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颖 孙大江 +2 位作者 刘晓勇 潘鹏 曲秋芝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38,共6页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吸水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大杂交鲟卵中谷草转氨酶(GOT,2.83U·g-1)、酸性磷酸酶(ACP,0.69 U·g-1)和碱性磷酸酶(AKP,0.81 U·mg-1)含量最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西伯利亚鲟卵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3种鲟鱼卵与体腔液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组成差异显著。大杂交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显著高于施氏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P<0.05)。西伯利亚鲟(0.51±0.16μmol·g-1)卵内的Fe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0.35μmol·g-1)和大杂交鲟(0.42±0.12μmol·g-1),而体腔液内均未检测到Fe和Zn,但体腔液中Vc(4.00±2.44μg·L-1)含量显著低于大杂交鲟(5.58±1.53μg·L-1)和施氏鲟(5.47±2.32μg·L-1)(P<0.05)。3种鲟鱼卵及体腔液内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相同,但SDH和ACP活力、Fe和Vc含量存在组织和种间差异,在亲鱼培育时应区别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大杂交鲟 西伯利亚鲟 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
下载PDF
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和西伯利亚鲟生长和肉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志勇 薛敏 +3 位作者 王嘉 吴秀峰 郑银桦 韩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0-1275,共16页
通过16周的生长试验,比较研究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生长和肉质的影响。2种试验鱼的对照组饲料均以低温蒸汽干燥鱼粉(白鱼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花鲈对照组饲料含56... 通过16周的生长试验,比较研究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生长和肉质的影响。2种试验鱼的对照组饲料均以低温蒸汽干燥鱼粉(白鱼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花鲈对照组饲料含56.9%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40%,命名为LJ-FM;西伯利亚鲟对照组饲料含51.0%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36%,命名为AB-FM。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谷元粉为1.00∶1.67,粗蛋白质含量为64.84%)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的鱼粉,并相应命名为LJ-PPB25、LJ-PPB50、LJ-PPB75、LJ-PPB100和AB-PPB25、AB-PPB50、AB-PPB75、AB-PPB100。花鲈的初始体重为(7.34±0.01)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西伯利亚鲟的初始体重为(49.48±1.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末均重以LJ-PPB25组最高,显著高于LJ-PPB75和LJ-PPB100组(P<0.05);LJ-PPB100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全鱼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含量和总能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西伯利亚鲟的摄食率、末均重、饲料系数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替代水平下,西伯利亚鲟肌肉中各个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花鲈。一定水平(≤75%)的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能显著提高花鲈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对于花鲈,摄食含混合植物蛋白质饲料后肌肉中游离组氨酸(生物胺的前体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游离组氨酸含量却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AB-PPB100组最低,显著低于除AB-PPB75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西伯利亚鲟 混合植物蛋白质 鱼粉 生长 肉质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鱼的人工繁殖试验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耀武 陈万光 +3 位作者 乔明超 阿古叶赫 张亚男 苏家宜 《河南水产》 2017年第2期7-8,11,共3页
选取故县水库性成熟的西伯利亚鲟鱼作为亲鱼,采用人工技术对4尾雄性及6尾雌性西伯利亚鲟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将亲鱼雌雄分开暂养,并且将水温逐步提升到15~16℃。经过人工催产,4尾雄鱼通过人工挤压腹部顺利排精,6尾雌鱼通过微创手术获... 选取故县水库性成熟的西伯利亚鲟鱼作为亲鱼,采用人工技术对4尾雄性及6尾雌性西伯利亚鲟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将亲鱼雌雄分开暂养,并且将水温逐步提升到15~16℃。经过人工催产,4尾雄鱼通过人工挤压腹部顺利排精,6尾雌鱼通过微创手术获得成熟卵子,再通过人工授精、脱粘、孵化,共获得受精卵61.5万粒,鲟鱼稚鱼58.2万尾,受精率89.98%,孵化率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人工繁殖 总结
原文传递
西伯利亚鲟批量人工繁殖报告
4
作者 刘成刚 吴含含 +5 位作者 康萌 张旭彬 孔令杰 李妍 龙江陵 吴琼花 《黑龙江水产》 2021年第1期29-32,共4页
2012年,花垣县北欧玛鲟鱼养殖有限公司利用从法国卡维亚公司引进的F4代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活体胚胎繁育鱼苗,经过6年养殖培育出可以进行繁殖的亲鱼,并于2018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出F5代鱼苗。本文着重介绍... 2012年,花垣县北欧玛鲟鱼养殖有限公司利用从法国卡维亚公司引进的F4代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活体胚胎繁育鱼苗,经过6年养殖培育出可以进行繁殖的亲鱼,并于2018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出F5代鱼苗。本文着重介绍了从亲鱼人工催产、活体取卵及鱼苗孵化的过程,对亲鱼产卵量、好卵量、出苗量进行了记录,并分析了怀卵率、好卵率、出苗率之间以及与亲鱼体重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加快推进产业化应用,实现引进西伯利亚鲟的本土化繁育及商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人工繁殖 怀卵率 好卵率 出苗率
下载PDF
氟离子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芳 庄平 +3 位作者 章龙珍 石小涛 刘鉴毅 张俊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2,共6页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出膜仔鱼活力减弱、存活时间缩短、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出现卵黄囊畸形、脊椎畸形、眼部充血等畸形症状。试验得出F-致西伯利亚鲟胚胎14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447.61 mg/L,孵化安全浓度(SC)为4.48 mg/L,导致仔鱼畸形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536 mg/L。氟对西伯利亚鲟胚胎的安全质量浓度低于我国部分高氟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及人为氟污染水域中氟含量,提示天然水体中氟可能会对鱼类胚胎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鱼 胚胎发育 延迟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不同抗冻剂对西伯利亚鲟精子冷冻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洲 李世凯 +2 位作者 赵飞 陈飞雄 孔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抗冻剂对西伯利亚鲟精子的冷冻保存效果,筛选出合适的鲟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抗冻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10%、15%、20%的甲醇(MeOH)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作为抗冻剂超低温保存西伯利亚... 【目的】研究不同抗冻剂对西伯利亚鲟精子的冷冻保存效果,筛选出合适的鲟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抗冻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10%、15%、20%的甲醇(MeOH)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作为抗冻剂超低温保存西伯利亚鲟精液活力及运动参数差异。【结果】以MeOH和DMSO作为抗冻剂,在浓度分别为10%、15%、20%条件下,精子解冻激活后DMSO保存的精子活力及精子的运动参数均高于MeOH保存的精子。各处理抗冻效果以15%DMSO最优,其A+B级精子活力占比最高,为44.83%;精子的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最高,分别为24.33、22.16μm/s,显著高于10%DMSO组精子,与20%DMSO间差异不显著;精子头侧摆幅度(ALH)、运动的摆动性(WOB)、平均移动角度(MAD)指标3种浓度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西伯利亚鲟的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抗冻剂以15%DMSO的抗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精子 抗冻剂 精子活力 运动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