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相坳陷型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 |
曾洪流
朱筱敏
朱如凯
张庆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6
|
|
2
|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
韩永林
王成玉
王海红
李士春
郑荣才
王昌勇
廖一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9
|
|
3
|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
朱筱敏
赵东娜
曾洪流
孙玉
朱如凯
黄薇
朱世发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7
|
|
4
|
松辽盆地北部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特征与沉积动力学过程分析 |
楼章华
袁笛
金爱民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
2004 |
72
|
|
5
|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进展 |
朱筱敏
钟大康
袁选俊
张惠良
朱世发
孙海涛
高志勇
鲜本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0
|
|
6
|
浅水三角洲研究进展与陆相湖盆实例分析 |
刘自亮
沈芳
朱筱敏
廖纪佳
张修强
孟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9
|
|
7
|
川中地区须五段—须六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 |
刘柳红
朱如凯
罗平
周川闽
张兴阳
翟文亮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8
|
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南部姚一段为例 |
王立武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3
|
|
9
|
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 |
赵伟
邱隆伟
姜在兴
陈妍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2
|
|
10
|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沙二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
操应长
韩敏
王艳忠
谭明友
张营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8
|
|
11
|
松辽盆地新立地区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结构解剖 |
王家豪
陈红汉
江涛
唐振兴
赵宝峰
徐东浩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5
|
|
12
|
湖盆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层构型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长组野外露头为例 |
付晶
吴胜和
王哲
刘钰铭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13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浅水三角洲类型及其构造和气候指示意义 |
房亚男
吴朝东
王熠哲
马健
周天琪
|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1
|
|
14
|
湖泊三角洲沉积露头精细解剖——以鄂尔多斯盆地裴庄剖面为例 |
赵俊峰
屈红军
林晋炎
刘祥
杨扬
林川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0
|
|
15
|
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
田立新
余宏忠
周心怀
彭文绪
王玉静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
16
|
晋中北山西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聚煤作用 |
郭英海
刘焕杰
李壮福
何康林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6
|
|
17
|
浅水型三角洲沉积研究进展及问题讨论 |
朱永进
尹太举
刘玲利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18
|
远源、细粒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八道湾组为例 |
孙靖
薛晶晶
吴海生
吴爱成
宋明星
贾开富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19
|
渤中25-1南油田浅水三角洲各微相粒度特征分析 |
加东辉
吴小红
赵利昌
周士科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5 |
19
|
|
20
|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北部临江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为例 |
蔡全升
胡明毅
胡忠贵
杨静静
岳鑫
邱小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