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测多评中待测成分校正和定位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何兵 杨世艳 张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53-1659,共7页
研究一测多评中待测成分的一种新的校正模式和色谱峰定位方法,以双黄连口服液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校正方法 (多点校正、斜率校正、定量因子校正)建立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与11个活性成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连翘酯苷A、野黄芩... 研究一测多评中待测成分的一种新的校正模式和色谱峰定位方法,以双黄连口服液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校正方法 (多点校正、斜率校正、定量因子校正)建立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与11个活性成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连翘酯苷A、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连翘苷及汉黄芩苷)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法定位色谱峰,实现只用一个对照品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12个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线性范围内,以3种校正方式所得校正因子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或线性回归法并无显著性差异,且该法更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而线性回归法定位色谱峰比文献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更准确。用斜率和定量因子校正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可行且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校正因子 多点校正 斜率校正 定量因子校正 双黄连口服液
原文传递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爱云 王志刚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4例口腔患者分为三组,特定治疗组183例分别给予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粉末,对照治疗组91例常规给予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特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分...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4例口腔患者分为三组,特定治疗组183例分别给予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粉末,对照治疗组91例常规给予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特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8.8%和92.7%,对照治疗组的有效率是50.5%,三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能有效地治疗口腔溃疡,且方法简单、价格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雷尼替丁 口腔溃疡
下载PDF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多中心临床评价 被引量:39
3
作者 石存忠 甄会 刘新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临床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共入组464例受试者,随机入选试验组348例,对照组116例,分别口服复方芩兰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 目的:临床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共入组464例受试者,随机入选试验组348例,对照组116例,分别口服复方芩兰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疗程3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疾病综合疗效愈显率分别为83.14%和73.04%(FAS分析),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分别为84.59%和70.43%(FAS分析),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整体疗效较好,优于双黄连口服液,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复方芩兰口服液 外感风热证 双黄连口服液 药物评价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盟 张秀芹 +2 位作者 杨静 林文娟 林文静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1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简单随...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1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简单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8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双黄连口服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1%,较对照组(88.37%)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比例、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双黄连口服液 支原体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注射用阿奇霉素...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注射用阿奇霉素1 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 mg·kg-1·d-1,口服,每天1次,连用3 d,之后停药4 d,再同前用法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黄连口服液10~20 mL,每天3次。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0%(57例/60例),81. 67%(49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4. 62±1. 08),(7. 83±2. 19)mg·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1. 59±0. 73),(2. 21±0. 85)ng·mL-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分别为(2. 59±1. 25),(1. 89±1. 17) L,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2. 95±1. 13),(2. 52±1. 04) L;2组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双黄连口服液 小儿支原体肺炎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多波长RP-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 被引量:30
6
作者 杜英峰 张兰桐 +3 位作者 靳怡然 许慧君 刘静荣 张立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黄芩、金银花、连翘)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3%的甲酸水溶液、(B)乙腈;线性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黄芩、金银花、连翘)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3%的甲酸水溶液、(B)乙腈;线性梯度洗脱依次为14%~20%/0~12 min,20%~30%/12~13 min,30%~65%/13~25 min和65%/25~35 min;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分别在0.225~3.60μg,0.032 4~0.518 4μg,0.135~2.16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2.0%,99.62%,RSD分别为0.75%,3.9%,1.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苷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菌效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田乐 周伟 +4 位作者 狄留庆 俞晶华 单进军 毕肖林 赵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菌效应权重和相关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L8(27)表对双黄连口服液中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不同组合,观察各活性成分组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得出其...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菌效应权重和相关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L8(27)表对双黄连口服液中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不同组合,观察各活性成分组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得出其MIC、MBC和抑菌环直径,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连翘酯苷A>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对真菌代表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结论连翘酯苷A、黄芩苷为双黄连口服液抗菌药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连翘酯苷A在该复方中含量远低于黄芩苷,但在复方抗菌药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活性成分 体外抗菌 正交试验设计 相关性
下载PDF
HPCE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和绿原酸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智勇 韩凤梅 +1 位作者 蔡敏 陈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和紫外检测模式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电泳条件:以40 m mol·L- 1 硼砂为电泳介质( 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的...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和紫外检测模式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电泳条件:以40 m mol·L- 1 硼砂为电泳介质( 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的pH值分别为9-00 和9-55) ,未涂层弹性融硅毛细管(50 μm ×39-5 cm ,有效分离长度34-8 cm) 为分离通道,压力进样(68-95 kPa·s),17 kV恒压电泳(25 ℃) ,黄芩苷和绿原酸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5 ,326 nm 。结果:在20~640μg·mL-1 和8 ~400 μg·mL-1 范围内,黄芩苷和绿原酸可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二者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0 % ±2-36 % 和99-68% ±2-27 % 。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中药 HPCE
下载PDF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 被引量:20
9
作者 周伟 狄留庆 +1 位作者 毕肖林 赵晓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11-2113,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 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edera O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30℃,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 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edera O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30℃,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280nm。结果: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分别在28.53-285.25、4.86-48.60、2.05-20.50、2.01-20.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3、0.9993、0.9997,4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原文传递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庆大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海瑛 王树芳 +1 位作者 王丽 王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溶液稀释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法,测定双黄连...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溶液稀释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联合药敏试验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是46.88 mg.mL-1(稀释度1∶32)和375 mg.mL-1(稀释度为1∶4);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是0.25和1 U.mL-1;双黄连口服液和庆大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FIC指数均是0.56。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用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均呈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庆大霉素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下载PDF
HPLC/MS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4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18
11
作者 班丽娜 徐远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4种有效成分(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HPLC/MS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以含0.2%甲酸0.4 mmol/L醋酸钠的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35%...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4种有效成分(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HPLC/MS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 C18色谱柱,以含0.2%甲酸0.4 mmol/L醋酸钠的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35%B;11~25 min,65%B;26~30 min,35%B。体积流量为0.35 mL/min,柱温25℃;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分时段SIM模式:0~7.0 min,m/z 377.4;7.0~12 min,m/z 181.0;12~18 min,m/z 447.1;18~25 min,m/z 287.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50.0μg/mL(r=0.999 0)、0.030~25.0μg/mL(r=0.998 9)、0.040~300μg/mL(r=0.999 7)和0.010~25.0μg/mL(r=0.999 3);进样精密度RSD值分别为2.0%、2.5%、2.1%和2.4%;加标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98.5%(RSD 2.7%)、98.8%(RSD 3.7%)、98.5%(RSD1.3%)和99.2%(RSD 2.2%)。结论此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有望为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HPLC/MS 绿原酸 咖啡酸 黄芩苷 木犀草素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诗恒 刘剑锋 +1 位作者 秦培洁 崔鑫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9,共8页
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期刊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 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期刊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RCT研究,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资料提取,再使用Rev Man 5. 3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41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46篇文献,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研究结果显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的总有效率优于雷尼替丁单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总有效率低于雷尼替丁;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疼痛、溃疡)、免疫细胞水平(白细胞、淋巴细胞)降低、复发率和疼痛VAS评分方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优于雷尼替丁;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的安全性优于雷尼替丁。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雷尼替丁。鉴于各个研究使用不同的疗效判断标准,缺乏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质量较低,因此,对于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真实疗效还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雷尼替丁 口腔溃疡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崔喜红 马彩云 +2 位作者 崔伟丽 张会春 崔瑞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84-2586,共3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程度,了解双黄连口服液在治疗患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程度,了解双黄连口服液在治疗患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应激相关血清指标,数据采用SA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性应激相关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d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3水平分别为(32.53±3.42)(20.11±3.08)(15.58±2.40)pg/ml及(25.87±2.90)(16.56±2.81)(10.16±1.87)pg/ml,其均高于对照组的(40.39±3.81)(27.65±3.42)(20.67±2.64)pg/ml及(33.69±3.57)(24.21±3.34)(17.82±2.51)pg/ml,治疗后的促炎及其他炎性应激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敏感程度较高,因此,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性应激状态
原文传递
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6
14
作者 贾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双黄连口服液"、"临床应用"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检索1996—2012年万方数据库,筛选并记录患者年龄、用法与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双黄连口服液"、"临床应用"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检索1996—2012年万方数据库,筛选并记录患者年龄、用法与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0篇文献,共2 010例病例。双黄连口服液临床主要用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等,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结论:该药的临床应用宜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同时注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口腔溃疡 口腔炎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抗炎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邹忠杰 龚梦鹃 +1 位作者 王淑美 梁生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后的变化及双黄连口服液发挥抗炎作用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指纹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综合使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后的变化及双黄连口服液发挥抗炎作用的相关代谢途径。方法大鼠血清和尿液的代谢指纹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综合使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炎症引起相关代谢标志物含有量变化。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可以使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后发生紊乱的机体代谢表型回归到正常水平。在血清和尿液中分别选取了12种和10种生物标志物含有量变化作对比。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能有效地缓解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机体脂质和糖代谢失衡,同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抗炎 双黄连口服液
下载PDF
基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双黄连组方HPLC特征图谱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廷 王海丹 +4 位作者 狄留庆 康安 赵晓莉 朱萱萱 李俊松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194-4199,共6页
构建双黄连组方HPLC特征图谱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性。在双黄连原方的基础上按正交法L9(34)组成9个不同配比的组方,分别进行HPLC分析和MDC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细胞病变... 构建双黄连组方HPLC特征图谱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性。在双黄连原方的基础上按正交法L9(34)组成9个不同配比的组方,分别进行HPLC分析和MDC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ic effect,CPE)观察病毒感染力,MTT染色结果作为浓度筛选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除组方1外,其他各组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0.01,P<0.001),对所获得的HPLC数据和药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双黄连各组方17个特征共有色谱峰中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相关性较大的组分为2,3,6,8和12号峰。将组方数据与药效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金银花、连翘与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正相关。通过HPLC图比对,2,3和12号峰来自金银花,而6和8号峰来自连翘。通过对照品保留时间进一步比较,确定了其中4个色谱峰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B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推测双黄连组方中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MDCK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相关性较大的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和连翘中咖啡酰类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抗病毒 谱效相关 绿原酸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进行现场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宁 武卫红 +2 位作者 李中文 董海平 仲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89-1694,共6页
目的:建立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现场快速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收集7个厂家58个不同批号双黄连口服液为样本,利用HPLC法测定校正集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继而选用便携式AOT... 目的:建立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现场快速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收集7个厂家58个不同批号双黄连口服液为样本,利用HPLC法测定校正集样品中3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继而选用便携式AOTF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通过The Unscrambler分析软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1)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3个指标成分分别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微分处理方法、波长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验证集样品3个成分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NIR预测值与HPLC参考值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9,0.9913,0.964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6%,5.62%,2.75%。方法精密度RSD值(n=20)分别为0.86%,0.82%,0.73%;方法稳定性RSD值(n=9)分别为0.98%,1.2%,1.1%。结论:本研究使用便携式AOTF近红外光谱仪,利用化学计量学软件,所建立的对双黄连口服液中3个指标成分的分析方法快速、准确,为双黄连口服液的现场、即时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为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质量监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可调滤光器 近红外光谱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苷 现场快速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检测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大志 张荣 +2 位作者 刘启德 宓穗卿 王宁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器温度为5℃;洗脱程序:0~8 min为B∶C=12∶88,9~19 min为A∶B∶C=35∶12∶53,20~27 min为A∶B∶C=35∶40∶25,28~35 min为B∶C=12∶18;检测波长程序:0~8 min为326 nm,9~19 min为226 nm、278 nm,20~27 min为278 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保留时间分别为6.33,15.48,16.69,24.04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质量线性回归,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1.647X-0.158(r=0.9999),Y=31.391X-0.164(r=0.9999),Y=55.847X+2.290(r=0.9996),Y=74.652X+0.045(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48μg,0.02~0.45μg,0.375~4.500μg,0.002~0.090μg。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回收率分别为95.90%、97.02%、95.16%、9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波长转换法 双黄连口服液 绿原酸 连翘苷 黄芩苷 汉黄芩素
原文传递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5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范美君 王金龄 +1 位作者 马锴 孔秀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溃疡患儿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均予连续治疗5...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溃疡患儿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均予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疼痛指数、溃疡面愈合时间和治愈患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对照组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100%vs 9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疼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5.88%vs 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表现和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康复新液 口腔溃疡 儿童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建晨 廖明丽 +2 位作者 贾玉捷 李文磊 刘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为找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下降过快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达到改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各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考察金银花提取、精制等环节的处理方法;通过拆分处方考察处方中其他药味及添加的各种辅料... 为找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下降过快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达到改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各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考察金银花提取、精制等环节的处理方法;通过拆分处方考察处方中其他药味及添加的各种辅料,如缓冲液、抗氧剂、增溶剂、络合剂对绿原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花混提、单提和提取温度对绿原酸的提取效率无显著影响;pH值是影响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口服液pH值的方法,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增强。考察了黄芩苷、缓冲液、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5个影响绿原酸含量的因素,明确了缓冲液的影响最大,黄芩苷、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双黄连口服液 绿原酸 金银花 稳定性 HPL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