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胡晓慧
代向东
+2 位作者
李来来
闫海峰
王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对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总抗氧化能力测试(ABTS法)以及福林试剂法测定药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
[目的]对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总抗氧化能力测试(ABTS法)以及福林试剂法测定药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大于生甘草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甘草应分生甘草与炙甘草
被引量:
15
2
作者
蔡永敏
孙大鹏
邹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生甘草和炙甘草药名、功效源流的考释,为编写《中药学》新版教材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考释古今有关文献,分析甘草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2种药的依据。结果:生甘草和炙甘草在临床上从汉代始就已区分应用...
目的:通过对生甘草和炙甘草药名、功效源流的考释,为编写《中药学》新版教材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考释古今有关文献,分析甘草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2种药的依据。结果:生甘草和炙甘草在临床上从汉代始就已区分应用,现代临床区分应用更加明确;清代已有本草将二者分别单列介绍,现代《药典》亦将二者作为2种药物;古今文献研究表明生甘草与炙甘草性味功效有较大区别;分别单列符合科技名词定名单义性、协调一致性和系统性的定名原则。结论:甘草的干燥炮制品和蜜炙炮制品应作为2种药物,并分别以"生甘草"和"炙甘草"为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考证
规范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气机升降谈推化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黄琰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38-1642,共5页
脾胃升降失常后,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特殊病机,这种中焦寒热错杂的病机,往往会夹杂湿、痰、饮、水、瘀等病理产物,应治以辛开苦降之法,辛能开气宣浊,苦能驱热除湿。针对寒温失宜,寒热错杂,痰湿内生之病机,非吴茱萸莫属;针对中焦湿浊内生...
脾胃升降失常后,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特殊病机,这种中焦寒热错杂的病机,往往会夹杂湿、痰、饮、水、瘀等病理产物,应治以辛开苦降之法,辛能开气宣浊,苦能驱热除湿。针对寒温失宜,寒热错杂,痰湿内生之病机,非吴茱萸莫属;针对中焦湿浊内生,酿湿成痰,痰热胶结的病机,胡黄连是较好的选择;根据脾胃病寒热错杂的病机,甘和守中以生甘草为佳。使用吴茱萸、胡黄连辛苦相合为代表的推化法,同时佐以生甘草,既能甘平补脾以守中,又可微凉泻热。通过调节中焦脾胃,来恢复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吴茱萸与胡黄连的配伍是推化法的关键,在剂量上,根据寒温比例的不同,吴茱萸与胡黄连的比例可灵活调整,用量均为2~10 g。根据痰、饮、水、湿、实等病理邪气的不同,还可配伍芳香化浊、淡渗利湿、通腑泻浊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推化法
辛开苦降
吴茱萸
胡黄连
生甘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方中甘草运用撷英
被引量:
11
4
作者
车一鸣
曲夷
司国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甘草
生甘草
炙甘草
炒甘草
用量
经方
配伍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胡晓慧
代向东
李来来
闫海峰
王怡
机构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518404)
文摘
[目的]对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总抗氧化能力测试(ABTS法)以及福林试剂法测定药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大于生甘草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shenggancao
Zhigancao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甘草应分生甘草与炙甘草
被引量:
15
2
作者
蔡永敏
孙大鹏
邹杰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4-1166,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20080010)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11041900)
文摘
目的:通过对生甘草和炙甘草药名、功效源流的考释,为编写《中药学》新版教材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考释古今有关文献,分析甘草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2种药的依据。结果:生甘草和炙甘草在临床上从汉代始就已区分应用,现代临床区分应用更加明确;清代已有本草将二者分别单列介绍,现代《药典》亦将二者作为2种药物;古今文献研究表明生甘草与炙甘草性味功效有较大区别;分别单列符合科技名词定名单义性、协调一致性和系统性的定名原则。结论:甘草的干燥炮制品和蜜炙炮制品应作为2种药物,并分别以"生甘草"和"炙甘草"为正名。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考证
规范化
Keywords
shenggancao
Zhigancao
research
standardized
分类号
R289.3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气机升降谈推化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黄琰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38-1642,共5页
文摘
脾胃升降失常后,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特殊病机,这种中焦寒热错杂的病机,往往会夹杂湿、痰、饮、水、瘀等病理产物,应治以辛开苦降之法,辛能开气宣浊,苦能驱热除湿。针对寒温失宜,寒热错杂,痰湿内生之病机,非吴茱萸莫属;针对中焦湿浊内生,酿湿成痰,痰热胶结的病机,胡黄连是较好的选择;根据脾胃病寒热错杂的病机,甘和守中以生甘草为佳。使用吴茱萸、胡黄连辛苦相合为代表的推化法,同时佐以生甘草,既能甘平补脾以守中,又可微凉泻热。通过调节中焦脾胃,来恢复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吴茱萸与胡黄连的配伍是推化法的关键,在剂量上,根据寒温比例的不同,吴茱萸与胡黄连的比例可灵活调整,用量均为2~10 g。根据痰、饮、水、湿、实等病理邪气的不同,还可配伍芳香化浊、淡渗利湿、通腑泻浊等药物。
关键词
气机升降
推化法
辛开苦降
吴茱萸
胡黄连
生甘草
Keywords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f qi movement
pushing method
acrid medicinals open and bitter medicinals promote descent
Wuzhuyu
Huhuanglian
shenggancao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方中甘草运用撷英
被引量:
11
4
作者
车一鸣
曲夷
司国民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立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LPGZS2012-34)
山东省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项目(编号:2016CYJS08A01-3)
+1 种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6ZDJS07A12)
山东省中医经典方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
文摘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甘草的运用规律。发现:经方中甘草的用量以27.8 g居多,最多可用至69.5 g,最小用至3.5 g;生甘草多用于热证、疔毒、疮疡、饮证等,而炙甘草多用于表证、中焦虚弱、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营卫不和等证;经方中未标注用法的甘草并非一定是生甘草,应根据病因、病机、病证以及甘草在方中的作用而定;经方中的炙甘草应当是“炒甘草”,而非蜜炙甘草;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不同的方剂(可用于散剂、攻剂、温剂、清剂、毒剂)中发挥不同的功效,当方中甘草用量较大或与方中其他药物等量时又可明显体现出主治作用,如治疗肺系疾病、心悸、羸瘦、产后虚等,并能很好地缓解躁、急、痛等症状;甘草常与麻黄、桂枝、大黄、桔梗、芍药、干姜、小麦、大枣等配伍,功效显著。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甘草
生甘草
炙甘草
炒甘草
用量
经方
配伍规律
Keywords
Treatise on Cold Pathogenic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Gancao(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shenggancao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Zhigancao(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Praeparata Cum Melle)
Chaogancao(Fried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dosage
classical formulas
compatibility regularity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82.71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胡晓慧
代向东
李来来
闫海峰
王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甘草应分生甘草与炙甘草
蔡永敏
孙大鹏
邹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气机升降谈推化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黄琰
《河南中医》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方中甘草运用撷英
车一鸣
曲夷
司国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