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表征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超 姚素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赋存于泥页岩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中。与产生页岩气的高成熟阶段泥页岩不同,处于生油窗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的油气储集空间往往被早期生烃产物完全或部分充填,影响对页岩油储集空间的结构表... 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赋存于泥页岩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中。与产生页岩气的高成熟阶段泥页岩不同,处于生油窗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的油气储集空间往往被早期生烃产物完全或部分充填,影响对页岩油储集空间的结构表征和形态描述。通过镜下观察发现,页岩油储层中发育的孔隙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矿物颗粒间孔隙、矿物颗粒内孔隙和有机质孔隙,其中前两者主要的孔隙类型包括不同矿物颗粒间的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黏土矿物片层间孔隙等,有机质孔隙包括有机质颗粒边缘收缩孔(缝)和少量的热解孔隙。从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要求出发,对页岩油储层样品进行溶剂抽提处理,探讨分别适用于碎状样品和块状样品的孔隙表征方法。不同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具有差异性,也存在局限性,可以综合多种表征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和统一量纲的方式提高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孔隙表征 微米-CT
下载PDF
不同层理红页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2
作者 吴学武 张吉民 黄青荣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57-59,共3页
针对贵州地区红页岩巷道软弱易变形且维护困难等问题,仅靠传统岩石力学测试提供支护依据是不够的。因此,基于低温液氮吸附设备,研究了不同层理红页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确定了不同层理对于红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层理角... 针对贵州地区红页岩巷道软弱易变形且维护困难等问题,仅靠传统岩石力学测试提供支护依据是不够的。因此,基于低温液氮吸附设备,研究了不同层理红页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确定了不同层理对于红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层理角度0°、30°、45°、60°、90°红页岩试样孔容范围在0.0101~0.0135 cm^(3)/g,红页岩BET比表面积较小,为3.27~6.06 m2/g。(2)不同层理角度红页岩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形状整体呈反“S”形,红页岩样品的吸脱附回线与“B”类型接近,说明红页岩孔隙形态主要是裂缝形。(3)红页岩氮气吸附平均孔径随层理角度的减小而不断变大,红页岩样品大多数孔隙体积为微孔体积,其次是过渡孔体积,中孔及大孔体积基本上没有发育。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层理红页岩巷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页岩 层理角度 孔隙 氮气吸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单祥 何文军 +4 位作者 郭华军 邹志文 陈希光 窦洋 彭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是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资源丰富,是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的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包括粉砂岩类、泥页岩类、白云岩类等3类岩石;储集空间类型有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泄水缝、层理缝和构造缝;不同类型岩石经受的成岩作用有变化,导致了差异化的储集空间发育特征。认为以微米级残余粒间孔及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粉砂岩类物性最好,孔隙结构最优,是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最重要的“甜点”储层类型。风城组储层中普遍含凝灰质火山物质,火山玻璃的脱玻化与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孔以及构造活动造成的破裂缝在3类岩石中均不同程度地发育,造成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常具有孔-缝双重介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集空间 成岩作用 风城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页岩孔隙空间的形成与演化及孔隙对含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潼 段文哲 +1 位作者 任怀建 卢小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虽然页岩气的勘探已经在北美以及中国取得了突破,但是对页岩中孔隙空间的形成与发育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页岩中是否存在有效的孔隙,这些孔隙与气体的赋存有何联系都需要解答。本文对不同地区、不同岩石类型以及不同热成熟度的页岩进... 虽然页岩气的勘探已经在北美以及中国取得了突破,但是对页岩中孔隙空间的形成与发育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页岩中是否存在有效的孔隙,这些孔隙与气体的赋存有何联系都需要解答。本文对不同地区、不同岩石类型以及不同热成熟度的页岩进行微观分析,对比前人的研究,同时结合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的实际分析数据,将页岩划分为富有机质页岩和含粉砂质泥页岩。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纳米孔是主要的孔隙类型,同时也是气体聚集与吸附的主要空间,有机质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热成熟度密切相关;含粉砂质泥页岩中以粒间、粒内溶蚀孔为主,由于有机质含量较少,因而受热成熟影响很小。对页岩的孔隙形成机理分析发现,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特别是与初始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因此恢复初始有机碳的含量是评价页岩含气量与含气性的关键。在热演化程度较低时(Ro〈0.6%),页岩中有机质孔隙不发育,页岩几乎不含气;随着热演化程度升高(Ro=0.8%),页岩微孔隙发育,此时页岩以吸附气为主;随着热演化程度增大(Ro〉1.2%),微孔逐渐向中孔和宏观孔转化,总的比表面积减小,页岩中游离气含量开始增加,吸附气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孔隙空间 有机质空隙 初始有机碳含量 富有机质页岩 含气量
下载PDF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二白斑页岩孔隙空间对微生物活动的制约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梦莎 黄海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4-555,共12页
运用激光粒度仪、氮气吸附实验和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西加拿大沉积盆地(西加盆地)阿尔伯塔东南气田(Southeast Alberta Gas Field,SAGF)A井二白斑(Second White Specks)页岩13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粒度、比表面、孔径分布测试和烃类... 运用激光粒度仪、氮气吸附实验和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西加拿大沉积盆地(西加盆地)阿尔伯塔东南气田(Southeast Alberta Gas Field,SAGF)A井二白斑(Second White Specks)页岩13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粒度、比表面、孔径分布测试和烃类分子组成分析,探究浅层烃源岩孔隙空间与页岩中烃类生物降解之间的关系。研究样品有机质含量丰富,埋深浅,处于适合微生物活动的未成熟阶段,孔径分布显示样品的孔隙主要集中在中孔(2~50 nm)范围。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分析表明,页岩中有机质组成主要受有机质输入和沉积环境的影响,烃类生物降解作用不明显。结合页岩孔径分析认为,目前页岩绝大部分孔隙空间都无法为微生物提供可生存环境,仅少量大孔(>200 nm)可能为页岩中的微生物活动提供有限空间。能大规模产生物气的气源岩应具有较大比例的孔径大于200 nm的孔隙。传统的生物气源岩评价标准可能对页岩孔隙空间这一限制微生物活跃性的因素有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生物降解 页岩孔隙空间 二白斑页岩 西加拿大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