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陶瓷轴承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桂欣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陶瓷轴承有着金属轴承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 ,并正在某些特殊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要论述了国内外陶瓷轴承的发展及应用问题。
关键词 全陶瓷轴承 复合陶瓷球轴承 高精度 si3n4 FL—ZrO2
下载PDF
Si_3N_4-高速钢摩擦副在不同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曲建俊 齐毓霖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氮化硅陶瓷材料在航空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自其在本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尽管这种材料的干磨损率远比金属材料的低,然而还是比大多数实际应用的要求高几个数量级,因此,陶瓷用润滑剂的开发及其作用机... 氮化硅陶瓷材料在航空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自其在本世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尽管这种材料的干磨损率远比金属材料的低,然而还是比大多数实际应用的要求高几个数量级,因此,陶瓷用润滑剂的开发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已经成为目前摩擦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虽然人们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在润滑剂对Si3N4-高速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面却还未见文献报道。为了开发适用于混合式滚动轴承(即内外圈用高速钢,滚动体用Si3N4陶瓷)的润滑剂,利用往复试验机对Si3N4-高速钢摩擦副分别在20号机械油、合成油和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等不同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含石墨润滑油和乙二醇水溶液等的润滑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0W-30石墨油、金刚石。石墨粉油和20号机械油的实用性能都比较好,这是石墨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保护膜和基础油在钢表面形成了边界润滑膜的结果;浓度约为60%(wt)的乙二醇水溶液润滑时,Si3N4-高速钢摩擦副的摩擦特性较好,Si3N4球的磨损量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很可能是由于乙二醇溶液与摩擦产生的新鲜陶瓷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作用而形成了一种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陶瓷 高速钢 润滑剂 摩擦磨损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在酸性介质溶液中的腐蚀磨损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春梅 李英斌 +2 位作者 蒋成燕 张建亭 丁平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5,共4页
利用滚筒磨球试验研究气压烧结氮化硅(QSi3N4)和热等静压氮化硅(RSi3N4)球分别在去离子水和酸性溶液中的磨损特性,并在酸性溶液中对RSi3N4进行200h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100h滚筒试验后,QSi3N4和RSi3N4球的腐蚀磨损模式在去离子水中均... 利用滚筒磨球试验研究气压烧结氮化硅(QSi3N4)和热等静压氮化硅(RSi3N4)球分别在去离子水和酸性溶液中的磨损特性,并在酸性溶液中对RSi3N4进行200h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100h滚筒试验后,QSi3N4和RSi3N4球的腐蚀磨损模式在去离子水中均主要表现为局部点蚀,在酸性介质中均主要表现为点蚀+弧形机械磨粒磨损;QSi3N4在酸性介质中的失重率为RSi3N4的2.6倍,RSi3N4具有更高的酸性介质抗磨损性能。150h磨球试验后,RSi3N4的磨损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si3n4 热等静压 气压烧结 失重率 磨损特性
下载PDF
陶瓷球材料去除形式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黄建平 吕冰海 +1 位作者 袁巨龙 温华明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12期12-13,共2页
文中探讨了陶瓷球研磨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陶瓷球表面材料去除形式的影响,利用球-盘式陶瓷球单球磨损试验装置,对不同研磨液磨料浓度和压力条件下对氮化硅陶瓷球的磨损形式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各种加工条件下的材料磨损形式。
关键词 陶瓷球 去除形式 si3n4
下载PDF
造粒粉体松装密度对氮化硅陶瓷球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金梦 张伟儒 +2 位作者 孙峰 荆赫 厉成强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3,共5页
以α-Si_(3)N_(4)粉为原料,Y_(2)O_(3),Al_(2)O_(3)为烧结助剂,通过控制喷雾干燥塔进口温度、喷片孔径制备不同松装密度的造粒粉体,采用气压烧结工艺制备Si_(3)N_(4)陶瓷球,研究造粒粉体松装密度对Si_(3)N_(4)陶瓷球烧结致密化的影响。... 以α-Si_(3)N_(4)粉为原料,Y_(2)O_(3),Al_(2)O_(3)为烧结助剂,通过控制喷雾干燥塔进口温度、喷片孔径制备不同松装密度的造粒粉体,采用气压烧结工艺制备Si_(3)N_(4)陶瓷球,研究造粒粉体松装密度对Si_(3)N_(4)陶瓷球烧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造粒粉体松装密度的增大,Si_(3)N_(4)陶瓷球致密化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松装密度为0.89 g/cm^(3)时,Si_(3)N_(4)陶瓷球显微气孔最少,致密化水平最好,致密化程度最高,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弯强度为995 MPa,压碎载荷比为67%,断裂韧性为6.41 MPa·m^(1/2),维氏硬度为1505 HV_(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氮化硅陶瓷 喷雾造粒 气压烧结 松装密度 致密化
下载PDF
高能球磨-盐辅助氮化低温合成α-Si_3N_4粉体
6
作者 张晶 李红霞 刘国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9-743,共5页
以硅粉为原料,NaCl-NaF复合盐为反应介质和稀释剂,采用高能球磨-盐辅助氮化法制备出α-Si_3N_4粉体。研究了氮化温度、保温时间、盐硅比及复合盐中NaF含量对合成α-Si_3N_4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以硅粉为原料,NaCl-NaF复合盐为反应介质和稀释剂,采用高能球磨-盐辅助氮化法制备出α-Si_3N_4粉体。研究了氮化温度、保温时间、盐硅比及复合盐中NaF含量对合成α-Si_3N_4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氮化温度为1 200℃、保温时间为4 h、盐硅比为2∶1、复合盐中NaF含量为10%时,硅粉完全氮化。合成的产物中存在大量的α-Si_3N_4晶须,晶须的直径为40~280 nm,长度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晶须的生长机制为VC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i3n4 低温合成 高能球磨 盐辅助氮化 晶须
下载PDF
氮化硅球体生产内螺纹铜管的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丙璇 唐志 +1 位作者 王东华 陈燕山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18年第6期39-41,共3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陶瓷球替代钢球进行内螺纹铜管成型的方法研究,指出在铜管生产过程中寻求更高精度、高耐磨性以及高性价比的球形材料是必然之选。
关键词 内螺纹钢管 轴承钢球 氮化硅球 行星球模旋压法
下载PDF
高精度氮化硅陶瓷球批量加工研磨工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明星 吕冰海 +2 位作者 袁巨龙 邓乾发 孟玲峰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171-174,213,共5页
为解决高精度氮化硅陶瓷球批量研磨加工的问题,将超精密研磨技术应用到氮化硅陶瓷球的加工实验中。开展了研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不同研磨阶段陶瓷球球度、表面质量及材料去除率与所选不同大小粒度磨料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方法... 为解决高精度氮化硅陶瓷球批量研磨加工的问题,将超精密研磨技术应用到氮化硅陶瓷球的加工实验中。开展了研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不同研磨阶段陶瓷球球度、表面质量及材料去除率与所选不同大小粒度磨料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在通过专业设备检测的基础上对成品球球度、表面粗糙度和振动值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球能够批量生产且球度达到0.062μm以下,表面粗糙度达到1.48 nm以下,振动值达到24 dB以下,实现了批量生产G3级氮化硅陶瓷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陶瓷球 高精度 表面粗糙度 球度 研磨工艺
下载PDF
氮化硅原料对陶瓷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于琦 马越 +1 位作者 徐梅 杨红卫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5,共3页
分别采用不同Si_3N_4原料制备陶瓷球试样,研究Si_3N_4原料对陶瓷球的密度、孔隙度、压碎载荷比、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含量低,粒度较小的Si_3N_4原料粉末生产的陶瓷球孔隙度较好,压碎载荷比和硬度较高,密度均匀性好;杂... 分别采用不同Si_3N_4原料制备陶瓷球试样,研究Si_3N_4原料对陶瓷球的密度、孔隙度、压碎载荷比、硬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含量低,粒度较小的Si_3N_4原料粉末生产的陶瓷球孔隙度较好,压碎载荷比和硬度较高,密度均匀性好;杂质含量高,粒度较大的原料粉末生产的陶瓷球断裂韧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si3n4原料 陶瓷球性能
下载PDF
气压烧结Si_3N_4球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培志 侯伟华 杨均 《现代技术陶瓷》 CAS 1994年第2期17-22,共6页
以实际应用和批量生产为目标,采用GPS法对Si_3N_4球的烧结进行了研究。性能测试表明GPS法烧结的Si_3N_4球致密度高、材质均匀、韧性好。装配轴承实用考核使用寿命达2300小时,为金属轴承寿命的3倍多。
关键词 气压烧结 轴承 氧化硅陶瓷球
下载PDF
球黏土对Sialon-SiC材料氮化烧结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瑞生 王志发 +3 位作者 卜景龙 王榕林 宋焕巧 孙加林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在Sialon- SiC材料配料中引入 2 .5 %~ 3 %的球黏土 ,经 14 5 0℃× 3h的氮化烧结 ,可使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分别提高约 2 1%、42 %、96%,气孔率降低近 3 0 %,等同于材料 15 5 0℃× 3h的烧结性能。试验结果表... 在Sialon- SiC材料配料中引入 2 .5 %~ 3 %的球黏土 ,经 14 5 0℃× 3h的氮化烧结 ,可使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分别提高约 2 1%、42 %、96%,气孔率降低近 3 0 %,等同于材料 15 5 0℃× 3h的烧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因球黏土由含有 3 0 %纳米级颗粒的无序高岭石微粒构成 ,其分解后产物反应活性强 ,易与其它颗粒活性烧结 ,并可与Si3N4 、AlN共同形成β’ Sialon ,或经还原氮化形成 β’ Sialon ,上述行为均促进了Sialon -SiC材料的氮化反应与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性能 材料 黏土 无序高岭石 纳米级颗粒 si3n4 氮化烧结 体积密度 抗折强度 耐压强度 试验结果 反应活性 氮化反应 气孔率 产物 Al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l_(2)O_(3)涂层与高硬配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荣泽 赵晓琴 +3 位作者 段文山 安宇龙 周惠娣 陈建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4-195,共12页
目的研究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涂层在高硬配副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方法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制备了厚度约为380μm的Al_(2)O_(3)涂层,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Al_(2)O_(3)涂层和两种摩擦副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目的研究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涂层在高硬配副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方法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制备了厚度约为380μm的Al_(2)O_(3)涂层,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Al_(2)O_(3)涂层和两种摩擦副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喷涂粉末、涂层以及磨痕的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磨痕中对偶元素的转移。另外,还通过CSM摩擦机系统地研究了该涂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磨痕中的化学组成。结果制备的Al_(2)O_(3)涂层主要以γ-Al_(2)O_(3)相为主,且存在一定孔隙,并出现层状结构。在摩擦实验中发现,在同一摩擦副下,Al_(2)O_(3)涂层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磨损率随之增大。由于摩擦配副力学性能的差异,使Al_(2)O_(3)涂层表现出不同的摩擦磨损行为。以Si_(3)N_(4)为摩擦副时,Al_(2)O_(3)涂层的摩擦系数较小,但磨损率大,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Si_(3)N_(4)对偶副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少量具有润滑效果的Si(OH)4胶体。以WC为摩擦副时,Al_(2)O_(3)涂层的摩擦系数大,但磨损率低,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并伴有疲劳磨损。在摩擦过程中,由于产生了摩擦热,Al_(2)O_(3)涂层磨痕表面的γ-Al_(2)O_(3)相转变为α-Al_(2)O_(3)相,摩擦配副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越大,摩擦系数越高,γ-Al_(2)O_(3)相的转变也越多。结论因高硬度的Si_(3)N_(4)和WC对偶球拥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对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的Al_(2)O_(3)涂层的摩擦磨损机理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摩擦过程中,涂层磨痕内的γ-Al_(2)O_(3)相会向α-Al_(2)O_(3)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涂层 大气等离子喷涂 摩擦学性能 si_(3)n_(4)对偶球 WC对偶球
下载PDF
基体表面粗糙度对非晶碳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一治 刘京周 +3 位作者 丁子珊 江小辉 郭维诚 鞠鹏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8-73,8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基体表面粗糙度对非晶碳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改善2Cr13试样表面在601EF润滑脂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使用机加工、抛光等方式在2Cr13试样表面制备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然后采用磁控溅射法在不同粗糙度样件表面制备非晶碳薄膜... 为了探究不同基体表面粗糙度对非晶碳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改善2Cr13试样表面在601EF润滑脂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使用机加工、抛光等方式在2Cr13试样表面制备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然后采用磁控溅射法在不同粗糙度样件表面制备非晶碳薄膜,采用球-盘接触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在601EF润滑脂润滑条件下非晶碳薄膜及氮化硅球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体表面对摩的Si_(3)N_(4)球均磨出了明显的平台,而基体表面并未出现明显的磨痕,Ra范围在0.20~0.75μm样品对偶球的磨损量要小,磨斑面积范围为0.152~0.165 mm^(2),磨损形式为黏着磨损,Ra范围在0.95~3.19μm样品对偶球的磨损量要大,磨斑面积范围为0.228~0.275 mm^(2),出现了犁沟状磨痕,磨损较为严重;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随着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两摩擦副间的启动、平均摩擦系数以及Si_3N_4球的磨损量均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当Ra为0.56μm时,非晶碳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最好,摩擦系数曲线较为稳定,平均摩擦系数为0.162,其对偶球磨损量最小,为0.152 mm^(2)。基体表面粗糙度影响非晶碳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机加工、抛光等手段在基体表面制备合适的粗糙度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减摩性能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表面粗糙度 非晶碳薄膜 摩擦磨损 601EF润滑脂 si_3n_4
下载PDF
基于改性纳米Si_(3)N_(4)的体育用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国栋 《中国皮革》 CAS 2022年第12期93-96,100,共5页
为改进优化球革、运动鞋鞋革等体育领域用独具市场潜质的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材料,本文以自制大分子改性剂表面包覆改性处理了纳米Si_(3)N_(4),改性之后将其粉体添加于体育用耐水解聚氨酯树脂内生成聚氨酯合成革,并对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 为改进优化球革、运动鞋鞋革等体育领域用独具市场潜质的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材料,本文以自制大分子改性剂表面包覆改性处理了纳米Si_(3)N_(4),改性之后将其粉体添加于体育用耐水解聚氨酯树脂内生成聚氨酯合成革,并对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纳米Si_(3)N_(4)实现了化学健合;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改性纳米Si_(3)N_(4)粒径处于最低状态,粒径分布也处于最窄状态,改性后分散性能良好;改性纳米Si_(3)N_(4)粉体用量为0.2%时,SA-35型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试样整体性能优异;用量为0.25%时,LT-40型耐水解聚氨酯合成革试样整体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处理 纳米si_(3)n_(4) 运动鞋革 球革 耐水解 聚氨酯合成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