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_P/ZL109复合材料中SiC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19
1
作者 隋贤栋 罗承萍 +1 位作者 欧阳柳章 骆灼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常规 TEM为工具 ,研究了 Si CP/ ZL10 9复合材料中数十个 Si C颗粒及其界面 ,Si优先在 Si C表面上形核、长大 ,形成界面 Si,并形成大量 Si C/ Si界面。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普遍存在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其内有大... 以常规 TEM为工具 ,研究了 Si CP/ ZL10 9复合材料中数十个 Si C颗粒及其界面 ,Si优先在 Si C表面上形核、长大 ,形成界面 Si,并形成大量 Si C/ Si界面。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普遍存在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其内有大量位错。Si C与 Al、Si C与 Si之间虽然没有固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但是存在下列优先关系 :(110 3) Si C/ /(111) Al,[112 0 ]Si C/ / [110 ]Al;(110 1) Si C/ / (111) Si;[112 0 ]Si C/ / [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界面 碳化硅增强 界面行为 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体合金元素对SiC/Al界面结合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邹爱华 周贤良 +2 位作者 康志兵 饶有海 吴开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7-1174,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Al基体中分别掺杂Mg、Si、Cu合金元素对SiC/Al界面结合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合金元素在界面偏聚时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情况。研究表明:在未掺杂Al/SiC体系界面结构优化时,以Si原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Al基体中分别掺杂Mg、Si、Cu合金元素对SiC/Al界面结合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合金元素在界面偏聚时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情况。研究表明:在未掺杂Al/SiC体系界面结构优化时,以Si原子为终止面的Brigde结构是最稳定的结合方式;当合金元素分别替换界面处的Al原子后,界面处原子的分波态密度、Muliken电荷及成键原子集居数等电子结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不仅增加了界面处Si与Al原子结合,同时也增强了界面处和亚界面处的Al基体和SiC增强相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界面黏着功均有不同提升;其中掺Mg提升效果最明显,其次为掺Cu和掺Si;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掺杂Al/SiC体系黏着功和实验值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 sic/al界面 界面结合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高压扭转对Si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瑞 李萍 +2 位作者 薛克敏 马俊林 钱陈豪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为研究大塑性变形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高压扭转工艺(HPT)在200℃下将纯Al粉末和经氧化处理的SiC粉末混合固结成10wt%SiC_P/Al复合材料。采用TEM观察HPT变形后不同圈数试样的SiC-Al界面及Al基体微观组织,采用... 为研究大塑性变形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高压扭转工艺(HPT)在200℃下将纯Al粉末和经氧化处理的SiC粉末混合固结成10wt%SiC_P/Al复合材料。采用TEM观察HPT变形后不同圈数试样的SiC-Al界面及Al基体微观组织,采用EDS能谱仪分析界面处原子扩散现象,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研究不同扭转圈数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圈数试样Al基体内出现大量位错、非平衡晶界等晶格缺陷;组织内存在两种SiC-Al界面,含SiO_2层的原始界面和因颗粒破碎而新生成的界面。两种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处元素相互扩散;随着扭转圈数的增加,10wt%SiC_P/Al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增加,延伸率得到较大提高。分析发现高压扭转后不同圈数组织内产生的大量晶格缺陷和细小晶粒,促进界面处元素的相互扩散,使界面结合良好,同时大量晶格缺陷和细小晶粒的产生以及结合良好的SiC-Al界面是SiC_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扭转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sic-al界面 元素扩散 晶格缺陷
原文传递
SiC_p/Al-Si复合材料中SiC/Al界面处亚晶铝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隋贤栋 罗承萍 +1 位作者 欧阳柳章 骆灼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利用 TEM研究 Si Cp/ Al- Si复合材料发现 :Si C/ Al界面结合紧密 ,在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有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它紧靠 Si C表面形成 ,与远离 Si C的 Al基体有几度的位向差 ;这种“亚晶铝带”在 Si C/ Al界面... 通过利用 TEM研究 Si Cp/ Al- Si复合材料发现 :Si C/ Al界面结合紧密 ,在靠近 Si C界面的 Al基体中 ,有一层厚度小于 1μm的“亚晶铝带”,它紧靠 Si C表面形成 ,与远离 Si C的 Al基体有几度的位向差 ;这种“亚晶铝带”在 Si C/ Al界面上普遍存在 ,其内有大量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Si复合材料 sic/al界面 亚晶铝带 位错
下载PDF
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邹爱华 周贤良 +2 位作者 康志兵 吴开阳 苏玉琴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4-831,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无界面新相生成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Al(111)表面吸附C原子时,在Bridge位置上吸附C原子最为稳定;随着C覆盖率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连续界面相Al_(4)C_(3)对Si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并与无界面新相生成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Al(111)表面吸附C原子时,在Bridge位置上吸附C原子最为稳定;随着C覆盖率的增加,C原子吸附能逐渐减小;当界面相呈不连续分布时,界面由原来的SiC/Al转变为(SiC+Al_(4)C_(3))/Al,界面黏着功由原来的0.851 J/m^(2)增加至1.231 J/m^(2),这主要由于当C原子在Al表面吸附时,C原子和Al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且与界面处的Si原子也形成共价键,从而促进界面结合。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SiC/Al和(SiC+Al_(4)C_(3))/Al体系黏着功与实验值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相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界面 不连续界面al_(4)C_(3) 界面结合 第一性原理 黏着功
原文传递
钻杆用铝基复合材料中SiC/Al界面润湿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红 叶宇 +2 位作者 汪姝 彭正委 王海伦 《新技术新工艺》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铝合金耐磨性,可用于制备新型的高强耐磨轻质石油钻杆;但SiC/Al界面润湿性差,致使在真空熔炼时SiC颗粒加入困难,且在铸锭中分布不均,从而无法获得组织、性能均匀的优质钻杆。在概述SiC/Al界面润湿行为及...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铝合金耐磨性,可用于制备新型的高强耐磨轻质石油钻杆;但SiC/Al界面润湿性差,致使在真空熔炼时SiC颗粒加入困难,且在铸锭中分布不均,从而无法获得组织、性能均匀的优质钻杆。在概述SiC/Al界面润湿行为及界面反应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SiC高温氧化、SiC化学镀镍和基体合金化等3种常用的改性方法,及其对SiC/Al界面润湿性的作用机理。综合比较后指出,采用SiC化学镀镍法可有效改善SiC/Al的界面润湿性,且在界面生成的中间化合物稳定,在制备石油钻杆用铝基复合材料时可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界面 润湿性 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