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限售股权定价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彭莉
张鼎祖
伍建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权实质为限售股权,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限售期的不确定性。通过对2004~2006年5月间326笔我国上市公司限售股权转让信息的研究发现:限售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是有理论和实证依据的,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国...
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权实质为限售股权,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限售期的不确定性。通过对2004~2006年5月间326笔我国上市公司限售股权转让信息的研究发现:限售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是有理论和实证依据的,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净资产、控制权收益以及公司流通股比例与限售股定价正相关。流动性约束与限售股定价负相关。受让方为非国有性质时,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较低。股权转让方式、公司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对限售股定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限售股
定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振信
张雪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出于和大股东相同的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的目的,管理层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披露的直接提供者,与大股东合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出于和大股东相同的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的目的,管理层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披露的直接提供者,与大股东合谋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利用核以及类Shapley值概念分析了两者合谋的根源和实现条件,结果表明:除了加强各自的收益、成本控制外,对其中一方参数(如持股比例)的控制会影响到另一方参与合谋的积极性,通过相互约束可以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从而实现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合作博弈
核
类Shapley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认股权证定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秉祥
李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在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中认股权证也作为一种对价支付手段,而目前对认股权证的定价大多是简单地套用B-S模型。将我国证券市场上现有的认股权证分为欧式备兑认购权证、欧式认沽权证、欧式股本认购权证和美式认沽权证四类,根据不同类型分...
在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中认股权证也作为一种对价支付手段,而目前对认股权证的定价大多是简单地套用B-S模型。将我国证券市场上现有的认股权证分为欧式备兑认购权证、欧式认沽权证、欧式股本认购权证和美式认沽权证四类,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相应的定价模型,并对含有认股权证对价方案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给流通股股东的补偿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股权证
期权定价
股权分置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改中征集委托投票制度的思考
4
作者
张辉
《政法论丛》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征集委托投票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民法上的委托代理,但股权分置改革赋予委托投票诸多特殊性。同时,关于委托授权范围和法律效力在股改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这不利于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因此,对委托投票进行统一的规范是必要的。
关键词
征集委托投票
股权分置改革
流通股股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对管理者的激励博弈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边策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77,共4页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爱民
常佩佩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8-46,共9页
本文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的前一季度,股改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负;股改完成的后一季度,股改公...
本文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的前一季度,股改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负;股改完成的后一季度,股改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正;股改后几批的公司比前几批的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沪市的股改公司比深市的股改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低对价股改公司比高对价股改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环境、股权分置改革与决策有用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修宗峰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42,49,共9页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地区制度环境,从会计规则内外部执行机制耦合的角度,运用盈余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模型,本文首次研究了制度环境与股权分置改革两者共同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地区制度环境,从会计规则内外部执行机制耦合的角度,运用盈余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模型,本文首次研究了制度环境与股权分置改革两者共同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股改对价越低的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越高。本文对国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并结合地区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考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分置改革
决策有用性
股改对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改承诺履行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4-97,共4页
股改承诺本质上是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合同,但实践中出现了某些承诺在承诺主体、承诺事项等方面存在着法律上的风险,这些风险对承诺的履行构成威胁,并辐射到关于公司治理权力的分配。一旦承诺履行不能实现,法律责任就具有了维...
股改承诺本质上是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合同,但实践中出现了某些承诺在承诺主体、承诺事项等方面存在着法律上的风险,这些风险对承诺的履行构成威胁,并辐射到关于公司治理权力的分配。一旦承诺履行不能实现,法律责任就具有了维护股改利益的意义,而责任规则的微观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改承诺
非流通股股东
公司治理权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环境、股改进程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杜兴强
修宗峰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从股改进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研究了股改进程中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率先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其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低。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噪音...
本文从股改进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研究了股改进程中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率先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其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低。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噪音交易理论"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后果以及理解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改进程
盈余信息含量
原文传递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
被引量:
16
10
作者
尹蘅
《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新生事物,分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股价回购的动因能够深层次地为股权分置改革服务。检验现实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可以为促进股份回购健康良性地发展提供学术依据。
关键词
股份回购
股权分置改革
动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流通环境下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三方博弈分析
被引量:
8
11
作者
徐慧玲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9,共9页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投资者保护
委托代理
纳什均衡
原文传递
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宋小保
邱海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16,共10页
本文以2003—2008年发生大股东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改后大股东利用资产注入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将优质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中,提升公司业绩;...
本文以2003—2008年发生大股东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改后大股东利用资产注入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将优质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中,提升公司业绩;(2)股改前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股改后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3)股权分置改革后民营企业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变化强于国有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大股东
资产注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股改前后我国股市文化的变迁
13
作者
姚电
易云鹏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22-24,108,共4页
股改前中国股市的主流文化是投机文化,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缺陷,同时股票市场供求失衡、市场效率低和股市旧文化的误导也是重要原因。股改后的股东利益的一致、价值中枢的形成及市场扩容、金融产品创新有有利于股市新文...
股改前中国股市的主流文化是投机文化,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缺陷,同时股票市场供求失衡、市场效率低和股市旧文化的误导也是重要原因。股改后的股东利益的一致、价值中枢的形成及市场扩容、金融产品创新有有利于股市新文化——投资文化的形成。但股市新文化的培育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投机文化
投资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限售股权定价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彭莉
张鼎祖
伍建筑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广发证券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资助
文摘
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权实质为限售股权,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限售期的不确定性。通过对2004~2006年5月间326笔我国上市公司限售股权转让信息的研究发现:限售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是有理论和实证依据的,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净资产、控制权收益以及公司流通股比例与限售股定价正相关。流动性约束与限售股定价负相关。受让方为非国有性质时,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较低。股权转让方式、公司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对限售股定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限售股
定价
Keywords
share
splitting
reform
Restricted
Stock
Pricing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振信
张雪峰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基金
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Z200710009003)
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项目(200507035)
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校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出于和大股东相同的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的目的,管理层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披露的直接提供者,与大股东合谋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利用核以及类Shapley值概念分析了两者合谋的根源和实现条件,结果表明:除了加强各自的收益、成本控制外,对其中一方参数(如持股比例)的控制会影响到另一方参与合谋的积极性,通过相互约束可以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从而实现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合作博弈
核
类Shapley值
Keywords
share
splitting
reform
cooperation
game
core
quasi
-
Shapley
value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认股权证定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秉祥
李凤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摘
在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中认股权证也作为一种对价支付手段,而目前对认股权证的定价大多是简单地套用B-S模型。将我国证券市场上现有的认股权证分为欧式备兑认购权证、欧式认沽权证、欧式股本认购权证和美式认沽权证四类,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相应的定价模型,并对含有认股权证对价方案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给流通股股东的补偿度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认股权证
期权定价
股权分置改革
Keywords
warrants
option
pricing
share
splitting
reform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改中征集委托投票制度的思考
4
作者
张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文摘
征集委托投票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民法上的委托代理,但股权分置改革赋予委托投票诸多特殊性。同时,关于委托授权范围和法律效力在股改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这不利于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因此,对委托投票进行统一的规范是必要的。
关键词
征集委托投票
股权分置改革
流通股股东
Keywords
voting
proxy
the
share
splitting
reform
negotiable
share
holders
分类号
DF438.7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对管理者的激励博弈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雪峰
吴振信
边策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77,共4页
基金
北京市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SZ200710009003
文摘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Keywords
share
splitting
reform
option
incentive
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分类号
F224.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爱民
常佩佩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会计系
出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8-46,共9页
文摘
本文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的前一季度,股改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负;股改完成的后一季度,股改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为正;股改后几批的公司比前几批的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沪市的股改公司比深市的股改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低对价股改公司比高对价股改公司有更显著的操控性应计利润。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Keywords
share
split
reform
bargaining
price
earnings
management
discretional
accruals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环境、股权分置改革与决策有用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修宗峰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42,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环境
政治联系
+2 种基金
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行为"(7107205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制度环境
会计准则变迁及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与决策相关性研究"(2009JJD790040)]
文摘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结合地区制度环境,从会计规则内外部执行机制耦合的角度,运用盈余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模型,本文首次研究了制度环境与股权分置改革两者共同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股改对价越低的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越高。本文对国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并结合地区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考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分置改革
决策有用性
股改对价
Keyword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share
split
reform
decision-making
usefulness
share
reform
on
the
price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改承诺履行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辉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4-97,共4页
文摘
股改承诺本质上是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合同,但实践中出现了某些承诺在承诺主体、承诺事项等方面存在着法律上的风险,这些风险对承诺的履行构成威胁,并辐射到关于公司治理权力的分配。一旦承诺履行不能实现,法律责任就具有了维护股改利益的意义,而责任规则的微观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股改承诺
非流通股股东
公司治理权力
Keywords
promise
of
share
split
reform
holders
of
non-tradable
share
s
corporate
governance
power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环境、股改进程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杜兴强
修宗峰
机构
厦门大学会计系
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CJY010)
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项目(101087)
文摘
本文从股改进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研究了股改进程中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越好,率先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其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越低。对于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噪音交易理论"进行了解释。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后果以及理解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改进程
盈余信息含量
Keyword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process
of
the
share
-
splitting
structure
reform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
分类号
F23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
被引量:
16
10
作者
尹蘅
机构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
2007年第5期61-65,共5页
文摘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新生事物,分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股价回购的动因能够深层次地为股权分置改革服务。检验现实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可以为促进股份回购健康良性地发展提供学术依据。
关键词
股份回购
股权分置改革
动因分析
Keywords
stock
repurchase
share
split
structure
reform
motivation
hypothesis
分类号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流通环境下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三方博弈分析
被引量:
8
11
作者
徐慧玲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09YJC790075)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青年项目(Q20102201)
文摘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投资者保护
委托代理
纳什均衡
Keywords
share
-
split
reform
investor
protection
principal-agent
problem
Nash
equilibrium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宋小保
邱海琴
机构
汕头大学商学院
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08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630180)
文摘
本文以2003—2008年发生大股东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改后大股东利用资产注入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将优质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中,提升公司业绩;(2)股改前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股改后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3)股权分置改革后民营企业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变化强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大股东
资产注入
Keywords
share
-
split
reform
big
share
holder
asset
injection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股改前后我国股市文化的变迁
13
作者
姚电
易云鹏
机构
宜春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22-24,108,共4页
基金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构与股市新文化的形成"(项目主持人:姚电
项目编号:JJ09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股改前中国股市的主流文化是投机文化,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缺陷,同时股票市场供求失衡、市场效率低和股市旧文化的误导也是重要原因。股改后的股东利益的一致、价值中枢的形成及市场扩容、金融产品创新有有利于股市新文化——投资文化的形成。但股市新文化的培育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投机文化
投资文化
Keywords
share
-
split
reform
speculative
culture
investment
culture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限售股权定价的实证检验
彭莉
张鼎祖
伍建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的博弈分析
吴振信
张雪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认股权证定价问题研究
李秉祥
李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股改中征集委托投票制度的思考
张辉
《政法论丛》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对管理者的激励博弈分析
张雪峰
吴振信
边策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张爱民
常佩佩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制度环境、股权分置改革与决策有用性
修宗峰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股改承诺履行的法律分析
张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制度环境、股改进程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
杜兴强
修宗峰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10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
尹蘅
《经济与管理》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全流通环境下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三方博弈分析
徐慧玲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8
原文传递
12
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资产注入动机的影响研究
宋小保
邱海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析股改前后我国股市文化的变迁
姚电
易云鹏
《宜春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