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仕玉 付春云 +10 位作者 张淑杰 王锦 范歆 罗静思 陈荣誉 胡旭昀 覃海松 李川 欧珊 李奇霏 陈少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生长迟缓的患儿,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生长迟缓的患儿,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 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7例变异阳性患儿,检出率约26%,其中包括已知的微缺失/重复综合征12例(占26%)、明确致病的CNVs(非综合征)10例(2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6%)、染色体非平衡易位3例(6%)、致病性嵌合4例(9%)、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15例(32%)。剔除染色体水平明显可见的数目与结构异常后,共检出15例小于5Mb的明确致病性CNVs,这是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无法检出的。此外,还检出3例包含已知或预测为印迹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患儿以及2例亲本可能存在血缘关系的患儿。结论SNP-array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是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诊断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迟缓 拷贝数变异 微缺失/重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原文传递
一个家族性隐匿平衡易位导致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家系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邢娅 熊诗诣 +4 位作者 袁美贞 邓林贝 周佳 邹刚 孙路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明确一家系中发育迟缓伴多发畸形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对本次妊娠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对胎儿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一步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对先证者及本次妊娠胎儿进行检测。对孕妇夫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荧光... 目的明确一家系中发育迟缓伴多发畸形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对本次妊娠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对胎儿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一步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对先证者及本次妊娠胎儿进行检测。对孕妇夫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判断异常染色体的来源。结果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基因芯片检测显示先证者及胎儿均携带4p末端5.4 Mb的片段缺失,6q末端6.9 Mb的片段重复。FISH检测显示该孕妇为4p和6q的隐匿性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该家系中先证者及本次妊娠胎儿均为不平衡性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临床表型均与Wolf-Hirschhorn综合征表型相符,同时伴有部分6q三体的临床表型。高分辨率的基因芯片合并相关FISH检测分析不平衡易位的来源,有助于遗传咨询和再发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性Wolf-Hirschhorn综合征 隐匿平衡易位 发育迟缓 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产前超声异常胎儿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轲 唐少华 +3 位作者 陈冲 李焕铮 周丽丽 吕建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技术对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检测,并探讨超声异常胎儿与CNVs的相关性及遗传学病因。方法收...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技术对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检测,并探讨超声异常胎儿与CNVs的相关性及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208例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标本,同时进行SNParray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能力。对于复杂疑难的CNVs,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定量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等技术进行验证确认。结果在208例超声异常的标本中,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8.2%(17/208),SNParray的检出率为13.9%(29/208)。在超声提示心血管异常、多发畸形、脑部异常的标本中,致病性CNVs分别占4.6%(8/174)、2.3%(4/174)、1.1%(2/174);而在超声提示肾脏异常、消化系统、骨骼系统、面部畸形及呼吸系统异常的标本中未发现致病性CNVs。结论SNP array技术是检测CNVs的较好平台。与染色体核型相比,对于胎儿超声异常的检出率明显提高。SNP array技术结合传统核型分析技术,可为超声异常胎儿的遗传咨询、疾病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更多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异常 SNP芯片 拷贝数变异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SNParray在胎儿超声异常及孕妇不良生育史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静 席惠 +3 位作者 王华 贾政军 周玉春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平台对超声发现的各系统畸形胎儿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者进行产前诊断,探讨胎儿畸形及不良生育史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平台对超声发现的各系统畸形胎儿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者进行产前诊断,探讨胎儿畸形及不良生育史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病因学关系,及时干预并预防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超声异常(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侧脑室增宽、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颈部透明层增厚、鼻骨长度异常)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胎儿的样本共314例(其中羊水样本189例、脐带血样本125例),排除G显带技术染色体水平可见的畸变后,进一步行SNParray分型检测,对检出的CNVs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分析,查询相关文献后探讨其致病性。结果SNParray检测发现28例样本存在阳性CNVs(8.91%,28/314),其中11例重复型CNVs,9例缺失型CNVs,4例杂合性丢失,4例缺失合并重复型CNVs。重复片段大小在0.47~16.7Mb之间,缺失片段在0.16~13.3Mb之间。结合相关数据库及文献比对,15例为已知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累及范围与临床表型的拷贝数畸变,余13例为良性或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结论本研究中通过SNParray高通量平台,在常规G显带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的胎儿样本中发现4.78%(15/314)存在亚显微结构的致病性畸变,53%(8/15)为已知的综合征或其区域内的畸变,其余47%为非综合征区域内畸变。在产前诊断中,引入SNParray平台有利于发现更多未知的综合征型疾病,为遗传病诊断及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超声异常 不良生育史
原文传递
SNP-array分析在超声波检测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的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阳鲁平 刘文慧 +2 位作者 覃秀云 王锦 孙惟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0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3.0 mm为N...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0例妊娠早期(11~13+6周)NT≥3.0 mm为NT增厚,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绒毛标本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情况。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130例胎儿NT增厚的胎儿样本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35例,检出率26.9%(35/130),检出SNP-array异常44例,检出率33.8%(44/130),SNP-array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且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出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能检出的8例微缺失,4例微重复以及1例单亲二倍体。结论对超声检测胎儿NT增厚的胎儿样本,行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且SNP-array有利于提高对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遗传病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项透明层增厚 绒毛膜穿刺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下载PDF
在产前诊断中判读真假嵌合体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瑞芳 朱湘玉 +5 位作者 杨滢 段红蕾 张颖 吴星 王皖骏 李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产前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嵌合体核型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取孕18~24周孕妇羊水20mL,在接种、培养、观察、收获、制片、阅片过程中均分两线单独操作,分别记录每一线的培养和分析... 目的探讨在产前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嵌合体核型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取孕18~24周孕妇羊水20mL,在接种、培养、观察、收获、制片、阅片过程中均分两线单独操作,分别记录每一线的培养和分析结果,发现嵌合核型时,按照卫生部2010年颁发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执行。结合脐血检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在3910例羊水细胞培养中,128例出现嵌合核型,经进一步分析6例确诊为真性嵌合体。i1例47,XXY/46,XY的嵌合体病例经FISH检测出嵌合比例为1:2;1例47,XX,+mar/46,Xx的嵌合体病例经SNP-array检测,证实mar为18号染色体的短臂重复;对1例多倍体嵌合病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脐带血检测,判定为假性嵌合。结论产前诊断中羊水细胞采取双线法培养分析,是真假嵌合体鉴别的重要依据,联合应用FISH、流式细胞仪行DNA倍体检测、SNP-array等多种技术,可增加产前诊断嵌合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嵌合体的漏诊和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细胞培养 嵌合体 荧光原位杂交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原文传递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诊断Rubinstein-Taybi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艳 洪小杨 +3 位作者 彭薇 张晓娟 杨晓 封志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Rubinstein-Taybi综合征的诊断策略。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符合Rubinstein-Taybi综合征诊断的患儿应用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异分析。结果患儿男,2个月,发现16号染色体短臂13.3存在1.8 Mb的缺失变异,位于chr16:29039... 目的探讨Rubinstein-Taybi综合征的诊断策略。方法对1例临床表现符合Rubinstein-Taybi综合征诊断的患儿应用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的变异分析。结果患儿男,2个月,发现16号染色体短臂13.3存在1.8 Mb的缺失变异,位于chr16:2903942-4748851,该区段包含致病基因CREBBP。结论 SNP-array等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可应用于Rubenstein-Taybi综合征的分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Rubenstein-Taybi综合征 分子诊断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白小艺 章钧 +2 位作者 田琪 林俊伟 侯红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胎儿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2例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后获得羊水,对羊水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和SNP array检测,比较核型分析与SNP array检测结...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在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胎儿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2例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后获得羊水,对羊水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和SNP array检测,比较核型分析与SNP array检测结果,并按年龄分组比较拷贝数变异(CNVs)的发生率差别。结果:核型分析和SNP array均准确发现2例21三体(0.64%),6例核型分析提示染色体平衡重组(1.92%)的样本经SNP array分析证实不存在重排片段重复或缺失。在303例核型正常的胎儿羊水细胞中,SNP array检测发现176例CNVs,其中良性CNVs 106例,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s(VOUS)61例,新发CNVs(de novo CNVs)9例,未发现已知的致病性CNVs。唐氏筛查高风险组与唐氏筛查高风险合并高龄组CNVs的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中首次报道14种CNVs。结论:SNP array可进一步确定核型分析的平衡易位是否存在染色体微缺失/重复。在核型正常的胎儿中,SNP array可检测出大量拷贝数异常,发现14种新的CNVs但现有数据库无法判断其临床意义,需进一步研究确认。此外,孕妇年龄对胎儿基因组中新发CNVs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染色体核型分析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应用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燕青 刘夏莹 +4 位作者 谢俊杰 傅婉玉 王元白 庄建龙 江矞颖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array)检测技术在超声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胎儿超声异常行羊水穿刺的孕妇278例...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array)检测技术在超声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胎儿超声异常行羊水穿刺的孕妇278例,同时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及SNP-array检测。结果:278例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中276例(99.28%)培养成功,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检出率8.33%(23/276)。SNP-array检测阳性检出率17.03%(47/276),2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4,P=0.002)。染色体核型正常的253例孕妇中,SNParray阳性检出率为11.46%(29/253),其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检出率为2.76%(7/253),临床意义不明确的拷贝数变异(VOUS)检出率为8.70%(22/253)。NT增厚、骨骼肌肉及心血管系统异常胎儿的阳性CNVs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泌尿系统畸形和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胎儿颜面部异常、消化系统畸形、呼吸系统畸形等,均未检出致病性CNVs。结论:SNP-array检测在异常结果检出率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弥补SNP-array检测在染色体平衡易位、倒位检查的不足。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SNP-array检测在超声异常胎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产前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下载PDF
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检查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耿波 江矞颖 +3 位作者 傅婉玉 王元白 庄建龙 李燕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查对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该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RSA,且所有孕妇均在该院产前诊...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查对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该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RSA,且所有孕妇均在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查,总结分析其染色体检查结果、临床表型及妊娠结局。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包含2例致病性变异和2例46,XN,inv(9)(p11q13),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2.67%(2/75);SNP-array检出12例异常,包含5例致病性变异(pCNVs)、2例存在杂合性缺失(LOH)、5例临床意义尚不明确(VOUS),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6.67%(5/75)。合并心脏其他结构畸形的ARSA胎儿染色体pCNVs检出率最高(33.33%),其次为孤立性ARSA胎儿(10.71%)。结论ARSA胎儿建议进行染色体SNP-array检查排除染色体微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锁骨下动脉迷走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胎儿 染色体异常 致病性变异
下载PDF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筛查胎儿性染色体变异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燕 陈雪美 +5 位作者 林敏 黄海龙 戴艺芳 林娜 何德钦 徐两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变异的筛查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接受NIPS筛查的孕妇20802例,提示性染色体变异165例,收集其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比较检测...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变异的筛查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接受NIPS筛查的孕妇20802例,提示性染色体变异165例,收集其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20802名孕妇NIPS提示性染色体异常165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129例,检测出性染色体变异45例,阳性预测值为34.88%(45/129),包括16例47,XYY、10例47,XXY、6例45X/46,XX、5例47,XXX、3例45,X,以及45,X/46,X,i(X)(q10)、45,X/46,X,del(X)(q22)、46,X,del(X)(q22)、46,X,del(X)(p11)和Xp22.31缺失1.2 Mb各1例。结论NIPS对性染色体变异的筛查效能有限,介入性产前诊断中核型分析结合其他诊断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筛查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核型分析联合其他遗传学检测技术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丽爽 霍平 +3 位作者 楚伟 杜润璇 王向静 高健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483-1486,1491,共5页
目的探讨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或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标记技术(BACs on Beads,BoBs)在高龄孕妇产前诊... 目的探讨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或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标记技术(BACs on Beads,BoBs)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因高龄行产前诊断的930例孕妇,全部行核型分析,联合BoBs检测420例,联合SNP array检测343例,联合FISH检测167例,分析其染色体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930例胎儿中,核型异常192例(20.7%),三体综合征中以21-三体居多,性染色体异常中以克氏征居多。在核型联合其他检测中,联合SNP array检测可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P=0.013)。对于染色体嵌合体的诊断,核型联合FISH检测可更精准地确定嵌合类型及比例。孤立性高龄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高龄合并无创高危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最高,在高龄合并超声软指标中,随超声软指标数目增多,染色体异常率随之升高(P=0.001)。高龄孕妇年龄与核型异常、非整倍体尤其21三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孤立性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高龄合并无创高危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随超声软指标数目增多、孕妇年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核型联合FISH检测可更精准地确定嵌合类型及比例,核型分析联合其他检测尤其与SNP array技术可显著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利于遗传咨询及再生育指导,是高龄孕妇首选的产前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核型分析 SNP array技术 BoBs技术 FISH技术
下载PDF
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玉琴 孙义锡 +4 位作者 钱叶青 沈敏 王丽雅 金帆 董旻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对1例B超提示为Dandy-Walker畸形的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讨其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例产前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 目的对1例B超提示为Dandy-Walker畸形的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探讨其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例产前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胎儿父母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结果SNP array分析显示患儿染色体6p25.3p25.1存在4266 kb缺失,FISH验证了SNP array的结果。根据父母外周血FISH结果,确认胎儿父亲为隐匿性t(6;14)(p25.1;p13)携带者,而胎儿遗传了其中一条衍生的6号染色体der(6)t(6;14)(p25.1;p13)。结论成功诊断了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病因,6p25.3p25.1片段缺失的染色体是由于父亲隐匿性平衡易位产生的不平衡配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DANDY-WALKER综合征 产前诊断 分子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1q21.1微缺失综合征18例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14
作者 罗小金 牛宏艳 +3 位作者 周飞 李双武 李振明 郭岩芸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80-485,共6页
目的探讨18例1q21.1微缺失病例的表型特征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18例于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1q21.1微缺失综合征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1q... 目的探讨18例1q21.1微缺失病例的表型特征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18例于2017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1q21.1微缺失综合征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1q21.1微缺失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8例样本中,断裂点位于BP3和BP4区域之间者13例;位于BP1/BP2和BP4之间者4例;位于BP2和BP3之间者1例,后者为1q21.1近端缺失,涉及血小板减少伴桡骨缺失综合征(TAR)的区域。上述缺失片段约360 kb~3.9 Mb,包含CHD1L、RBM8AB、GJA5、GJA8等致病基因。溯源为1q21.1微缺失病例与既往报道的病例缺失范围一致,但临床表型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与已报道的病例存在差异。在18例1q21.1微缺失病例中,有认知或行为缺陷者9例(9/18,50.0%),生长发育迟缓者8例(8/18,44.4%),头面部畸形者7例(7/18,38.8%),心脏结构异常者5例(5/18,27.8%),小头畸形3例(3/18,16.7%)。结论18例1q2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完全外显和表现度差异,可出现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等表型,其表型具有广泛的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1q21.1微缺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孤立性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希亚 戚庆炜 +6 位作者 吴青青 魏瑗 陈倩 张晓红 高志英 白俊杰 边旭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孤立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诊断中的意义和局限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孤立性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诊断中的意义和局限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6家市级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中,纳入中孕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孤立性CHD的孕妇104例,已排除心外畸形。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完成临床常规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额外留取10 ml羊水或2 ml脐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CMA检测。继续妊娠者新生儿出生后随访心脏超声,终止妊娠者建议接受胎儿病理检查,确定心脏畸形。结果 104例研究对象的全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72例(69.2%,72/104)未发现明确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32例(30.8%,32/104)存在CNV,其中3例(2.9%,3/104)为良性CNV,10例(9.6%,10/104)为致病性CNV,19例(18.3%,19/104)为不明意义的CNV(variant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OUS)。19例VOUS中,3例偏致病性,16例临床意义不明。104例胎儿孤立性CHD病例中,构成比占前6位的心脏畸形依次为:室间隔缺损16例(15.4%)、法洛四联症15例(14.4%)、单心室6例(5.8%)、肺动脉瓣狭窄6例(5.8%)、大动脉转位5例(4.8%)、左心发育不良5例(4.8%)。结论 CMA可以提高胎儿孤立性CHD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对于产前发现的CHD,建议进行遗传学检查,以排除相关的、综合征型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272例中、晚孕期超声异常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小玲 徐雪琴 +3 位作者 李德柒 毛义建 唐少华 陈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异常与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72例产前超声筛查异常改变胎儿脐带血2 ml培养及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同时行SNP array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异常与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72例产前超声筛查异常改变胎儿脐带血2 ml培养及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同时行SNP array分析。结果在272例产前诊断的病例中,成功培养271例,成功率为99.63%。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20例,检出率为7.38%。其中数目异常14例,结构异常6例,多发畸形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最高(13.13%)。SNP array分析共检出52例异常,检出率为19.12%,其中20例异常与核型异常相符;32例核型显示正常,但基因芯片有微缺失或微重复改变,包括10例已知致病性综合征和1例致病基因单倍剂量不足;21例为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异常改变的胎儿行SNP array分析可以明显提高异常检出率,是更加可靠的产前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异常 产前诊断 脐血染色体核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诊断平衡易位致复发性胚胎停育一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莉 白楠 +2 位作者 刘莉娜 张秋艳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43-447,共5页
目的明确1对因不易识别的平衡易位所致复发性胎儿丢失夫妇的遗传学因素,评估其怀孕再发风险,并进行生育指导。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流产物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分... 目的明确1对因不易识别的平衡易位所致复发性胎儿丢失夫妇的遗传学因素,评估其怀孕再发风险,并进行生育指导。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流产物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分析,对夫妇双方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NParray检测,并根据流产物的SNParray结果设计特异性探针,对异常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结果SNParray检测结果提示流产物染色体1lq23.3q25区存在约16.6Mb的杂合性重复,在15q26.1q26.3区存在约11Mb的杂合性缺失。结合高分辨率G显带核型分析,最终确定女方核型为46,XX,t(11;15)(q24;q26.2)。采用1lpter/1lqter和15qter探针行FISH检测,证实女方为11号和15号染色体长臂易位的携带者。胚胎携带1条由母亲11号染色体长臂和15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形成的衍生15号染色体。结论SNParray可对传统核型不易识别的平衡易位所致流产物的进行分析,且无需进行组织或细胞培养,可作为复发性胎儿丢失夫妇遗传学因素的检测方法,为诊断明确的家庭提供再发风险评估和生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胎儿丢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平衡易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原文传递
18q21.2q21.31微缺失致Pitt-Hopkins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18
作者 张艳 曾丽娜 +3 位作者 林荔 董娴 林堃 陈煌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胼胝体缺如的胎儿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16日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的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并联合采用单核苷酸... 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胼胝体缺如的胎儿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16日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的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并联合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胎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但羊水SNP-array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18q21.2q21.31区存在4.5 Mb的片段缺失,胎儿父母外周血SNP-array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通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测检出了1例18q21.2q21.31微缺失胎儿,确诊其为Pitt-Hopkins综合征,为孕妇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q21.2q21.31微缺失 产前诊断 Pitt-Hopkins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分析 胼胝体缺如
原文传递
SNP-array技术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欧阳鲁平 覃秀云 +2 位作者 易赏 张月 孙惟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1期1341-1343,1363,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遗传学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6例孕中期(16^+6-21^+6孕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行...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遗传学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6例孕中期(16^+6-21^+6孕周)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抽羊水标本,并详细收集孕妇临床资料,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采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366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羊水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18例,检出率4.92%(18/366),SNP-array检出39例异常,检出率10.66%(39/366),SNP-array异常率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1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主要是:5例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超雌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2例嵌合体,2例衍生染色体,1例染色体增加,1例染色体缺失。对于这些染色体非整倍体、大片段异常,芯片结果与之相符;另外有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染色体倒位,而芯片未见异常。另外23例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而芯片异常,主要为:3例致病性,1例疑似致病性,以及19例临床意义未明。结论对具有不良孕产史的高龄孕妇的产前样本,且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SNP-array有利于发现更多未知的综合征型疾病,为遗传病诊断及咨询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妊娠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原文传递
微阵列芯片技术在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丽丽 温郑静 +3 位作者 徐晨阳 李焕铮 徐雪琴 唐少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产前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0例产前NT增厚(NT≥2.5 mm)的胎儿,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 array)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220... 目的:探讨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产前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0例产前NT增厚(NT≥2.5 mm)的胎儿,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 array)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220例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32例异常,异常率为14.5%,数目异常占87.5%,结构异常占12.5%,其中21三体最常见(占43.8%),其次是18三体(占21.9%)。SNP array技术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胎儿中另检出9例异常CNVs,为5例致病性CNVs和4例疑似致病性CNVs。按NT厚度2.5~2.9 mm、3.0~3.4 mm及≥3.5 mm将病例分3组,核型异常率分别为5.6%、7.9%和23.3%,芯片异常率分别为5.6%、11.1%和30.1%,随NT厚度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显著增加。当NT≥3.5 mm时,SNP array技术在NT增厚胎儿中共检出31例异常CNVs,与核型分析检出24例相比,检出率高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T厚度为3.0~3.4 mm时,检出率仅提高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相关,随着NT厚度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显著增加。SNP array技术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NT增厚(NT≥3.5 mm)胎儿中可进一步检出染色体微缺失和(或)微重复,将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提高6.8%,对临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增厚 染色体核型 拷贝数变异 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