3次作为基础治疗,用药后第7、28、56、84天以及停药后第14天进行复查。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第84天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17.9%(P<0.001),试验组在第28天及以后各随访时间点显现统计优效。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6.3%和3.6%(P>0.05),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眼痛。各随访时间点眼部不适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危及生命或影响视力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每天2次滴眼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燥综合征 环孢素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卢亚 刘庆芬 +1 位作者 顾纪芳 曹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2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 目的探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第九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pSS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2周时,分别采用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医学应对问卷MCMQ[8]对患者的应对疾病方式的程度进行评估,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情况;并对2组上述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干预12周,2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SF-36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回避和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而观察组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回避和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pSS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抑郁及焦虑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干燥综合征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涎腺超声评分法诊断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益勇 施燕芸 +4 位作者 范光磊 段彤彤 房宁 赵彤 李晓琴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涎腺超声评分法诊断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涎腺病变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风...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涎腺超声评分法诊断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涎腺病变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科疑诊SS患者58例,依据2002年欧美专家共识分类标准将其分为SS组(47例)、非SS组(11例),并根据病程将SS组分为≤5年组(29例)和>5年组(18例)。同期选取健康成人40例为对照组。分析0~16评分系统及SWE对SS涎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SS组与非SS组及对照组腮腺、颌下腺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组超声评分明显高于非SS组、对照组(均P<0.05);不同病程间SS患者涎腺评分及杨氏模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腮腺、颌下腺杨氏模量值和超声评分法诊断SS涎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29和0.676,前两者AUC值高于超声评分法(均P<0.05)。结论SWE和超声评分法对SS涎腺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从不同角度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SWE对SS涎腺病变的诊断效能较优于涎腺超声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干燥综合征 涎腺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汤忠富 黄传兵 +1 位作者 程丽丽 李舒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每次口服0.1 g,每日2次)和甲泼尼龙片(每次口服2 mg... 目的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每次口服0.1 g,每日2次)和甲泼尼龙片(每次口服2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每次10 g冲服,每日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采用中医证候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计算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和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价患者疾病活动程度;采用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疾病进展情况。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唾液腺肿、体倦乏力评分和ESSPRI、ESSDAI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血清RF、CRP、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3、C4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Ig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基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ESR、IgG、RF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缓解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 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侯佳奇 杨月 +2 位作者 薛鸾 吴香香 朴雪梅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以解毒通络生津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对照组以醋酸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2组1个疗程均为12...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以解毒通络生津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对照组以醋酸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2组1个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Ig)、SSDDI评分、骨代谢、感染事件等,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白细胞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升高补体C3,对照组可升高补体C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SDDI评分均<4分,治疗前后均未出现其他系统损害。2组均可降低IgG,治疗组可降低IgA,对照组可降低IgM,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基线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感染事件多于治疗组(P<0.05)。2组均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解毒通络生津方联合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有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抑制自身免疫,对患者的骨代谢影响更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解毒通络生津方 醋酸泼尼松 羟氯喹
下载PDF
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对干燥综合征人颌下腺细胞AQP5和M3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丹 秦源 +4 位作者 谢志敏 刘东洋 王静 朱秋爽 王新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对干燥综合征(■;gren′s syndrome, SS)人颌下腺细胞(human submandibular gland cells, HSG cells)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protein-5, AQP5)和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3(type 3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对干燥综合征(■;gren′s syndrome, SS)人颌下腺细胞(human submandibular gland cells, HSG cells)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protein-5, AQP5)和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3(type 3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M3R)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将对数生长期的HSG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RPMI 1640培养液)、空白血清组(10%的空白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含药血清组(10%的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RPMI 1640培养液)、IFN-γ组(IFN-γ+RPMI 1640培养液)、IFN-γ+IFN-γ拮抗剂组(IFN-γ+IFN-γ拮抗剂+RPMI 1640培养液)、IFN-γ+含药血清组(IFN-γ+10%益气养阴祛瘀方含药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共6组。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HSG细胞中AQP5和M3R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HSG细胞AQP5 mRNA和M3R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HSG细胞AQP5蛋白通道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含药血清组AQP5、M3R蛋白及AQP5 mRNA和M3R mRNA表达升高(P<0.05)。与IFN-γ组比较,空白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IFN-γ+IFN-γ拮抗剂组AQP5、M3R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方具有与IFN-γ拮抗剂类似功效,能上调主管水运的AQP5、M3R表达,增加唾液量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祛瘀方 干燥综合征 水通道蛋白5 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3
原文传递
干燥综合征毒邪致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林瑞 钱旻瑜 +3 位作者 朱文 李奕茜 汪悦 郭海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5-271,共7页
近年来毒邪致病理论在干燥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对干燥综合征毒邪致病学说的中医观点和现代学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中医毒邪致病理论与现代医学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联系,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新... 近年来毒邪致病理论在干燥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对干燥综合征毒邪致病学说的中医观点和现代学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中医毒邪致病理论与现代医学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联系,以期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毒邪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不同性别和年龄起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罗静 陈嘉琪 +6 位作者 张丽宁 贺倩 姚传辉 黄子玮 杨建英 余新波 陶庆文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3-799,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起病pSS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pSS患者,根据性别和发病年龄(青年<30岁、中年30~59岁、老年≥60岁)分组,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起病pSS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pSS患者,根据性别和发病年龄(青年<30岁、中年30~59岁、老年≥60岁)分组,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控制协变量进一步分析。结果共纳入pSS患者541例,女性481例(88.9%)。女性较男性更易见口干[OR值(95%CI)=2.172(1.091,4.323),P=0.027]、眼干[OR值(95%CI)=2.179(1.062,4.469),P=0.034]、白细胞减少[OR值(95%CI)=3.789(1.150,12.482),P=0.029]、ANA滴度≥1∶160[OR值(95%CI)=2.233(1.279,3.898),P<0.01]、抗SSA抗体阳性[OR值(95%CI)=2.919(1.644,5.183),P<0.01]、抗Ro52抗体阳性[OR值(95%CI)=3.018(1.685,5.405),P<0.01],男性较女性更易见腮腺肿大[OR值(95%CI)=2.345(1.281,4.325),P<0.01]和间质性肺疾病(ILD)[OR值(95%CI)=2.593(1.460,4.606),P<0.01]。中年较青年起病者更易见猖獗齿[OR值(95%CI)=5.940(2.230,15.819),P<0.01]、干眼症[OR值(95%CI)=2.904(1.313,6.425),P<0.01]、关节痛[OR值(95%CI)=1.959(1.039,3.694),P=0.038]、ILD[OR值(95%CI)=2.247(1.018,4.959),P=0.045],少见肾脏受累[OR值(95%CI)=0.402(0.211,0.766),P<0.01];老年较青年起病者更易见猖獗齿[OR值(95%CI)=7.437(2.441,22.656),P<0.01],干眼症[OR值(95%CI)=6.084(1.901,19.468),P<0.01],ILD[OR值(95%CI)=4.857(2.029,11.627),P<0.01]。青年较老年起病者抗SSA抗体阳性[OR值(95%CI)=2.836(1.245,6.459),P=0.013]、抗SSB抗体阳性[OR值(95%CI)=3.075(1.413,6.690),P<0.01]、RF阳性[OR值(95%CI)=3.323(1.620,6.817),P<0.01]、IgG升高[OR值(95%CI)=3.567(1.747,7.284),P<0.01]的比例更高,中年较老年起病者抗SSB抗体[OR值(95%CI)=2.330(1.315,4.130),P<0.01]、RF[OR值(95%CI)=2.026(1.279,3.208),P<0.01]阳性、IgG升高[OR值(95%CI)=2.077(1.297,3.327),P<0.01]的比例更高。结论pSS女性患者易见口眼干、白细胞减少、自身抗体阳性,男性易见腮腺肿大和ILD;青年起病者易见肾受累,中年起病者易见关节痛,老年起病者易见猖獗齿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性别 发病年龄 临床特点 肺疾病 间质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一帆 范稹 +3 位作者 成姚斌 金月波 霍阳 何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6例p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6例p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进行调查,收集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以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评分(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估疾病活动度。以pSS患者的PSQI分值>7分为界,分为152例睡眠障碍组和34例睡眠正常组。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81.7%(152/186),其中52.7%(98/186)的pSS患者存在中重度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pSS患者的PSQI平均得分为(12.29±3.30)分,睡眠正常组PSQI平均得分为(5.50±1.20)分。睡眠障碍组患者的PSQI评分、PHQ-9评分及GAD-7评分均明显高于睡眠正常组患者,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35、0.031。睡眠障碍组的PSQI量表评分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障碍等七个方面均明显高于睡眠正常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病程、焦虑程度、抑郁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1、0.240、0.421,P<0.05),而补体C3、C4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21、-0.23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PHQ-9评分为pSS患者睡眠障碍的预测指标,其中病程OR=2.809,95%CI:1.21~6.52;PHQ-9评分,OR=1.422,95%CI:1.04~1.94(P<0.05)。结论:pSS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与疾病病程、抑郁、焦虑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发病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思慧 张剑勇(指导) 贾二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79-2683,F0003,共6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是风湿病科一大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但是pSS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以致治疗手段不足。而国际上对于pSS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回顾关于干燥综合征在不同因素下的机制的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是风湿病科一大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但是pSS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以致治疗手段不足。而国际上对于pSS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回顾关于干燥综合征在不同因素下的机制的文献,本文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细胞及自身抗体等因素对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近20年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永璐 李慧 +1 位作者 付书璠 郭锦晨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11期14-18,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组方规律及临床用药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gfang)等数据库中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运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应...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组方规律及临床用药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gfang)等数据库中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运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进行探析。结果:共纳入441首方药,涉及药物315味,高频药物31味,分别为甘草、麦冬、生地黄、茯苓、白芍等;高频药物种类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干燥综合征高频药对使用频次≥80的有25对,前3组为麦冬-甘草、生地黄-麦冬、生地黄-甘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20条;聚类分析得到14个组合。结论:干燥综合征病机复杂,多为气阴两虚、血瘀、燥毒致病,用药以益气滋阴润燥为主,麦冬、北沙参、黄芪、生地黄、茯苓、白芍等为核心配伍,常佐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肾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国医大师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思想论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曼 姜泉 +1 位作者 唐晓颇 路志正(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0-774,共5页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病机复杂,治疗棘手,文章介绍了燥湿理论的学术源流、发展脉络,基于国医大师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思想探讨干燥综合征的病机演变及中医辨治,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基于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十八字诀学术思想...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病机复杂,治疗棘手,文章介绍了燥湿理论的学术源流、发展脉络,基于国医大师路志正“燥湿互济”学术思想探讨干燥综合征的病机演变及中医辨治,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中基于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十八字诀学术思想,强调“持中央”“顾润燥”,治疗当权衡先后,分清标本,具体以重视脾胃、以平为期、兼顾五脏为治疗原则以达到燥湿互济之平衡,以期更好地传承、发扬路老学术思想,丰富干燥综合征这一疑难疾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路志正 干燥综合征 燥痹 燥湿互济 中医治疗 经验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腮腺及颌下腺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勤 缪伎玄 +3 位作者 胡晶 周琼竦 赵可 邹大中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1期52-54,共3页
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共87例。对比分析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超声图像,采用0~4分评分法,为每个腺体行半定量评分,≥2分为阳性。结果显示,87例pSS患者中,颌下腺及腮... 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住入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共87例。对比分析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的超声图像,采用0~4分评分法,为每个腺体行半定量评分,≥2分为阳性。结果显示,87例pSS患者中,颌下腺及腮腺(均左右各一)的超声阳性率分别为94.3%(164/174)、71.3%(124/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2,P<0.05);颌下腺的超声评分高于腮腺,中位数分别为3分、2分(Z=9.70,P<0.05);同一涎腺的左右侧超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颌下腺的超声阳性率及超声评分均高于腮腺,提示pSS患者颌下腺较腮腺更易累及,且同一时期颌下腺的受损程度较腮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 超声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Renal Vein Thrombosis Suggestive of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Associated with Sjögren’s Syndrome (Case Report)
15
作者 Mariam El Galiou Mina Agrou +4 位作者 Rihab Dkhissi Loubna Benamar Naima Ouzeddoun Lamyae Rouass Tarik Bouattar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Introduction: Glomerular damage during Gougerot-Sjgren syndrome is much rarer than interstitial damage, and is essentially extra-membranous and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Observation: We report the cas... Introduction: Glomerular damage during Gougerot-Sjgren syndrome is much rarer than interstitial damage, and is essentially extra-membranous and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Observatio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4-year-old woman with 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confirmed by clinical dryness syndrome, positive anti-SSA and anti-SSB antibodies, and a salivary gland biopsy revealing grade 4 lymphocytic sialadenitis according to CHISHOLMs classification. Later, the patient developed nephrotic syndrome, along with hypertension. Renal function remained normal with a creatinine level of 9.3 mg/l, and hematuria was absent. Only antinuclear antibodies tested positive, while anti-PLA2R antibodies were negative. A renal biopsy was performed, which was complicated on the same day by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with hematuria. Renal CT scan with contrast injection revealed a posterior perirenal hematoma without contrast extravasation. Additionally, bilateral renal vein thrombosis was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suggesting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The patients hemodynamic status stabilized after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isotonic saline solution (0.9%), without the need for blood transfusion. Renal biopsy confirmed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with 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minimal tubular atrophy. The initial etiological assessment was negative. The patient was started on oral corticosteroid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therapeutic anticoagulation for renal vein thrombosi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d,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yndrome and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the hematoma. Discussion: The association of nephrotic syndrome and renal vein thrombosis primarily suggests glomerulopathy, in particular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Sjgrens syndrome can be associated with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without being its direct cause. Like, it is possible that it is a cause of glomerulonephritis, essentially extra membranous and membrano-proliferative. Conclusion: Sjg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ögren’s syndrome Extra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Nephrotic syndrome Anti-PLA2R Antibodies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安琳 韦秋红 +2 位作者 蔡晶晶 杨赬雯 张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规治疗,根据干眼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C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双眼上下泪点行泪点栓塞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 wk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k检测泪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8、12 wk,三组患者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和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C组患者OSDI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C组患者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A组和B组,B组均高于A组(均P<0.001)。治疗后12 wk,三组患者泪液中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组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治疗随访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环孢素和泪点栓塞治疗可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泪膜和角膜功能,增加泪液分泌量,降低泪液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环孢素 泪点栓塞 结膜充血评分 泪液炎性因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多回波Dixon技术和T_(2) mapping成像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赞霞 李淑健 +4 位作者 文宝红 张勇 汪卫建 张会霞 程敬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回波Dixon技术和T_(2) mapping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确诊为早期pSS的患者26例(pSS组),以及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 目的探讨多回波Dixon技术和T_(2) mapping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早期腮腺损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确诊为早期pSS的患者26例(pSS组),以及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治疗前行颌面部MRI平扫、DWI、多回波Dixon序列以及T_(2) mapping序列。分别测量pSS组和对照组双侧腮腺实质的ADC、脂肪分数(FF)和T_(2)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S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腮腺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SS组与对照组间腮腺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对早期pSS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比各参数诊断效能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3个参数联合对早期pSS的诊断效能。结果pSS组和对照组左侧与右侧腮腺的ADC、FF、T_(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SS组腮腺的ADC值小于对照组(t=4.641,P=0.006),FF和T_(2)值均大于对照组(t=-2.910、P<0.001,t=-6.411、P<0.001)。采用ADC、FF、T_(2)值诊断早期pS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0.750和0.862,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和97.5%。T_(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ADC值(Z=2.626,P=0.009)和FF值(Z=2.112,P=0.035),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应用ADC、FF和T_(2)值(Z=4.869,P<0.001;Z=3.628,P<0.001;Z=2.162,P=0.031)。结论多回波Dixon序列和T_(2) mapping序列能够定量评价pSS早期腮腺脂肪沉积和炎性反应的特点,T_(2)值对pSS早期腮腺损伤的评价具有较大潜能,与FF和ADC值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佳奇 陈玥颖 +1 位作者 古丽米娜·艾山 薛鸾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2期18-20,30,共4页
目的:探讨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分析277例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组在性别、年龄、病史、系统累及、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烟酒史、家... 目的:探讨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分析277例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组在性别、年龄、病史、系统累及、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烟酒史、家族史、抗核抗体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抗SSB抗体阳性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SDDA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虚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湿热组(P<0.05),总体病程长于湿热组(P<0.05),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湿热组(P<0.05),湿热组患者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高于阴虚组(P<0.05),阴虚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高于湿热组(P<0.05)。结论: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临床特点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阴虚型 湿热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靖 武诗雅 +8 位作者 刘瑞华 周新尧 焦娟 刘英 李泽光 李振彬 张华东 唐晓颇 姜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197,共6页
筛选评价中医优势病种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治疗的亮点,其评价方法应在尊重特定疾病的个体化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干燥综合征(SS)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不清楚,现代医学治疗存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的临床困惑... 筛选评价中医优势病种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治疗的亮点,其评价方法应在尊重特定疾病的个体化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干燥综合征(SS)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发病机制不清楚,现代医学治疗存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的临床困惑。中医药治疗SS,以疗效为导向,身心并调,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邀请领域内中、西医专家及循证医学专家组建各工作组,基于专家调查法和文献计量法对SS优势病种筛选与评价,确立SS为待遴选病种之一并搭建SS优势病种评价体系,最终经过会议讨论达成一致。现将中医药治疗SS优势评价方法全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和思考,课题组发现第一,由于中药雾化这一干预措施临床应用广泛,丰富了中药给药方式,因此将其他非药物疗法修改为特色疗法后将其纳入;第二,确定疗效评价指标要以国际公认为考量,限于本身研究现状;第三,表述方法要突出中医天然优势,体现严谨性和标准规范化,确保精准客观,避免扩大化。为临床医师对其他优势病种探讨提供参考,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中医药 优势病种 专家调查法 文献计量法 方法学
原文传递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20
作者 邹松炎 张日伊 +1 位作者 李孝东 穆银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741,750,共6页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SSc)是异质性疾病,常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SS),SSc患者部分症状与SS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漏诊SS。目的探讨SSc合并S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重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3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是否合并SS将患者分为SSc组(n=91)和SSc合并SS组(n=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Sc合并SS的危险因素。结果SSc合并SS组患者女性比例、病程、血液受累、局限性皮肤型SSc(lcSSc)、自身免疫性肝病比例高于SSc组,肺部受累比例、环磷酰胺使用比例低于SSc组(P<0.05)。SSc合并SS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补体C4、抗硬皮病70抗体检出率低于SSc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免疫球蛋白M(IgM)、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抗CENP-B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52抗体(抗SSA/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Ro60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检出率高于SS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M升高(OR=3.796,95%CI=1.021~14.115)、抗SSA/Ro52抗体阳性(OR=15.099,95%CI=1.750~130.264)、抗CENP-B抗体阳性(OR=11.681,95%CI=1.662~82.097)是SSc合并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Sc合并SS患者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当SSc患者IgM偏高,抗SSA/Ro52抗体、抗CENP-B抗体阳性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进行唇腺活检等系统全面的检查,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点 危险因素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