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圈足上的镂孔:试论商代青铜器的泥芯撑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煜 《南方文物》 201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商代青铜器的圈足部位常常可见一些孔洞,这些孔洞的形成与泥芯撑的设置有关。泥芯撑是使用复合范铸造青铜器时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范和芯之间的定位和保持壁厚,避免盲芯成为"悬芯"。这一技术看似简单,却有其重要的工艺价... 商代青铜器的圈足部位常常可见一些孔洞,这些孔洞的形成与泥芯撑的设置有关。泥芯撑是使用复合范铸造青铜器时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范和芯之间的定位和保持壁厚,避免盲芯成为"悬芯"。这一技术看似简单,却有其重要的工艺价值,其本身的技术演进路径与青铜器铸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试图梳理从二里头到晚商时期各类青铜器使用泥芯撑技术的概况,丰富对商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青铜器 泥芯撑 十字镂孔
下载PDF
虎人卣中的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技术与艺术渊源
2
作者 苏荣誉 段西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5,共14页
传出于湖南省的两件虎人卣分别收藏在京都泉屋博古馆和巴黎色努齐博物馆,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代表性杰作。本文根据最新考察,特别是结合CT扫描结果,深入辨析虎人卣的结构、装饰、工艺和母题,分析其风格特征、艺术表达和技术特征,确定它... 传出于湖南省的两件虎人卣分别收藏在京都泉屋博古馆和巴黎色努齐博物馆,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代表性杰作。本文根据最新考察,特别是结合CT扫描结果,深入辨析虎人卣的结构、装饰、工艺和母题,分析其风格特征、艺术表达和技术特征,确定它们是一对南方风格浓厚之器,出自同一(组)铸工之手,铸造于长江流域青铜作坊,时代早于殷墟。本文由虎人卣延伸讨论商代长江流域与安阳之间的交流互通,及其在青铜器的器形、纹饰等中的体现,以便更好地诠释器形和纹饰极为复杂的器物设计、风格与工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虎人卣 南方风格 铸造工艺
原文传递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金正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8-551,共4页
应用Pb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 ,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 ;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 ,可以得到一条“青铜之路”
关键词 铅同位素示踪 考古 商代青铜器 高放射成因铅 青铜之路
下载PDF
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昌平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1,共7页
本文对盘龙城青铜容器提出了一些看法。文章对青铜器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兽面纹的演变作出了轮廓形描述,并强调了铸造工艺对于器形特征的影响,如加厚容器唇部、鼎鬲的一足对一耳的特征皆出于工艺的需要。认为盘龙城铜器已经在器形... 本文对盘龙城青铜容器提出了一些看法。文章对青铜器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兽面纹的演变作出了轮廓形描述,并强调了铸造工艺对于器形特征的影响,如加厚容器唇部、鼎鬲的一足对一耳的特征皆出于工艺的需要。认为盘龙城铜器已经在器形、纹饰及铸造方面存在一些与郑州青铜器不同的因素,它们为殷墟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 商代青铜器 造型纹饰 铸造
下载PDF
美国佛利尔艺术馆藏商代青铜器含铅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36,共7页
本文旨在分析佛利尔艺术馆所藏商代晚期青铜容器含铅量产生差别的原因。首先我们发现器物纹饰、铭文、錾刻、范线都与其含铅量无关。其次,文章结合殷墟妇好墓等商代晚期墓葬中青铜容器的合金比例数据,得出器物的含铅量与器物足部形制、... 本文旨在分析佛利尔艺术馆所藏商代晚期青铜容器含铅量产生差别的原因。首先我们发现器物纹饰、铭文、錾刻、范线都与其含铅量无关。其次,文章结合殷墟妇好墓等商代晚期墓葬中青铜容器的合金比例数据,得出器物的含铅量与器物足部形制、年代及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关系密切这一结论。并进一步指出铅在商代晚期是一种易开采与冶炼的金属,是珍稀铜料的廉价替代品,其使用在部分程度上起到了"别尊卑、殊贵贱"的礼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利尔艺术馆 商代晚期青铜器 含铅量 分析
原文传递
晋商博物院藏青铜鼎商代兽面纹纹饰及应用探析
6
作者 丁建晖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深入探讨晋商博物院所藏的商代青铜鼎上的兽面纹纹饰,通过对其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青铜器纹饰的独特魅力,对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商代青铜器 兽面纹 纹饰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赣鄂豫地区商代青铜器和部分铜铅矿料来源的初探 被引量:39
7
作者 彭子成 刘永刚 +1 位作者 刘诗中 华觉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悬案。该文采用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5...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一个悬案。该文采用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5件赣鄂豫地区商代青铜器和22个商周、春秋及现代的铜铅矿料样品。经对比发现,具有铅同位素中等比值的青铜器其银矿源主要来自江西的瑞昌铜岭和湖北的大冶铜绿山。在河南出现的铅同位素高比值的青铜器,其矿源可能来自商王朝的北方地区,如河北辽宁一带,史料称之为古方。然而对铅同位素低比值的青铜矿料,有可能与江西、湖南诸地区的浅成多金属铀矿床有关。这与武丁时期商王朝向南方开拓银路的史料背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青铜器 铜铅矿料 铅同位素 来源 铜矿床
下载PDF
青铜器饕餮纹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8
作者 杭春晓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111,159,共18页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纹样,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近百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与结论甚众。这些论述在一定意义上都有着其自圆其说的合理性,但从整体上考察却都不完善,或是臆断的因素较多,...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纹样,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近百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与结论甚众。这些论述在一定意义上都有着其自圆其说的合理性,但从整体上考察却都不完善,或是臆断的因素较多,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以期得出更为合理而全面的结论。本文从名实、源流、型式及内涵等几个层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并试图对其学术价值进行一种历史地评判,以期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论 学术界 研究述评 历史 参考 学术价值 成果 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 名实
原文传递
殷商青铜器矿料来源与铅同位素示踪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常向阳 朱炳泉 金正耀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23-326,共4页
出土地点相距较远的殷商青铜器具有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却与周代以后的青铜器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有异常铅同位素组成的殷商青铜器 ,其资源产地却是一个谜 .地质、地球化学与考古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特别是铅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 出土地点相距较远的殷商青铜器具有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却与周代以后的青铜器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有异常铅同位素组成的殷商青铜器 ,其资源产地却是一个谜 .地质、地球化学与考古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特别是铅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可能是解开这个谜底的重要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青铜器 矿料来源 铅同位素
下载PDF
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一号商墓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德铭 申明清 李贵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35,I0003-I0007,共15页
2007年,在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住宅小区清理了2座商墓。其中M1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一棺,人骨已朽。在墓主棺外有一殉人,墓底腰坑内殉有一狗。出土遗物共53件,以铜器为主,还有少量陶器和玉石器等。墓主应为商代贵族。该墓是殷墟外围地... 2007年,在河南安阳市榕树湾住宅小区清理了2座商墓。其中M1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椁一棺,人骨已朽。在墓主棺外有一殉人,墓底腰坑内殉有一狗。出土遗物共53件,以铜器为主,还有少量陶器和玉石器等。墓主应为商代贵族。该墓是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较大型的商代晚期墓,为殷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市 墓葬 商代 青铜器
原文传递
宁乡铜器群与新干铜器群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向桃初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7,共15页
本文从铜器内涵、文化面貌及与中原铜器的关系等方面对宁乡铜器群和新干铜器群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所含铜器年代跨度不同、主体年代或所属文化年代不同、铸造地复杂情况迥异),时间上不并行,文化传统上联系很少,与中... 本文从铜器内涵、文化面貌及与中原铜器的关系等方面对宁乡铜器群和新干铜器群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所含铜器年代跨度不同、主体年代或所属文化年代不同、铸造地复杂情况迥异),时间上不并行,文化传统上联系很少,与中原铜器关系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两者既不是商代晚期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同时并存的青铜文明,也不存在源流或继承关系。对于宁乡铜器群文化属性的判定,应该建立在对其所属考古学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之上,不能因为其与新干铜器群分布地域彼此毗邻或部分铜器年代接近而进行简单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宁乡铜器群 新干铜器群 湘江流域 赣江流域
下载PDF
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可视化及文创设计应用
12
作者 张云彦 张少楠 邢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5,共9页
目的 深入研究殷商青铜鼎文化,对其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并应用到殷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促进殷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的太极文化、气韵生动理论,从“虚”“实”两个方面对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深挖殷商文化基... 目的 深入研究殷商青铜鼎文化,对其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并应用到殷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促进殷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首先基于中国的太极文化、气韵生动理论,从“虚”“实”两个方面对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进行可视化,深挖殷商文化基因,构建文化基因库;其次,运用形态矩阵法,将殷商文化要素、文创产品功能与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类别相结合,提出文化基因与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方法,详细列举产品设计的诸多可能性,为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丰富的创新方案。结果 构建了殷商青铜鼎文化气韵可视化模型,阐述了基于形态矩阵法的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了殷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结论 通过对殷商青铜鼎文化进行可视化解构,并将其转化成设计元素,进行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促进殷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发展,最终通过案例设计验证方法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青铜鼎 文化气韵 设计基因 地域性 文创设计
下载PDF
犰狳与商周青铜器披甲兽
13
作者 林梅村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8,共9页
本文将根据考古发现,讨论犰狳与麻风病在对中国文明的影响。犰狳(学名Dasypodidae)是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始见于汉代博物志《山海经》。1973年,在广东南雄古新统(距今6500万—5650万年)地层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犰狳祖先贫齿兽化石。公元前13... 本文将根据考古发现,讨论犰狳与麻风病在对中国文明的影响。犰狳(学名Dasypodidae)是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始见于汉代博物志《山海经》。1973年,在广东南雄古新统(距今6500万—5650万年)地层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犰狳祖先贫齿兽化石。公元前13—前9世纪,犰狳又以商周青铜器披甲兽的形象现身。公元前747年秦人在陈仓所获怪兽。公元前505年季桓子所获怪兽,很可能皆为犰狳。距今4500—前4000年前,犰狳携带的麻风病在印度河文明遗址出土达罗毗荼人骨骸被发现。公元前4世纪,中国与印度之间丝绸之路业已开通,那么公元前3世纪秦国爆发麻风病的疫源地很可能在印度。公元3—7世纪,犰狳携带的麻风病在中国各地不断爆发。虽然明代犰狳在中国绝迹,但犰狳携带的麻风病直至现代仍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肆虐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犰狳 麻风病 商周青铜器 古代中印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商周青铜器纹饰风格变化原因新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娇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的原因在以往的探讨中多从宗教、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之前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的原因有:商周时期天人关系及宗教崇拜对象地位的转变;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社会礼制、文化及铸造技术的影响;... 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的原因在以往的探讨中多从宗教、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之前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变化的原因有:商周时期天人关系及宗教崇拜对象地位的转变;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社会礼制、文化及铸造技术的影响;先民在思维方面的转变;人和动物关系的变化等四个方面。然而对于与青铜器纹饰直接相关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关注却较少。但是青铜器纹饰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创作与演变脱离不了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参与和影响。从创作者角度来说,随着创作者由风格到作风,由稚拙到老练,理性观念与感性形象契合程度的变化,青铜器纹饰风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接受者角度来说,根据伊瑟尔的“隐含读者”理论,商周青铜器纹饰风格从狞厉华美到简洁明快,与接受者对其态度和评价也是有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纹饰 风格
下载PDF
试论商周青铜器侧身牛纹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树浪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7,共11页
商周青铜器上的侧身牛纹有单首单身式和单首双身式两大类型。这种纹饰起源于殷商时期商朝统治区,是商文化的产物之一,西周初年向西传入陕西关中并以此为中心向南传入长江中上游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汉东地区。彭县、汉中、随州、喀左... 商周青铜器上的侧身牛纹有单首单身式和单首双身式两大类型。这种纹饰起源于殷商时期商朝统治区,是商文化的产物之一,西周初年向西传入陕西关中并以此为中心向南传入长江中上游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汉东地区。彭县、汉中、随州、喀左出土的几件侧身牛纹罍皆来自同一产地——"关中青铜器铸造中心"。侧身牛纹传播特点的根源是商周之际政治格局变化所引起的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中心的西移以及周初分封移民和"班赐宗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身牛纹 商周青铜器 殷遗民
下载PDF
试论商周青铜器的文化属性与器类演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懋镕 《西部考古》 2013年第1期167-185,共19页
商周青铜器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而关于青铜器的本体属性研究不多。本文拟从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入手,来分析每一类青铜器的文化属性与器类演变的关系,认为诸多殷商青铜酒器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本体属性的变迁。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器类演变 文化属性 数据统计
原文传递
青铜器铭文主体献词的结构类型及其演变特征——以《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著录铭文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欢 《甘肃高师学报》 2021年第6期42-49,共8页
商周各时期青铜器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的变化反映着当时社会宗教政治背景的演变。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随着有铭青铜器在祖先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逐渐复杂多样,结构中含有献器者信息的铭文逐步占据主导地... 商周各时期青铜器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的变化反映着当时社会宗教政治背景的演变。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随着有铭青铜器在祖先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逐渐复杂多样,结构中含有献器者信息的铭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西周晚期礼制改革后“造器者+自作+器类”型铭文及媵器铭文数量逐渐增多。春秋中期以降,礼仪的重点转移至现世的礼仪集体之上,造器者自用型铭文占据核心地位。战国时期青铜铭文的社会功用下降,部分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消失不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铭文结构 主体献词
下载PDF
Lead isotopic study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13-11 B.C.)and their ore sources
18
作者 PENG Zi-Cheng ZHANG Zhao-Feng +1 位作者 HE Jian-Feng WANG Zhao-Rong(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Univcrsity of Sciencc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LIU Shi-Zhong(Jiangxi Historical Relic Archaeology Rescarch Institute, Nanchang 330003)HUA Jue-M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71,共7页
The Shang Dynasty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techniques. A large amount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excavated from Jiangxi, Hubei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at... The Shang Dynasty civilization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techniques. A large amount of Shang Dynasty bronzes, excavated from Jiangxi, Hubei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However,the Sha-ng Dynasty center was located at Zhenzhou and Allyang city areas, Henan Province, where no large copper ores have been found so far. Therefore, where did the huge ore material for casting the bronzes come from? It is an unsettled question paid attention by the archaeologists and scicntists. 35 Shang Dynasty bronzes and 21 copper and lead ore materials aged in the Shang-Zhou Dynasty,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and the modern time, have been measured by the use of mass spectrometry.Based upon lead isotopic ratios, the ore material for casting the bronzes with the middle isotopic ratios of 207Pb/206Pb ranged in 0.8~0.9 could come from the ancient copper mine of Tongling, Jiangxi Province and Tong Lushan, Hubei Province and that with the high isotopic ratios (>0.9) could be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hang Empire, called "Gongfang"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e.g. today’s Hebei and LiaoningProvinces. The others with the low isotopic ratios (<0.8) might originate from poly-metalic deposits, with the high isotopic ratios of 238U/204 Pb in the ore flux or in the ma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青铜器 铜矿石材料 同位素比率 考古 商代文明 来源
全文增补中
商代铜器彝铭中的“遘祭”及相关问题研究
19
作者 刘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商代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所谓的“遘祭”,而“遘祭”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定要使受祭者出现。这里出现的受祭者实际上是假扮受祭祖先的替代者,这是当时十分重要的与已故祖先沟通的祭祀活动。但是,学术界对这些铜器铭文一直没有给予应... 商代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所谓的“遘祭”,而“遘祭”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定要使受祭者出现。这里出现的受祭者实际上是假扮受祭祖先的替代者,这是当时十分重要的与已故祖先沟通的祭祀活动。但是,学术界对这些铜器铭文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解释。本文就此展开考证,并提出全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遘祭 四祀邲其卣 商代金文
原文传递
商周青铜器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20
作者 孙静 郭玺 邹宝玲 《山西建筑》 2013年第24期219-221,共3页
主要研究了商周青铜器对家具设计的启示作用,并选取商周时期青铜器为研究对象,从设计艺术学角度剖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形态特征、装饰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方式,以期为今后家具设计提供创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家具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