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小说的情境反讽与意象反讽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情境反讽与意象反讽是中国当代小说反讽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情境反讽通常具有现实性、历史性、虚拟性和异常性四种表现形态,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凸显起着重要作用。意象反讽主要是通过意象象征体与象征... 情境反讽与意象反讽是中国当代小说反讽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情境反讽通常具有现实性、历史性、虚拟性和异常性四种表现形态,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凸显起着重要作用。意象反讽主要是通过意象象征体与象征意旨之间悖逆乖离的独特结合方式体现出浓郁的反讽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情境反讽 意象反讽
下载PDF
论英语Irony的分类与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反语是辞面和辞里的背反,语言意义和思想内容的悖逆。反语可分为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三大类,它的作用在于讽刺挖苦、幽默俏皮,有时也可表亲昵之情。
关键词 英语 irony 分类 词语反语 情景反语 戏剧性反语 幽默
下载PDF
反讽的文学欣赏 被引量:5
3
作者 雷霄 章远荣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介绍了反讽的三种形式:情景反讽,戏剧反讽和言语反讽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言语反讽的五种标志,以帮助读者在文学阅读中有效地欣赏反讽带来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反讽 情景反讽 戏剧反讽 言语反讽 标志
下载PDF
析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闫朝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社会意义最为深刻的一部,反讽艺术的运用是其显著的艺术特色。剧中对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的娴熟运用使该剧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意蕴深远的多棱镜效果。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反讽 言语反讽 情节反讽 戏剧反讽
下载PDF
意蕴丰富的笑——论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反讽 被引量:7
5
作者 白素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1,共4页
反讽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恰当和巧妙地运用反讽,会使作品产生深刻而独特的意蕴。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就是一位成功利用反讽手法丰富其作品内涵的伟大作家。纵观简.奥斯汀的小说,可以发现反讽是构成其艺术大厦的基本支撑点。作家通过言... 反讽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恰当和巧妙地运用反讽,会使作品产生深刻而独特的意蕴。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就是一位成功利用反讽手法丰富其作品内涵的伟大作家。纵观简.奥斯汀的小说,可以发现反讽是构成其艺术大厦的基本支撑点。作家通过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塑造了一系列愚蠢可笑、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世界所包含的矛盾和似是而非的反论,表达了一个女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与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言语反讽 情境反讽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4
6
作者 佘向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 ,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 。
关键词 中国 当代小说 反讽艺术 反讽方式 言语反讽 情境反讽 结构性反讽
下载PDF
《巨型收音机》中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杜荣芳 刘露营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巨型收音机》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约翰.契弗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以探讨作家这一叙事技巧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言语反讽 情景反讽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反叛与颠覆——反讽视境观照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擎 朱卫萍 陈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7-29,共3页
反讽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大显征。约瑟夫海勒在荒诞悖谬的情境(情境反讽)和戏谑调侃的叙述(叙述反讽)中深刻地展现了悖逆杂陈的现实本真状态,对充满无常、悖论和荒谬的战后社会和人生困窘境遇进行了一种带有反叛与颠覆意味的哲理... 反讽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大显征。约瑟夫海勒在荒诞悖谬的情境(情境反讽)和戏谑调侃的叙述(叙述反讽)中深刻地展现了悖逆杂陈的现实本真状态,对充满无常、悖论和荒谬的战后社会和人生困窘境遇进行了一种带有反叛与颠覆意味的哲理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二条军规》 情境反讽 叙述反讽
下载PDF
《爱玛》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和情景反讽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闻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简.奥斯丁(Jane Austen)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女性作家。她被喻为反讽大师。其代表作之一《爱玛》中的反讽艺术被评论家从不同的文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自由间接引语的角度结合语言学工具对《爱玛》中的情景反讽进行阐释... 简.奥斯丁(Jane Austen)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女性作家。她被喻为反讽大师。其代表作之一《爱玛》中的反讽艺术被评论家从不同的文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自由间接引语的角度结合语言学工具对《爱玛》中的情景反讽进行阐释,并探讨奥斯丁作为一名在男性为中心社会里的女性作家的叙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艺术 自由间接引语 情景反讽
下载PDF
在颠倒与错谬中认知当下农村的现实——论《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润润 徐楠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3-50,共8页
反讽既是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中运用最娴熟的一种艺术手法,也是这部长篇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标题反讽、叙事反讽、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作家是如何娴熟、巧妙地运用反讽手法,在颠倒与错谬中艺术地表现... 反讽既是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中运用最娴熟的一种艺术手法,也是这部长篇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标题反讽、叙事反讽、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作家是如何娴熟、巧妙地运用反讽手法,在颠倒与错谬中艺术地表现自己对当下乡土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认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树 樱桃 标题反讽 叙事反讽 言语反讽 情景反讽
下载PDF
情景反讽与语辞反讽之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春华 赵艳丽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情景反讽与语辞反讽是反讽的两种最基本类型,而以往研究的焦点仅限于语辞反讽,很少有人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从语用特征和理解机制等层面将两者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并存的情况。
关键词 情景反讽 语辞反讽 语用特征 理解机制
下载PDF
情景反讽的类别及语用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春华 涂靖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反讽一直是跨学科研究的课题之一,而情景反讽作为反讽的一个重要类型,人们对它的认知研究却较少。本文结合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对情景反讽进行分类,并介绍了情景反讽的语用特征。
关键词 情景反讽 类别 语用特征
下载PDF
情节模式与反讽叙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爱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反讽叙述是将作为修辞的反讽从语句层面扩展至文本层面,特殊的情节模式是其形成机制之一。第一,隐含的叙述。可追溯至明清小说评点中的"春秋笔法",当隐含义否定表面义时即产生反讽。隐性进程虽也涉及双义的处理,但它属于解释... 反讽叙述是将作为修辞的反讽从语句层面扩展至文本层面,特殊的情节模式是其形成机制之一。第一,隐含的叙述。可追溯至明清小说评点中的"春秋笔法",当隐含义否定表面义时即产生反讽。隐性进程虽也涉及双义的处理,但它属于解释漩涡。第二,情景反讽。文学艺术中的情景反讽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叙述策略,其本质是通过事态的意外转折形成人物意图和结果的巨大反差,从而实现增强批判力度、蕴含人生哲理、强化喜剧效果等功能。反讽的内涵非常丰富,综观其从古至今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六种,即转义辞格、美学理论、结构原则、话语策略、文化形态和生存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叙述 情节模式 隐含的叙述 情景反讽 解释漩涡
下载PDF
Irony in “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4
作者 刘珍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3期212-213,共2页
"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is a famous short story by Stephen King. In this story, Stephen King skillfully puts the irony into practice, and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prison life with an ir... "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is a famous short story by Stephen King. In this story, Stephen King skillfully puts the irony into practice, and gives a description of the prison life with an ironic attitude. The use of irony is much helpfu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the them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tory. The thesis is an analysis the use of irony including verbal irony, dramatic irony and situational irony.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story is full of ir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y VERBAL irony DRAMATIC irony situational IRON
下载PDF
反讽的文学欣赏
15
作者 雷霄 章远荣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介绍了反讽的三种形式 :情景反讽 ,戏剧反讽和言语反讽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言语反讽的五种标志 。
关键词 反讽 情景反讽 戏剧反讽 言语反讽 标志
下载PDF
探析《看不见的人》的反讽艺术魅力
16
作者 叶慧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以身份危机和现代人追求自我为主题的小说。作者运用了反讽的艺术手法,将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人物反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含蓄委婉的张力,极大地提升了小说的... 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以身份危机和现代人追求自我为主题的小说。作者运用了反讽的艺术手法,将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人物反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的结构呈现出一种含蓄委婉的张力,极大地提升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作品表现出的荒诞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反讽 言语反讽 情景反讽 人物反讽
下载PDF
佩戴面具的“传道者”——论圣经《传道书》中的反讽策略
17
作者 王晴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6-99,共4页
反讽作为《传道书》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巧妙地编织进全书的内在结构中,对该书核心内容的传达和整体风格的构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道书》成功地运用苏格拉底式反讽嘲弄了传统的智慧文学,利用情境反讽等策略创造出多层次智慧空... 反讽作为《传道书》的基本思维方式,被巧妙地编织进全书的内在结构中,对该书核心内容的传达和整体风格的构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道书》成功地运用苏格拉底式反讽嘲弄了传统的智慧文学,利用情境反讽等策略创造出多层次智慧空间。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反讽最终超越虚空,回到其中心命题——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传道书》 反讽 苏格拉底式反讽 情境反讽 结构反讽
下载PDF
显性反讽标记的元语用阐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旻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121,159,共8页
显性反讽标记在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中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元语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深入、统一的阐释:作为元语用指示语,显性反讽标记是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使用者对反讽标记词与反讽行为之间的概念... 显性反讽标记在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中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元语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深入、统一的阐释:作为元语用指示语,显性反讽标记是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使用者对反讽标记词与反讽行为之间的概念距离阻止了言语反讽中显性标记的使用,情景反讽则无此概念距离,因而显性反讽标记在情景反讽中不受限。而情景反讽中,反讽标记体现了使用者对这种语言行为的操控,有助于使用者构建反讽情景、进行评价和表明立场,以及为受话者提供解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反讽标记 元语用 情景反讽 言语反讽 概念距离
下载PDF
音乐中的“反讽”:修辞策略与意涵诠释
19
作者 李格格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90,168,共15页
“反讽”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在文学、戏剧作品中常用来加强语气和表达语义对话中的深层含义。然而反讽也存在于许多非语言领域,作为一种打破常规并具有隐喻功能的修辞方式,反讽在音乐创作中是作曲家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其核心在于“否定... “反讽”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在文学、戏剧作品中常用来加强语气和表达语义对话中的深层含义。然而反讽也存在于许多非语言领域,作为一种打破常规并具有隐喻功能的修辞方式,反讽在音乐创作中是作曲家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其核心在于“否定性”的特质,通常表现为违背听众预期和打破叙事惯例。反讽的使用,不仅可以加强表达语气,强化戏剧张力的效果,还暗含了创作者对反讽对象进行讽刺或致敬的某种态度。由于反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互文性”的意义解读为反讽的诠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文章将通过阐释反讽的概念、类型,以及反讽技巧的使用,论述反讽的修辞策略与反讽意涵阐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修辞 情景反讽 浪漫反讽 戏仿
下载PDF
《雾都孤儿》中的反讽艺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建福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7-81,共5页
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性语言,经常被人们用来间接表达一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通过小说中人物口中的反讽表达给读者提出了一些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狄更斯在小说中所展现的反讽涵盖了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戏剧反... 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性语言,经常被人们用来间接表达一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通过小说中人物口中的反讽表达给读者提出了一些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狄更斯在小说中所展现的反讽涵盖了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戏剧反讽。他对反讽运用的意义在于他想借此批评《英国济贫法》来触动民情。该研究的目的旨在让读者了解反讽的言外之意,以便帮助他们最终明白狄更斯的写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都孤儿》 言语反讽 情境反讽 戏剧反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