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结构、工艺和风格
1
作者 徐丽莉 丁忠明 苏荣誉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653-661,共9页
本文是对湖南省博物馆藏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初步研究。首先对人面纹方鼎的器形及纹饰进行了介绍,其次,通过X射线照相技术以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技术)对方鼎的铸造工艺等信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确认人面纹方鼎为浑铸成型。此外,... 本文是对湖南省博物馆藏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初步研究。首先对人面纹方鼎的器形及纹饰进行了介绍,其次,通过X射线照相技术以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技术)对方鼎的铸造工艺等信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确认人面纹方鼎为浑铸成型。此外,本文还对人面纹饰风格器物进行了讨论,试图对方鼎人面纹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指出人面纹方鼎属于商代南方青铜器类型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纹方鼎 大禾 商代青铜器 X-CT技术
原文传递
皖南出土商代青铜容器的年代与性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爱冰 陆勤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92,共10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to the assemblages,type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the bronze Jue-cup and Jia-pitcher with animal mask designs unearthed at Tongling City could be dated as the late phase of Erligang Culture;the Di... Based on the analyses to the assemblages,type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the bronze Jue-cup and Jia-pitcher with animal mask designs unearthed at Tongling City could be dated as the late phase of Erligang Culture;the Ding-tripod with "cloud pattern" and conical legs unearthed at Langxi County could be dated as the late phase of Erligang Culture to the early phase of Yinxu Period;the Yan-steamers with animal mask pattern unearthed at Shexian and Fanchang Counties and Tongling City and the Lei-vessel with scroll pattern unearthed at Dongzhi County could be dated as the lat phase of Yinxu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sequential discoveries of bronzes with featur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from the Erlitou Culture to Yinxu Period 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Huai and the Yangtze Rivers may figure out the outlined southward advancing route of the Xia and Shang Civilizations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the location for them to cross the Yangtze River would have been at along the bank through Wangjiang,Congyang and Wuwei Counties,Dongzhi,Guichi,Tongling and Fanchang to the south of which across the Yangtze River were just the core area of the copper mines in the southern Anh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商代 青铜容器 分期断代
原文传递
新干商代不锈青铜器的表层元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志孟 邹惠良 +1 位作者 彭适凡 刘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8,共5页
江西新干近年出土的商代大批青铜器中有数件显露光亮金属色泽迄今未锈蚀,同其它共存的重蚀铜器相比异常醒目。通过俄歇电子能谱及电子探针对不锈铜器碎片进行了表层元素分析,发现其外层含高量锡且含锡量高于内层,还在表层3~10μ... 江西新干近年出土的商代大批青铜器中有数件显露光亮金属色泽迄今未锈蚀,同其它共存的重蚀铜器相比异常醒目。通过俄歇电子能谱及电子探针对不锈铜器碎片进行了表层元素分析,发现其外层含高量锡且含锡量高于内层,还在表层3~10μm处检测到铼和稀土元素。结果表明样品表层存在一层含铼和稀土元素的富锡铜基合金,系优良防腐层。为研究考证新干商代不锈青铜器是否曾经人为的进行防腐涂层处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青铜器 防腐涂层
下载PDF
赣鄂豫地区商代青铜器和部分铜铅矿料来源的初探 被引量:39
4
作者 彭子成 刘永刚 +1 位作者 刘诗中 华觉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悬案。该文采用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5...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悬案。该文采用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5件赣鄂豫地区商代青铜器和22个商周、春秋及现代的铜铅矿料样品。经对比发现,具有铅同位素中等比值的青铜器其银矿源主要来自江西的瑞昌铜岭和湖北的大冶铜绿山。在河南出现的铅同位素高比值的青铜器,其矿源可能来自商王朝的北方地区,如河北辽宁一带,史料称之为古方。然而对铅同位素低比值的青铜矿料,有可能与江西、湖南诸地区的浅成多金属铀矿床有关。这与武丁时期商王朝向南方开拓银路的史料背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青铜器 铜铅矿料 铅同位素 来源 铜矿床
下载PDF
从金文看周代媵妾婚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兆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金文中,作器者分别以7种名义为出嫁女铸媵器。有些铭文虽无“媵”字,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推定其为媵器。两女同时被媵送时,其中一女是作为异姓他国来媵的媵妾。两个出嫁女的称谓可能铸于同一媵器之中,也可能分别铸于不同的媵器之中。周... 金文中,作器者分别以7种名义为出嫁女铸媵器。有些铭文虽无“媵”字,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推定其为媵器。两女同时被媵送时,其中一女是作为异姓他国来媵的媵妾。两个出嫁女的称谓可能铸于同一媵器之中,也可能分别铸于不同的媵器之中。周代这种异姓嫡媵婚制,使周代女性地位一落千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周代 女性 媵器 媵妾婚制 婚姻
下载PDF
金文中的女性享祭者及其社会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兆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86,共8页
以金文中女性享祭情况与男性享祭情况的对比为纬,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高低的量化相对值;以不同时期女性享祭情况的发展变化为经,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变化的量化绝对值,揭示出殷周社会对女性享祭者的尊崇逐渐减弱的事实,证明殷周女性社会... 以金文中女性享祭情况与男性享祭情况的对比为纬,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高低的量化相对值;以不同时期女性享祭情况的发展变化为经,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变化的量化绝对值,揭示出殷周社会对女性享祭者的尊崇逐渐减弱的事实,证明殷周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微并逐步下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 金文 祭祀 享祭者 女性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