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宫城东门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
作者 汪盈 董新林 +14 位作者 陈永志 左利军 张敏 牛莉 韩利杰 肖淮雁 张林 王岩 于忠昌 张晓强 陈小云 汪盈 李淼 刘方 叶晓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7,共25页
2015年7~10月,辽上京考古队发掘了辽上京宫城东门遗址,发现宫城墙、夯土台基、慢道等遗迹,出土了一批辽代及其以后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器。宫城东门是一座"分心槽"布局的殿堂式城门,与其他过洞式城门不同,是研究辽代建筑技术... 2015年7~10月,辽上京考古队发掘了辽上京宫城东门遗址,发现宫城墙、夯土台基、慢道等遗迹,出土了一批辽代及其以后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器。宫城东门是一座"分心槽"布局的殿堂式城门,与其他过洞式城门不同,是研究辽代建筑技术、辽代都城城门制度、辽代都城的朝向布局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巴林左旗 辽上京 宫城东门遗址 分心槽布局 辽金时期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盈 董新林 +3 位作者 陈永志 曹建恩 左利军 肖淮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共6页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图一)。城址南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关键词 内蒙古 辽上京 宫城南门 东向 轴线布局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宫城城墙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3
作者 汪盈 董新林 +3 位作者 陈永志 左利军 肖淮雁 李春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8-97,共20页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第一座都城。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辽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第一座都城。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辽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共同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测绘、勘探和发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巴林左旗 辽上京 宫城城墙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新林 陈永志 +4 位作者 汪盈 肖淮雁 岳够明 马东旗 左利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共4页
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紧邻现代城镇。上京城平面略呈“日”字形,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西山坡是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和全城的制高点。山坡上有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群,其中北组有三座圆台形建筑基址,... 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紧邻现代城镇。上京城平面略呈“日”字形,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西山坡是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和全城的制高点。山坡上有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群,其中北组有三座圆台形建筑基址,地面保存较高,曾屡遭盗掘破坏。中间基址位于北组的轴线上,规模最大,编号为一号建筑基址(YTl)。南、北两座基址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上京城址 佛寺遗址 辽代
原文传递
辽上京宫城南门门楼基座做法初探
5
作者 王文丹 《草原文物》 2020年第2期90-98,共9页
在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的西墩台夯土台面上,有一列进深方向的柱洞,发掘报告据此推测墩台上的木构门楼建筑或其"平坐"采用永定柱做法。然而在城墙营造过程中,还存在其他立柱情况,《营造法式》中的"永定柱"亦具多重含... 在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的西墩台夯土台面上,有一列进深方向的柱洞,发掘报告据此推测墩台上的木构门楼建筑或其"平坐"采用永定柱做法。然而在城墙营造过程中,还存在其他立柱情况,《营造法式》中的"永定柱"亦具多重含义,而不同的立柱又涉及不同的基座复原方案。鉴于此,本文试从城墙筑造工序入手,结合相关考古及文献资料探析柱洞性质,并参考同期图像资料,探讨辽上京宫城南门门楼基座的可能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 柱洞属性 《营造法式》 基座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