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ies-controlled predic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Shuangyushi,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1
作者 Chao Zheng Benjian Zhang +11 位作者 Rongrong Li Hong Yin Yufeng Wang Xin Hu Xiao Chen Ran Liu Qi Zeng Zhiyun Sun Rui Zhang Xingyu Zhang Weidong Yin Kun Zhang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2期21-30,共10页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the Shuangyushi area,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develops shoal-facies dolomite reservoirs.To pinpoint promising reservoirs in the Qixia Formation,deep thin shoal-facies dolomite r...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Formation in the Shuangyushi area,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develops shoal-facies dolomite reservoirs.To pinpoint promising reservoirs in the Qixia Formation,deep thin shoal-facies dolomite reservoirs were predicted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pre-stack Kirchhoff-Q compensation for absorption,inverse Q filtering,low-to high-frequency compensation,forward modeling,and facies-controlled seismic meme inversion.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six aspects.First,the dolomite reservoirs mainly exis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Qixia Formation(Qi2 Member),which coincide with the zones shoal cores are developed.Second,the forward modeling shows that the trough energy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shoal cor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hoal-core thickness,and weak peak reflections are associated in the middle of shoal core.Third,five types of seismic waveform are identified through waveform analysis of seismic facies.Type-Ⅰ and Type-Ⅱ waveforms correspond to promising facies(shoal core microfacies).Fourth,vertically,two packages of thin dolomite reservoirs turn up in the sedimentary cycle of intraplatform shoal in the Qi2 Member,and the lower package is superior to the upper package in dolomite thickness,scale and lateral connectivity.Fifth,in plane,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facies,dolomite reservoirs laterally distribute with consistent thickness in shoal cores at topographical highs and extend toward the break.Sixth,the promising prospects are the zones with thick dolomite reservoirs and superimposition of horstegraben structural tr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prediction Seismic facies shoal-facies dolomite Qixia formation Shuangyushi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古大陆环境下层控型早成岩期岩溶实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肖笛 谭秀成 +5 位作者 郗爱华 刘宏 山述娇 夏吉文 程遥 连承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7-476,共20页
综合钻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岩溶特征,并分析讨论其机理与模式。茅口组为开阔海台地沉积,以发育高能滩相颗粒灰岩与非滩相低能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岩溶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上部,... 综合钻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岩溶特征,并分析讨论其机理与模式。茅口组为开阔海台地沉积,以发育高能滩相颗粒灰岩与非滩相低能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岩溶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上部,表现为大量溶蚀缝洞发育,且多被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方解石晶粒、碳质泥屑等不同来源的物质混合充填,但缺乏典型的岩溶角砾。茅口组岩溶属于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岩溶类型,一个显著特征是岩性与岩相对溶蚀-充填作用的控制:非滩相泥晶岩类岩性致密,岩溶欠发育;高能滩相颗粒岩类岩溶发育良好,并可以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3种溶蚀-充填带。根据上述特征,认为泥晶灰岩致密层与颗粒灰岩高渗层在纵向上的多旋回叠置,以及先期的孔渗系统和断裂裂缝体系为岩溶水提供输导体系,导致形成了同期多层的颗粒滩相控岩溶系统,并在岩溶台地和斜坡岩溶型储集层皆较发育。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相关研究提供补充与参考,还对研究区茅口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层控型 颗粒滩相控 二叠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古地貌对礁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明筏 肖伟 +3 位作者 秦绪乾 张桂权 潘泽雄 叶晓斌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2期22-28,共7页
近年,四川盆地在环开江—梁平陆棚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型储层中获得了重大勘探突破,发现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消亡控制着礁滩相展布,即沉积相发育受古地形、地貌的控制。为进一步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元坝地区长兴组为... 近年,四川盆地在环开江—梁平陆棚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型储层中获得了重大勘探突破,发现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消亡控制着礁滩相展布,即沉积相发育受古地形、地貌的控制。为进一步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元坝地区长兴组为例,运用印模法恢复了长兴组末期古地貌,分析古地貌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古台地、古斜坡、古陆棚3种二级古地貌类型,其中古台地又可细分为台地边缘高地、台地内部洼地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古陆棚可以划分为浅水和深水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通过对比古地貌与沉积相及储层的平面分布,认为:(1)不同类型古地貌控制着不同沉积相,不同沉积相控制着储层的展布;(2)储层之间物性差异较大,台地边缘礁滩为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优质储层的分布与台地边缘高地的展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晚二叠世 印模法 古地貌恢复 礁滩相储层 平面展布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测井相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雨 钟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长期以来一直是四川盆地礁滩气藏勘探的重点层系,对于其沉积模式的研究已基本成熟,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精细化,在取心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对新钻井沉积相进行初步分析是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长期以来一直是四川盆地礁滩气藏勘探的重点层系,对于其沉积模式的研究已基本成熟,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精细化,在取心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对新钻井沉积相进行初步分析是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地区大量钻井资料的统计对比,系统总结飞仙关组不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相应的测井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岩心、成像测井标定,不同沉积相(亚相)在自然伽马曲线上具有典型的响应特征,不同沉积相(亚相)对应相应的曲线形态以及自然伽马区间值;②不同沉积相(亚相)的测井相模型在横向上可对比性较好,全区对比可操作性强;③通过对岩性、岩相剖面及相应测井相剖面的纵横向对比,发现二者匹配度较高。结论认为,采用常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四川盆地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环境进行判别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且准确性高,在岩心资料缺乏、录井资料较差以及其他分析工作尚未开展的情况下,可充分应用于研究区新井前期地质分析工作,为确定勘探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三叠世 飞仙关组 礁、滩沉积相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测井相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特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52
5
作者 赵宗举 李宇平 +4 位作者 吴兴宁 陈学时 俞广 贺训云 王双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5期12-20,共9页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预计储量可达(5?10)×108t油当量,应该是特大型整装原生岩性油气藏,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尚未探明的最大整装油气田。该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满加尔凹陷油气源区多期油气特别是晚海西期油气首先充注的圈闭;多期岩溶作用造就了较好的滩体储集空间,颗粒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既为油气勘探带来了难度,也为该岩性圈闭侧向封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埋藏深度适中及后期构造改造微弱有利于滩体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易于识别追踪,总体表现为低频空白弱反射或者是低频强—弱相间反射。初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相似成藏条件即形成大中型原生岩性油气藏的地区还有阿瓦提凹陷南部—巴楚凸起北缘及塔北隆起南斜坡—北部坳陷北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生岩性油气藏具备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发现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 岩性油气藏 非均质储层 碳酸盐岩 成藏条件 奥陶系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关于滩相沉积 被引量:21
6
作者 沙庆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12,共5页
滩或滩相是碳酸盐沉积中的重要类型,常见的有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滩一般包容了坝、脊、洲、丘等沉积体。在认识滩时应力求识别出它的具体产出环境(如沿岸沙坝、潮汐三角洲等)和产出状态(形态、大小、展布等)。从列举的现代和古代鲕粒... 滩或滩相是碳酸盐沉积中的重要类型,常见的有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滩一般包容了坝、脊、洲、丘等沉积体。在认识滩时应力求识别出它的具体产出环境(如沿岸沙坝、潮汐三角洲等)和产出状态(形态、大小、展布等)。从列举的现代和古代鲕粒沉积的典型实例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复杂性,如鲕粒滩不仅发育在台地边缘,也发育于海岸地带,鲕粒沉积不仅产出于沙坝,也产于潮汐三角洲、沙脊、沙席、潮坪、潟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 碳酸盐沉积 生物砰屑滩 鲕粒滩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滩相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被引量:22
7
作者 曾德铭 石新 +2 位作者 王兴志 黄勇 杨跃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8,共4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生物颗粒滩储层,目前对该套地层中的滩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栖霞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物颗粒滩在纵向上的岩相组合、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和物性特征,探讨滩体的储集...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生物颗粒滩储层,目前对该套地层中的滩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栖霞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物颗粒滩在纵向上的岩相组合、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和物性特征,探讨滩体的储集性能与储层的平面分布。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物性分析结果,认为滩体形成时的古地理背景及经历的成岩作用不同,导致沉积的岩性组合、储集性能和分布差异极大。天井山—矿2井—西北乡一带的浅水高能生物滩位于栖霞组二段的中部,形成于龙门山古断裂上升盘的局部高地,由中—粗晶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云质"豹斑"石灰岩组成,累计厚度为60~90 m,滩体频繁暴露于水体之上,发生混合水云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物性较好,是最有利的储层分布区;通口—水根头、余家沟—曾家山和鱼洞河—旺苍—巴中一带的深水低能生物滩发育于栖二段的顶部,形成于浅缓坡下部的浪基面附近,水体较深,能量较低,储集空间欠发育,为区内差—非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 早二叠世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生物颗粒滩 沉积岩相 储集层特征 分布
下载PDF
伊朗Zagros盆地西南部白垩系Sarvak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闫建平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谭学群 张文才 梁强 言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为了阐明伊朗Zagros盆地西南部白垩系Sarvak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利用岩心、薄片、录井、试油及测井资料,通过储层岩性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电性特征及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Zagros盆地西南部白垩系Sarvak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类... 为了阐明伊朗Zagros盆地西南部白垩系Sarvak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利用岩心、薄片、录井、试油及测井资料,通过储层岩性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电性特征及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Zagros盆地西南部白垩系Sarvak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类型有白垩质灰岩、云质灰岩、颗粒灰岩,储集空间类型多,主要为次生溶孔、铸模孔,其中颗粒灰岩的物性最好,白垩质灰岩中白垩质主要为浮游有孔虫,孔隙较发育,一般随物性增加,含油性级别升高。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也较大,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有溶蚀作用、白云化作用、生物扰动及压溶产生缝合线、缝合面。泥粒灰岩、粒泥灰岩在这些成岩作用的影响下,物性有较大改善。储层孔隙发育微观上主要受控于岩相、成岩作用,平面上还和构造位置及沉积环境有关,位于构造高部位的台地浅滩微相往往物性较好。利用垂向上测井响应及平面上小层物性分布特征,明确了物性较好、含油丰度较高的层段,为寻找高产有利储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 台地浅滩 白垩质灰岩 Sarvak组 Zagros盆地
下载PDF
低频次叠加的同生溶蚀作用对滩相储层发育的控制——以川中栖霞组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心奕 伏美燕 +5 位作者 邓虎成 吴冬 胥旺 何溥为 陈培 郭恒玮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4,255,共7页
川中地区栖霞组油气勘探已获得突破,但栖霞组优质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文中综合利用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及各类白云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演化特征,对该地区栖霞组储层特征及... 川中地区栖霞组油气勘探已获得突破,但栖霞组优质储层类型及其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文中综合利用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及各类白云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演化特征,对该地区栖霞组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栖霞组储层发育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斑状白云岩、砂屑灰岩、微亮晶球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包括溶洞型、溶孔-溶洞型和溶孔型。溶洞发育的白云岩、亮晶砂屑灰岩和微亮晶球粒灰岩储层对产能贡献明显,为该地区的优质储层。栖霞组优质储层发育于开阔台地的颗粒滩微相,主要受到古地貌缓坡部位的低频次叠加的同生溶蚀作用控制。根据储层演化过程建立了川中地区栖霞组优质储层发育模式。研究成果对于下一步分析川中地区储层分布规律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 储层形成机理 同生溶蚀作用 热液作用
下载PDF
联合分析技术在超深层滩相储层勘探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YB地区吴家坪组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小军 潘磊 +3 位作者 周卓铸 何志勇 李旭文 缪志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YB地区吴家坪组气藏仅1口井(YB29井)获低产工业气流,酸化后获超100×104m3高产工业气流,其余井均为干层。与上覆长兴组储层相比,总体勘探效果明显变差,储层硅质、泥质含量较重,其储层性能、成藏的控制因素和影响作用认识不清。为理... YB地区吴家坪组气藏仅1口井(YB29井)获低产工业气流,酸化后获超100×104m3高产工业气流,其余井均为干层。与上覆长兴组储层相比,总体勘探效果明显变差,储层硅质、泥质含量较重,其储层性能、成藏的控制因素和影响作用认识不清。为理清彼此间的关系、明确影响吴家坪组勘探效果的主控因素,文中开展了地质、测井、地震的联合分析。首先,从地质上对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再利用"高泥质含量对应高伽马,高硅质含量对应低密度、低速度、中高声波且声波频繁跳跃"的测井响应特征,摸索出一套剔除泥质、硅质影响的储层物探精细刻画技术。综合研究表明,吴家坪组有效储层仅在局部古地貌高点区发育,整体上薄而分散,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差,非均质性强,油气富集程度低,是吴家坪组整体勘探效果较长兴组变差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分析 超深层 滩相 勘探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颗粒滩沉积组合特征及沉积控储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学刚 熊冉 +1 位作者 邓庆杰 杨文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9-1398,共10页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作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主要接替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钻井、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的分析,对洗象池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颗粒滩沉积组合规律及其...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作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主要接替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钻井、测井、岩心及薄片资料的分析,对洗象池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颗粒滩沉积组合规律及其控储机理。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洗象池组颗粒滩主要由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及泥晶白云岩组成,其中颗粒白云岩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垂向上,可见3种向上变浅的颗粒滩沉积组合,分别为颗粒滩-颗粒滩的多期叠置组合、颗粒滩-潮坪组合及潟湖-颗粒滩沉积组合;通过对不同颗粒滩沉积组合的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颗粒滩-颗粒滩的多期叠置组合物性最好,为四川盆地洗象池组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组合类型,而颗粒滩-潮坪次之,潟湖-颗粒滩组合最差;颗粒滩垂向沉积组合、层序演化及海平面升降等沉积因素共同控制着颗粒滩相的发育。颗粒滩垂向沉积组合构成储层的物质基础,层序演化控制着储层的纵向分布,而海平面升降活动影响着沉积及成岩环境,为储层的形成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洗象池组 颗粒滩 沉积组合 控储机理
下载PDF
四川江油含增一带下石炭统顶部生物灰岩层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建国 陈廷方 +2 位作者 刘岁海 朱余银 李文杰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6,共8页
川西地区下石炭统顶部生物灰岩层在江油含增一带较为发育,岩石类型包括灰白、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介壳灰岩、鲕粒灰岩、瘤状灰岩或砾状灰岩和泥质灰岩,夹4层厚约0.22m^0.81m的紫红色钙质泥页岩,灰岩中普遍含珊瑚、腕足类、类等化石。... 川西地区下石炭统顶部生物灰岩层在江油含增一带较为发育,岩石类型包括灰白、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介壳灰岩、鲕粒灰岩、瘤状灰岩或砾状灰岩和泥质灰岩,夹4层厚约0.22m^0.81m的紫红色钙质泥页岩,灰岩中普遍含珊瑚、腕足类、类等化石。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测制下石炭统大塘组生物灰岩层剖面(1条,359.56m长),发现珊瑚礁(Lonsdaleiasp.)灰岩层,生物礁可见长10余m,宽为1m^3m。系统分析研究区的构造发展史、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环境特征,认为这套生物灰岩层属于典型潮间高能环境下浅滩相沉积的产物,与区域上的风暴沉积有关。该研究为地层对比、古气候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降和沉积盆地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增 下石炭统 生物灰岩 浅滩相 风暴沉积
原文传递
川西北中三叠统雷一^1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东 李红亮 +2 位作者 蒋静萍 石学文 汪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共6页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资源量大,除勘探早期发现卧龙河、磨溪雷一1气藏外,其余地方尚未在雷一段获得规模储量。随着川西地区海相层系勘探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川西北地区勘探程度的深入,雷一1逐渐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在川西北雷口坡组地层厘...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资源量大,除勘探早期发现卧龙河、磨溪雷一1气藏外,其余地方尚未在雷一段获得规模储量。随着川西地区海相层系勘探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川西北地区勘探程度的深入,雷一1逐渐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在川西北雷口坡组地层厘定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剖面、岩屑样品、钻井和试油等资料,认为川西北地区雷一1储层有着与川中磨溪、川东卧龙河相似或者相当的储集性能,均属于受滩相控制的储层。与此同时,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构造圈闭、断层发育,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综合分析后认为,龙门山前缘中北段的中坝—双鱼石以及米仓山前缘的梅树铺—九龙山一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厘定 储集性能 滩相 运移聚集 雷一^1 川西北
下载PDF
渤海C地区中深层滩相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聘 官大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2,共6页
渤海C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湖泊滩相碳酸盐岩及云质碎屑岩勘探均有发现,依据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元素分析等资料,对储层的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一段滩相储层主要为生屑滩生屑云岩、砾屑滩云质砾岩,整体属... 渤海C地区沙河街组一段湖泊滩相碳酸盐岩及云质碎屑岩勘探均有发现,依据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元素分析等资料,对储层的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一段滩相储层主要为生屑滩生屑云岩、砾屑滩云质砾岩,整体属中孔、低渗储层,物性明显受控于不同滩相沉积类型;碳酸盐岩基底及湖平面变化控制了不同滩相储层的发育,白云石化、有机酸溶解作用为原生孔隙的保存及次生孔隙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活动产生的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各类型储层的储集性能;准同生成因及浅埋藏成因的白云石化是优质生屑云岩储层形成的关键,云质砾岩虽裂缝相对发育,但在富含碳酸根的地层水重力下渗过程中白云石和方解石沉淀,多数裂缝被充填,胶结程度相对较高;生屑云岩储层质量优于云质砾岩,可作为下步该区块勘探与开发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相 生屑云岩 云质砾岩 储层特征 沙河街组 渤海
下载PDF
元坝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74
15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赵培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1011,共11页
借鉴普光气田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川东北巴中地区钻探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滩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元坝1井,获得50.3×104 m3/d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元坝气田。元坝气田为常压高含硫化氢岩性气藏... 借鉴普光气田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川东北巴中地区钻探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滩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元坝1井,获得50.3×104 m3/d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元坝气田。元坝气田为常压高含硫化氢岩性气藏,具有构造变形弱、整体埋藏深的特点,气藏中部平均埋深6 600 m,是四川盆地埋藏最深的海相气田。元坝气田以长兴组礁滩储层为主,其规模大、储集性良好,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早期大气淡水溶蚀、白云石化作用控制,深埋溶蚀、构造作用影响相对较弱。对元坝、普光等气田深层礁滩相储层特征进行对比,探讨其储层形成机理,认为早期沉积-成岩环境控制了储层的规模与早期孔隙发育,构造-流体耦合控制了裂缝与溶蚀,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控制了孔隙的保存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普光气田 上二叠统 下三叠统 礁滩 超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被引量:56
16
作者 刘殊 唐建明 +1 位作者 马永生 赵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2-339,347,共9页
普光气田有典型的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在斜坡上沉积大型礁滩相储层,礁滩相储层出现比较明显的烟囱效应———地震剖面表现为波阻杂乱和中断,出现下拉。通过对已知气田分析建立起储层预测方法,在川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储层预测应用。研究... 普光气田有典型的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在斜坡上沉积大型礁滩相储层,礁滩相储层出现比较明显的烟囱效应———地震剖面表现为波阻杂乱和中断,出现下拉。通过对已知气田分析建立起储层预测方法,在川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储层预测应用。研究发现,通南巴构造带上的马路背构造和苍溪九龙山构造存在典型的台地边缘相层序地层特征。预测的苍溪礁滩相具有典型的进积型层序地层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并且具有可靠的波组下拉现象。预测苍溪一带有可能存在一个特大型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气田。马路背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普光气田基本上相同,为一个斜坡带,其上可能发育大型礁滩相储层,预测可能为一个大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囱效应 下拉现象 地震相 层序地层 鲕粒滩 生物礁滩相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台地边缘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55
17
作者 郭彤楼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7-394,共8页
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与测井、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开展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层序地层研究,将长兴组—飞仙关组划分为4个Ⅲ级层序,分别为SQ1、SQ2、SQ3及SQ4。对层序与储层的综合研究表明:储层分布明显受Ⅲ... 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与测井、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开展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层序地层研究,将长兴组—飞仙关组划分为4个Ⅲ级层序,分别为SQ1、SQ2、SQ3及SQ4。对层序与储层的综合研究表明:储层分布明显受Ⅲ级层序体系域及沉积相控制,储层主要分布于SQ1、SQ2及SQ3的高位体系域中,为台地边缘浅滩相及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长兴组储层岩性以生屑白云岩及生屑灰岩为主,储层物性好;飞仙关组储层岩性以亮晶鲕粒灰岩为主,储层物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地区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礁滩相 层序 体系域 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缘志留系古油藏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马文辛 刘树根 +3 位作者 黄文明 张长俊 徐国盛 袁海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周缘志留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地表地质和地下地质相结合,应用岩相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石牛栏组礁滩相沉积特征和古油藏进行了精确刻画和深入解剖,认识到石牛栏组由3个向上变浅的沉积... 为明确四川盆地周缘志留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地表地质和地下地质相结合,应用岩相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石牛栏组礁滩相沉积特征和古油藏进行了精确刻画和深入解剖,认识到石牛栏组由3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构成,其中第三个旋回在林滩场-良村-丁山构造一带发育有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沉积,礁滩相储层内部沥青发育,为礁滩型岩性古油藏,但古油藏分布较零星、规模较小,恢复古油藏量约为6.62×103t。古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震旦系古油藏原油逸散跨层充注,但可能存在志留系烃源岩的生烃充注。古油藏的形成和破坏过程如下:震旦系古油藏遭受破坏,原油充注到石牛栏组,形成古油藏(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持续深埋,原油裂解,形成古气藏(中侏罗世—中白垩世)—褶皱及快速隆升作用,古气藏遭受破坏(80 Ma至现今)。川东南地区志留系油气勘探前景不容乐观,而川东-渝东地区将是志留系最为有利的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 志留系 地球化学 古油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5-688,716+609+742,共7页
中国南方生物礁分布相当广泛,但是礁滩相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本文根据地震波在含礁滩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提出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时频分析技术在横向上能够清晰地刻画储层... 中国南方生物礁分布相当广泛,但是礁滩相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本文根据地震波在含礁滩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提出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时频分析技术在横向上能够清晰地刻画储层的分布,而波阻抗反演在纵向上具有刻画储层范围的优势,因此将两种技术相结合能够精细地刻画礁滩相储层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及油气富集的位置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 储层预测 时频分析技术 波阻抗反演 低频阴影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特征 被引量:22
20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3 位作者 党录瑞 郑超 赵灿 王鹏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2期24-31,共8页
对川东五百梯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的研究表明,该区长兴组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超大溶孔和溶洞为主,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白云岩、礁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孔隙结构较差,整体上属裂缝-孔隙型低孔、中低渗储层;... 对川东五百梯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的研究表明,该区长兴组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超大溶孔和溶洞为主,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白云岩、礁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孔隙结构较差,整体上属裂缝-孔隙型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其中受海侵背景影响的台缘礁、滩相带控制了储层的时空分布,礁坪浅滩、骨架礁和粘结礁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至关重要,优质储层的形成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早期溶蚀作用、中期中—深埋藏溶蚀作用、晚期深埋藏溶蚀作用以及与TSR有关的氢硫酸溶蚀作用多期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 储层特征 埋藏白云石化 溶蚀作用 上二叠统长兴组 四川盆地东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