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腔心脏起搏器和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光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和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需用心脏起搏器治疗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VI组和DDD组,各36例。VV...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和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需用心脏起搏器治疗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VVI组和DDD组,各36例。VVI组置入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DDD组置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置入起搏器6个月后的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R、CI、SV、CO、LVEF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升高,且DDD组均明显高于V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升高,且DDD组均明显高于V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DD组的总体健康和所有项目总分均明显高于VVI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V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腔心脏起搏器,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心脏起搏器 单腔心脏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单腔起搏器与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心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健 杨立明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起搏器与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心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每组46例。单腔... 目的探讨单腔起搏器与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心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每组46例。单腔起搏器组置入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组置入双腔起搏器,比较两组心功能、生命质量、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心力衰竭住院率。结果治疗后,双腔起搏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分别为(59.08±5.13)%、(69.82±7.53)分,均高于单腔起搏器组的(52.37±4.61)%、(53.64±8.06)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9.37±4.10)mm,短于单腔起搏器组的(52.79±5.41)mm,NYHA分级优于单腔起搏器组,心力衰竭住院率(10.87%)低于单腔起搏器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减轻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降低住院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单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心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零 X 线透视三维电场导航植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炎 陈光志 +4 位作者 姚焰 郭平 薛玉梅 吴书林 汪道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电场导航下零 X 线透视植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严重心律失常需急诊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在导管室 X 线机被其它手术占用的情况下,完全脱离 X 线植入起搏器。患者背部贴 EnsiteTM参考电极,起搏电... 目的:研究三维电场导航下零 X 线透视植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严重心律失常需急诊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在导管室 X 线机被其它手术占用的情况下,完全脱离 X 线植入起搏器。患者背部贴 EnsiteTM参考电极,起搏电极建模,置入目标心腔位置,心房电极可直接固定,而心室电极再送入3~5 cm,测试并确认电极稳定后缝扎固定,并连接起搏器。结果在三维电场导航下,5例患者零 X 线透视成功植入单腔和双腔起搏器,X 线曝光时间为0 min,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1.3±13.1)min 和(97.5±16.3)min,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起搏器阈值检测正常。结论三维电场导航植入单腔和双腔起搏器安全可行,适用于须避免 X 线辐射的特殊人群或 X 线机手术台被其他患者占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线 三维电场 永久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原文传递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静 史冬梅 +6 位作者 李月平 周玉杰 张琳琳 韩红亚 柴萌 孙铁男 吴亚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分析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并首次置入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收集临床... 目的:通过比较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分析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并首次置入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收集临床基线资料,置入术中、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的起搏电学参数,记录与起搏器相关的再住院率、患者不适主诉、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不适主诉包括伤口疼痛、肩部疼痛,并发症包括气胸,囊袋血肿,电极脱位,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主要不良事件包括置入器械移位,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和感染。结果:共入选患者46例,其中置入无导线起搏器15例,置入传统单腔起搏器31例,手术成功率100%。无导线起搏器组置入时电学参数:阈值0.5(0.38,0.63)V/0.24 ms,感知(9.14±4.46)mV,阻抗(873.83±228.26)Ω,传统单腔起搏器组置入时电学参数:阈值(0.95±0.21)V/0.4 ms,感知(10.71±4.10)mV,阻抗(784.97±167.65)Ω,两组患者的电学参数在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均在理想范围且稳定。无导线起搏器组与传统单腔起搏器组相比,伤口疼痛(零vs. 25.8%,P=0.030),肩部疼痛(零vs. 22.6%,P=0.046)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零vs. 25.8%,P=0.03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极脱位(零vs. 3.2%,P=0.482),气胸(零vs. 3.2%,P=0.482),囊袋血肿(零vs.19.4%,P=0.068)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再住院率(零vs. 9.7%,P=0.2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无导线起搏器组低于传统单腔起搏器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及置入器械移位,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和感染等主要不良事件。结论: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手术成功率高,避免了囊袋和电极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创伤小,感染风险低,电学参数理想且稳定,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无导线起搏器 心动过缓 单腔起搏器
下载PDF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起搏器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政德 石磊 +7 位作者 覃绍明 刘伶 李庆宽 黄华廷 王孟杰 林英忠 吉庆伟 胡昌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因缓慢心律失常住院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为Micra无导线组,以及同时期植入传统单腔起搏器(植入St.Jude 5056型或Metronic Sigma型)的患者为传统组。... 目的比较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因缓慢心律失常住院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为Micra无导线组,以及同时期植入传统单腔起搏器(植入St.Jude 5056型或Metronic Sigma型)的患者为传统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搏器费用、住院时长,检测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入选Micra组6例,传统组18例;Micr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25.50±8.25)min vs(39.0±13.50)min,P<0.05],Micra组X线曝光时间更短[(8.50±2.65)min vs (15.55±5.85)min,P<0.05];Micra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组,但平均住院日Micra组明显短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的起搏器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统计学差异;Micra组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传统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但术后出现囊袋血肿3例,电极移位1例。结论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相对简单方便,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原文传递
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方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时景文 孙礼玲 +5 位作者 刘子龙 胡著涛 周伟 张富源 周方 邹鑫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方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1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双腔组和单腔组,各56例。单腔组予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双腔组予双腔心脏起... 目的:探究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方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1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双腔组和单腔组,各56例。单腔组予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双腔组予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脏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双腔组SBP、DBP、CO和CI均显著高于单腔组(P<0.05);双腔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单腔组(P<0.05)。结论:给予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进而使患者心功能显著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心脏起搏器 双腔心脏起搏器 NT-PROBNP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7
作者 蒋宏亮 刘启明 林秋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CSPM)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行无导线起搏器或CSPM治疗的患者,记录和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包括生理功... 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CSPM)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行无导线起搏器或CSPM治疗的患者,记录和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结果共入选76例患者,无导线起搏器组26例,CSPM组50例,两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组中男17例(65.4%,17/26),年龄(69.8±10.5)岁,CSPM组中男27例(54.0%,27/50),年龄(66.3±9.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两组SF-36得分均有改善,且无导线起搏器组得分高于CSPM组,尤其在生理职能[75.0(50.0,100.0)对50.0(0,75.0),P=0.002]、社会功能[100.0(87.5,100.0)对75.0(62.5,96.9),P<0.001]、精神健康[76.0(72.0,80.0)对68.0(64.0,75.0),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导线起搏器与CSPM术后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无导线起搏器比CSPM术后生活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无导线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分析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祖武 张廷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8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观察组患者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看,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观察组出现囊袋血肿2例(5.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囊袋血肿4例,气胸2例,感染1例,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律失常 双腔心脏起搏器 单腔心脏起搏器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2种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心内科需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64例,根据植入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单腔心脏起搏器,一组为双腔心脏起搏器,使用SF-36量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 目的研究2种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心内科需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64例,根据植入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单腔心脏起搏器,一组为双腔心脏起搏器,使用SF-36量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植入0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植入起搏器后,除身体疼痛条目评分(P>0.05)外,其余项目评分较植入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3个月后,双腔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单腔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腔组患者总满意率为54.76%,与双腔组的5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同模式起搏器的效果有所差异,相对于单腔起搏器而言,双腔起搏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为优越,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心脏起搏器 双腔心脏起搏器 植入前后生活质量评价
下载PDF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文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9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不同分为单腔组与双腔组。单腔组行常规麻醉,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双...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不同分为单腔组与双腔组。单腔组行常规麻醉,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双腔组行局部麻醉,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使用植入起搏器者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使用双腔起搏器者改善更好。结论: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心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心脏起搏器 双腔心脏起搏器 慢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植入术中X线投照剂量对比研究
11
作者 黄河 徐原宁 周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VVI)植入术中X线投照剂量的差异。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8月3日至2020年2月18日内,由同一教授团队在同一台数字减影血管机(DSA)上完成的全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及VVI植入病例资料。将... 目的比较新型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VVI)植入术中X线投照剂量的差异。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8月3日至2020年2月18日内,由同一教授团队在同一台数字减影血管机(DSA)上完成的全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及VVI植入病例资料。将无导线起搏器27例设为病例组,VVI植入术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剂量面积乘积(DAP)、空气比释动能(AK)、手术X线透视时长、电影曝光序列数、电影合计帧数、手术时长、患者BMI等,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病例组X线投照剂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在DAP、AK、手术X线透视时长、电影曝光序列数、电影合计帧数、手术时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VVI植入相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X线投照剂量
原文传递
起搏器在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观察
12
作者 曹俊杰 侯蕊 +1 位作者 李燕 赵兴佳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VVI、DDD起搏器后房颤发作情况的变化。方法:对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植入VVI起搏器18例,DDD起搏器14例,比较植入前后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时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18例应用VVI起搏器患者中3例(16.7%)变为持...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VVI、DDD起搏器后房颤发作情况的变化。方法:对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植入VVI起搏器18例,DDD起搏器14例,比较植入前后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时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18例应用VVI起搏器患者中3例(16.7%)变为持续性房颤;14例应用DDD起搏器者中3例(21.4%)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条件下,2例(14.3%)在胺碘酮的应用下,随诊期间维持窦律。其余AF发作次数,发作时持续时间均较前降低>60%。结论:①对于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阵发性AF患者,由于起搏器的使用,利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及控制AF心室率;②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更能减少AF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单腔心脏起搏器 双腔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单腔起搏器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姜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单腔起搏器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 目的:单腔起搏器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单腔起搏器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7%(30/43),两组比较,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33%(1/43),对照组复发率为18.60%(8/43),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单腔起搏器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疗效确切,复发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管迷走性晕厥 美托洛尔缓释片 单腔起搏器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艳芬 李玉珍 +4 位作者 段炼 纪淑姣 金琪 张莹莹 牛方卿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观察行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和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变化,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 目的观察行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和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变化,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评估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行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9例,其中心房颤动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12例(AVB组),病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7例(SSS组),均植入VVI型起搏器。分别于VVI植入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心肌16节段LS、CS、RS。结果 SSS组VVI植入术后1、3、6个月LVEDV、LVESV、LVEF、LS、CS、R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B组VVI植入术后1个月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LVEF[(52.63±4.68)%]、CS[(-10.21±1.94)%]较术前[LVEF(46.09±5.92)%、CS(-9.40±1.88)%]增高(P<0.05),余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VB组LVEF[(52.45±4.78)%]、RS[(11.94±2.03)%]较术前[LVEF(46.09±5.92)%、RS(9.02±2.38)%]增加,LVEDV[(182.68±32.62)mL]、LVESV[(132.78±27.38)mL]较术前[LVEDV(225.32±32.60)mL、LVESV(182.43±28.30)mL]下降,LS[(-11.92±1.69)%]、CS[(-11.23±1.87)%]较术前[LS(-8.52±1.82)%、CS(-9.40±1.88)%]绝对值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植入术后6个月,心房颤动并Ⅲ度AVB患者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SSS患者改善不明显;2D-STI可用于评估心房颤动并Ⅲ度AVB患者VVI植入术后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二维斑点追踪 左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双腔与单腔心脏起搏器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对比
15
作者 张广杰 崔丽君 +1 位作者 达虹康 卢晓雷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BA)予以双腔与单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B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单... 目的探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BA)予以双腔与单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B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观察组予以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液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在老年BA中效果更佳,可加快心功能恢复,纠正血液指标紊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双腔心脏起搏器 单腔心脏起搏器 心功能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刘大一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7期3785-378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20例,分别置入心房起搏器(AAI)60例及双腔起搏器(DDD)60例,所有患者均随访6年。结果:AAI组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20例,分别置入心房起搏器(AAI)60例及双腔起搏器(DDD)60例,所有患者均随访6年。结果:AAI组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现。相比AAI组,DDD组增加了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脑卒中、全因性死亡风险。结论: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选择置入AAI起搏器可能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房起搏器(AAI) 双腔起搏器(DDD)
下载PDF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6期153-154,共2页
目的: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n=80),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 目的: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n=80),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率HR、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整体效果好,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腔/ 双腔心脏起搏器 老年患者 缓慢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