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袖损伤的关节镜下治疗 被引量:72
1
作者 姜春岩 冯华 +3 位作者 洪雷 朱以明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对68例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重建,其中40例获得随访,以其为研究对象。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29例发生于主力侧。根据Gerber分型,...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对68例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重建,其中40例获得随访,以其为研究对象。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29例发生于主力侧。根据Gerber分型,其中部分肩袖损伤8例,中小型肩袖损伤27例,巨大肩袖损伤5例。手术均采用金属缝合锚(Super-Revo)进行肩袖重建。分别在术前及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简易肩关节评分(SST)问卷进行功能评估。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0.6个月。40例患者手术前及终末随访时ASES平均分为72.6对92.3(P〈0.001),其中VAS疼痛评分平均为6.2对1.8(P〈0.001),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74.5°对146.0°(P〈0.001),平均外旋为27.8°对38.3°(P〈0.01),ASES评分为优和良所占的比例为92.5%(37/40),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69.6对90.4(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为优和良所占的比例为90.0%(36/40)。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手术具有损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尤其在保护三角肌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正确的适应证选择、熟练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以及术后严格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 肩关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可吸收材料和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2
2
作者 陈爱民 王诗波 +4 位作者 陈庆泉 刘岩 张伟 王金武 侯春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材料(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28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可吸收韧带组12例,采用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和“8”字张力带重建肩锁韧带治疗;金属内固定组16例,采用... 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材料(Biopoly人工韧带)与金属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28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可吸收韧带组12例,采用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和“8”字张力带重建肩锁韧带治疗;金属内固定组16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或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为新鲜脱位,脱位距就诊时间为0~8d,平均1.5d。结果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39.5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可吸收韧带组:优10例,良2例;金属内固定组:优13例,良2例,差1例。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可吸收人工韧带像金属内固定一样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并具有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韧带 骨折内固定器 肩锁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4
3
作者 真启云 费文勇 张云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依托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方法成立微创关节康复小组,借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术前支具佩戴适应性训练及术前康复体验活动;术中液体管理与控制及术中保暖与体温控制;术后早期活动与分阶段系... 目的依托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方法成立微创关节康复小组,借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术前支具佩戴适应性训练及术前康复体验活动;术中液体管理与控制及术中保暖与体温控制;术后早期活动与分阶段系统康复功能锻练,实施专业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的优化,加速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30例患者患肩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外展90°内旋、外展90°外旋等主动活动范围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2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由术前(66.52±2.33)分提高到(93.65±2.24)分,髋关节疼痛评分由术前(8.54±1.25)分,分别降低为术后第3天(4.32±0.56)分,术后1周(2.23±0.55)分。结论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融入了多个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综合了多科优质医疗护理资源,缩短了康复护理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围手术期医护
原文传递
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3
4
作者 董明 刘守国 +2 位作者 励建安 许光旭 蒋学永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例。A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接受静态牵张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C组接受单纯关节松... 目的探讨应用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例。A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接受静态牵张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C组接受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每组患者每周接受3次治疗,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肩关节自评量表由治疗前的(40.25±8.07)、(39.16±6.22)和(38.50±7.70)分,分别提升至(66.16±7.08)、(59.33±5.44)和(53.17±7.4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关节活动度(前屈、外旋、水平内收、内收内旋后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A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促进患者ADL能力的提高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肌肉能量技术 牵伸 关节挛缩 关节松动术
原文传递
肩袖损伤的影像学及关节镜诊疗价值 被引量:46
5
作者 刘玉杰 王志刚 +3 位作者 王岩 陈继营 周勇刚 原新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改变及关节镜检查在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18例肩袖损伤术前行造影和磁共振成像 (MRI)。关节镜手术 18例 ,其中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 16例 ,小切口肩峰成形 2例。全层肩袖损伤 10例行小切口肩袖缝合 ,肩...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改变及关节镜检查在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18例肩袖损伤术前行造影和磁共振成像 (MRI)。关节镜手术 18例 ,其中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 16例 ,小切口肩峰成形 2例。全层肩袖损伤 10例行小切口肩袖缝合 ,肩袖部分磨损 8例行关节镜下刨削清理术。 结果 肩关节造影 13例 ,其中 9例显示肩关节腔与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沟通 ,4例未见异常。MRI检查 18例 ,其中 10例显示肩袖全层损伤 ,8例冈上肌腱信号异常为部分损伤。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判断其诊断准确率 ,MRI为 10 0 % ,肩关节造影 69%。术后随访时间 3~ 2 2个月 ,平均 7个月。根据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 (UCLA )肩关节评分标准 ,优 9例 ,良 6例 ,可 3例 ,优良率达 83 %。 结论 肩关节造影有助于全层肩袖损伤的诊断 ;MRI对肩袖部分和全层损伤正确诊断率和敏感性最高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微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影像学检查 关节镜 磁共振成像 微创外科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9
6
作者 范利 杨坚 +1 位作者 张颖 刘功亮 《中国康复》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合偏瘫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前后分别使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NRS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来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疼痛。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RS疼痛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张力均较前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伸肌力,且不会加剧肌肉痉挛和肩关节疼痛,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偏瘫 肩关节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不同内侧柱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曾浪清 陈云丰 +6 位作者 唐三元 杨辉 魏海峰 宋文奇 王磊 潘垚 张闻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不同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完整随访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46例,女84例;年龄18~88岁,平均56.1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不同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完整随访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46例,女84例;年龄18~88岁,平均56.1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6例,三部分骨折52例,四部分骨折22例。根据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4组:骨皮质解剖复位组60例,多枚螺钉置入组12例,单枚螺钉置入组17例和无支撑重建组41例。末次随访时比较4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肱骨头内翻角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等。结果130例患者术后获12。42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骨皮质解剖复位组、多枚螺钉置人组、单枚螺钉置入组及无支撑重建组的Constant评分平均分别为(81.2±12.7)、(75.54-9.7)、(69.4±12.1)、(67.5±11.6)分,VAS评分分别为(1.4±1.9)、(1.74-1.6)、(2.54-2.2)及(3.24-2.4)分,肱骨头内翻角平均分别为0.8。4-1.0。、1.4。4-2.3。、3.4。4-6.8。及4.4。4-4.0。,以上项目,骨皮质解剖复位组与多枚螺钉置入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皮质解剖复位组与单枚螺钉置人组、无支撑重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枚螺钉置入组与无支撑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二次手术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采用内侧骨皮质支撑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具有较佳的固定效果;当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骨缺损或内侧骨皮质难于复位时,也可通过多枚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以获稳定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玉杰 蔡胥 +7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岩 李众利 陈继营 贾金鹏 张文涛 高丽 朱娟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3 2例。术前 3 2例行肩关节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 ,其中 15例行肩关节造影检查 ,结果均证实为肩袖...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3 2例。术前 3 2例行肩关节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 ,其中 15例行肩关节造影检查 ,结果均证实为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发现肩袖附着处撕脱伤 5例 ,肩袖损伤2 7例。关节镜下行肩峰成形术 3 0例 ,小切口作肩峰成形术 2例。肩袖全层损伤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肩袖缝合术 2 2例 ,肩袖不完全性损伤在关节镜下作射频清理术 10例。结果  3 2例术后随访 6~ 3 2个月 ,平均 10个月。根据美国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 ,优 2 2例 ,良 5例 ,可 5例 ,优良率达 84.3 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肩峰成形和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练习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辅助 小切口 肩袖损伤 关节镜检查 肩峰成形术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孙世宇 陈明慧 +4 位作者 沈伟军 张玲玲 牛小引 傅舒昆 林福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846-851,共6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对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和颈浅丛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臂丛上千和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对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和颈浅丛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超声引导下单侧臂丛上千和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下肩关节镜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D组)和Dex复合罗哌卡因组(E组),每组3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后,D组注入0.35%罗哌卡因12ml,E组注入含1μg/kgDex的0.35%罗哌卡因12ml。之后给予全身麻醉。记录术前(T0)、手术开始5min(T1)、手术开始30min(T2)和拔除喉罩30min后(T3)患者的HR、MAP和SpO2,记录T1、T2时BIS值,记录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停用七氟醚至拔除喉罩时间)、阿片类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用量、七氟醚使用量以及患者在术后6、12、18、24h的V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BMI、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以及T1、T2时的BI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舒芬太尼、七氟醚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T1-T3时MAP明显降低,T3时HR降低(P〈0.05),术后6、12、18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E组发生心动过缓2例,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患者在复苏后48h内均未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论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相比,肩关节镜手术中采用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能够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及七氟醚的用量,提供更加平稳的麻醉状态,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上干阻滞 颈浅丛阻滞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原文传递
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关节镜治疗 被引量:40
10
作者 姜春岩 冯华 +1 位作者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适应证、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  18例的关节镜均自后方入路进入。术中发现 16例钙化灶位于冈上肌内 ,1例位于冈下肌内 ,1例同时涉及冈上肌与冈下肌。均行钙化灶清除术及肩峰成形术 ,其中 3...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适应证、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  18例的关节镜均自后方入路进入。术中发现 16例钙化灶位于冈上肌内 ,1例位于冈下肌内 ,1例同时涉及冈上肌与冈下肌。均行钙化灶清除术及肩峰成形术 ,其中 3例加行肩袖修补术。 18例在治疗前及最后 1次随访时进行ASES(Americanshoulder&elbowsurgeonscore ,ASES)评分、Constant Murley评分、以及SST(simpleshouldertest ,SST)问卷评估其疗效。结果  18例术后平均随访 17 6个月。ASES评分 :治疗前平均为5 0 2 ,其中VAS疼痛评分为 8 4,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 86 4° ,外旋 14 7°。治疗后平均为 92 6,VAS疼痛评分为 1 7,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 14 0 1° ,外旋 3 8 8°。Constant Murley评分 :术前平均为 48 2 ,术后平均为90 7。SST问卷选择回答“是”的问题 :术前平均为 4.5个 ,术后平均为 10 2个。 3个评分治疗前后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在关节镜下作钙化灶清除及肩峰成形术 ,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 肩袖肌腱炎 关节镜 适应证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谢晓涛 周军杰 +4 位作者 吕顺 高文武 陈贤奇 刘铖祎 张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47-65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三部分与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组29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三部分与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组29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组3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Neer评分、VAS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Constant平均总分,LCP组:(74.7±14.1)分,HHR组:(81.6±8.67)分;LCP组:优良率为62.07%,HHR组:优良率为70.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er平均总分,LCP组:(80.0±11.8)分,HHR组:(83.8±9.0)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3个月及1年VAS评分,LCP组:(4.30±1.54)分、(4.10±1.44)分、(3.92±1.47)分,HHR组:(3.50±1.43)分、(3.10±1.29)分、(2.85±1.26)分,3次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R组术后缓解肩部疼痛效果优于LCP组。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三部分与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LCP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两者疗效相似。最终选择何种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肱骨近端血运破坏程度、骨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肩骨折 肩关节 肱骨头 肩假体
原文传递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曾勉东 吕玉明 +1 位作者 赵洪普 莫世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优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疗效可靠,术后能解除疼痛,稳定和重建关节功能,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3种方式修补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周晓波 梁军波 陈忠义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疗效及不同修补方法,不同肩袖损伤之间的区别。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方法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353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成3组,第1阶段(第1组)采用单排铆钉缝合(...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疗效及不同修补方法,不同肩袖损伤之间的区别。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方法治疗并获得有效随访的353例肩袖损伤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成3组,第1阶段(第1组)采用单排铆钉缝合(115例),男51例,女64例,平均年龄(57.46±9.08)岁;第2阶段(第2组)采用双排铆钉缝合(163例),男76例,女87例,平均年龄(56.93±9.92)岁;最后阶段(第3组)采用缝线桥式固定(75例),男32例,女43例,平均年龄(55.90±9.15)岁。分别采用3种方式进行修补,其中巨大肩袖损伤29例,全部为单排缝合修复。术后外展枕保护6~8周,6周内进行被动肩关节活动,6~10周后开始主动上举锻炼,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进行UCLA、Constant-Murley及V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30个月,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UCLA评分术前10.71±2.45,术后32.07±3.16;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43.33±11.55,术后78.15±12.64;VAS术前5.81±1.27,术后0.52±0.71;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组间UCLA、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例对治疗结果满意,16例对结果不满意。16例中3例为巨大肩袖手术,13例术前无关节僵硬;导致患者不满意的主要抱怨为术后肌力弱,不能恢复劳动(11例)。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于肩袖损伤患者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不同修补方法及不同的肩袖损伤之间均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临床效果。术前无关节僵硬,过早活动,术前肩袖萎缩严重可能是术后不满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创伤和损伤 关节镜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治疗 被引量:35
14
作者 姜春岩 冯华 +2 位作者 洪雷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随访28例应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6.6个月;年龄15~50岁,平均27岁。28例均为单方向...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随访28例应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6.6个月;年龄15~50岁,平均27岁。28例均为单方向性不稳定,术前平均脱位次数为15.5次(2~60次),其中22例发生于主力侧。手术中采用金属缝合锚(Mini-Revo)进行Bankart重建。随访时采用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手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80.5±4.1对95.1±2.1(P<0.001),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6.8±1.2对1.1±0.7(P<0.001),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1.8°±9.0°对171.4°±5.9°(P<0.001),平均外展90°外旋为59.6°±14.3°对87.1°±7.2°(P<0.001);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79.3±4.0对95.0±2.2(P<0.001)。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后再脱位,术后残存恐惧试验阳性4例(14.3%),术后外展90°外旋较健侧平均受限7.9°±5.7°(0°~20°)。所有患者均恢复术前工作,20例(71.4%)恢复到第一次脱位前的运动水平。所有患者均表示如果健侧肩关节出现相同脱位情况时仍愿意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关节镜治疗 Constant 关节镜下 功能康复锻炼 手术治疗 术后再脱位 手术要点 功能评估 术后残存 术前工作 病例选择 有效方法 重建手术 操作技术 手术成功 不稳定 平均 随访 评分 患者 适应证 50岁
原文传递
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波 张凯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7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远期疗效及对其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颈肩腰腿痛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循经推拿治疗,观...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远期疗效及对其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颈肩腰腿痛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循经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除痹通络汤外用治疗。10天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睡眠质量(PSQI)、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JOA)、肢体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功能(C-M)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7.9%(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JOA、FMA、C-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SQI、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能有效促进颈肩腰腿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腰腿痛 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远期疗效 除痹通络汤 循经推拿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 被引量:34
16
作者 郭璇妍 卢漫 +6 位作者 贺凡丁 吴艳艳 陈凯 王磊 谭丽 全杰荣 陈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对肩关节疼痛(VAS)和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6周及12周,2组VAS及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6周和12周,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试验组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和单纯关节腔注射法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法的短、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超声检查 关节腔注射 关节囊扩张
下载PDF
肩关节创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黄公怡 王晓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6,共7页
肩关节结构复杂,其创伤后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与损伤部位正确进行选择。对移位不明显的肩部稳定性骨折(包括肱骨近端骨折、锁骨骨折和肩胛骨骨折等)、新鲜的肩肱关节脱位及损伤不严重的肩锁关节脱位,多采取保守治疗;对移位明显... 肩关节结构复杂,其创伤后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与损伤部位正确进行选择。对移位不明显的肩部稳定性骨折(包括肱骨近端骨折、锁骨骨折和肩胛骨骨折等)、新鲜的肩肱关节脱位及损伤不严重的肩锁关节脱位,多采取保守治疗;对移位明显的不稳定性肩部骨折、复发性肩肱关节脱位、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骨折的关节脱位及肩袖撕裂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应进行早期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才能有效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创伤 关节脱位 康复训练 骨折 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18
作者 卞为伟 唐晓波 +2 位作者 王健 孙健 刘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4-609,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治疗的40例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17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治疗的40例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53.2岁。所有患者骨折移位>5 mm、骨折块面积<3 cm×3 cm,无其他损伤(如肩袖损伤、SLAP损伤、Bankart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1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治疗(关节镜组),2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切开组)。术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结果: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后分别获平均19、2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分别为152.7°±13.3°、137.7°±19.2°,外展活动度分别为146.0°±16.4°、132.4°±20.5°,VAS评分分别为(0.8±0.4)、(1.3±0.6)分,ASES评分分别为(91.8±4.1)、(87.4±5.8)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有2例患者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待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1例肩关节僵硬,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后好转。结论:相对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单纯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骨折 骨折固定 关节镜
原文传递
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19
作者 桂琦 张亚奎 +3 位作者 张星火 刘亮 赵峰 成文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9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3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9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3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关节镜组),55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术后3、6、12个月及此后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规律随访并行X线检查,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功能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结果关节镜组和钢板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9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12~60个月)。关节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7.0±20.1)min]长于钢板组[(67.5±1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患者的前屈上举(152.6°±12.9°)、外展上举(154.0°±13.5°)、90°位内旋角度(57.7°±12.2°)均优于微创钢板固定组(134.9°±17.8°、129.5°±18.6°、50.8°±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和钢板组患者的ASES评分分别为(88.5±7.6)、(85.1±1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1.5±1.2)、(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前、术后ASES评分改善率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关节镜组3例患者术后6个月愈合。钢板组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出现肩关节僵硬,3例患者外展时出现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骨折临床愈合。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后关节活动度较好,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检查 骨板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朱以明 姜春岩 +2 位作者 鲁谊 李奉龙 宋关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18-1325,共8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损伤术后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关节镜下治疗77例(79肩)巨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男42例(44肩),女35例(35肩);年龄43.1-80.4岁,平均57.4岁;右64肩,左15肩;7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损伤术后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关节镜下治疗77例(79肩)巨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男42例(44肩),女35例(35肩);年龄43.1-80.4岁,平均57.4岁;右64肩,左15肩;70例患肩为主力侧;52肩有外伤病史;术前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42肩,3-6个月11肩,6-12个月11肩,超过1年15肩;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手术。术后行MR检查,测量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体侧外旋肌力,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并与术前比较。结果77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末次随访时,所有的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156.9°±20.0°vs103.2°±54.5°)、体侧外旋活动度(40.6°±15.5°vs32.0°±21.4°)、内旋活动度(L2vsL1)、前屈上举肌力[(9.7±4.7)1bvs(4.6±4.9)lb],体侧外旋肌力[(11.1±5.1)1bvs(8.3±5.4)1b]及ASES评分(82.7±14.6vs45.2±17.4)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在11个肩关节中,因撕裂肩袖肌腱明显退缩及受累肩袖肌肉严重萎缩,故术中只能修复部分肌腱;其余68肩完全修复。末次终随访时,部分修复的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146.4°±31.4°vs110.0°±56.70)、体侧外旋活动度(45.0°±14.8°vs34.1°±20.8°)及ASES评分(78.6±14.9vs54.5±13.9)仍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完全修复的肩关节前屈上举肌力[(10.5±4.9)1bvs(6.2±3.2)1b]和体侧外旋肌力[(11.5±5.1)1bvs(8.3±3.8)1b]明显优于部分修复者。68肩完全修复的肩关节中,20肩术后1年MRI示修复肩袖肌腱再撕裂,再撕裂率29.4%(20/68)。术后肌腱再撕裂者均未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0肩肌腱再撕裂患者的前屈上举活动度(152.0°±23.3°vs103.5°±60.5°)、前屈上举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