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断山区川藏线山地灾害和地质选线原则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广泽 蒋良文 +1 位作者 宋章 吴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4,33,共5页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林芝至拉萨段已经开工,成都至康定段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而康定至林芝段尚未正式开展勘察设计工作。横断山区是康林段铁路必经之地,具有高海拔、大高差、构造作用强烈、山地灾害发育的区...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林芝至拉萨段已经开工,成都至康定段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而康定至林芝段尚未正式开展勘察设计工作。横断山区是康林段铁路必经之地,具有高海拔、大高差、构造作用强烈、山地灾害发育的区域工程地质特征,因其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历来被视为川藏铁路修建的瓶颈地带。为解决这一难题,中铁二院受铁路总公司委托,开展三江并流区铁路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及地质综合选线研究。本文以新构造运动的观点,从夷平面研究出发,总结横断山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论述川藏铁路通过该区的地质选线原则。研究结论:(1)横断山区地形地貌以高海拔、大高差为特点,发育有三级夷平面,平均海拔分别为4 750 m、4 100 m和3 500 m,夷平面之间发育有三级斜坡过渡带,且海拔越高,夷平面、过渡带形成越早;(2)夷平面平坦稳定,是川藏铁路选线的最佳区域,其间的各级斜坡过渡带由高至低,岸坡稳定性依次降低;(3)川藏铁路选线应充分利用夷平面,尽量缩短在斜坡过渡带的长度,不宜沿深切河谷走行;(4)本研究成果适用于高山峡谷区铁路公路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横断山 夷平面 斜坡过渡带 山地灾害 地质选线原则
下载PDF
深埋隧道岩爆位置偏转及其微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桐 冯夏庭 +5 位作者 王睿 肖亚勋 王勇 丰光亮 姚志宾 牛文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47-2854,共8页
川藏铁路拉林段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频发且呈现邻近区域岩爆位置不一现象。为此,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原位观测了岩爆位置偏转过程中的岩体破裂演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岩爆位置发生偏转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爆位置偏转段两... 川藏铁路拉林段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频发且呈现邻近区域岩爆位置不一现象。为此,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原位观测了岩爆位置偏转过程中的岩体破裂演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岩爆位置发生偏转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爆位置偏转段两侧微震信息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微震活动(事件数、能量和视体积等参数)随岩爆偏转向岩爆发生位置集核偏转,两者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关性。岩爆位置偏转段岩体损伤区及视应力的演化特征说明岩爆位置偏转与局部应力集中区变化相关,应力集中程度大的区域更易发生岩爆。相关研究成果对岩爆位置偏转预警及防治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川藏铁路 岩爆 微震监测 偏转 应力集中区
下载PDF
川藏铁路艰险山区地质选线原则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巍 《铁道经济研究》 2018年第2期13-15,共3页
川藏铁路是国家铁路网中重要的战略通道,雅安至林芝段铁路需要穿越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横断山脉。以川藏铁路前期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以往铁路在艰险山区建设经验,针对该区域特殊的地质环境,探讨了适应该区域地质选线及工程选线... 川藏铁路是国家铁路网中重要的战略通道,雅安至林芝段铁路需要穿越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横断山脉。以川藏铁路前期地质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以往铁路在艰险山区建设经验,针对该区域特殊的地质环境,探讨了适应该区域地质选线及工程选线原则,提出了前期研究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艰险山区 选线原则
下载PDF
川藏铁路交通廊道某大型古滑坡成因及失稳模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家柱 高延超 +2 位作者 冉涛 铁永波 张凡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古滑坡复活问题是威胁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的严重隐患之一。位于四川康定市的某古滑坡体,距原规划的川藏铁路大桥仅100 m,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钻孔勘探,分析该古滑坡的发育特征... 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古滑坡复活问题是威胁川藏铁路建设和运营的严重隐患之一。位于四川康定市的某古滑坡体,距原规划的川藏铁路大桥仅100 m,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钻孔勘探,分析该古滑坡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并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对古滑坡可能的失稳模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古滑坡边界清晰,滑坡体积约118万m~3,主要沿基覆界面滑动,局部变形破坏强烈;发育多级拉张裂缝;天然工况与降雨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潜在破坏部位为边坡中部碎石土堆积体后缘,滑动面即沿着碎石土与全风化岩体的接触面,一旦复活将严重威胁铁路大桥的运营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古滑坡 失稳模式 形成演化 高寒山区
下载PDF
四川-西藏与南亚国家次区域合作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永红 秦永红 彭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10,共8页
经济全球化、次区域合作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为我国从面向太平洋的东部沿海开放转向通过西部沿边陆路面向印度洋的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由此提出四川-西藏与南亚国家次区域合作的新构想。
关键词 四川-西藏 南亚国家 次区域合作 必要性 可能性 政策措施
下载PDF
特殊地区地材价格差异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李翔 李海凌 韩瑷 《工程造价管理》 2019年第2期21-25,共5页
随着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施工标段采购的施工材料,主要是砂、石、砖、水泥等地方性材料(以下简称地材)的价格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给工程的概预算、决算带来巨大的困难。通过典型施工包材料价格与四川、西... 随着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不同地区、不同施工标段采购的施工材料,主要是砂、石、砖、水泥等地方性材料(以下简称地材)的价格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给工程的概预算、决算带来巨大的困难。通过典型施工包材料价格与四川、西藏价格信息的对比,发现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地材价格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开展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地材价格调研与经济分析就是针对特殊地区的施工特点,考虑地材的获取方式(当地购买、外购、自采等)不同导致材料原价不同;运距与运输方式、环境不同导致运杂费不同;现场堆放存储条件的差异导致场外运输损耗和采购保管费不同,进而分析地材价格具有的差异性,分析特殊地区地材价格的影响因素。对特殊地区地材价格计算公式的参数进行了设定,以便准确确定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的地材价格。通过三个主要方面对特殊地区地材影响因素调研,价格参数设定达到成本控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材 价格 川藏 特殊地区
下载PDF
建植新技术在川藏铁路拉林段植被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庆君 许烺星 +1 位作者 朱兆荣 薛春晓 《铁道技术监督》 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
针对高原高寒地区工程走廊创面中保水保肥性能差,人工植被建植难等特点,通过川藏铁路拉林段植被修复工点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发明2种植被建植改良技术,即插播式建植技术和曲型植被纤维毯建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 针对高原高寒地区工程走廊创面中保水保肥性能差,人工植被建植难等特点,通过川藏铁路拉林段植被修复工点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发明2种植被建植改良技术,即插播式建植技术和曲型植被纤维毯建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被建植技术均能解决高原高寒地区保墒性能差、植被覆盖度低等问题,修复效果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有效解决了区域内植被建植难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拉林铁路 高原高寒地区 植被修复 曲型植被纤维毯建植技术 插播式建植技术
下载PDF
川藏公路康定段山区风景道规划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高儒 杨丁丁 +2 位作者 衷平 徐洪磊 颜磊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4-169,共6页
风景道作为集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公路旅游新模式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按照打造具有西部山区特色"风景道"的要求,对川藏公路康定段(折多塘以西)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尊重自然、凸显文化、以... 风景道作为集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公路旅游新模式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按照打造具有西部山区特色"风景道"的要求,对川藏公路康定段(折多塘以西)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在安全至上、尊重自然、凸显文化、以人为本等原则下,提出"高原河谷生态旅游"和"木雅藏族文化旅游"两大主题,将规划道路命名为"川藏木雅风景道",进而对公路景观分布规律与分区、植物配置、景观兴奋点与观景设施、旅游辅助服务设施、边坡和取弃土场治理、民族文化展现方案、乡村旅游带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与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道 规划 川藏公路 西部山区
原文传递
鲁甸地震强震动记录与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斌 李小军 +2 位作者 俞言祥 李娜 朱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99-3014,共16页
利用2014年鲁甸M S6.5地震断层距小于300 km的32个自由场地观测台站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已有地震动衰减模型中的NGA-West2四个模型和1个中国川藏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利用2014年鲁甸M S6.5地震断层距小于300 km的32个自由场地观测台站的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已有地震动衰减模型中的NGA-West2四个模型和1个中国川藏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地震动PGA和PGV衰减最快的方向与断层主破裂方向一致.在整个断层距(R rup)范围内大多数台站的地震动PGA、PGV和加速度反应谱值(Sa(T=0.1、5.0 s))均位于NGA-West2四个模型预测曲线的±1倍标准差之外.PGA、PGV和Sa(T=5.0 s)的事件内残差均值在-1.43^-0.74之间.Sa(T=0.01~5.0 s)事件内残差均值在整个距离范围内均表现出系统性偏负.NGA-West2四个模型的PGA事件内残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其最大正值和最大负值分布区域的震源-场地方位角约为-90°和90°,与主破裂断层方向垂直,所处地势较为平坦且台站场地V S30相对较大.NGA-West2四个模型总体上会较大地高估鲁甸地震整个断层距范围内各个周期尤其是短周期(T<1.0 s)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考虑本地区实际地震资料的中国川藏区地震动衰减模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鲁甸地震大多数台站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但是相对于NGA-West2四个模型,其预测值更接近鲁甸地震的实际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地震动 NGA-West2模型 中国川藏区模型
下载PDF
高寒灌丛草甸区的弃渣体场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词 郑光玉 +4 位作者 黄炬斌 黎灏 陈畅 罗运武 吴展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川藏铁路的建设将带来大量弃渣堆积,弃渣场裸露边坡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地质问题,本文以高寒灌丛草甸区的弃渣体场地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工程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制约因子,在明确高寒灌丛草甸区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原... 川藏铁路的建设将带来大量弃渣堆积,弃渣场裸露边坡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地质问题,本文以高寒灌丛草甸区的弃渣体场地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工程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制约因子,在明确高寒灌丛草甸区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原有植被移植利用技术和建植修复技术方案。在弃渣场生态修复上做到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的恢复潜力,促进渣场自然演替和群落稳定,使之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高寒灌丛草甸区 弃渣场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高海拔山区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不良地质现象的勘测评估与应对措施——以川藏联网输变电工程为例
11
作者 林伟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1期94-96,共3页
2014年建成运行的川藏联网输变电工程,将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接通,其处于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地带——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工程线路所经区域不良地质现象极其发育,给线路方案的选择以及电线塔的定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该联网工程在勘察不... 2014年建成运行的川藏联网输变电工程,将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接通,其处于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地带——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工程线路所经区域不良地质现象极其发育,给线路方案的选择以及电线塔的定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该联网工程在勘察不同的阶段及针对不同不良地质作用类型采取多样的调查方法和应对措施,以减轻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联网 地质灾害 高海拔山区
下载PDF
藏区公路地质灾害及其稳定性遥感解译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峰 赵小峰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12期67-70,共4页
川藏区公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多以压扭性断裂为主,一般具有逆冲和逆掩性质,沿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通过遥感解译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彩红外航空像片,确定了滑坡、崩塌... 川藏区公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多以压扭性断裂为主,一般具有逆冲和逆掩性质,沿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通过遥感解译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彩红外航空像片,确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解译标志,解析了其稳定性以及对公路的危害程度,为藏区公路灾害整治工程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稳定性分析 遥感解译 川藏区公路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滇川藏交界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礼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滇川藏交界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该区域的产业兴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 滇川藏交界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该区域的产业兴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通过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助力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滇川藏交界区 旅游产业 现实境遇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历史联系与新发展格局下的川藏滇青交界区域合作
14
作者 李青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研究所指的藏滇青交界区域包括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市和林芝市、云南迪庆州和怒江州、青海玉树州。因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历史上,在川藏滇青交界区域形成了羌藏彝走廊、茶马古道等多条民族走廊、经济走廊和文化走廊,... 研究所指的藏滇青交界区域包括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市和林芝市、云南迪庆州和怒江州、青海玉树州。因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历史上,在川藏滇青交界区域形成了羌藏彝走廊、茶马古道等多条民族走廊、经济走廊和文化走廊,产生了以进出藏为主的商品与文化联系,区域内部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和同质性。新中国成立后,川藏滇青交界区以交通改善为先导,以人员和商品往来为内容,进一步密切了区域内部及其腹地资源与市场的联系,保持和延续了其内聚力。"十四五"时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在川藏高速、川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布局都将改善,应借此进一步挖掘川藏滇青交界区域战略合作的价值,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的基础支撑,深化优势产业领域合作,建立发展合作的空间格局,完善开放合作机制,促进川藏滇青交界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更具战略地位和竞争力的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滇青交界区域 发展合作 经济区
下载PDF
四川藏区农牧区未成年人发展权之实证分析——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15
作者 叶晓彬 《行政与法》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随着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牧区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保护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信息获取权益、休息娱乐权益、享受和睦家庭及父母教育指导权益等保障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牧区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应完善我国... 随着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牧区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保护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信息获取权益、休息娱乐权益、享受和睦家庭及父母教育指导权益等保障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牧区未成年人的发展权益,应完善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特别是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发展权的法律制度,提高农牧区教师、家长及未成年人自己对未成年人发展权保护的意识,加强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整合"本土化"教材、教辅、图书及信息资源,对四川藏区的广播电视进行合理布局,发展藏汉双语的大众传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农牧区 未成年人 信息权 娱乐休息权 发展权
下载PDF
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再解读——兼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甘娜 张倩 段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59,135,共8页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个体自身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和”文化契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生态保护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川...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个体自身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和”文化契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生态保护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践行“两山论”,实现绿色发展。本文系统梳理“天人合一”的内容含义、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探究“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共同体、乡村振兴的学理性前提,并对生态共同体视阈下的“天人合一”观念、精神和实践再解读。目前,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存在返贫风险系数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足的建设困境。基于此,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集聚地区高效治理发展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共同体 天人合一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
下载PDF
川滇藏交界重力场变化及强震危险背景
17
作者 祝意青 隗寿春 +1 位作者 赵云峰 刘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217-219,共3页
1引言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漾濞发生M_(S) 6.4地震(25.67°N,99.87°E),震源深度8 km;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玛多发生M_(S) 7.4地震(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2次地震均处于南北地震带,发震时间相差仅... 1引言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漾濞发生M_(S) 6.4地震(25.67°N,99.87°E),震源深度8 km;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玛多发生M_(S) 7.4地震(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2次地震均处于南北地震带,发震时间相差仅4 h16 min,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藏交界地区 重力场变化 构造活动 强震危险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