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对小鼠睾丸各阶段生殖细胞致突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黎 唐明德 +1 位作者 谢颖 易义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646-647,共2页
目的 观察甲醛 (Formaldehyde)对小鼠睾丸各阶段生殖细胞的致突毒性。 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小鼠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 ,染毒的甲醛剂量分别 0 .2 0、2 .0 0、2 0 .0 0 mg/ kg· bw。每天 1次 ,连续 5 d。第 6 d和 15 d分别处死动物进... 目的 观察甲醛 (Formaldehyde)对小鼠睾丸各阶段生殖细胞的致突毒性。 方法 选用雄性昆明小鼠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 ,染毒的甲醛剂量分别 0 .2 0、2 .0 0、2 0 .0 0 mg/ kg· bw。每天 1次 ,连续 5 d。第 6 d和 15 d分别处死动物进行 SCE和微核试验 ,判断生殖细胞的致突毒性。 结果 甲醛的中、高剂量组早期精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 (P<0 .0 5 ) ;同时精原细胞 CE交换率也显著升高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生殖细胞 微核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小鼠 睾丸 致突毒性
下载PDF
超量焦亚硫酸钠摄入后雄性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变化及其对精原细胞的致突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全祥 毛泽善 +1 位作者 韩金珠 袁向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254-1255,共2页
目的研究经口摄入超量焦亚硫酸钠对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影响及对精原细胞的致突毒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经口自由喂食焦亚硫酸钠,剂量分别为1%和1‰,连续10 d,后分别处死小鼠进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实... 目的研究经口摄入超量焦亚硫酸钠对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影响及对精原细胞的致突毒性。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经口自由喂食焦亚硫酸钠,剂量分别为1%和1‰,连续10 d,后分别处死小鼠进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实验,判断生殖细胞致突毒性。行超薄切片法透射电镜观察睾丸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精原细胞SCE频率显著增高(P<0.05)。电镜下生精细胞排列出现紊乱;细胞器变性多见。结论经口摄入超量焦亚硫酸钠对小鼠睾丸超微结构具有毒性损伤,并对雄性小鼠精原细胞具有致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量焦亚硫酸钠 精原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致突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赤麂细胞株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虹 郭仁 刘开民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1984年第1期-,共13页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敏感细胞范围一直局限于灵长类动物细胞。用该病毒感染处理非灵长类的赤麂肺二倍体细胞(KIZ-7901),可诱导9.0—14.7%的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除见有染色体或单体断裂外,还见有断片、双着丝粒、环、互换、易位和缺失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敏感细胞范围一直局限于灵长类动物细胞。用该病毒感染处理非灵长类的赤麂肺二倍体细胞(KIZ-7901),可诱导9.0—14.7%的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除见有染色体或单体断裂外,还见有断片、双着丝粒、环、互换、易位和缺失等。也可引致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的显著提高。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赤麂细胞后,不产生特异的CPE,不明显影响细胞群体的增殖。应用病毒滴定、包涵体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电镜检查,都可查见细胞内有病毒或其抗原物质存在。这提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非灵长类的赤麂细胞内呈现非杀细胞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oviruses.Munteacus muntjak cell line.sister chromosome exchang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