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期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蒋晓春
雷玉华
聂和平
-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交通执法一支队四大队
-
出处
《考古学集刊》
2019年第1期190-238,29-34,共5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研究”(11XK003)的资助
-
文摘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石窟寺地点1702处,龛窟7804个,造像10696身,其中有明确纪年的石窟达239龛窟。通过纪年石窟材料,将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为四期七段。第一期为南北朝后期,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形制有三壁三龛式窟、佛殿窟、圆拱形深龛、小型浅龛四种。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有部分道教石窟。第二期为隋至晚唐,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发展成熟并形成"唐风"的时期,也是该流域石窟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三期为唐末、五代至两宋。其中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属于石窟寺的转型时期,以中小型龛为主,龛形简单,题材常见各类菩萨和经变,造像组合较为简单。部分造像延续了晚唐时期的颓势,同时出现了新的风貌,表现为造像丰满圆润,婉约细致。北宋中期至南宋末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在风格上完成了由"唐风"向"宋风"的转型,形成鲜明的宋代风格和地域特征。单层方形平顶龛最为常见,造像题材方面显示出佛、道、儒合一和世俗化特点。题材内容丰富多样,造像组合复杂,造像水平很高,身体修长,比例适当,服饰华美,神态安详。第四期为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是嘉陵江流域石窟造像的衰落期。窟龛数量极多,但形制趋于简陋,很少装饰,常见观音和各类民间俗神造像。
-
关键词
四川
嘉陵江流域
石窟寺
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
Keywords
sichusn
Jialing River Valley
Cave Temples
Northern-and-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分类号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川滇菱形块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继存
黄清阳
续春荣
祝景忠
-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7-72,共6页
-
文摘
本文以滇西北的实测绝对应力资料为依据,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川滇菱形块的构造应力场;讨论了该地区构造应力状态与强震分布的关系;计算成果与实测地震数据基本吻合,由数值分析得到的三个最大剪应力高区,分别对应于菱形块两侧的三个地震带。定量地展现了该区现今构造应力的分布状态。
-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菱形块
四川
-
Keywords
sichusn-Yunnan rhombic block, Tectonic stress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5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