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入境-认知:中国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意微 《广东园林》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基于对中国古典园林考察课程的思考,探索一种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从“感知-入境-认知”建立古典园林认知途径。鼓励学生打开所有感官,以纯真之心进入真实环境中进行感知,通过旷奥游观、四时联想与历史想象,实现沉浸式综合体验,融入情... 基于对中国古典园林考察课程的思考,探索一种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从“感知-入境-认知”建立古典园林认知途径。鼓励学生打开所有感官,以纯真之心进入真实环境中进行感知,通过旷奥游观、四时联想与历史想象,实现沉浸式综合体验,融入情思,从而理解和体悟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核:善境与营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实践教学 善境 营境 多感官感知
下载PDF
流观山海:《山海经》篇目考略
2
作者 王宁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1-57,共7页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数。《大荒经》等5篇是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才收录进来的,《山海经》由此变成了18篇,后人根据这个篇数把刘歆《上山海经表》中的数字“一十三篇”改成了“一十八篇”。《山经》与《海经》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不能等同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经》 《海经》 《禹本纪》 《秦水经》
下载PDF
《五藏山经》神形祀法材料源或自夏少康中兴所制方国地理图--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山海经》神形祀法材料所反映的时代
3
作者 付希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在《山海经》中《五藏山经》每列山后,作者常常对这列山的总数、里长、神形、等级、祀法进行总结。这部分内容,与《山经》并非一体,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它比《山经》更古老,神形祀法部分提到了武罗神,说明其产生上限是后羿之死。这部分... 在《山海经》中《五藏山经》每列山后,作者常常对这列山的总数、里长、神形、等级、祀法进行总结。这部分内容,与《山经》并非一体,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它比《山经》更古老,神形祀法部分提到了武罗神,说明其产生上限是后羿之死。这部分内容可能源自夏代初年少康复国之时祝史所绘"方国地理图",此图简略地反映了少康中兴之时各方国的图腾和居住情况。商朝初年,此图转入商人之手,商朝巫史把图上的带有图腾特征的方国首领当作神来祭祀,并用图画的形式描述了各路神的图腾特征和祭祀方法。他们在制作《山图》之时,顺便将旧图附在新图各列山之后。后人将《山海图》转写为《山海经》,新旧图被合并在一起,旧图就成为《五藏山经》每列山之后的神形祀法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夏少康时代方国分布状况的宝贵的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武罗 少康中兴 方国地理图 《山经》 神形祀法材料
下载PDF
《山海经·东山经》地理新释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运中 《古代文明》 CSSCI 2011年第3期34-39,112-113,共6页
本文在前人考证《山海经·东山经》地理方位的基础上,修正了其中误考的部分,补释了部分山水。修正后的《东山经》地域和战国时齐国盛期的疆域吻合。本文认为,如同《山海经·山经》其他各部分一样,《东山经》和战国政治形势... 本文在前人考证《山海经·东山经》地理方位的基础上,修正了其中误考的部分,补释了部分山水。修正后的《东山经》地域和战国时齐国盛期的疆域吻合。本文认为,如同《山海经·山经》其他各部分一样,《东山经》和战国政治形势有关,其原始作者可能是齐国政府,《东山经》4篇的地域划分与选择也和齐国的政治地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东山经 齐国
下载PDF
《山海经·东山经》校证 被引量:6
5
作者 贾雯鹤 《唐都学刊》 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讹脱倒衍的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山海经》同样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经过对...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讹脱倒衍的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山海经》同样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经过对《山海经·东山经》的文献错误进行校订,尽量还原其本来面貌,以为学界提供一个正确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东山经》 文献 校勘 郭璞
下载PDF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国生 杨晓霞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68-383,共16页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产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 《五藏山经》 矿物名称 地理分布
全文增补中
《五藏山经》记载的动物地理学知识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国生 易泽丰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8年第1期75-88,共14页
《五藏山经》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的著作之一,记载了当时我国十分丰富的动物地理学内容。该文从动物名称的考释、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动物医学地理学和动物灾害地理学诸多方面对此书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 五藏山经 动物类型 动物分布 动物地理学知识
下载PDF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下载PDF
王绍增先生的善境思想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王绍增先生的思想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作为对先生的追忆和纪念。王先生求真向善的风景园林学思想体系可以用善境思想简要概括,可大致归纳为对西方思想的批判性思考,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与传承,对营境学的构想和对善境愿景的描绘4个阶... 对王绍增先生的思想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作为对先生的追忆和纪念。王先生求真向善的风景园林学思想体系可以用善境思想简要概括,可大致归纳为对西方思想的批判性思考,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与传承,对营境学的构想和对善境愿景的描绘4个阶段。希望本文可以作为同道学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王绍增先生思想的垫脚石,以便后人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营境学 善境思想 求真向善 王绍增
下载PDF
《五藏山经》祭祀考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晓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8,38,共6页
《五藏山经》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地理书,它脱胎于社稷祭词,祭祀范围不仅仅是本社,而是整个世界。其中涉及的地理,越近的越真实,无法到达的地方只能假借想象。祭祀的对象是以社神为主的多种神灵。祭祀时间、地点、祭品及其处理方式等要素,... 《五藏山经》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地理书,它脱胎于社稷祭词,祭祀范围不仅仅是本社,而是整个世界。其中涉及的地理,越近的越真实,无法到达的地方只能假借想象。祭祀的对象是以社神为主的多种神灵。祭祀时间、地点、祭品及其处理方式等要素,都需参考社稷祭祀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藏山经 祭祀 山海经 社神
下载PDF
《南山经》奇禽异兽试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方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南山经》是《山海经》之首篇。此篇载有形、性诡异之"鸟"、"兽"22种。经初步研究发现,彼等皆现今东洋界之脊椎动物。
关键词 南山经 生物学 动物
下载PDF
古今《五藏山经》图概述
12
作者 张华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笔者花费数年时间,完成了《山海经·五藏山经》图的绘制。该图共317幅,系现代钢笔画形式。笔者认为,要读懂《山海经》,必须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进行审视,摒弃其迷信部分,突现其科学部分,以直观的方式表现上古社会的自然状态,使我们... 笔者花费数年时间,完成了《山海经·五藏山经》图的绘制。该图共317幅,系现代钢笔画形式。笔者认为,要读懂《山海经》,必须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进行审视,摒弃其迷信部分,突现其科学部分,以直观的方式表现上古社会的自然状态,使我们对上古的生物世界的状态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藏山经 概述
下载PDF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共10页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以及二元对应原则。这种神话思维,使《山海经》具有迥异于史诗性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中国神话 古埃及神话 印度神话 史诗神话 日月神话
下载PDF
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宗迪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9-84,共6页
西王母信仰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原始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西王母信仰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本文揭示了西王母信仰的本土起源,证明西王母信仰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尝仪式,而西王母的原型则是秋尝仪式上祭... 西王母信仰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原始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西王母信仰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本文揭示了西王母信仰的本土起源,证明西王母信仰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尝仪式,而西王母的原型则是秋尝仪式上祭拜的祖妣之神,此种民间信仰在汉代演变为以传“西王母筹”为特征的民间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山海经 神话 仪式
下载PDF
明清山海经图版本述略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昌仪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91,152,共12页
古老的<山海经>是一部有图有文的书,尽管原始古图、汉所传图、六朝唐宋各代记载中的山海经图都没有流传下来,但原始<山海经>所开创的图文叙事的传统仍然保存在明清两代的山海经图中.本文把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创作与流传... 古老的<山海经>是一部有图有文的书,尽管原始古图、汉所传图、六朝唐宋各代记载中的山海经图都没有流传下来,但原始<山海经>所开创的图文叙事的传统仍然保存在明清两代的山海经图中.本文把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创作与流传的16种<山海经>图本介绍给读者,给<山海经>的图文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期引起海内外读者与研究者对图文<山海经>的兴趣,搜集更多的版本,并把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方式和叙事传统 山海经古图 胡文焕《山海经图》 日本《怪奇鸟兽图卷》
原文传递
《山海经》与古代植物分类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永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68-276,共9页
通过对《山海经》中植物记载方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山海经》所述植物是按形态、习性、气味和功用等特征进行比较详细的类型划分的,表现出较高的分类水平。作者认为:(1)《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反映植物分类的古籍,在我国乃至世界分类... 通过对《山海经》中植物记载方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山海经》所述植物是按形态、习性、气味和功用等特征进行比较详细的类型划分的,表现出较高的分类水平。作者认为:(1)《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反映植物分类的古籍,在我国乃至世界分类史上有不容忽视的地位;(2)《山海经》植物分类体系与后世本草植物分类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草体系的雏形阶段;(3)结合甲骨文植物记载资料看,我国原始的分类体系是草木禾三类,而不是草木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植物 分类
下载PDF
《山海经》的医学地理学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龚胜生 罗碧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7,共7页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山经》各列山系中记载的疾病、药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疾病和药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大体而言,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在豫西山地及南粤山地较为集中;地甲病和皮肤...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山经》各列山系中记载的疾病、药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疾病和药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大体而言,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在豫西山地及南粤山地较为集中;地甲病和皮肤病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脉;黄土高原外围的贺兰山、阴山、秦岭山脉分布着痈、疽、瘘、疣、痤等肿瘤、疮疡;湿病则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和渭河南岸地区.《山海经》记载的药物和疾病,数量上可与《神农本草经》和《皇帝内经》相媲美,具有重要的医学地理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疾病分布 药物分布 医学地理学
下载PDF
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远鹏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11,共11页
对中国《山海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章首先简略地回顾了《山海经》研究的大致过程和所达到的学科水平;其次,对《山海经》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阶段《山海经》研究的特征及其内容进行了阐发,对《山海... 对中国《山海经》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章首先简略地回顾了《山海经》研究的大致过程和所达到的学科水平;其次,对《山海经》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现阶段《山海经》研究的特征及其内容进行了阐发,对《山海经》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并强调指出《:山海经》研究的终极成果,必将会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研究史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神圣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昆仑”多重空间形态及其象征意涵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莉芬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4,157,共14页
"昆仑"是古代重要的地理与文化空间符号,与女神西王母也有密切的连结。"昆仑"一词多见于上中古传世文献中,《山海经》中有单词名之为"昆仑"者,亦有复合词名之为"昆仑之丘""昆仑墟"及... "昆仑"是古代重要的地理与文化空间符号,与女神西王母也有密切的连结。"昆仑"一词多见于上中古传世文献中,《山海经》中有单词名之为"昆仑"者,亦有复合词名之为"昆仑之丘""昆仑墟"及"昆仑之墟"者。昆仑在《山海经》中以"丘""墟""山"的多种空间形式,发展到纬书地理"柱"的形态,"地之中"的强化以及"山"地理空间形态的确立。"昆仑"在汉魏之后,不断层累迭加,以"山"的地理形貌,取代了《山海经》中的"丘"或"墟"的地理特征,成为"昆仑"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空间样态。历来学界对于昆仑大都偏重在其真实地理与神话地理之研究,但昆仑既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地理,又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空间,不断被增衍创造,其空间形式在建构发展的过程中,亦具有或"山"或"丘"或"墟"的多元地理空间形式,此一地理空间及其象征转化之探讨,对于昆仑神话发展的掌握,以及神话地理所隐藏的人文精神之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以《山海经》为主,回归先秦两汉传世文献,在文本语境中重新探讨"昆仑"一词之意涵及其空间形态性质,以及这些空间的神圣性建构及其文化象征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神圣空间 山海经 西王母 地理
原文传递
20世纪《山海经》地域范围的讨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步天 《益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承认或基本承认《山海经》地理内涵的学者对此书地域范围的理解不尽相同。对 2 0世纪《山海经》地理范围讨论中的主要观点 ,即传统华夏说、局部小区说、世界圈说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有助于进一步解读《山海经》。
关键词 20世纪 《山海经》 地域范围 华夏说 局部小区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