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写的错位:略论司马迁笔下的“法家”
1
作者 石洪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司马迁对“法家”的认识是“法家”认识史上的重要阶段,应结合其父司马谈的定义(内涵)和《史记》本身的书写(外延)来界定。将法家诸子作为传主看待,《史记》的书写有独传、合传、家传三种类型。独传类型中,对商鞅的书写显示出了典型的... 司马迁对“法家”的认识是“法家”认识史上的重要阶段,应结合其父司马谈的定义(内涵)和《史记》本身的书写(外延)来界定。将法家诸子作为传主看待,《史记》的书写有独传、合传、家传三种类型。独传类型中,对商鞅的书写显示出了典型的法家特征,对李斯的书写法家色彩则显得略逊。合传类型中,对韩非与吴起的书写具有法家色彩,申不害、李悝、慎到等人似未被司马迁纳入法家。家传类型中,子产亦未被纳入法家。司马迁对法家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补全了司马谈对法家的定义,具有偏传主的倾向,但却显示出了历史书写与思想史书写的错位,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法家 历史书写
下载PDF
祖宗实录编纂与完颜家族谱系建构——以《金史·世纪》为主线
2
作者 陈晓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4,共11页
讨论完颜家族谱系建构问题,必须了解《祖宗实录》的具体内容、结构框架以及编纂经过。本文以《金史·世纪》为主要线索,综合《后妃传》《始祖以下诸子传》及石显诸传的同源史料,指出它们皆以《祖宗实录》十帝本纪为蓝本修成。在厘... 讨论完颜家族谱系建构问题,必须了解《祖宗实录》的具体内容、结构框架以及编纂经过。本文以《金史·世纪》为主要线索,综合《后妃传》《始祖以下诸子传》及石显诸传的同源史料,指出它们皆以《祖宗实录》十帝本纪为蓝本修成。在厘清《祖宗实录》总体面貌的基础上,我们对女真祖先传说及谱牒构造展开文本分析,揭示昭祖到景祖的叙事内容突然由虚变实这个关节点前后祖先传说的整合、改编的过程,以及背后的政治因素。《世纪》《神麓记》《松漠记闻》《高丽史》均载完颜氏祖先故事,据此能够钩沉谱系生成的脉络,分析统治集团塑造模式与权力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普 《金史·世纪》 十帝传说 景祖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建构与话语塑造的概念对译反思——以《史记》里的“中国”英译为例
3
作者 付添爵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48,共9页
现代中国具有鲜明的翻译色彩,其记忆与形象离不开概念译名的承载与塑造。《史记》里不同的“中国”涵义在知识建构与话语塑造下化约为“中国—China”这一在本民族语者那里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概念对译,实际上是将历史上复杂的“中国”... 现代中国具有鲜明的翻译色彩,其记忆与形象离不开概念译名的承载与塑造。《史记》里不同的“中国”涵义在知识建构与话语塑造下化约为“中国—China”这一在本民族语者那里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概念对译,实际上是将历史上复杂的“中国”内涵用一个英译词China予以掩盖,其制造的记忆和刻画的形象使得关于“何以中国”的论述变得更为艰难与迷离。因此,摆脱语言文字层面的翻译穷争,聚焦于作为一种知识建构与话语塑造的对译如何对其他概念进行潜在式记忆消弭与形象重建,反思日用不知的概念对译,进而唤起并建立属于自身谱系与脉络的记忆与形象,为传统与现代的联结作有益补充,为“中国形象”提供记忆的历史谱系与源流,以正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对译 知识建构 话语塑造 《史记》英译 中国
原文传递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的成立范围
4
作者 廖秋华 《语言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有其成立范围。“开合一致原则”指的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开合一致。遇摄上字既常作开口反切的切上字又常作合口反切的切上字的这一特殊性影响到原则的适用性,假设在张守节的时代模、鱼韵字拟音为开口... 《史记正义》反切中“开合一致原则”有其成立范围。“开合一致原则”指的是反切上字和被切字开合一致。遇摄上字既常作开口反切的切上字又常作合口反切的切上字的这一特殊性影响到原则的适用性,假设在张守节的时代模、鱼韵字拟音为开口,则“开合一致原则”对所有开口反切均成立,对绝大多数合口反切则不成立。反切创制初形成的反切用字的“呼读”传统,是造成《史记正义》中“开合一致原则”的例外反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正义》 反切结构 开合一致原则 “呼读”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