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甘宁27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左乃先 白永平 +2 位作者 左京平 周鹏 张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7-272,278,共7页
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和城市化系统共选取30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两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2年4个时段陕甘宁27个城市土... 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和城市化系统共选取30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两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3年,2006年,2009年及2012年4个时段陕甘宁27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偏低,远远滞后于城市化,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大多处于拮抗阶段且耦合协调发展度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波动特征,但自2006年起呈良性发展态势并保持螺旋上升;耦合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为先相似属性集聚分布后随机分布的特征,由不均衡发展状态逐渐转变为良性发展状态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城市化 耦合协调发展 陕甘宁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正林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5,共9页
抗日战争期间 ,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 ,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垦荒运动 ,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抗日战争期间 ,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 ,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垦荒运动 ,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把分散的个体劳动组织起来 ,使其由个体劳动转变为集体劳动 ;二是通过移民政策 ,把地少人多地区的过剩农业劳动力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地区 ,同时把国统区和沦陷区流动到边区的难民安置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在对乡村农业劳动力进行整合时出现了曲折与反复 ,反映了国家政权在制定行政制度和法律时 ,如果不考虑民间社会传统 ,必然和民间固有的、约定成俗的惯行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得到调适时 ,国家政策就容易被民间社会所接受 ,推行起来就顺利的多。通过研究表明 ,延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对建国以后农业以及农村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农业劳动力 垦荒运动 个体劳动 集体劳动 移民政策 整合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 被引量:14
3
作者 江心 王希群 +2 位作者 郭保香 胡涌 刘长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4,共24页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边区的林业建设、南泥湾垦殖、陕甘宁的农林教育及教育方针大讨论、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林业 民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禁毒斗争及其历史启示 被引量:7
4
作者 齐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抗战时期,为了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查禁烟毒的法规法令,发动和依靠广大人... 抗战时期,为了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查禁烟毒的法规法令,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边区境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基本遏制了毒品在边区境内的蔓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卓有成效的禁毒斗争留下了可供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政治廉洁、组织高效,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禁毒必须有法可依,要加强禁毒立法,完善禁毒法制,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法律保证;禁毒要走群众路线,广泛教育、发动、依靠人民群众参加,开展禁毒的人民战争,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重要前提和群众基础;实行全面禁毒,重点打击制毒、贩毒,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重要方针;禁毒要与清除其他社会病害配合进行,是有效开展禁毒斗争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毒化政策 陕甘宁边区 禁毒斗争 历史启示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艳萍 杨延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劳模运动对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尤其是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边区发展生产和各项建设工作的一种新的、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 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劳模运动对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尤其是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边区发展生产和各项建设工作的一种新的、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它改变了群众的劳动观念,使"劳动光荣"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它是改进工作、培养干部和联系群众的运动,是边区生产和各项工作发展的推动力。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劳模运动 生产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军婚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岳谦厚 徐璐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41-47,共7页
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婚姻制度改革,其中军婚不同于普通婚姻,处理军婚问题时既要考虑到保证前线战士的抗战积极性又要照顾到因丈夫长期不在而产生不安情绪的抗属,若处理不当极易影响边区政权稳定。边区政府为解决军婚中存在的... 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婚姻制度改革,其中军婚不同于普通婚姻,处理军婚问题时既要考虑到保证前线战士的抗战积极性又要照顾到因丈夫长期不在而产生不安情绪的抗属,若处理不当极易影响边区政权稳定。边区政府为解决军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时期的军婚改革实践推动了边区民主建设进程,为现代军婚的确立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军婚 抗属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媛 张正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劳动教育是助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最终坚定劳动信念。为此,边区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规范的教学计划、丰... 劳动教育是助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最终坚定劳动信念。为此,边区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通过规范的教学计划、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广泛的媒体宣传,获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同时有效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转变、全面发展和情感建立。以历史观照现实,陕甘宁边区高校劳动教育的成功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其推出的宏观政策制度的建立、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坚持为时代育人以及多元教育主体构建等创新举措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高等学校 劳动教育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改良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保存 张小兵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4,共8页
抗战爆发后,面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一系列战时农业改良政策,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农业改良。这不仅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而且保障了战时军需民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面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一系列战时农业改良政策,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农业改良。这不仅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而且保障了战时军需民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促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为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业改良
下载PDF
政法传统的司法生成——以陕甘宁边区肖玉璧案为中心 被引量:7
9
作者 韩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86,共10页
肖玉璧案是发生于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的一件贪污案。新见档案资料显示,该案的处理,在边区高等法院、边区政府与边区参议会之间进行了多次往返的审核、复核,政治影响在这一审核的过程中得以进入司法。政治化的特别立法、政治化的法官,也... 肖玉璧案是发生于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的一件贪污案。新见档案资料显示,该案的处理,在边区高等法院、边区政府与边区参议会之间进行了多次往返的审核、复核,政治影响在这一审核的过程中得以进入司法。政治化的特别立法、政治化的法官,也是司法中这种政法传统的促成因素。透过该案的处理过程,可以一窥当代中国的政法传统在司法中生成的历史源头,并可对这一新传统的理解与推进司法改革提供历史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政法传统 人民司法 陕甘宁边区 根据地法制史
原文传递
论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阎庆生 黄正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9,共6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经历了减租减息、征购地主土地和土地改革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分不开的。通过这种演化,在陕甘宁边区的老解放区逐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经历了减租减息、征购地主土地和土地改革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分不开的。通过这种演化,在陕甘宁边区的老解放区逐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每次土地政策演化的进程中,陕甘宁边区政府都有相应的土地法规出台。边区的土地立法涉及到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登记管理、土地司法等方面,内容相当完整,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边区土地管理的法制化程度已相当高了。这些法规在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土地政策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土地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土地政策 中国共产党 土地立法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试行与成效
11
作者 张昕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为应对皖南事变后愈加严峻的财政问题,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救国公粮的概念,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负担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在1943年之后,陕甘宁边区学习晋察冀根据地的经验,逐渐以统一累进税代... 为应对皖南事变后愈加严峻的财政问题,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地提出了救国公粮的概念,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负担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出现。所以在1943年之后,陕甘宁边区学习晋察冀根据地的经验,逐渐以统一累进税代替救国公粮,实行更加完备的土地清丈、确定税负和民主评议,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使人民负担更加公平合理。另外,大规模的土地调查也促使中国共产党的行政力量深入到乡村基层,为实施大规模的民众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农业统一累进税 民众动员 合理负担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教育
12
作者 李丹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和边区各项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赋予了农民教育全新的使命,拓展了农民教育的思路和内容,大大推动了边...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紧扣党的中心工作和边区各项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赋予了农民教育全新的使命,拓展了农民教育的思路和内容,大大推动了边区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农民教育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助推边区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权建设,也对保障抗战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创造了战时农民教育的成功实践模板,为新中国成立后乃至当今的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农民教育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模范治理实践路径探究--以黄克功案、肖玉璧案为例
13
作者 周娇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陕甘宁边区被誉为“模范区”,全面体现在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廉政等方面。今以模范治理为路径,以轰动全国的黄克功和肖玉璧两案为例,从其蕴含的价值映照边区治理理念和主张,为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模范区 实践路径 黄克功案 肖玉璧案 启示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松然 张炜达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7,124,共10页
社会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党的乡村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发展时期,基于政策先行、制度化推进和加强法制建设的逻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实践,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一个“十没... 社会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党的乡村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发展时期,基于政策先行、制度化推进和加强法制建设的逻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实践,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一个“十没有”的社会。分析研究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实践创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启示,不仅对丰富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乡村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乡村治理 经验启示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消减农民贫困的政策路线探析
15
作者 徐薇 高布权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党中央及边区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支撑性的农业政策和建立兜底性的社会救济政策,从而提高了陕甘宁边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延安时期独具特色的贫困治理政策路线,对当前防止返贫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消减贫困 政策路线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近代转型的历史考察
16
作者 吴俊豪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依据调解主体的不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可以分为群众自己主持的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法庭调解四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结构、群众思想意识、司法路线发生了极大转变。因此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发展出... 依据调解主体的不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可以分为群众自己主持的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法庭调解四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结构、群众思想意识、司法路线发生了极大转变。因此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发展出了调解形式平等化、调解依据法制化、调解与审判关系科学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调解制度 近代化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三维探赜
17
作者 薛浩 朱新屋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 清末民初,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分布差异,一条从陕北北部向南部迁移的路线即“下南路”逐渐形成,这种自发而又零散的移民活动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应对财政危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区政府因应时势,逐步完善移民政策,将自发、零散的“下南路”移民活动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行为,并同群众密切结合而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就此而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下南路”移民运动的兴起是历史传统、现实矛盾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在合理调配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南路” 移民
下载PDF
穿梭于战火之中:转战陕北中担架队的组织动员和运行
18
作者 刘羽燕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勤工作是中共动员解放区群众为保障人民军队顺利作战,巩固解放区建设而进行的各种勤务工作。它是战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支前方式,在中国共产党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建立健全...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勤工作是中共动员解放区群众为保障人民军队顺利作战,巩固解放区建设而进行的各种勤务工作。它是战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支前方式,在中国共产党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后勤保障体系,制定较为完备的支前动员办法,充分利用民力,组织了较为高效的随军担架队和常备担架队,克服诸多困难,完成军需物资的传送和伤病员的转运。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战勤工作还能随着战事发展和军民的实时反馈,不断纠正偏差,以更好地服务战争、保障战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西北野战军 战时勤务 支前 担架队
下载PDF
“民办官助”政策的推广与实践-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运动的新方向
19
作者 罗淑宇 李明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6-11,23,共7页
陕甘宁边区合作社发展初期,因相关党政干部思想僵化,采取包办代替、强迫摊派扩大股金等方式发展合作社,引起边区群众的反感,对合作社产生了消极影响。相反,南区合作社在刘建章的带领下,却走出了同其他合作社不同的道路,其开创的“民办... 陕甘宁边区合作社发展初期,因相关党政干部思想僵化,采取包办代替、强迫摊派扩大股金等方式发展合作社,引起边区群众的反感,对合作社产生了消极影响。相反,南区合作社在刘建章的带领下,却走出了同其他合作社不同的道路,其开创的“民办官助”政策,帮助南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南区人民的经济中心。南区合作社与其开创的“民办官助”政策作为模范被边区党委和政府所推广,并在中共西北中央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受到毛泽东高度肯定,帮助党的干部在经济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束缚,极大发展了边区合作事业。同时在领导合作社贯彻实施“民办官助”政策中,中国共产党人也发现了自我改造的契机,极大锻炼了党的经济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官助 陕甘宁边区 合作社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员教育研究
20
作者 王今诚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持续开展党员教育,以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水平,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党委、边区中央局)领导下,边区乡村党员教育以西北局高干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乡村党员教育中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比较严重,教学方式以照本宣科为主,教育形式主要是流动训练班,教材内容艰深、枯燥无味。后一阶段,结合全党整风,较好地纠正了党员教育中存在的偏差,面向乡村党员干部的扫盲教育与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实现了巩固和发展党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乡村党员教育 乡村党支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