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被引量:339
1
作者 李波 伍戈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7-84,共8页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局限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如此,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局限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影子银行体系的典型运行模式,着重从其信用创造的角度,创新性地研究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最终得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信用创造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被引量:325
2
作者 裘翔 周强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05,共15页
本文在DNK-DSGE框架下引入了包含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部门,将影子银行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体系在高风险领域的延伸,并探究了该中介体系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正向的利率冲击虽然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并降低了低... 本文在DNK-DSGE框架下引入了包含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部门,将影子银行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体系在高风险领域的延伸,并探究了该中介体系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正向的利率冲击虽然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并降低了低风险企业的杠杆,却引起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以及高风险企业的加杠杆行为,负向的利率冲击则恰好相反。影子银行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在对传统间接融资体系形成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影子银行经营者的风险偏好以及经营者、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对影子银行利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营风险 被引量:260
3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35,共15页
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充当“实质性信用中介”或“间接参与影子信贷市场”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有何影响,风险又通过何种机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部... 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充当“实质性信用中介”或“间接参与影子信贷市场”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有何影响,风险又通过何种机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进行传导?本文利用2004—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增加经营风险,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当企业通过委托贷款或者民间借贷方式,作为信用中介向资金需求方融出资金时,借款方的还款风险会降低贷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且通过“会计账户机制”传导到贷款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部门通过购买“体制内影子银行体系”发行的各种“类金融产品”间接参与到影子信贷信用链条中,整个金融体系的波动将通过“系统性风险联动机制”增加企业预期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加剧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经营风险 会计账户传导 系统性风险联动
原文传递
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3
4
作者 郭晔 赵静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4,共14页
在银行通过表内存贷款业务应对竞争受到限制的背景下,本文运用2008-2015年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在对银行存款竞争度和银行系统风险进行估计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和固定效应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银行存款竞争对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及其... 在银行通过表内存贷款业务应对竞争受到限制的背景下,本文运用2008-2015年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在对银行存款竞争度和银行系统风险进行估计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和固定效应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银行存款竞争对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存款竞争显著地增加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而且银行面临的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越大,银行通过影子银行应对竞争的行为越激进;影子银行显著增强了存款竞争与银行系统风险的关系,存款竞争主要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增加银行系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竞争 Lerner指数 影子银行 银行系统风险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5
5
作者 祝继高 胡诗阳 陆正飞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82,共17页
本文基于2006-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数据,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本文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绩好的银行、资产规模小的银行、贷款比率和存... 本文基于2006-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数据,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本文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绩好的银行、资产规模小的银行、贷款比率和存款比率高的银行以及位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省份的银行,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规模更小,说明银行业绩压力以及外部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的重要因素。而且,商业银行从事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的规模越大,其潜在经营风险越高,具体表现为买入返售业务的低收益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但是这种负效应在存贷比比率高的银行并不显著,说明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体系融出资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规避贷款能力受监管限制而对业绩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同业业务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被引量:157
6
作者 周莉萍 《金融评论》 2011年第4期37-53,124,共17页
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将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界定在发挥了类似于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等功能的三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此前提下,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视角,重点剖析了前两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机制。同时,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 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将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界定在发挥了类似于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等功能的三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此前提下,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视角,重点剖析了前两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机制。同时,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对商业银行具有有限替代效应,并在货币市场上产生外部溢出效应,即流动性之谜。最后,基于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缺陷,提出从抵押品管理角度入手,在金融市场中建立证券最后贷款人,以规避影子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用创造 流动性之谜 证券最后贷款人
原文传递
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 被引量:153
7
作者 毛泽盛 万亚兰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73,共9页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当影子银行规模低于阈值时,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相反则降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阈值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式影子银行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 被引量:137
8
作者 林琳 曹勇 肖寒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3-1136,共24页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的现实特征,建立了一个引入影子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上升期中,商业银行规避监...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的现实特征,建立了一个引入影子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上升期中,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性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系统脆弱性 风险传递机制
原文传递
信贷约束、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被引量:133
9
作者 高然 陈忱 +1 位作者 曾辉 龚六堂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82,共15页
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使其具备独特的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运用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顺周期变动,影子银行融... 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使其具备独特的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运用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顺周期变动,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变动是逆周期的。本文随后构建DSGE模型刻画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机制,有效解释了影子银行的逆周期特征。模型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与存贷比监管冲击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信贷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且这两类冲击分别通过商业银行面临的两类信贷约束——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存贷比约束——导致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逆周期变动。反事实模拟验证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造成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被部分替代,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传导
原文传递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7
10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54,共11页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原文传递
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 被引量:122
11
作者 周莉萍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53,共10页
本文对比分析美国、欧盟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进展、不足和出路,认为应从信用创造视角透视影子银行体系运行的内在缺陷,欧美和国际监管措施未来应该完善其内在缺陷。最后提出应客观对待中国的影子银... 本文对比分析美国、欧盟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进展、不足和出路,认为应从信用创造视角透视影子银行体系运行的内在缺陷,欧美和国际监管措施未来应该完善其内在缺陷。最后提出应客观对待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不应盲目监管而应鼓励其发展,并监测内在风险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国际监管 信用创造 金融创新
原文传递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股价崩盘风险 被引量:121
12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赵仲匡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192,共19页
资本"脱实向虚"及非金融企业利润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是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以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类金融"行为作为出发点,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非金融企... 资本"脱实向虚"及非金融企业利润越来越依赖金融渠道是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本文以非金融企业之间的"类金融"行为作为出发点,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示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逻辑及其潜在的捂盘动机。结果表明:(1)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每增加1单位标准差,其股价崩盘风险平均增加1.90%单位标准差,研究结论对于替换核心指标、改变参数估计方法、控制其他冲击和工具变量保持稳健。(2)企业投资影子银行业务会恶化信息质量;同时,该行为会降低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但总盈利能力下降。特别地,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短期投资者为主的股东结构和市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中尤为明显,这意味着企业出于迎合股东利益等动机选择短视性的影子银行业务,在主营业务利润下滑后进行捂盘。(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外部监督较弱、内部治理较差和投资机会较低的企业中尤为显著。本文为影子银行业务形成的企业捂盘动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加强外部监督和完善公司治理从而缓解管理层短视行为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股价崩盘风险 公司治理 信息不对称
原文传递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97
13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9,74,共8页
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增加银行风险,而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有两种不同影响渠道。在影子银行发展初期,正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 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增加银行风险,而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有两种不同影响渠道。在影子银行发展初期,正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减小,在影子银行达到一定规模后,负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增大。在对融资成本影响方面,影子银行降低经济中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增加融资成本,纠正存款利率管制带来的利率扭曲。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重视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 互联网金融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被引量:95
14
作者 钟凯 梁鹏 +1 位作者 董晓丹 王秀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0-188,共19页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是企业充当信用中介,将银行信贷等资金通过商业信用的渠道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会导致资金供给链延长,加剧了供应链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因此,其能否抑...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是企业充当信用中介,将银行信贷等资金通过商业信用的渠道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会导致资金供给链延长,加剧了供应链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因此,其能否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有效减少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把长期借款资金进行二次配置的行为,而且该抑制作用对于外部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少上市公司超额银行信贷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内部风险较低、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减少了资金供给的中间环节,进而抑制大型企业充当"影子银行"进行资金的二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商业信用 影子银行 二次配置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 被引量:92
15
作者 胡利琴 陈锐 班若愚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本文运用非对称的NARDL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详细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在不同货币政策周期的规模扩张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其中长期内紧缩性数量型调控政策和扩张性低利率... 本文运用非对称的NARDL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详细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在不同货币政策周期的规模扩张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其中长期内紧缩性数量型调控政策和扩张性低利率政策更易引起影子银行的扩张行为,且两者的配合会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此外,经济下行会助推影子银行转型,引起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增加,我国影子银行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导向已发生改变,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拓宽居民和企业投融资渠道,构建影子银行全面监测平台,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影子银行资金运作,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向,引导影子银行与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承担 非对称效应
原文传递
资管新规、影子银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9
16
作者 彭俞超 何山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69,共23页
2018年中国出台资管新规后,影子银行活动受抑制,经济虽“脱虚”但未“向实”。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融资约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影子银行限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子银行限制政策一方面导致资本总量下降,减弱了宽松货... 2018年中国出台资管新规后,影子银行活动受抑制,经济虽“脱虚”但未“向实”。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融资约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影子银行限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子银行限制政策一方面导致资本总量下降,减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效果;另一方面使资本向高效率企业集中,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资管新规虽然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但“一步到位”的监管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政府应当“堵疏结合”,在限制影子银行的同时,疏通货币政策影响中小和民营企业的传导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管新规 影子银行 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88
17
作者 王振 曾辉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7,共10页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信贷、利率的传导效果造成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但也存在影子银行资金不具有长期效应等问题,应客观对待,注意防控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SVAR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81
18
作者 李丛文 闫世军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75,共12页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各类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以及局部动态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各类型...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持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文从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特点出发,基于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各类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以及局部动态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各类型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不尽相同,信托业风险溢出最大,其次为证券业,最后为民间借贷业;虽然整体风险溢出较小可控,但仍需防范;影子银行系统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差别较大,风险溢出由高到低依次为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和国有银行。本文结论对动态监管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稳健经营具有实证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 风险溢出 时变Copula-CoVaR
原文传递
中国影子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定义、构成和规模测算 被引量:77
19
作者 李文喆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73,共21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但又没接受严格的银行业监管的金融业务,具体指传统的银行表内贷款和债券投资以外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本文逐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详细总结各类型业务的交易结构、业务主体、业务实质、资金来源、法律基础、资产负债表表示,准确测算了2002年至今影子银行总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月度数据。只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着手加总,既完整地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全部业务,得到其宏观总量,又剔除了重复计算。本文测算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负债表 经济学 货币银行 宏观经济
原文传递
影子银行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了吗 被引量:68
20
作者 吕健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8,共11页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和中国现实,结合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启示,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理论和中国现实,结合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启示,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这种推动作用在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但是东部并不显著;中部以外的各省在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上均具有较强的惯性;经济增长能够明显地刺激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且存在着因"GDP排位赛"而举债的现象;在中、西部,地方政府债务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除西部之外,地方政府债务与对外贸易水平呈反方向变化,与第二产业比重则同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影子银行 规模测算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