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Steg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hishugou Formation of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JIA Chengkai Catherine A. FOSTER +1 位作者 XU Xing James M. CLARK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1-356,共6页
A new stegosaur species, Jiangjunosaurusjunggarensis, gen. et sp. nov., is erected based on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upper section of the Shishugou Formation in the Junggar Basin, Xinjiang, China. ... A new stegosaur species, Jiangjunosaurusjunggarensis, gen. et sp. nov., is erected based on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upper section of the Shishugou Formation in the Junggar Basin, Xinjiang, China. It represents the first stegosaur from the Jurassic of Xinjiang and increases the diversity of the dinosaur fauna in the Shishugou Formation. The new genus is characterized by symmetrical and proportionally wide tooth crowns, a sub-rectangular axial neural spine seen in lateral view, and large openings on the lateral surfaces of the cervical centra. A preliminary characte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is new taxon is more derived than the Middle Jurassic stegosaur Huayangosaurus but more primitive than most other known stegosaur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IA Stegosauria Upper Jurassic shishugou Formation XINJIANG
下载PDF
基于PFC^(2D)软件的柿树沟泥石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左正金 李才 +2 位作者 王硕楠 胡媛媛 左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138,152,共5页
为了解泥石流的启动及运动过程,以栾川县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为例,基于堆积体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指标,利用PFC2D模拟软件对其启动及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运动速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研究了崩滑松散碎屑堆积... 为了解泥石流的启动及运动过程,以栾川县柿树沟泥石流堆积体为例,基于堆积体室内大型直剪试验指标,利用PFC2D模拟软件对其启动及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运动速度场、应力场及位移场,研究了崩滑松散碎屑堆积物质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强降雨是柿树沟沟内松散堆积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触发因素;中雨工况下,地表径流的冲刷力仅对堆积体表层有影响,但堆积体整体形态基本无变化;暴雨工况下,泥石流沟上游的洪水迫使土石颗粒脱离堆积体表面,后缘表层土体首先开始运动,产生的推挤力不断推动前方堆积土体向前运动,坡面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暴雨时间越长,堆积土体的运动速度和位移也越大,最终导致堆积体发生连锁式破坏,形成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沟 堆积体 泥石流 PFC^2D 运动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The Shishugou Fauna of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Transition Period in the Junggar Basin of Western China
3
作者 XU Xing James M.CLARK +1 位作者 David A.EBERTH Philip J.CURR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15-1135,共21页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transition period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but the global fossil record from this time is relatively poor.The Shishugou Fauna of this period has recent...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transition period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but the global fossil record from this time is relatively poor.The Shishugou Fauna of this period has recently produced significant fossil remains of dinosaurs and other vertebrate groups,some representing the earliest known members of several dinosaurian groups and other vertebrate groups and some representing the best-known specimens of their group.These discoveries are significant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everal vertebrate lineages.Radiometric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fauna is aged approximately 159-164 Ma.Comparisons with other similarly-aged terrestrial faunas such as Shaximiao and Yanliao show both taxonom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faunas and indicate that the Junggar deposits might have preserved the most complete vertebrate fossil record for a Middle-Late Jurassic Laurasian terrestrial fau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Late Jurassic shishugou Fauna shishugou Formation terrestrial ecosystem Shaximiao Yanliao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地震层序划分与层序地层学解释 被引量:7
4
作者 蒲仁海 梅志超 唐忠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9-777,共9页
从地震资料入手,根据某些古凸起部位石树沟群内部存在的削截、上超、下超等不整合反射,将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划分为3个地震层序。通过区域追踪以及钻井和露头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3个地震层序分别与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3个岩石地... 从地震资料入手,根据某些古凸起部位石树沟群内部存在的削截、上超、下超等不整合反射,将彩南地区石树沟群划分为3个地震层序。通过区域追踪以及钻井和露头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这3个地震层序分别与头屯河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相对应。头屯河组顶界的不整合系构造抬升剥蚀所形成,属构造成因,齐古组顶界的不整合系丘形侧积作用所形成,属沉积成因。地震相分析表明这3个层序(组)为3期物源来自北北东向克拉美丽山的洪积扇沉积,其地层发育和沉积相特征受构造、物源和古气候3大因素的控制。在地震资料所揭示出的石树沟群内部和顶界不整合面附近及某些丘形、透镜形沉积体中,存在多种可能的地层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序 地震相 石树沟群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河南陕县柿树沟铝土矿床控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全树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3-80,共8页
柿树沟铝土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铝土矿规模较大、稳定,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层状。主要矿物成分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组成,有害元素少,并伴生有Ga元素等。矿床受潮... 柿树沟铝土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铝土矿规模较大、稳定,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层状。主要矿物成分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组成,有害元素少,并伴生有Ga元素等。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矿床属于经过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矿化特征 成因类型 柿树沟矿床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岩的指示
6
作者 杨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为揭示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的源岩性质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区的石树沟群砂岩开展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树沟群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富集Cs、U、Cr、Hf,亏损Nb、Ta、Th;整体具轻稀土... 为揭示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的源岩性质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区的石树沟群砂岩开展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树沟群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富集Cs、U、Cr、Hf,亏损Nb、Ta、Th;整体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特征,与卡拉麦里造山带中酸性岩浆岩稀土元素特征具有相似性;沉积物源为卡拉麦里造山带,源岩主要为富铀的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石树沟群的源岩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源岩 石树沟群 准噶尔盆地 卡姆斯特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树沟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文人 陈璇 +6 位作者 付国斌 王志勇 金颖 陈雪 王柏然 黄志龙 张枝焕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0,I0005,共12页
二叠系平地泉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树沟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层。选取石树沟凹陷石树1和石树4井30个岩心样品,采用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岩石热解、有机质岩石学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平地泉组一段(平一段)和二段(平二段)烃源... 二叠系平地泉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树沟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层。选取石树沟凹陷石树1和石树4井30个岩心样品,采用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岩石热解、有机质岩石学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平地泉组一段(平一段)和二段(平二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沉积环境和有机母质来源,揭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石树沟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平地泉组一段和平地泉组二段,其中平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和Ⅱ2型,沉积于半咸水—咸水湖相环境。平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很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和Ⅱ1型,沉积于微咸水—半咸水湖相环境,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湖相低等水生生物,且蓝藻、硅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贡献较大,与平一段相比,平二段烃源岩中其他藻类等水生生物输入贡献相对增大。平一和平二段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生物来源差异较大,采用Pr/nC_(17)、Ph/nC_(18)、Ga/C_(30)藿烷及C_(27)/C_(29)规则甾烷可以较好地区分两套烃源岩。该结果为研究区油源对比及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沉积环境 有机母质来源 油源对比 平地泉组 二叠系 石树沟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石树沟群储层主控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洪 顾绍富 +2 位作者 张顺存 陈亮 季焕成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3-43,共11页
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查明了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石树沟群储层的主要特征:以较低成熟度的细粒—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砂岩为辅,方解石胶结物较发育,存在5种成岩相;不同层段、不同区块储... 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查明了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石树沟群储层的主要特征:以较低成熟度的细粒—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砂岩为辅,方解石胶结物较发育,存在5种成岩相;不同层段、不同区块储层的物性不同,其中齐古组主要为中孔中渗型储层,头屯河组以中孔低渗型储层为主,局部发育中孔中渗型以及低孔低渗型储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储层主控因素:压实作用造成了储层物性明显的不可逆性降低;沉积相带是相对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成岩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其中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的储层物性最好,自生高岭石胶结成岩相的储层物性次之,含铁方解石中等—强胶结成岩相的储层物性随方解石的含量不同存在较大的变化,另外2类成岩相的储层物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东斜坡区 侏罗系 石树沟群 储层 主控因素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石树沟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春慧 刘家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通过对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的综合研究,详细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石树沟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方式,分析了成岩序次和孔隙演化。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和部分次生孔... 通过对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的综合研究,详细阐述了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石树沟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方式,分析了成岩序次和孔隙演化。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和部分次生孔隙的主要破坏者,方沸石的溶蚀作用、压溶作用是次生孔隙的主要建造者。并指出1300~2300m为次生孔隙的发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湾—石树沟地区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二叠系 平地泉组
下载PDF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的巨型兽脚类恐龙(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星 詹姆斯·克拉克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Eberth et al.,2001)产出过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化石(Russell and Zheng,1993),但产出的兽脚类恐龙个体则相对较小(Currie and Zhao,1993)。我们近年来在石树沟组中采...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Eberth et al.,2001)产出过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化石(Russell and Zheng,1993),但产出的兽脚类恐龙个体则相对较小(Currie and Zhao,1993)。我们近年来在石树沟组中采集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Clark et al.,2006),其中包括许多零散的骨骼和牙齿标本。本文报道一个产自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牙齿化石(IVPP V 15310),对于全面了解石树沟脊椎动物群具有一定意义。V 15310保存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上颌齿或下颌齿的齿冠。它具有典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特征:强烈侧扁,向后弯曲,前后缘有锯齿。齿冠有几种不同的磨蚀面:齿尖磨蚀成近圆形,靠近齿尖的齿冠前缘有一较大的平的磨蚀面,锯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磨蚀。V 15310很大,相关的测量数据和一些白垩纪的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测量数据相近。依据我们定义的一个定量评估锯齿大小的指标(锯齿大小指数),得出V 15310的锯齿大小指数非常小,与霸王龙相似,这与锯齿和齿冠大小具有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Farlow et al,1991)。V 15310的另外一些形态特征对于推断它在兽脚类中的系统位置也提供了帮助。这些特征包括后缘锯齿明显高于前缘锯齿以及齿冠的唇侧和舌侧都有微弱的釉质褶皱。根据牙齿大小、釉质褶皱的发育程度以及锯齿的形态(Sereno et al.,1996;Chure et al.,1999;Holtz,2004),V 15310被归入中国盗龙类。其中,后缘锯齿和前缘锯齿的基部长度近似,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特征组合可能是中国盗龙类的一个鉴定特征。这一特征组合也见于四川的中国盗龙类。相比而言,V 15310在已报道的侏罗纪兽脚类恐龙牙齿中尺寸最大(Smith,2005;Smith et al.,2005),大小接近白垩纪的一些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新材料的发现表明兽脚类至少在晚侏罗世早期就已演化出了这种巨型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晚侏罗世 石树沟组 兽脚类恐龙 牙齿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伟 赵莉莉 +2 位作者 龚鑫 王雪纯 王远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27-32,共6页
应用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质谱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着重对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沉积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石树... 应用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质谱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着重对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沉积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三个层段烃源岩的总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氯仿沥青“A”含量及总烃含量均比较高,达到好-优质烃源岩标准,其中平二段烃源岩TOC均值为5.20%,S_(1)+S_(2)均值为31.13 mg/g,是区内最优质的烃源岩;平地泉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为主,少部分为Ⅱ_(2)型,显微组分以壳质组为主;R_(o)、T_(max)、CPI等参数一致反映平地泉组烃源岩处于成熟演化阶段;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烃源岩沉积环境为弱还原-还原的微咸水-咸水的滨浅湖相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陆源植物混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树沟凹陷 平地泉组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准中4区块石树沟群黏土矿物发育特征及对物性影响
12
作者 毛琳 郑胜 +2 位作者 谭星宇 曲彦胜 刘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0-52,共3页
准中4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阜康凹陷内。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其中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统划归为石树沟群,但是由于车莫古隆起影响,区... 准中4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阜康凹陷内。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其中头屯河、组齐古组、喀拉扎组统划归为石树沟群,但是由于车莫古隆起影响,区内石树沟群顶部喀拉扎组被完全剥蚀,主要残余齐古组与头屯河组地层。区内多口井在石树沟群见油气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分布规律 储层物性 石树沟群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胜 乔玉雷 +3 位作者 谭星宇 毛琳 刘德志 修金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1,124,130,131,共13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和压汞实验等方法,分析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研究沉积相带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较低;岩石类型主...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试和压汞实验等方法,分析准中4区块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研究沉积相带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较低;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其中岩屑多为火成岩岩屑,矿物之间颗粒支撑,分选中等。储层物性整体上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的特征,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喉道多为分选较差的细喉型;局部方解石胶结物较发育,形成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沉积相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先决条件,在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曲流河边滩、三角洲分支河道等粗粒砂岩,泥质含量较低,物性较好。酸性流体对早期胶结物的溶蚀是优质储层形成的根本原因,压实作用和后期方解石连晶式胶结是粒间孔隙损失的主要原因,绿泥石黏土膜大量发育而堵塞喉道,造成局部储层渗透率较低。该结果对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石树沟群 中上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上部一大型兽脚类跖骨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一鸣 James M.CLARK 徐星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42,共14页
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产出过包括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描述了一件新的采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五彩湾地区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恐龙左第四跖骨标本(IVPPV18060)。通过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第... 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产出过包括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描述了一件新的采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五彩湾地区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恐龙左第四跖骨标本(IVPPV18060)。通过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第四跖骨对比,该标本可归入异特龙超科(Allosauroidea)。它与其他异特龙超科第四跖骨的相似性包括:近端关节面三角形并有一向后方延伸的舌状突出,向外侧轻微弯曲的骨干,位于骨干后方靠近外侧边的半月形肌肉凹陷,三角形骨干横截面。在异特龙超科当中,V18060与准噶尔盆地将军庙地区石树沟组中发现的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dongi)最为相似(除了以上相似性,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的相似性还包括远端关节轮廓呈近梯形,骨干后部肌肉凹陷与周围边界呈半开放状态)。但是,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V18060明显比董氏中华盗龙的第四跖骨粗壮,远端内外两髁大小差异相反。这些形态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发育或者性双形造成的,也可能代表分类学差异。对比研究和基于第四跖骨形态信息进行的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更偏向后一种解释:V18060代表一个不同于董氏中华盗龙但与后者亲缘关系很近的新的兽脚类恐龙。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中晚侏罗世石树沟动物群兽脚类恐龙的分异度。在五彩湾和将军庙地区发现不同的中华盗龙类恐龙指示了晚侏罗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中相邻地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分异性或者地理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晚侏罗世 石树沟组 兽脚类恐龙 跖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