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45
1
作者 朱明 汪新 肖立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7,共9页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落实中—深层构造圈闭,寻找大型油气田,通过构建二维构造剖面,开展构造变形定量分析,建立了复杂构造模型,厘定了构造活动时间和变形机制。研究表明,南缘经历晚侏罗世和中新世2期变形,晚侏罗世发育走滑断层...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落实中—深层构造圈闭,寻找大型油气田,通过构建二维构造剖面,开展构造变形定量分析,建立了复杂构造模型,厘定了构造活动时间和变形机制。研究表明,南缘经历晚侏罗世和中新世2期变形,晚侏罗世发育走滑断层,形成高泉断隆带、艾卡构造带和齐古—南安集海走滑断裂带,属于准噶尔盆地周缘中生代走滑断裂体系。中新世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南缘西段新生代背斜叠加在高泉断隆带、艾卡构造带之上,高探1井钻探证实古构造上覆发育的背斜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南缘中段发育3排逆冲断层和叠加褶皱,中、下组合是油气勘探重要目标。南缘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向北扩展,齐古断褶带和盆地深层褶皱形成于中新世初期(23 Ma),霍玛吐断层发生在中新世末期(7 Ma),呼图壁背斜和卡因迪克背斜形成于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沙湾凹陷 四棵树凹陷 走滑断层 逆冲褶皱带 侏罗纪 中新世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风险领域分析与沙湾凹陷战略发现 被引量:41
2
作者 杜金虎 支东明 +4 位作者 唐勇 贾春明 徐洋 阿不力米提.依明 邓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5,共12页
从玛湖大油区上二叠统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入手,明确了3种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建立地层背景下广覆式退积型扇三角洲源上大面积成藏模式。首次统一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东西部地层系统,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发现了面积超过2.5... 从玛湖大油区上二叠统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入手,明确了3种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建立地层背景下广覆式退积型扇三角洲源上大面积成藏模式。首次统一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东西部地层系统,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发现了面积超过2.5×10~4km^2的中央坳陷上二叠统中组合石油重大接替领域。在古地貌控沉控砂交互分析基础上,认为上二叠统受沟槽体系控制,在地层超覆背景下发育八大扇三角洲沉积,为此确定四大勘探领域和十大有利区带成藏条件优越,具备整体勘探条件。沙湾凹陷西斜坡是油气长期汇聚成藏的有利指向区,其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有利储层,物性较好,岩性圈闭群数量多、面积广,资源量大且勘探程度低,具有多层系立体成藏的特点,是风险勘探的重大领域。为此2018年优选沙湾凹陷西斜坡地层背景下岩性油藏群作为突破口,部署沙探1井,获重大发现,展现出与玛湖凹陷类似的多层系立体勘探潜力,有望与玛湖大油区连片,形成又一个勘探大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上二叠统 沙湾凹陷 风险领域 发现意义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构造-地层层序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梁宇生 何登发 +2 位作者 甄宇 张磊 田爱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3-954,共12页
研究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不仅对于认识盆地结构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利用井、震结合的思路,精细追踪地震同相轴,结合连井剖面对比,分析石炭纪以来各... 研究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的构造-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不仅对于认识盆地结构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利用井、震结合的思路,精细追踪地震同相轴,结合连井剖面对比,分析石炭纪以来各地层内部的削蚀及超覆尖灭关系,并结合相应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将研究区综合划分出6个大的构造层。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重点分析了沙湾凹陷自晚石炭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沙湾凹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晚石炭世伸展断陷、早二叠世伸展拗陷、中二叠世—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侏罗纪陆内拗陷及压扭盆地、白垩纪—古近纪陆内拗陷及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7个阶段,其演化过程主要受周缘边界断裂带多期活动的控制。西边界的红车断裂带在晚海西运动中期(P_2),印支运动晚期(T_3)及燕山运动中晚期(J_2-E)的强烈扭压作用对沙湾凹陷的构造演化及相应地层的发育与分布影响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构造-地层层序 盆地演化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滩坝砂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21
4
作者 关新 潘树新 +5 位作者 曲永强 许多年 张寒 马永平 王国栋 陈雪珍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8,共9页
近期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ST1井上乌尔禾组获得重大突破,其具有典型的滩坝砂沉积特征,揭示其成藏地质特征与玛湖凹陷有显著差别。为了探索油气勘探新领域,落实滩坝砂平面分布及油气勘探潜力,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试油... 近期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ST1井上乌尔禾组获得重大突破,其具有典型的滩坝砂沉积特征,揭示其成藏地质特征与玛湖凹陷有显著差别。为了探索油气勘探新领域,落实滩坝砂平面分布及油气勘探潜力,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试油、测井、岩心等数据,同时利用属性提取、沿层切片等地震技术,精细刻画了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滩坝砂平面展布特征,并探讨了其油气成藏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滩坝砂沉积特征明显,沿湖岸线成带状分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大。滩坝砂沉积相带的发现及落实,为沙湾地区滩坝砂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地质模型参考,同时为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田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潜力 滩坝砂 上乌尔禾组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沙湾凹陷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超 李静 +2 位作者 高达 陈军 张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4,共7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借助地震多属性分析的手段,对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有利区域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可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 针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百口泉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借助地震多属性分析的手段,对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有利区域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可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内部又可以根据碎屑沉积模式划分出湖进、湖退2种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3个亚相,进一步可分为5种微相;将有利区划分为3个等级,并认为埋深在5 000 m以内断层交错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为有利。该结论的提出可对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格架 百口泉组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中、浅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二庭 靳军 +4 位作者 王剑 马万云 陈世加 刘翠敏 王海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沙湾凹陷周缘天然气混源现象普遍,前期缺少对地区的整体研究,制约了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研究。为此,系统开展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烃源岩热模拟技术,明确研究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因。研究显示,沙湾凹陷周缘中、浅层天然气以甲烷... 沙湾凹陷周缘天然气混源现象普遍,前期缺少对地区的整体研究,制约了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研究。为此,系统开展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烃源岩热模拟技术,明确研究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因。研究显示,沙湾凹陷周缘中、浅层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分布在0.73~1.00,δ^(13)C_(1)值分布在-56.0‰~-31.5‰,反映研究区成熟与高-过成熟天然气共存;δ^(13)C_(2)值分布在-30.4‰~-22.8‰,反映研究区煤型气、油型气和混合型气均有分布。结合烃源岩热解气碳同位素特征,认为研究区天然气具有4种成因类型:Ⅰ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红车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具有极重的δ^(13)C_(2)值,大于-25.5‰,C_(7)轻烃中甲基环己烷含量大于50%;Ⅱ类天然气分布少,主要为原油降解次生生物气,具有异常偏负δ^(13)C_(1)值和极高的干燥系数;Ⅲ类天然气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小拐地区及红车断裂带南段侏罗系,δ^(13)C_(2)值分布在-27.9‰~-26.4‰,具有混合型烃源岩特征;Ⅳ类天然气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风城组烃源岩混源,主要分布在红车断裂带南段、北段及金龙地区,以下乌尔禾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δ^(13)C_(2)值大于-29‰,以风城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δ^(13)C_(2)值小于-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热模拟 油型气 煤型气 生物降解气 天然气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烃源岩生气潜力与天然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3
7
作者 龚德瑜 刘海磊 +3 位作者 杨海波 李宗浩 王瑞菊 吴卫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4-683,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探明率低,亟需寻找战略接替领域。下二叠统风城组是盆地最重要的一套烃源岩,但对其生气潜力研究较少。利用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有机岩石学和盆地模拟,系统分析了风城组的生气潜力。研究...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探明率低,亟需寻找战略接替领域。下二叠统风城组是盆地最重要的一套烃源岩,但对其生气潜力研究较少。利用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有机岩石学和盆地模拟,系统分析了风城组的生气潜力。研究表明,该套烃源岩岩性复杂,除暗色泥页岩外,还包括沉凝灰岩、含凝灰白云质泥岩、钙质泥岩、硅化白云质页岩、硅硼钠石岩等,其有机质为Ⅰ型—Ⅱ_(1)型,总体属于中等—好烃源岩。风城组烃源岩单位总有机碳甲烷产率高,最高可达650 mL/g。在沙湾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该套烃源岩在早、晚白垩世先后进入生气高峰,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的面积达13000 km^(2),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潜力。在2大凹陷周缘发现大量来自风城组的高熟油型气,也发育近源和源内有利勘探目标,有望成为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央坳陷 玛湖凹陷 盆1井西凹陷 沙湾凹陷 二叠系 风城组 生气潜力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二庭 靳军 +3 位作者 廖健德 周波 马万云 王海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烃源岩热解气模拟实验技术,根据热解气碳同位素分布,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组成及伴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针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烃源岩热解气模拟实验技术,根据热解气碳同位素分布,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组成及伴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具有6种成因类型,Ⅰ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δ^(13)C_(2)值大于-26.0‰;Ⅱ类天然气为生物气,具有偏负δ^(13)C_(1)值和极高的干燥系数;Ⅲ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混合,干燥系数大于0.95,δ^(13)C_(2)在-26.0‰左右;Ⅳ类天然气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δ^(13)C_(2)值为-27.5‰~-26.9‰;Ⅴ类天然气主要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风城组烃源岩混源,其中,δ^(13)C_(2)值不小于-29.0‰的天然气以下乌尔禾组来源为主,δ^(13)C_(2)值小于-29.0‰的天然气以风城组来源为主;Ⅵ类天然气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δ^(13)C_(2)值小于-31.0‰。研究区存在二叠系佳木河组、下乌尔禾组腐殖型和风城组腐泥型3套有效气源岩。研究成果解决了沙湾凹陷周缘上古生界气源问题,可为研究区天然气勘探和成藏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热模拟 上古生界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大型扇三角洲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余海涛 刘新宇 +1 位作者 吴博闻 刘鑫铭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6,共6页
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沙湾凹陷斜坡带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乌尔禾组发育中缓坡浅水砾石质扇三角洲,由于地形坡度较缓,沉积... 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沙湾凹陷斜坡带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乌尔禾组发育中缓坡浅水砾石质扇三角洲,由于地形坡度较缓,沉积物搬运距离长,导致扇三角洲相带宽,但以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为主,前扇三角洲不发育。由于沉积水体较浅,湖平面相对升降对缓坡地形上扇三角洲的影响范围大,表现为氧化色与还原色纵横向频繁交互出现。由于古气候干燥,物源供给不足,扇三角洲向源区退积,纵向上呈多期正旋回叠加的沉积特征。在充分认识沉积特征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缓坡浅水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沙湾凹陷 缓坡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景维 罗刚 +5 位作者 李斌 潘拓 余海涛 况昊 褚旭 张晓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5-1104,共10页
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沙湾凹陷重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但成岩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阻碍该区上乌尔禾组深入勘探。在储层岩石学以及储集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实验手段,对上乌尔禾组... 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沙湾凹陷重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但成岩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阻碍该区上乌尔禾组深入勘探。在储层岩石学以及储集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实验手段,对上乌尔禾组成岩作用类型以及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储层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结合大量成岩现象及特征,认为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综合成岩强度以及典型成岩现象,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相划分为强压实致密相、强压实中溶蚀相、中强压实方解石胶结弱溶蚀相、中强压实伊蒙混层包膜弱溶蚀相、中强压实沸石胶结弱溶蚀相,利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各成岩相判别公式,并结合测井资料探索各成岩相的分布规律,为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储层 上乌尔禾组 沙湾凹陷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与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集层差异及成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况昊 周润驰 +4 位作者 王钧民 刘豪 谭先锋 蔡鑫勇 肖振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阴极发光实验等,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和沙湾凹陷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成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成岩产物类型和孔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碳酸盐矿物胶结与沸石胶结是研究区储集... 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阴极发光实验等,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和沙湾凹陷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成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成岩产物类型和孔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碳酸盐矿物胶结与沸石胶结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玛湖凹陷压实作用相对较弱,沙湾凹陷溶蚀作用更强。砂体成岩孔隙演化具有差异性,玛湖凹陷储集层以长石颗粒和凝灰岩岩屑溶孔为主,沙湾凹陷储集层以长石颗粒、凝灰岩岩屑以及浊沸石溶孔为主,2类储集层都少量发育原生孔隙。以上2个地区储集层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成岩流体性质和岩石组分不同导致,其中,岩石组分是导致玛湖凹陷和沙湾凹陷砂砾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沙湾凹陷 上乌尔禾组 储集层特征 差异性成因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及上超削蚀带勘探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雪梅 李静 +4 位作者 胡婷婷 李静 吴晨骁 张洁 陈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0-432,共13页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呈现北浅南深、北窄南宽的"勺"状特征,自北向南划分为北部上超削蚀带(超削带)、中部鼻状隆起带(鼻隆带)和南部深凹带,其中,南部深凹带不仅地层发育齐全,而且地层迅速增厚,是沙湾凹陷的沉积中心和生...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呈现北浅南深、北窄南宽的"勺"状特征,自北向南划分为北部上超削蚀带(超削带)、中部鼻状隆起带(鼻隆带)和南部深凹带,其中,南部深凹带不仅地层发育齐全,而且地层迅速增厚,是沙湾凹陷的沉积中心和生烃中心。热演化模拟结果显示南部深凹带已达大规模生气阶段。沙湾凹陷二叠系内部发育2个二级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上下的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上乌尔禾组为主力储集层。北部超削带发育源-储分离的常规油(气)藏、中部鼻隆带发育源-储相邻的超压致密凝析气藏、南部深凹带发育源-储一体深层页岩气藏。北部超削带风城组已整体成藏,其油气富集程度受沉积相带控制,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分流河道粗砂—小砾岩优质储层,具备高产稳产的地质条件。沙湾凹陷二叠系油气成藏的动、静态配置条件优越,是准噶尔盆地未来10年轻质油和天然气勘探最重要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湾凹陷 二叠系 北部超削带 风城组 扇三角洲前缘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勇 路俊刚 +3 位作者 刘向君 王剑 陈世加 何清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9-1331,共13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构造天然气勘探陆续取得突破,但凹陷中心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仍缺乏系统全面研究,各套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和产物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勘探与开发。以凸起带烃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震...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周缘构造天然气勘探陆续取得突破,但凹陷中心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仍缺乏系统全面研究,各套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和产物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块下一步勘探与开发。以凸起带烃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震和生烃热模拟实验,开展烃源岩综合评价,明确不同层系烃源岩产物特征,进而指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沙湾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埋藏深,为周缘构造油气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石炭系和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烃源岩丰度高,但类型差且生烃潜力小,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干气为主,而下二叠统风城组和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丰度高、类型好,处于高成熟阶段,生烃潜力大。建立了沙湾凹陷天然气δ^(13)C_(1)—R_(O)回归方程,明确了不同层系烃源岩生成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为周缘构造天然气成熟度计算和气源对比研究奠定了基础。沙湾凹陷西斜坡保存条件好,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之上,与玛湖凹陷斜坡相似,具备形成大型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勘探潜力大,是研究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演化史 生烃热模拟 勘探方向 沙湾凹陷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金铎 曾治平 +5 位作者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沙湾凹陷超深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烃源岩热演化模拟实验分析了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产物类型,结合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运用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对沙湾凹陷征10井地层流体相态进行...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沙湾凹陷超深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烃源岩热演化模拟实验分析了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产物类型,结合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运用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对沙湾凹陷征10井地层流体相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湾凹陷征10井上乌尔禾组油气主要来自于下乌尔禾组泥质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5%~1.46%,岩石热解峰温(T_(max))为433~446℃,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目前处于生轻质油阶段。②上乌尔禾组地层流体成分表现为凝析气藏的流体组成,地层温度为166.0℃,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地层压力为155MPa,远高于露点压力,地-露压差大,表明地层条件下流体呈凝析气相特征,但地下油气相态与地表采出流体相态具有一定差异。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烃类流体相态分析结果均显示,征10井上乌尔禾组气藏为含大油环的凝析气藏。③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紧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油气近源垂向输导,向局部隆起区运聚,巨厚的三叠系及上乌尔禾组中上部区域盖层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最终在局部隆起区形成岩性-构造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相态 超深层 凝析气藏 近源成藏 上乌尔禾组 征10井 二叠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天海 许多年 +3 位作者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准确识别扇三角洲各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精度三维开发地震和大量钻井、测井资料,采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和古地貌恢复等方法,...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准确识别扇三角洲各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精度三维开发地震和大量钻井、测井资料,采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和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沙湾凹陷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湾凹陷百口泉组可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和数个五级层序,且3个四级层序分别对应百口泉组的3个层段,五级层序受短期沉积旋回控制,分别对应不同的沉积微相。②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岩性变化更为敏感,能量高值区对应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值区对应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低能量区对应滨浅湖亚相。③百一段和百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湖盆面积小,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百三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增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为典型的水进退积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性较好,被滨浅湖亚相的泥质岩所覆盖,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④研究区百口泉组扇体规模大、物源近,岩性以砂砾岩为主,为缓坡浅水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潜在的有利成藏区,是油气资源规模发现的重点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砂砾岩 古地貌 沉积相 缓坡浅水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百口泉组 三叠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东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小奇 任新成 +8 位作者 刘德志 陈迎宾 穆玉庆 王斌 商丰凯 孙中良 曲彦胜 宋振响 邱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沙湾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厘清凹陷内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中原油的来源,明确油气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对该凹陷东部典型井原油样品开展了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并基于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 沙湾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厘清凹陷内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中原油的来源,明确油气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对该凹陷东部典型井原油样品开展了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并基于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开展了原油分类和油源对比。沙湾凹陷东部不同层系原油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原油赋存于二叠系及侏罗系储层中,其全油δ13C值和Pr/Ph比值分别介于-31.0‰~-29.0‰和1.0~2.0,αααR规则甾烷相对含量具有C_(27)<C_(28)<C29的特征,萜烷类多数表现出C20<C21>C23 TT、C_(24)TeT/C_(26)TT<1的特征,且伽马蜡烷指数均小于0.30,这类原油主体来自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其中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样中未检出Ts,β-胡萝卜烷/C30藿烷比值大于1,三环萜烷分布表现出C20>C21>C23TT的特征,且甲基菲分布分数反映了原油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这表明其中混入了少量下二叠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第二类原油赋存于中侏罗统储层中,其典型特征为全油δ13C值及正构烷烃单体δ13C值主体大于-29.0‰,Pr/Ph比值相对较高,介于2.0~2.5,且C_(24)TeT/C_(26)TT比值大于1,表明这类原油主体为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第三类原油赋存于下白垩统储层中,其全油δ13 C值和Pr/Ph比值分别小于-31.0‰和1.0,αααR规则甾烷含量呈C_(27)≈C_(28)<C29特征,伽马蜡烷指数均高于0.50,正构烷烃单体δ13 C值随碳数升高而逐渐降低,且主体小于-31‰,表明这类原油主要来自下白垩统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饱和烃 芳烃 油源对比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类型与热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治平 王金铎 +5 位作者 李超 徐冰冰 范婕 刘德志 李松涛 张增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0,共11页
沙湾凹陷下组合油气资源丰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被证实是凹陷内主要的油气来源。然而,由于烃源岩埋深较大、勘探程度低,烃源岩类型、热演化以及生烃史尚不清楚,制约了下组合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本研究基于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认识下乌... 沙湾凹陷下组合油气资源丰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被证实是凹陷内主要的油气来源。然而,由于烃源岩埋深较大、勘探程度低,烃源岩类型、热演化以及生烃史尚不清楚,制约了下组合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本研究基于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认识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基本特征,利用盆地模拟恢复烃源岩热演化以及生烃演化史,在此基础上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湾凹陷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平均有机碳含量(TOC)为0.82%,生烃潜量(S_(1)+S_(2))为5.32 mg/g,为中等烃源岩,平均成熟度(Ro)为1.27%,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热演化模拟显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于晚三叠世晚期进入生烃门限(Ro=0.5%),晚侏罗世—晚白垩世达到生油高峰(Ro=1.0%)。白垩纪末期,有机质热演化进入了高成熟演化阶段(Ro>1.3%)。沙湾凹陷超深层储层经历多期油气充注,油气的多期混合以及断层活动的不均一性造成不同层位多种相态油气藏共存。研究认识为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沙湾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西斜坡上乌尔禾组油藏成藏模式新认识
18
作者 熊婷 刘宇 +4 位作者 陈文利 仲伟军 贾春明 姜涛 尚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2018年,在精细刻画古地貌的基础上划分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沉积相,以“沟槽控砂、相控储集层”的成藏模式部署上钻沙探1井首获突破。但由于沉积相和储集层研究不足,沙探1井钻遇的储集层规模未达预期,成藏模式还需要进... 2018年,在精细刻画古地貌的基础上划分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沉积相,以“沟槽控砂、相控储集层”的成藏模式部署上钻沙探1井首获突破。但由于沉积相和储集层研究不足,沙探1井钻遇的储集层规模未达预期,成藏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利用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沉积相和储集层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湾凹陷发育小拐扇和沙门子扇2个沉积体系,沙门子扇规模更大,发育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相;上乌尔禾组从下至上分为3段,其中,乌二段薄砂层、乌一段上砂组下部和下砂组上部砂砾岩为主要的储集体;上乌尔禾组发育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型储集层;通源断裂为油气输送提供优势通道。建立了“断裂通源、扇控储集层、裂缝控产”成藏模式,发现了沙湾凹陷西斜坡断层-岩性油藏和断层-地层油藏,拓展了上乌尔禾组的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沙湾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勘探历程 退覆式沉积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沙湾凹陷砂砾岩沸石胶结物与碎屑颗粒粘结差异成因分析
19
作者 况昊 周元东 +4 位作者 刘豪 潘浪 周润驰 王钧民 谭先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微观实验,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砂砾岩储集层中沸石胶结物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沸石胶结物与碎屑颗粒粘结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储集层中,塑性岩屑变形及偏碱性地层...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微观实验,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砂砾岩储集层中沸石胶结物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沸石胶结物与碎屑颗粒粘结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储集层中,塑性岩屑变形及偏碱性地层水使得浊沸石与碎屑颗粒的粘结性较强;下二叠统风城组储集层浊沸石在异常高压、酸性流体等条件下,与碎屑颗粒粘结程度低,而片沸石由于其晶体特征,与碎屑颗粒的粘结程度较高;上乌尔禾组和风城组储集层中沸石胶结物与碎屑颗粒粘结差异主要与岩石成分、异常压力、矿物类型、晶体结构及后期成岩流体改造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湾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风城组 沸石胶结物 碎屑颗粒 粘结差异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20
作者 胡婷婷 余海涛 +2 位作者 吴晨骁 关键 于景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共16页
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条件同玛湖凹陷相似,但储层基本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较为模糊,阻碍了该地区目的储层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观察、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等研究手段,对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分段的储层岩石学... 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条件同玛湖凹陷相似,但储层基本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较为模糊,阻碍了该地区目的储层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岩芯观察、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等研究手段,对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分段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乌一段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普遍见片状片弯状喉道,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乌二段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发育片状喉道,属于低孔中低渗储层。沉积和成岩因素为储层质量主要控制因素,沉积环境和凝灰质含量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和储集性能,成岩因素中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胶结和溶蚀作用造成储层物性进一步产生差异,异常压力对储层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以上因素造成乌二段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储层质量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乌尔禾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