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蜀道文献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既有名家巨擘,更多为非知名士人,具有写真纪实的风格特点,感叹自然奇险、忧患战乱与民生是其重要主题;碑刻文献主要是清代学者对蜀道沿线汉魏两宋碑石书法的史事考证、碑刻释文及转录。清代蜀道文献在反映蜀道交通历史变迁、蜀道地带生态环境及其社会风貌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与清代川陕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大量的清代蜀道诗不仅承载了清代士大夫艰难的人生行迹,也是山地生命体验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行旅文献 蜀道诗歌 蜀道碑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毕沅的蜀道诗与蜀道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中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7-40,共14页
毕沅是清代乾嘉时期与袁枚并驾齐驱的文坛领袖,他以翰林院学士的文臣之身来到西北秦陇大地,从政甘肃、主政陕西十余年。在为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提供后勤保障、大显身手的同时,促进了以陇蜀古道、秦蜀古道为纽带的西北与西南之间的交通道... 毕沅是清代乾嘉时期与袁枚并驾齐驱的文坛领袖,他以翰林院学士的文臣之身来到西北秦陇大地,从政甘肃、主政陕西十余年。在为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提供后勤保障、大显身手的同时,促进了以陇蜀古道、秦蜀古道为纽带的西北与西南之间的交通道路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其人生轨迹与诗风也为之一变。他用诗歌记录了蜀道沿线的山川与人文之美,给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蜀道文化与文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沅 陇蜀古道 连云栈道 蜀道诗 蜀道文化
原文传递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
3
作者 黄英 张娟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63-66,20,共5页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现象涉及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复杂而多维的历史画卷。秦蜀交通对唐代蜀道诗路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秦蜀交通的演变及其地理特点,了解唐代蜀道诗路的形... 秦蜀交通与唐代蜀道诗路的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现象涉及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复杂而多维的历史画卷。秦蜀交通对唐代蜀道诗路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秦蜀交通的演变及其地理特点,了解唐代蜀道诗路的形成和发展,在析唐代蜀道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的同时,把握蜀道诗路与巴蜀文学生态的关系,确立蜀道诗路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从而明确秦蜀之间的交通变迁与唐代蜀道诗路的繁荣,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交织着地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元脉络。秦蜀交通的发展对唐代蜀道诗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历代的努力,尤其是唐代的国力强盛和驿道发达,使得秦蜀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从而促进了蜀道诗路的形成、繁荣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蜀交通 蜀道诗路 蜀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