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语境的他述:论《浮生六记》英译者格雷厄姆·桑德斯的阐释学翻译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林歆 《外语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理解即翻译,而真正的理解是做出符合原作内涵和外延的创造性的新阐释。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对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浮生六记》的“阐释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桑德斯在翻译过程中遵循... 理解即翻译,而真正的理解是做出符合原作内涵和外延的创造性的新阐释。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出发,对加拿大学者格雷厄姆·桑德斯英译中国古典文学《浮生六记》的“阐释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桑德斯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着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的阐释学翻译观,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作的内涵和外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格雷厄姆·桑德斯 阐释学翻译观
下载PDF
对桑德斯英译《浮生六记》过程的阐释学研究
2
作者 霍郭浩 朱玉彬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7-69,共3页
"阐释运作"过程的"信任"、"进攻"、"吸收"和"补偿"在桑德斯翻译《浮生六记》过程中表现为底本选择、源文本理解、译本生成和翻译补偿。桑德斯的译者主体性在这四步骤中得以彰显。
关键词 阐释学 桑德斯 《浮生六记》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