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别样书写:川籍作家对左翼文学的突破与构建
1
作者 魏红珊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7,157,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文学创作实绩突破了左翼文学的诸多局限:突破题材局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突破阶级局限,反映多元复杂的社会矛盾;突破性格局限,着力描摹浑然鲜活的人性,着力反映四川社会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状况,全面描写...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文学创作实绩突破了左翼文学的诸多局限:突破题材局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突破阶级局限,反映多元复杂的社会矛盾;突破性格局限,着力描摹浑然鲜活的人性,着力反映四川社会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状况,全面描写四川底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物命运,立体呈现人性的真实和人物的性格,他们的文学实绩丰富和拓展了左翼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扩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疆域,促成了对中国左翼文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籍作家 沙汀 艾芜 周文 罗淑 王志之 王余杞 左翼文学
原文传递
“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的民俗学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7,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民俗学价值取向。沙汀乡土作品的民俗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营造方面;民俗学对艾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主体行为的选择上,而且对文本的创作也存在明显的制导作用;李(吉力)...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民俗学价值取向。沙汀乡土作品的民俗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营造方面;民俗学对艾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主体行为的选择上,而且对文本的创作也存在明显的制导作用;李(吉力)人的小说则呈现出非常突出的地方志倾向。他们的乡土小说创作对纠正“左翼”小说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起了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作家群 民俗学 乡土小说 价值取向 20世纪30年代 沙汀 艾芜 李劼人
下载PDF
论左翼文学阵营中集结和崛起的四川作家群
3
作者 陈俐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8,158,共12页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中,川籍作家们从四川血与火的斗争中走出来,汇聚于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他们在左联的旗帜下集结起来,在患难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在中国左翼文学阵营中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创作群体。在鲁迅、茅盾、郁达夫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中,川籍作家们从四川血与火的斗争中走出来,汇聚于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他们在左联的旗帜下集结起来,在患难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在中国左翼文学阵营中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创作群体。在鲁迅、茅盾、郁达夫等文化先辈的引领和扶持下,他们将目光聚焦故乡四川,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形成了四川籍左翼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四川作家群 集结 崛起 鲁迅 茅盾 郁达夫
原文传递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4
作者 曹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的语言风格彰显,正是自然气候深刻影响文学风格的典型。从语言风格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地域化身份界定,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隐喻”方式所达成。“空间隐喻”是指这一作家群体将四川多雾气候的地理特性,以“空间隐喻”的方式“映射”到其作品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的地理学暗指。正是这种地理暗指,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才具有一个能被界定的同一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气候 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空间隐喻 风格暗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