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实体企业金融化——基于“掏空”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 被引量:69
1
作者 杜勇 眭鑫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19,共18页
本文从股权质押的视角切入,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实体企业金融化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比例先增后... 本文从股权质押的视角切入,基于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实体企业金融化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比例先增后减。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进一步识别了在股权质押下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与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动机。在金融化偏好检验中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可能促使企业配置具有投机性的、容易变现的短期金融资产,从而规避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在经济后果检验中发现,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企业会持有更多现金以预防不利情况。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控股股东专注于企业长远发展和投资者做出合理投资决策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金融化 控制权 掏空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网络连带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62
2
作者 高闯 关鑫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97,共10页
迄今为止,关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的研究仍然仅仅局限于"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这种研究范式既难以深刻揭示终极股东的隐蔽性,又无法系统地定量分析终极股东控制度。基于此,本文创造性地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构建起上市公司&q... 迄今为止,关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的研究仍然仅仅局限于"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这种研究范式既难以深刻揭示终极股东的隐蔽性,又无法系统地定量分析终极股东控制度。基于此,本文创造性地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构建起上市公司"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用大股东的社会网络连带作为追溯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及其控制权的逻辑起点,细致地甄别其社会网络连带关系,探寻其动员这些社会资本获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进而成为终极股东的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这一分析范式解析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类型及其动态演变的机理。这种新的分析框架能够更为精准地识别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测量和分析终极股东控制权,有效地弥补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的不足,从而为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社会资本 网络连带 控制链
原文传递
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股价崩盘风险:“利益协同”还是“隧道”效应? 被引量:63
3
作者 沈华玉 吴晓晖 吴世农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83,共19页
控股股东可能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形成"利益协同"效应,也可能"掏空"上市公司,产生"隧道"效应。那么,控股股东控制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呢?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控... 控股股东可能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形成"利益协同"效应,也可能"掏空"上市公司,产生"隧道"效应。那么,控股股东控制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呢?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控制权提升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不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隧道"效应的存在。在考虑内生性、遗漏变量、个体效应、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后,本文研究结果仍然稳健。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不同情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较高、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股权制衡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非国有企业、业绩较好的样本组中,两者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结论丰富了控股股东作用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为监管部门清楚认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作用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借鉴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控股股东 控制权 利益协同 “隧道”效应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93,共13页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收益 固定资产投资 股权并购
下载PDF
外资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被引量:30
5
作者 步丹璐 贺晨 文彩虹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101,共16页
外资股东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外资股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影响机制出发,研究外资股东基本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如何引导外资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1)外资持股比例与企业社... 外资股东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外资股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双向影响机制出发,研究外资股东基本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如何引导外资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1)外资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说明较高的持股比例是外资股东对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2)持股时长对持股比例较低的外资股东有正向的社会责任调节作用,说明持股时长能够缓解外资低持股水平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3)发放现金股利或引入国有性质股东能够增加外资持股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说明股利补偿与股权制衡是外资持股企业提升社会责任表现的有效手段。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外资的入股方式、投资动机与股东类型对外资持股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也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逐步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鼓励外资股东"多投长投"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还有助于上市公司合理制定相应政策,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外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持股 企业社会责任 外来者劣势 股利政策 股权制衡
原文传递
公司治理模式重构与控制权争夺——基于万科“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华 胡海川 卢颖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5-289,共15页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案例为背景,研究了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重构前后控制权争夺动因、...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案例为背景,研究了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重构前后控制权争夺动因、路径以及障碍的差异,提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层控制权维护与股东利益保护的路径和方法。本文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源于股权结构的分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公司价值创造中角色的转变。公司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造成了公司控制权的不稳定性,是引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动因。"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和谐共生的利益关系是控制权争夺的主要障碍;进行管理层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以及实行"合伙人制度"是防范控制权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监督制约作用是保持公司控制权稳定,保护股东利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董事会中心主义 公司治理模式 控制权争夺
原文传递
论控制股东和实控人滥用公司控制权时对弱势股东的赔偿责任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俊海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97,共17页
控制权是派生于股东资格的私权,更是公司治理之公器。控制权滥用侵害弱势股东权益,违反诚信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构成侵权背信,应对受害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要严格甄别股东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前者由股东直接诉讼予以救济,后者属公司... 控制权是派生于股东资格的私权,更是公司治理之公器。控制权滥用侵害弱势股东权益,违反诚信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构成侵权背信,应对受害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要严格甄别股东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前者由股东直接诉讼予以救济,后者属公司损害范畴,由公司直接诉讼或股东代表诉讼予以救济;若二者区分丧失必要性、正当性或可操作性,股东损害应被识别为直接损害。确定股东损害的最佳度量衡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建议《公司法》赋予股东代表诉讼胜诉原告基于持股比例的胜诉利益分取请求权。股东间接损害请求权随着股东资格走的原则并不绝对。建议裁判者在控制权滥用者恶意低价受让受害股东所持股权的情形下自动将前股东间接损害识别为直接损害,允许其提起股东直接诉讼。前股东就其直接损害享有的诉权不应被剥夺或限制。滥用控制权的控制权共同体成员要承担连带责任。控制权共同侵权源于公司治理失灵。公司兼具受害者和共同侵权者双重角色。公司对受害股东承担责任后可向控制权人求偿。建议《公司法》导入诚信原则和"控制权"概念,将"控股股东"易名为"控制股东",确立控制权人对公司和全体股东的信托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股东 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 弱势股东 前股东 侵权责任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兼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海航 熊小彤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本文在对当前几种公司治理理论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践,指出各种治理理论在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的局限性,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只能依据特殊国情,逐步通过制度演进来实现治理目标。
关键词 股东至上 共同治理 内部人控制 双重委托代理
原文传递
终极股东社会资本控制链的存在与动用——来自中国60家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8
9
作者 关鑫 高闯 吴维库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105,共9页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通常可以同时动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共6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要大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48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通常可以同时动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共6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要大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48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中,终极股东普遍存在着动用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终极控制的现象。并且,终极股东在强化其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过程中所动用的社会资本存量并不一致:对其他主要股东动用的社会资本最高;其他董事次之;非直接委派的经理人员最少。不同性质的终极股东动用社会资本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股东 社会资本 控制权
下载PDF
公司二元股权结构研究述评和展望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宇建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8,共13页
随着以信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二元股权结构赋予创始股东控制公司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重大经营与财务决策的权利,以激励企业家创业和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选用二元股权结构的动因,包括保护企业家... 随着以信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二元股权结构赋予创始股东控制公司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重大经营与财务决策的权利,以激励企业家创业和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选用二元股权结构的动因,包括保护企业家和创始股东控制权、防止恶意收购、防止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侵害和行业需要等。其次,从企业家才能、法治传统和成本与收益权衡等角度分析了二元股权结构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安排的机理。再次,综述了公司选择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后果,包括对股价、回报率和财务业绩的影响,对盈余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论是混合的。本文认为,需要加强对二元股权结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适用条件、经济后果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始股东 控制权 二元股权结构
原文传递
最终控制人特征、政府控制与公司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松 《中大管理研究》 2006年第1期98-119,共22页
本文采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属性、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所有权背离程度、控制链长度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呈非线性的正 U 型关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背离... 本文采用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属性、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所有权背离程度、控制链长度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了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呈非线性的正 U 型关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背离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不显著。政府目标多元化导致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目标并不一定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政府附加的社会责任给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来自于下级政府部门。政府对上市公司控制链越长,企业受到政府的干预就越少,公司的价值就会越高;而控制链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公司的价值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发现不同非政府实体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价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两权背离 控制链 政府控制 公司价值
下载PDF
公司接管中基于控制权收益的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屠巧平 张彩玉 《软科学》 CSSCI 2005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于公司接管动因的研究文献表明,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是大股东出现的主要动力;在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国家,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降低,控制权收益发生率提高;结果导致追求股东收益最大化的并购行... 关于公司接管动因的研究文献表明,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是大股东出现的主要动力;在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国家,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降低,控制权收益发生率提高;结果导致追求股东收益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因此,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应从市场制度缺陷入手,从相应的法律制度规则设立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控股股东 控制权收益 并购
下载PDF
论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勃兴:评《公司法(修订草案)》中股东会的权力机构地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俊海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6,共23页
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公司法的核心原则,是公司治理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新《公司法》应继续确认并夯实股东会的最高权威与终极控制权,扩充股东会法定职权,激活股东会运行机制。《外商投资... 股东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公司法的核心原则,是公司治理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新《公司法》应继续确认并夯实股东会的最高权威与终极控制权,扩充股东会法定职权,激活股东会运行机制。《外商投资法》废止了外企三法确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实现了内外资公司股东会中心主义的统一并轨。公司合规治理的关键是降低代理成本,而董事会中心主义、总经理中心主义与团队生产理论有悖代理法逻辑。美国上市公司治理历经银行债权人中心主义、经理人中心主义的失败教训,最终回归股东中心主义模式绝非偶然。股权与控制权脱节的“两权分离”是公司治理顽症,而非公司善治的灵丹妙药。董事会是执行机构,而非权力机构。章程与股东会决议有权收回或限制董事会职权。股东会法定职权条款为效力性规范。股东会中心主义模式的普通版、增强版与简易版各有千秋。股东会决议对不妥董事会决策具有例外纠偏与补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中心主义 剩余索取权 最终控制权 权力机构 董事会
原文传递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政策评议与建议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若愚 霍伟东 张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1,共9页
在经济增速减缓、结构性去杠杆以及流动性趋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股票市场持续挤出泡沫,长期维持低位震荡局面。疲软的市场行情造成股价大规模下行,质押股权的平仓风险、股东控制权的转移风险以及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日益加剧。为避免... 在经济增速减缓、结构性去杠杆以及流动性趋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股票市场持续挤出泡沫,长期维持低位震荡局面。疲软的市场行情造成股价大规模下行,质押股权的平仓风险、股东控制权的转移风险以及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日益加剧。为避免股权质押危机的负反馈机制危及整个金融市场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央监管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多种化解危机的政策和举措。鉴于此,本文在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各部门的驰援行动,并对这些举措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肯定了政策初显的成效,另一方面指出了当前政策所存在的风险转嫁、缺乏监督、甄别标准不一、忽略长效机制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稳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股权质押 流动性风险 股东控制权 系统性金融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 去杠杆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多层次资本市场 证券市场监管 金融监管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下载PDF
另类股东控制、关联交易与掏空——海南航空与海航集团关联交易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沈振宇 宋夏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9,共11页
由于我国国有股东的特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另类股东控制。在另类股东控制下,公司主要代理问题是另类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另类控股股东可能会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依据海南航空的股权结构、董事会... 由于我国国有股东的特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另类股东控制。在另类股东控制下,公司主要代理问题是另类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另类控股股东可能会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依据海南航空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成员和高管构成确定其为另类股东控制,并以海航集团与海南航空系列关联交易为案例,研究海航集团如何掏空海南航空。海航集团通过一系列高评估增值甚至超高评估增值的股权转让给海南航空,从海南航空套取资金或转移利益,导致海南航空为过多持有货币资金而大量负债、大量支付利息,降低了其盈利能力,甚至直接损害了其他股东利益。研究结果引发了对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监管、投资者保障机制设置、资产评估监管和国有资产改革等政策方面的探讨。本研究理论上拓展了公司控制权理论、公司代理问题和掏空理论等的研究内容,实践上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实践和国资改革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控制 关联交易 掏空
下载PDF
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控股股东行为分析与权利制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屠巧平 刘爱菊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7期65-68,共4页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应从市场制度缺陷入手,从相应的法律制度规则设立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控股股东 控制权收益 并购
下载PDF
公司治理中的控股股东责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静然 《财经理论研究》 2018年第1期76-85,共10页
控股股东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运营的关键决策者。控股股东作为经济主体,其治理公司的核心目的是盈利。当公司利益与控股股东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控股股东在利益诱导下,普遍会滥用股东控制权,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控股股东在企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企业运营的关键决策者。控股股东作为经济主体,其治理公司的核心目的是盈利。当公司利益与控股股东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控股股东在利益诱导下,普遍会滥用股东控制权,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为强化控股股东的责任,应通过确立控股股东行权原则、优化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外部监督制度、完善控股股东责任法律制度等措施,增加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成本,倒逼控股股东依法行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东责任 控制权 治理
下载PDF
实际控制人的公司法识别
18
作者 岳万兵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实际控制人概念的功能是为事实上的公司权力掌控者塑造规范内的主体地位,避免公司控制权脱法。对此概念内涵及外延的解读,应紧紧围绕其功能。拆解来看,“实际”意在强调“事实上”,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表达;“控制”意味着“稳定的控制力”... 实际控制人概念的功能是为事实上的公司权力掌控者塑造规范内的主体地位,避免公司控制权脱法。对此概念内涵及外延的解读,应紧紧围绕其功能。拆解来看,“实际”意在强调“事实上”,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表达;“控制”意味着“稳定的控制力”,其不以控制的客观强制性、积极行使控制权、从控制权中获益为必要条件,而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描述;“人”指向自然人或法人,可以是单独主体也可以是复数主体,但在实质主义标准下,法人只有在自身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时才能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非法人组织的治理模式人合性较强,其作为公司控制权的运作平台时应认定其背后的负责人/合伙人为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人。由实际控制人概念的内涵出发,可厘定其外延包括:(1)公司内部的控股股东、关键股东、执行董事、董事长等主体,此时法律文书应将“实际控制人”置于控股股东、董事长等名词之后并列使用,表达该主体实质掌握公司权力之意,其法律后果是规范适用可能发生变化;(2)公司外部的隐名投资人、协议控制人、形式权力人的近亲属及其他为公司/形式权力人所依附的主体等,此时“实际控制人”单独作名词使用,其法律后果是将该公司外部主体纳入公司制度的约束。现《公司法》对实际控制人的概念释义仍不够精准,有必要予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 隐名股东 协议控制 影子董事
原文传递
第一大股东性质、控制模式与公司业绩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建秀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9-54,共6页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的控制模式,政府和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不存在差异;在第一大股东高股权低控制模式下,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而在第一大股东低股权高控制模式下,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控制模式 公司业绩
下载PDF
控股股东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蓓 潘爱玲 王英英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98,共7页
企业的股权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制为出发点,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 企业的股权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制为出发点,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公司兼具支持与掏空双重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逐使得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更具有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过度投资 控制权 现金流权 控制权私有收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