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淯 王小明 +3 位作者 王正寰 Patrick Giraudoux Kenichi Takahashi Graham Alastair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在石渠县西区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布区采用卫星照片(1∶100000)结合样线法,在草地(雅砻江及其支流两边)每隔150m设置一个样方,其他环境则每隔100m设置一个样方,样方面积为5×5m2,记录样方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生... 在石渠县西区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布区采用卫星照片(1∶100000)结合样线法,在草地(雅砻江及其支流两边)每隔150m设置一个样方,其他环境则每隔100m设置一个样方,样方面积为5×5m2,记录样方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生境位置、样方内植被的盖度、阔叶植物盖度、阔叶植物高度、灌丛盖度、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以及鼠兔洞数量.共设置样方312个,样方内的高原鼠兔洞数量最多为80个,最少为0,平均为13.7±15个.统计结果显示:影响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是生境位置、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灌丛植物盖度和阔叶植物高度.分析表明,高原鼠兔选择的最优生境为下坡位、土质松软、离水源的距离小于50m、阔叶植物高度小于等于5cm,没有灌丛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生境选择 石渠县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对四川石渠县首次分离鼠疫菌的鉴定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敏 师献卿 +6 位作者 张发斌 王兆芬 金丽霞 祁芝珍 谢辉 席亚芳 冯建萍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四川省石渠县首次从自毙青海田鼠(Microtusfuscus)体内分离的疑似鼠疫菌的鉴定结果表明,被试菌株具有鼠疫菌特有的形态染色特征及培养特性;在22℃培养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主要生化特性为甘油(+)、鼠李糖... 对四川省石渠县首次从自毙青海田鼠(Microtusfuscus)体内分离的疑似鼠疫菌的鉴定结果表明,被试菌株具有鼠疫菌特有的形态染色特征及培养特性;在22℃培养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主要生化特性为甘油(+)、鼠李糖(+)、密二糖(+)、麦芽糖(+)、脱氮(-);毒力因子为FI+、Pgm+、PstI+、VW-;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MLD)介于103~105之间;在具有鉴别意义的试验项目上能与假结核菌区别。根据我国鼠疫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鼠疫菌 石渠
下载PDF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城成 唐天才 +8 位作者 塔英 林宝山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莫茜 阳爱国 郝力力 李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16S rRNA基因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ompB基因,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16S rRNA基因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ompB基因,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析,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种类。结果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在818只蜱中有408只扩得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ompB基因,总阳性率为49.8%。经比对分析,ompA基因总共得到4条序列(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R.raoultii.shiqu2、R.raoultii.shiqu3和R.raoultii.shiqu4),ompB基因也得到4条序列(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R.raoultii.shiqu2、R.raoultii.shiqu3和R.raoultii.shiqu4)。经遗传进化分析显示ompA基因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与我国青海未定种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MG228270)亲缘关系最近;ompB基因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与韩国未定种的Rickettsia sp.(KC888953)和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MG906675)亲缘关系最近;ompA和ompB基因的R.raoultii.shiqu2-4与对人有致病性的劳氏立克次体(R.raoultii)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首次在牦牛体表寄生的西藏革蜱中检出劳氏立克次体。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传劳氏立克次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牦牛 分子流行病学 石渠县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的石渠县土壤风蚀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雪琴 丁锐 +1 位作者 谢骏锴 刘恩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26-29,43,共5页
应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进行土壤风蚀模数估算,分析土壤风蚀在石渠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个因素对石渠县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渠县北部抗土壤风蚀能力优于南部,西南部受土壤风蚀影响最大;气象因... 应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进行土壤风蚀模数估算,分析土壤风蚀在石渠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个因素对石渠县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渠县北部抗土壤风蚀能力优于南部,西南部受土壤风蚀影响最大;气象因子为土壤风蚀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6月汛期时土壤风蚀模数达到最大;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风蚀模数空间分布特征契合,对其影响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WEQ模型 土壤风蚀 防风固沙 石渠县
下载PDF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源头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明忠 阳爱国 +9 位作者 周哲学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张朝辉 降多 鲁志平 吴云飞 伊力军 莫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石渠县 包虫病 防治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高山血雉繁殖初期的集群和生境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鲁庆彬 王小明 王正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2004年4月,在四川省石渠县西南部,对高山血雉(Ithaginiscruentu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处的高山血雉仅分布于海拔3400—3700m的范围内。从观察到的36群381只高山血雉来看,平均每群(10·67±5·17)只,最大集群19只,最经常的... 2004年4月,在四川省石渠县西南部,对高山血雉(Ithaginiscruentu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处的高山血雉仅分布于海拔3400—3700m的范围内。从观察到的36群381只高山血雉来看,平均每群(10·67±5·17)只,最大集群19只,最经常的集群形式是每群8—16只。影响高山血雉生境需求的主要因子,按重要性大小排列依次为坡位、离水源距离、离公路距离、植被郁闭度、植被高度和坡向。高山血雉的生境偏好性表现在下坡位、离水源较远(>100m)、稀灌(15%—30%)、低灌(1·50—2·50m)和半阴半阳坡。其中,集群大小与坡位和离水源距离相关,即在繁殖初期,高山血雉的集群大小变化趋势是随着坡位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离水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在不同生境类型中食物资源的可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集群 生境需求 繁殖初期 石渠
下载PDF
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柳 何伟 +11 位作者 王奇 喻文杰 钟波 刘阳 肖通光 谢飞 姚人新 黄燕 李汭芮 廖沙 张光葭 王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0,165,共6页
目的了解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20年6月,采取聘请专业捕犬人员或由公安部门搜捕流浪犬等办法在石渠县全县范围内全年搜捕流浪犬并进行集中管理(实施安乐死)。2015-2020年,每年1次从... 目的了解降低流浪犬密度对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20年6月,采取聘请专业捕犬人员或由公安部门搜捕流浪犬等办法在石渠县全县范围内全年搜捕流浪犬并进行集中管理(实施安乐死)。2015-2020年,每年1次从石渠县境内的国营牧场驾车至尼呷镇(乡)(行驶距离130.5 km),沿公路观察两侧视野范围内的流浪犬,记录沿途流浪犬数量。按流浪犬数量(只)/行驶距离(km)计算流浪犬密度。分别于2016年7月、2020年7-8月,于石渠县俄多玛、温波、宜牛、虾扎、尼呷、蒙宜、格孟等乡(镇)捕捉小型哺乳类动物,现场剖检获取脏器带回实验室,取疑似棘球蚴病灶组织提取基因组DNA, 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以明确棘球绦虫虫种。根据PCR检测及测序比对结果计算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率的95%置信区间采用Clopper&Pearson精确法进行计算,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4月-2020年6月,石渠县全县累计搜捕并集中管理流浪犬41 446只,每年集中管理流浪犬数量分别为26 570、4 377、5 656、4 100、743只。2015-2020年,石渠县的流浪犬密度分别为0.80、0.04、0.06、0.04、0.05和0.05只/km。2016年7月,共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261只,其中鼠兔192只,田鼠69只。PCR检测结果显示,棘球蚴阳性14只,其中田鼠8只,鼠兔6只;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11.6%(8/69, 95%CI:5.1%~21.6%);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率和石渠棘球蚴感染率均为1.6%(3/192, 95%CI:0.3%~4.5%)。2020年7-8月,共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270只,其中田鼠223只,鼠兔47只,PCR检测结果显示,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5%(1/223, 95%CI:0~2.5%);鼠兔未检测到棘球蚴感染。2020年石渠县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率较2016年显著下降(P<0.01),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率及石渠棘球蚴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病 流浪犬密度 小型哺乳类动物 石渠县
原文传递
石渠县的小型兽类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9-52,共4页
2 0 0 2年 7月 ,利用线性取样和铗日法对石渠县的小型兽类进行了初步研究 ,共放置鼠铗 2 0 0 0多个 ,捕获小型兽类 4种 ,观察到一种 ,加上分析历年的资料 ,得出石渠县共有小型兽类 2 4种。分析表明 ,石渠县的小型兽类区系较为复杂 ,青... 2 0 0 2年 7月 ,利用线性取样和铗日法对石渠县的小型兽类进行了初步研究 ,共放置鼠铗 2 0 0 0多个 ,捕获小型兽类 4种 ,观察到一种 ,加上分析历年的资料 ,得出石渠县共有小型兽类 2 4种。分析表明 ,石渠县的小型兽类区系较为复杂 ,青藏高原特有种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石渠县 区系 高山草甸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伟 王谦 +8 位作者 黄燕 喻文杰 张光葭 廖沙 王奇 杨柳 陈凡 李汭芮 钟波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索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型棘球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四川省石渠县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例组)和健康者(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民... 目的探索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型棘球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四川省石渠县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例组)和健康者(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宗教信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家庭饲养犬、牛、羊数以及庭院内犬粪便密度等信息,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患细粒棘球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有7项,年龄、居住方式、养牛数、养羊数、养犬数、庭院内犬粪便密度等6个因素进入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1.026、4.792、1.067、1.022、1.709、1.095。结论高年龄组、游牧生活方式、养牛数多、养羊数多、养犬数多、庭院内犬粪便密度大等因素与四川省石渠县居民患细粒棘球蚴病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模型 石渠县
原文传递
石渠县2001-2013年鼠疫疫源地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祁腾 杨孔 +5 位作者 汪立茂 段勇军 谢飞 杨军 李光军 谭文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分析石渠县2001-2013年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方法运用Excel统计分析石渠县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结果 2001-2013年青海田鼠平均密度是244.73只/ha;青海田鼠体蚤12 733匹,3科4属8种,蚤指数为0.90、染蚤率为42.96%;青海田鼠巢... 目的分析石渠县2001-2013年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方法运用Excel统计分析石渠县鼠疫疫源地监测数据。结果 2001-2013年青海田鼠平均密度是244.73只/ha;青海田鼠体蚤12 733匹,3科4属8种,蚤指数为0.90、染蚤率为42.96%;青海田鼠巢蚤22 512匹,3科4属8种,染蚤率为100%、蚤指数为55.59;夜行鼠420只,3目4科5属9种和1种未定的水栖鼠;血清学检测青海田鼠血清1 787份,阳性率为5.60%,牧犬血清784份,阳性率9.54%;自毙青海田鼠鼠疫菌检出率为14.57%,活体青海田鼠鼠疫菌检出率为0.22%。结论石渠县动物鼠疫继续流行,应做好鼠疫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县 鼠疫 耶尔森菌 青海田鼠
下载PDF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巴尔通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天才 刘城成 +6 位作者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莫茜 阳爱国 郝力力 李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6-1072,共7页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和巴尔通体 gltA 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及...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和巴尔通体 gltA 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巴尔通体的种类。结果表明: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蜱巴尔通体的总感染率为30.07%,其中阿日扎乡、麻甲乡、德荣玛乡、长须干玛乡蜱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4.76%、76.79%、12.50%、17.95%,麻甲乡西藏革蜱巴尔通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点( P <0.01),麻甲乡青海血蜱巴尔通体感染率(79.07%)高于西藏革蜱(69.23%),但无显著差异( P >0.05)。经比对分析,总共得到3条序列(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与未定种的 Bartonella spp. RF124HAIN (FJ464240)亲缘关系最近;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与对人有致病性的 Bartonella melophagi 亲缘关系最近。综上,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县 牦牛 巴尔通体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翁晓东 慕志强 +3 位作者 王旭 刘佳余 孙晓慧 王正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调查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构成及其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当地的棘球蚴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设置4个间距为500 m的样方(0.25ha2)捕捉啮齿类动物,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 目的调查石渠县啮齿类动物构成及其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当地的棘球蚴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在四川省石渠县云波沟设置4个间距为500 m的样方(0.25ha2)捕捉啮齿类动物,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啮齿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68只,其中高原鼠兔占19.0%(70/368),长尾仓鼠占0.5%(2/368),青海田鼠占74.2%(273/368),白尾松田鼠占5.4%(20/368),肢体残缺无法分类鉴定的田鼠占0.8%(3/368)。啮齿类动物DNA检测棘球蚴感染率为4.9%(95%CI:2.7%~7.1%),其中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0.3%(0-0.8%),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4.6%(2.5%~6.8%),未检测到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个体。t检验显示4个样方中青海田鼠的捕获数均显著多于高原鼠兔(t=-3.431,P<0.05)。χ^2检验显示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石渠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感染率(χ^2=值分别为14.578和7.515,均P<0.05),兔形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啮齿目动物棘球蚴感染率(χ^2=4.850,P<0.05)。结论在石渠县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是主要啮齿类物种和棘球蚴的主要野外中间宿主。在包虫病的防治中应加强对这两种物种的检测,控制棘球蚴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棘球蚴 啮齿类 石渠县 四川
原文传递
四川省石渠县2016年小兽感染棘球蚴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诗杰 刘辉 +9 位作者 李奔福 字金荣 彭佳 王东 盖瑶 张雄英 巴建峰 刘启胜 薛靖波 肖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5-238,249,共5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石渠县野外小兽棘球蚴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棘球蚴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6年4、6、8和10月在四川省石渠县采用夹捕法、绳套法等捕捉野外小兽并进行剖检,观察棘球蚴感染情况。应用SPSS 17.0和Arc GIS10.1软件进行数据分... 目的调查四川省石渠县野外小兽棘球蚴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棘球蚴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6年4、6、8和10月在四川省石渠县采用夹捕法、绳套法等捕捉野外小兽并进行剖检,观察棘球蚴感染情况。应用SPSS 17.0和Arc GIS10.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结果共捕获小兽4 054只,平均捕获率为10.21%(4 054/39 720),小兽平均密度为188.56只/hm^2,棘球蚴感染率为4.93%(200/4 054);其中高原鼠兔、青海田鼠和藏仓鼠捕获数分别为2 232、1 792和30只;高原鼠兔的密度和感染率均高于青海田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0,P=0.004;χ~2=25.652,P=0.000);夏季牧场小兽密度(213.28只/hm^2)高于冬季牧场(158.77只/hm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340,P=0.000)。冬季牧场青海田鼠的感染率(4.69%)高于夏季牧场(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44)。在4、6、8、10月,高原鼠兔、青海田鼠的感染率均迅速增高(χ_(趋势)~2=12.109,P=0.000;χ_(趋势)~2=3.415,P=0.038)。结论石渠县棘球蚴感染的小兽主要是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且分布广、密度大,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小兽 流行 石渠县
原文传递
2011-2012年石渠县青海田鼠巢蚤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启胜 段勇军 +5 位作者 杨军 谢飞 丹巴泽理 李光军 巴建峰 谭文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了解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巢蚤构成及其变化,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2年的5~9月期间每月挖取青海田鼠巢6~12个,对巢穴蚤进行分类鉴定。计算巢蚤指数、染蚤率、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 目的了解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巢蚤构成及其变化,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2年的5~9月期间每月挖取青海田鼠巢6~12个,对巢穴蚤进行分类鉴定。计算巢蚤指数、染蚤率、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结果鉴定蚤3175匹、属3科8种,染蚤率为100%,蚤指数为41.59,多样性指数平均值0.69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0.887;优势度指数平均值0.524。结论石渠县青海田鼠巢穴染蚤率和蚤指数高,巢蚤优势种为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保存和传播鼠疫的潜在风险较高,应加强疫源地鼠疫监测力度和灭鼠灭蚤工作,防止人间鼠疫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县 鼠疫自然疫源地 巢蚤
原文传递
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夏季群落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洪茂 胡锦矗 龚明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0,共7页
从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对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8种)夏季群落进行了分析。根据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该地区有蹄类动物划分为3个不同的群落,即:A.高山裸岩寒漠地带:岩羊+藏原羚+白唇鹿+盘羊+藏羚+马鹿(川西亚种)+藏野... 从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对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8种)夏季群落进行了分析。根据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将该地区有蹄类动物划分为3个不同的群落,即:A.高山裸岩寒漠地带:岩羊+藏原羚+白唇鹿+盘羊+藏羚+马鹿(川西亚种)+藏野驴群落;B.高山灌丛草甸地带:藏原羚+马鹿(川西亚种)+岩羊+藏野驴+藏羚+白唇鹿+马麝(横断山亚种)群落;C.亚高山灌丛草甸地带:马麝(横断山亚种)+藏原羚群落。它们间的相似性系数比较低,各群落在物种组成、结构和优势种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运用2×2列联表法对种间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各物种间的关连系数较小,多数种间为正相关连,部分种间为负相关连,经χ2-检验结果表明多数种间关连不显著,部分种间还呈显著的负相关连,在二维排序轴上位置分散。因此,四川石渠县有蹄类动物夏季群落有种类少、结构简单、分布分散和种间竞争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石渠县 有蹄类动物 群落结构 种间关系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蚤类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立茂 李超 +6 位作者 李存香 李光清 刘振才 吴国康 魏柏青 李富忠 陈洪舰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研究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蚤目昆虫的种群结构 ;方法 主要通过梳检鼠体、挖鼠巢穴、探獭洞干等方法检蚤 ,然后按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到种 (亚种 ) ;结果 在该疫源地不同地区、不同自然地理生境中... 目的 研究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蚤目昆虫的种群结构 ;方法 主要通过梳检鼠体、挖鼠巢穴、探獭洞干等方法检蚤 ,然后按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到种 (亚种 ) ;结果 在该疫源地不同地区、不同自然地理生境中的 1 0种动物、青海田鼠巢穴以及喜玛拉雅旱獭洞干 ,发现蚤类 4种 1 1属 1 9种 (亚种 ) ,且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宿主动物间蚤类分布各异 ;结论 发现该疫地主要宿主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为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 ,喜玛拉雅旱獭主要寄生蚤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 ,高原鼠兔主要寄生蚤为五侧纤蚤邻近亚种和哗倍蚤指名亚种 ,藏仓鼠主要寄生直缘双蚤指名亚种、青海双蚤和细钩黄鼠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蚤类 研究 石渠县
下载PDF
四川石渠县包虫病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丽 曹水合 徐贵键 《地下水》 2022年第1期69-70,93,共3页
四川省石渠县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属泡型包虫病(多房型包虫病)和囊型包虫病(单房型包虫病)"两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重度流行区,研究石渠县地下水化学特征,可为保障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区域地下... 四川省石渠县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属泡型包虫病(多房型包虫病)和囊型包虫病(单房型包虫病)"两型包虫病"混合流行的重度流行区,研究石渠县地下水化学特征,可为保障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区域地下水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石渠县水样特征值统计,对该区地下水类型及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石渠县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为主。(2)Ca^(2+)、Mg^(2+)、SO_(4)^(2-)、HCO_(3)^(-)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都相对较大,变异系数较小,为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3)Cl^(-)是松散层孔隙潜水中随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敏感因子,K^(+)+Na^(+)、HCO_(3)^(-)是基岩裂隙水中随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敏感因子。分析结论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安全饮水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县 包虫病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2015—2020年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伟 杨柳 +6 位作者 王奇 喻文杰 廖沙 刘阳 钟波 罗钊辉 王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1-615,638,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及变化趋势,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0年,选择石渠县人体多房棘球蚴病流行较重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1个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作为调查点。每年7—8...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及变化趋势,为当地棘球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20年,选择石渠县人体多房棘球蚴病流行较重的9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1个小型哺乳类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作为调查点。每年7—8月,在各调查点均设置2个50 m×50 m的样方,捕捉样方内小型哺乳类动物并记录其形态学特征等数据,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其物种。现场解剖所捕获小型哺乳类动物,采用目检法判断是否其感染棘球蚴;采集感染动物病变脏器,采用PCR法检测棘球蚴感染情况,并鉴定棘球蚴虫种。计算各种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率,分析感染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并对目检法和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5—2020年共在石渠县调查点捕捉小型哺乳类动物2692只,经形态学鉴定,其中青海田鼠1360只(50.52%)、高原鼠兔1332只(49.48%)。2015—2020年,目检法小型哺乳类动物棘球蚴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35.63%、19.16%、21.41%、8.40%、7.68%、4.44%,PCR法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18.96%、5.36%、5.61%、4.58%、3.30%、0.37%,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15.024、117.045,P均<0.001)。除2018年外,其余各年目检法棘球蚴感染阳性率均高于PCR法(χ^(2)=33.597、21.815、51.373、17.268、9.537,P均<0.01)。PCR法检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10.21%降至0.37%,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8.75%降至0,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17.045、43.436,P均<0.001);青海田鼠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15.19%降至0.45%,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8.23%降至0;高原鼠兔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7.76%降至0,石渠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从9.01%降至0。结论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为四川省石渠县小型哺乳类动物优势种。青海田鼠以多房棘球蚴感染为主,高原鼠兔以石渠棘球蚴感染为主;两类动物棘球蚴感染阳性率均呈逐年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石渠棘球绦虫 小型哺乳类动物 青海田鼠 高原鼠兔 石渠县
原文传递
羊蜱蝇携带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PCR检测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阳 袁东波 +4 位作者 侯巍 莫茜 尹杰 阳爱国 郝力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0-1708,共9页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羊蜱蝇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情况,采集藏绵羊体表羊蜱蝇,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羊蜱蝇总DNA,PCR扩增巴尔通体 gltA 和 rpoB 基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OmpA和OmpB 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及构建进化树,从而...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羊蜱蝇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情况,采集藏绵羊体表羊蜱蝇,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羊蜱蝇总DNA,PCR扩增巴尔通体 gltA 和 rpoB 基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OmpA和OmpB 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及构建进化树,从而确定羊蜱蝇感染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种类及感染率。在石渠县的4个乡镇总计采集到407只羊蜱蝇成虫,4个乡镇均检出了 Bartonella melophagi ,总感染率为14.0%(57/407)。在阿日扎镇、呷衣乡和长沙贡马乡检出了 Rickettsia raoultii ,总感染率为11.1%(45/407),且长沙贡马乡感染率显著高于阿日扎镇和呷衣乡( P <0.05);在新荣乡检出了 Rickettsia sp.,感染率为6.6% (8/121)。本次试验中,未发现混合感染。石渠县藏绵羊源羊蜱蝇携带巴尔通体和立克次体,首次在石渠县藏绵羊源羊蜱蝇中检出了 B. melophagi 、 R. raoultii 和 Ricketts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通体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羊蜱蝇 石渠县
下载PDF
浅析四川省石渠县生物多样性的演替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60-65,共6页
介绍了石渠县生物多样性演替过程及现状,分析了其生物多样性受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恢复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高寒草甸 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