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旅游业效应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浩 陆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4-848,853,共6页
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将给旅游业带来的期间效应、长期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并对其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北京和上海应该借鉴2000年悉尼奥运会等活动的成功经验,延长事前效应和后续效应,以增强奥运会和世博会对旅游... 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将给旅游业带来的期间效应、长期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并对其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北京和上海应该借鉴2000年悉尼奥运会等活动的成功经验,延长事前效应和后续效应,以增强奥运会和世博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奥运会 上海 世界博览会 旅游业效应 城市环境
下载PDF
基于SEM的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及行为意向关系研究——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5-746,共12页
基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世界级博览会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行为意向、重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表明:(1)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 基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世界级博览会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行为意向、重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表明:(1)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六个测量维度。(2)效用价值、服务价值、愉悦价值对游客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美感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3)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对游客重游永久世博意向影响显著,而感知价格、美感价值影响不显著。(4)感知价值维度上,效用价值是主导国内游客行为意向与重游永久世博意向的主要因素。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模型,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重大事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感知价值 行为意向 重游意向 上海世博会
原文传递
重大事件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模型及实证研究——以2010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1 位作者 夏巧云 刘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6,共7页
文章采用SPSS18.0和AMO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构建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测量维度模型,并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 文章采用SPSS18.0和AMO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构建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测量维度模型,并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6个测量维度。②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在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等维度上测量均值较高,整体感知价值达到满意水平;相对而言,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维度均值偏低,需求刚性、不规则性和市场供求关系是主因。③感知价值与各测量维度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关系,其相关性强弱依次是效用价值、愉悦价值、美感价值、服务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该研究结论推进了游客感知价值理论和测度方法的实证应用,对世博会等同类国际性重大事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感知价值 上海世博会 国内游客
下载PDF
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曾琪洁 吕丽 +1 位作者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5期103-111,共9页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在核心内容的需求方面,旅游者需求较高的依次为: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在衍生产品的需求方面,旅游者对特许旅游纪念品中的世博护照、海宝和世博纪念徽章的需求较大,对出版发行服务中地图的需求较多,对网络文化服务的需求度正逐步提高。分析发现,基于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者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和月均收入因素的影响,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园次数和出游方式的影响较小,文章并据此探讨未来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旅游 旅游者需求 差异性 上海世博会
下载PDF
棕地生态恢复与再生:上海世博园核心景观定位与设计方案 被引量:26
5
作者 俞孔坚 凌世红 方琬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方案综合... 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绿地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大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业棕地的生态恢复和工业遗产的利用途径,在满足大型会展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城市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景观。方案综合解决滨江洪涝、生态重建、人流疏散、遗产利用、文化展示等问题,使世博成为一块滨江的绿地、世博绿地和城市的绿地,满足会展期间和会展之后的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用地 棕地 生态恢复 世博公园 上海世博会
原文传递
上海世博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黄嫣旻 魏海萍 +1 位作者 段玉森 张懿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3,共6页
通过2001—2010年世博会同期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简析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世博后空气污染反弹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世博期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8.4%,为历年同期最佳;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成效显... 通过2001—2010年世博会同期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简析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世博后空气污染反弹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世博期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8.4%,为历年同期最佳;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成效显著,尤其是脱硫措施实施效果明显;世博后由于季节变换、沙尘影响和监管力度减弱等因素导致空气污染有所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环境空气质量 变化特征 原因分析 世博后反弹
下载PDF
后世博效应研究及预测——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炳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基于后世博效应的一般性研究,结合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世博会举办后的2011年为时间基点,以"十二五"期间为时间窗口,分乐观情景、基准情景和风险情景三种情境对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后... 基于后世博效应的一般性研究,结合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世博会举办后的2011年为时间基点,以"十二五"期间为时间窗口,分乐观情景、基准情景和风险情景三种情境对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后世博上海GDP增长率略有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在8.21%和10.96%之间;后世博效应将带动旅游、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世博效应 情景分析 上海后世博 经济预测
原文传递
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感知态度与期望的实证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英之 臧胜男 彭兰亚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重大事件举办的重要参与者和潜在旅游者,其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以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居民对旅...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重大事件举办的重要参与者和潜在旅游者,其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以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的感知态度与期望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居民对旅游重大事件可能影响的感知态度与期望的关系,进行旅游重大事件的居民感知态度与期望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重大事件 感知态度 上海世博会
下载PDF
上海世博园区雨水生态化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绿水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35,共5页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调节、补充区域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资源型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及人工湿地4个方面,阐述了雨水径流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上海世博会绿地中的应用,分析了...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调节、补充区域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资源型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及人工湿地4个方面,阐述了雨水径流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上海世博会绿地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处理技术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各项技术的处理效果、占地面积、后续管理、景观效果和适用场所的基础上,认为资源型透水铺装和屋顶绿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下凹式绿地及人工湿地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园 风景园林 雨水 生态化处理 雨水径流最佳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旅游者空间扩散网络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吕丽 陆林 凌善金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为节点,构建了世博会客流向长三角区域空间扩散的网络,并对网络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了每个城市的集聚、中转和扩散客流的能力。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整体旅游流互动不明...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地级城市为节点,构建了世博会客流向长三角区域空间扩散的网络,并对网络的整体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了每个城市的集聚、中转和扩散客流的能力。网络的整体密度是0.2583,整体旅游流互动不明显,网络直径是4,旅游者至多在旅游线路中安排4个旅游城市。上海、苏州、杭州等节点城市在世博会客流空间扩散网络中处于竞争优势,对客流的虹吸效应较强。上海、苏州、杭州的集聚、中转、扩散能力最强,在网络中位于核心;南京、无锡、嘉兴的集聚、中转、扩散客流能力次之,是次级核心节点城市;常州、宁波、绍兴、扬州、镇江等城市是次级边缘节点城市;湖州是孤岛型城市,其余城市为边缘节点城市。受空间距离、旅游地资源、旅游地旅游发展情况等影响,长三角城市在接受世博会客流的空间扩散的效应中呈现一定的差异。从长三角区域整体来说,上海世博会对旅游客流的集聚效应要强于其对周边地区的空间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上海世博会 长三角区域
下载PDF
2010世博会背景下城市滨水工业遗址的更新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阎波 邓蜀阳 顾红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52,共6页
针对当前城市中赖水为生的传统工业基地走向衰落,城市滨水区大量的产业建筑被废弃、闲置,环境逐渐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以"2008七校联合毕业设计"重庆大学规划方案为例,在对上海江南造船厂区域转化为世博会工业博物馆群的改造再... 针对当前城市中赖水为生的传统工业基地走向衰落,城市滨水区大量的产业建筑被废弃、闲置,环境逐渐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以"2008七校联合毕业设计"重庆大学规划方案为例,在对上海江南造船厂区域转化为世博会工业博物馆群的改造再利用方案中,分析了具体的改造方式和改造后的效果,试图在延续城市文脉、原有景观利用、原有产业用房更新及滨水生态恢复等方面探寻一条城市滨水工业遗址更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上海世博会 滨水工业遗址 旧城更新
下载PDF
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及配套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伟英 郭金涛 +2 位作者 许京晶 陆辉 张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5-48,53,共5页
结合国际权威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出了上海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饮用水安全及进一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世博会直饮水水质要求... 结合国际权威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出了上海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饮用水安全及进一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世博会直饮水水质要求,采用颗粒活性炭/超滤/紫外消毒组合工艺对模拟的世博园区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的浊度、CODMn、UV254和细菌总数分别为0.155 NTU、0.35 mg/L、0.009 cm-1和零,出水水质达到了GB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世博会直饮水水质推荐标准的要求。由此可知,采用颗粒活性炭/超滤/紫外消毒深度处理工艺制备直饮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直饮水 超滤 颗粒活性炭 紫外消毒
原文传递
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中的实施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强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8,共4页
介绍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体系框架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情况,阐述全过程BIM+项目管理实施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的实施,总结出该模式为项目带来的效益,同时对未来工程行业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 介绍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体系框架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情况,阐述全过程BIM+项目管理实施模式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的实施,总结出该模式为项目带来的效益,同时对未来工程行业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全过程BIM+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项目管理 全过程 上海世博会
下载PDF
重大事件游客消费行为及偏好的中外比较研究——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2 位作者 夏巧云 吴悦 王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大样本游客调研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研究中外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偏好差异及其产业影响。研究表明:(1)国内游客住宿以经济型饭店为主,住宿地集中在世博园区周边及城郊区域,入境游客以星级饭店为主,住地集中城市商业中心附... 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大样本游客调研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研究中外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偏好差异及其产业影响。研究表明:(1)国内游客住宿以经济型饭店为主,住宿地集中在世博园区周边及城郊区域,入境游客以星级饭店为主,住地集中城市商业中心附近区域。(2)中外游客在世博园区餐饮消费以快餐及地方特色餐饮为主,消费偏好维度中游客最关注的是菜肴维度与服务维度,国内游客更关注菜肴,入境游客更关注服务。(3)国内游客购买世博商品主要留作纪念,入境游客主要用于馈赠,消费偏好维度中国内游客最为关注是商品主题文化属性和设计加工维度,入境游客最为关注商品的商业维度和功能效用维度。(4)国内游客市内游憩空间区域集中程度高于入境游客;中外游客市内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入境游客选择出租车出行较多;国内游客晚间活动以游览世博园为主,入境游客选择其他娱乐活动较多。对世博游客行为特征与消费偏好进行深入比较研究,理论上丰富了重大事件旅游研究内容,实践上对于重大事件旅游市场开发与目的地产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行为特征 消费偏好 比较研究 上海世博会
原文传递
上海世博会对游客的国家形象认知效果研究——基于议程设置视角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秋菊 童娟娟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46-56,共11页
现有传播研究缺少对大型事件本身作为媒介的关注。该研究聚焦于作为新型媒介的大型事件,在议程设置理论指导下,以国家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日本馆游客展开认知形象研究,试图探讨事件作为新媒介的传播效果。针对... 现有传播研究缺少对大型事件本身作为媒介的关注。该研究聚焦于作为新型媒介的大型事件,在议程设置理论指导下,以国家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日本馆游客展开认知形象研究,试图探讨事件作为新媒介的传播效果。针对156名游客进行的事前、事中现场调研,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世博会作为事件媒介载体在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议程设置特点。"议题"主要通过位置强调、面积和数量、规模(频次)重视、加框以及媒介语言的使用等途径进行凸显。第二,事前-事中对比显示游客的国家形象认知变化是强化、弱化和建构并行;变化的发生与事件媒介议程设置有关。变化主要表现为:目标型游客事前认知中的部分积极成分被强化,部分消极成分被弱化;事前认知模糊或者缺乏认知的大众型游客在事中会迅速建构某些方面的形象认知。第三,认知变化与事件媒介议程设置有关,体验型媒介语言和实用性信息易获得高关注,事件加框效果不及常识加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事件媒介 游客 国家形象认知 议程设置
下载PDF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小祥 庄恩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世博会的价值、探讨世博会传播的规律、阐述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世博会来有效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世博会的价值、探讨世博会传播的规律、阐述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世博会来有效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若干策略,这不仅对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传承世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促进跨文化沟通、理解和合作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跨文化传播 价值 策略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文化会展活动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锋 邢树森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上海世博会为文化会展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文化会展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立足于对文化会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中国文化会展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阐述文化会展与上海世博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世博会文化会展活... 上海世博会为文化会展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文化会展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立足于对文化会展的认识和理解,结合中国文化会展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阐述文化会展与上海世博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世博会文化会展活动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会展 上海世博会 建议
下载PDF
上海世博园区种植及生态防控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伟良 蔡永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上海世博会是展现当代科技成果的大舞台,绿化技术也十分先进。对应用于上海世博园区的特殊功能植物筛选技术、成品乔木储育与栽植技术、绿地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等绿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述,以期为今后国内外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 上海世博会是展现当代科技成果的大舞台,绿化技术也十分先进。对应用于上海世博园区的特殊功能植物筛选技术、成品乔木储育与栽植技术、绿地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等绿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述,以期为今后国内外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营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并推动园林绿化科学技术在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上海世博会 种植技术 生态防控技术
下载PDF
符号、文化与武术雕塑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国志 王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它蕴含的深厚的哲理、和谐的价值理念迎合了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主题。以武术、李小龙为中国元素而创作的"CHINA功夫"雕塑亮相世博,宣传了武术,传播了中国文化,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也为武...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它蕴含的深厚的哲理、和谐的价值理念迎合了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主题。以武术、李小龙为中国元素而创作的"CHINA功夫"雕塑亮相世博,宣传了武术,传播了中国文化,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也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世博会上"CHINA功夫"雕塑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雕塑 上海世博会 CHINA功夫 国际化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和部分国家馆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洁民 吴宏磊 +1 位作者 何志军 张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简要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总体布置及场馆分布。对世博会主题馆大跨度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新型大跨度张弦结构和混合柱间支撑体系的结构选型、布置,同时,对人字形支承柱、楼面框架梁选型以及张弦桁架索撑连接节点设计做了探... 简要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总体布置及场馆分布。对世博会主题馆大跨度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新型大跨度张弦结构和混合柱间支撑体系的结构选型、布置,同时,对人字形支承柱、楼面框架梁选型以及张弦桁架索撑连接节点设计做了探讨。最后,对西班牙馆、英国馆、荷兰馆、法国馆和丹麦馆的建筑和结构设计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主题馆 大跨度张弦桁架 西班牙馆 英国馆 荷兰馆 法国馆 丹麦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