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1
1
作者 鹿金秋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刘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就国内外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 feralis(Guene)]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涉及桃蛀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性信息素组成、交尾行为、分类学、人工饲养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桃蛀螟 生物学 信息素 生态型 人工饲养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徐妍 吴国林 +1 位作者 吴学民 秦玉川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3期40-44,54,共6页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重要害虫,连续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手段。综述了梨小食心虫的结构鉴定、人工合成方法、性质与剂型,以及利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防治害虫的技...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重要害虫,连续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手段。综述了梨小食心虫的结构鉴定、人工合成方法、性质与剂型,以及利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防治害虫的技术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剂型 应用
下载PDF
小菜蛾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香萍 方宇凌 张钟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 ,抗药性发展很快而难以防治 ,应用性信息素是综合治理小菜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小菜蛾性信息素的鉴定、性信息素的分泌部位及感受部位、人工合成性信息素方法和应用技术 。
关键词 小菜蛾 性信息素 蔬菜 害虫 抗药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被引量:41
4
作者 罗礼智 曹卫菊 +1 位作者 钱坤 胡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4-499,共6页
在 (2 7± 1)℃ ,光周期L14∶D10的条件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成虫在羽化当晚即可进行交配 ,交配率以羽化后头三个晚上的较高 (>82 % ) ,但从第 4天起则显著下降。成虫一天中的交... 在 (2 7± 1)℃ ,光周期L14∶D10的条件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成虫在羽化当晚即可进行交配 ,交配率以羽化后头三个晚上的较高 (>82 % ) ,但从第 4天起则显著下降。成虫一天中的交配时间出现于 2 3:30~ 0 5 :30之间 ,交配高峰出现在 0 1:30~ 0 2 :30和 0 3:0 0~ 0 4 :0 0之间 ,其中以第 1高峰的发生频率较高。成虫交配持续时间从 2 2~ 191min不等 ,但以 30~ 6 0min的为多 (4 0 8% ,n =97) ,6 0~ 90min的次之 (19 4 % ) ,超过180min的较少 (10 2 % )。另外 ,交配持续时间与蛾龄紧密相关。蛾龄越大 ,交配持续的时间越长 ,且差异显著。雄蛾一生的交配能力由 1~ 11次不等 ,但受性比的影响显著 :在性比为 1∶1的条件下 ,雄蛾平均交配次数仅为 3 0次 ,而在 2♀∶1♂至 5♀∶1♂时 ,则增加到 5 1~ 6 0次。雌蛾交配比例及次数受性比的影响也很大 :没有交配的雌蛾比例从 1∶1时的 8 3%增加到 5♀∶1♂时的 32 % ,仅交配一次的比例从 16 7%增加到 38 7% ,而交配≥ 5次的比例则从 2 5 %下降到 0。最后 ,对这些结果在甜菜夜蛾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交配行为 交配能力 性比 交配持续时间 性信息素
下载PDF
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 被引量:45
5
作者 周洪旭 李丽莉 于毅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和桃树上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推动果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201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的桃园和梨园应用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研究。在应用信息素散发器的桃园与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明显低于对照...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和桃树上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推动果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201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的桃园和梨园应用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研究。在应用信息素散发器的桃园与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使用密度增加,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降低,迷向率增加。每公顷施用信息素散发器450、900、1350根的桃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67.80%、80.14%、89.29%,而梨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84.17%、93.41%、98.17%。桃园与梨园施用信息素散发器后,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园,桃园与梨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40.34%~73.57%和54.24%~92.38%之间。研究表明,梨园中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高于桃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法
原文传递
用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40
6
作者 陈汉杰 邱同铎 张金勇 《昆虫知识》 CSCD 1998年第5期280-282,共3页
在设计出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后,以60、135、240、480个/km2诱杀器田间处理,看出以135个/km2诱杀器处理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经在不同的虫口密度果园试验,以诱蛾量下降率、为害率和雌蛾交配率3项指标考察,该诱杀器1次挂出,在田... 在设计出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后,以60、135、240、480个/km2诱杀器田间处理,看出以135个/km2诱杀器处理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经在不同的虫口密度果园试验,以诱蛾量下降率、为害率和雌蛾交配率3项指标考察,该诱杀器1次挂出,在田间有效期达70~80天,取得了较理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诱杀器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化学通信中的信息物质 被引量:45
7
作者 陆鹏飞 黄玲巧 王琛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90-1403,共14页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我国北方果区发生的重要害虫。当前对该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引起的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食心虫自身的信息素、寄主/非寄主的他感化学物质对于调节其配偶选择...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我国北方果区发生的重要害虫。当前对该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引起的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食心虫自身的信息素、寄主/非寄主的他感化学物质对于调节其配偶选择和寄主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信息化学物质的害虫管理策略为果园食心虫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梨小食心虫化学信息物质研究进展,包括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组分及对雄、雌两性的引诱,雄蛾释放的信息素,利用性信息素的迷向研究,寄主植物挥发性引诱物质的鉴定和筛选,以及梨小食心虫寄主转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雌蛾的性信息素包括顺-8-十二碳烯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1-醇和十二碳-1-醇,各个组分的比例在地理种群间存在变异。在室内,通过行为试验证实两种醋酸酯对雄蛾的引诱是必不可少的,微量的顺-8-十二碳烯-1-醇对二元组分起到增效作用。在田间,上述3种物质组成的诱芯具有较强的活性;由此开发的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人工迷向丝、可喷施的微胶囊和蜡滴)被用于梨小食心虫交配干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梨小食心虫最主要的寄主植物桃梢挥发物包括22种化合物,其中绿叶挥发物占到50%,行为生测证实6~8个碳原子的物质是主要的活性化合物。顺-3-己烯丁酸酯、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醛、苯甲醛和苯甲腈的五组分混合物,其引诱力与天然桃梢挥发物相当。通过钙成像试验证实,尽管苯甲腈在桃梢天然挥发物中仅占0.14%,但雌蛾对含有该物质的混合物有显著趋性,该物质对梨小食心虫成功识别寄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梨小食心虫信息化学物质下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化学信息物质 性信息素 寄主植物挥发物 迷向 害虫防治
下载PDF
松墨天牛化学生态学 被引量:42
8
作者 郝德君 杨剑霞 戴华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7-1233,共7页
松墨天牛(Monoohamus alternatus)是危害针叶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而且是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本文综述了松墨天牛与寄主植物之间、松墨天牛种内及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之间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在... 松墨天牛(Monoohamus alternatus)是危害针叶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而且是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本文综述了松墨天牛与寄主植物之间、松墨天牛种内及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之间的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在松墨天牛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中,寄主植物中的萜烯类挥发物在松墨天牛选择取食和产卵寄主时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挥发物常常因寄主危害与否而发生改变,并对天牛表现出性别差异;寄主中的化学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甾醇、磷脂和黄酮等能够刺激或驱避天牛的取食和产卵行为。松墨天牛种内通讯过程中,两性天牛的吸引、求爱和交尾等生殖行为由性信息素所引起;雌天牛分泌的产卵忌避信息素能够调节产卵刻槽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卵的分散,避免下一代幼虫对生存空间和食物的竞争。松墨天牛与松材线虫之间化学生态关系的物质基础为寄主植物、天牛及线虫产生的单萜、CO2及不饱和脂肪酸,它们调控线虫向蛹室的聚集、进入虫体和脱离虫体等行为。最后,展望了松墨天牛化学生态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信息化学物质 植物挥发物 产卵忌避信息素 性信息素
下载PDF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翟小伟 刘万学 +3 位作者 张桂芬 万方浩 徐洪富 蒲崇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以西局部地区,但一直保持向我国东部扩张的趋势。在国际上,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迷向防治苹果蠹蛾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并广泛应用的害虫管理技术。本文综述了...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以西局部地区,但一直保持向我国东部扩张的趋势。在国际上,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迷向防治苹果蠹蛾已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并广泛应用的害虫管理技术。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成分鉴定、人工合成和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苹果蠹蛾的防控策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检疫害虫 性信息素 成分鉴定 合成 种群监测 诱杀 迷向
下载PDF
豆野螟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节律 被引量:40
10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3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兴苗 汪细桥 雷朝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2,共8页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 豆野螟Maruca vitrata(Fabricius)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本文在(29±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L:10D条件下研究了豆野螟成虫的羽化、交尾行为以及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结果表明:其羽化行为全天可见,在雌蛾中,86%于暗期羽化;在雄蛾中,73%于暗期羽化。雌雄蛾羽化行为在暗期第4、5和8h差异达到显著(t〉4;P〈0.05)。交尾活动发生在暗期19:00到5:00之间,交尾持续时间最短约为20min,最长约为90min,3日龄进入暗期第5h具有最高的交尾率。1、6和7日龄成虫具有单个交尾高峰,2到5日龄成虫具有两个交尾高峰。同一日龄成虫交尾在暗期前半段平均花费的时间要明显高于在后半段花费的时间。低龄和高龄的成虫用于交尾的时间明显高于中龄的性成熟成虫。成虫的开始交尾时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前移。雄蛾对进入暗期后第5h和第9h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对3日龄处女雌蛾的性腺提取物和空气收集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处女雌蛾田间诱蛾试验表明:23:00—01:00为诱蛾高峰期,3日龄处女雌蛾的诱蛾效果最好。该蛾的羽化、交尾及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均存在节律上的一致性。雌蛾的性信息素释放的时间较长,见于整个暗期,然而交尾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主要发生于两个交尾高峰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羽化 交尾 性信息素 节律 触角电位反应 诱蛾效果
下载PDF
茶毛虫性信息素对茶毛虫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戈峰 陈小飞 +3 位作者 王常平 刘向辉 王利军 杨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贵州湄潭茶场和平坝茶场研究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以B型效果最好,42天内两地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41头和7.51头,最高可诱到198头,大面积使用区内茶毛虫雌蛾怀卵量比对照... 在贵州湄潭茶场和平坝茶场研究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以B型效果最好,42天内两地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41头和7.51头,最高可诱到198头,大面积使用区内茶毛虫雌蛾怀卵量比对照区减少93.50%,卵块减少85.21% ,幼虫数量减少81.15%,说明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诱蛾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性信息素 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诱捕防治
下载PDF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咏玲 韩福生 张金桐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51-54,共4页
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特征,化学通讯系统,昆虫性信息素结构测定的常规方法以及性信息素在虫情预测、诱杀防治、干扰交配防治和配合治虫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昆虫 性信息素 防治应用
下载PDF
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董双林 杜家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33-1636,共4页
研究表明 ,交配对甜菜夜蛾雌蛾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滴度、比例及其在个体间的变异均无显著的影响 ,因此交配不影响雌蛾在下一暗期的再次求偶和交配 .环境温度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产生则有显著的影响 .15~ 2 5℃最有利于甜菜夜蛾性信息素... 研究表明 ,交配对甜菜夜蛾雌蛾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滴度、比例及其在个体间的变异均无显著的影响 ,因此交配不影响雌蛾在下一暗期的再次求偶和交配 .环境温度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产生则有显著的影响 .15~ 2 5℃最有利于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产生 ,而 10℃低温和 35℃高温则使性信息素产生受到明显影响 ,其中以 10℃低温的影响更甚 .10℃低温处理不仅使各组分的滴度产生显著改变 ,而且使二元性信息素组分的比例受到显著影响 ,并使二元组分通讯信道的个体间变异明显增大 (CV >10 % ) .这些改变必将扰乱甜菜夜蛾雌雄间的正常交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配 温度 甜菜夜蛾 雌蛾 性信息素产生 影响
下载PDF
天牛性信息素、引诱植物和植物性引诱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周琳 马志卿 +1 位作者 冯岗 张兴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由于目前所拥有的各种天牛防治方法都难以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研发新型天牛控制技术势在必行。其中利用引诱剂是最具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天牛的性信息素、引诱植物和植物性引诱剂3个方面的研究及应用作了综述。天牛雌、雄成虫均可释... 由于目前所拥有的各种天牛防治方法都难以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研发新型天牛控制技术势在必行。其中利用引诱剂是最具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天牛的性信息素、引诱植物和植物性引诱剂3个方面的研究及应用作了综述。天牛雌、雄成虫均可释放性信息素进行两性间的通讯联系。天牛性信息素的分泌部位因天牛种类不同而存在着差异。雄、雌成虫触角上均有感受性信息素的感受器,但报道较多的是雄虫感受器。迄今已鉴定出13种天牛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一般而言,天牛成虫的嗜食树种,对天牛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作为诱饵树种使用。寄主植物的某些挥发性物质对天牛成虫也有独特的引诱效果。除此之外,对天牛性信息素、引诱植物和植物性引诱剂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困难也进行了讨论,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性信息素 引诱植物 植物性引诱剂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诱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路常宽 宗世祥 +3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马超德 赵怀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3,共5页
为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利用作准备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就与沙棘木蠹蛾性引诱有关的几个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 7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 ,1 5 :0 0— 1 8:0 0羽化量占日羽化总量的 90 % .雌蛾的求... 为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利用作准备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就与沙棘木蠹蛾性引诱有关的几个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 7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 ,1 5 :0 0— 1 8:0 0羽化量占日羽化总量的 90 % .雌蛾的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 2 0 :0 0— 0 :0 0 .未观察到雌蛾多次交尾现象 ,偶尔可见雌蛾未交尾即产卵 .雌蛾寿命一般 2~ 7d ,平均 4d ;雄蛾寿命 3~ 8d ,平均 6d .处女雌蛾在林缘上风方向 30~ 1 0 0 0m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雄蛾 .雌蛾的求偶行为表现出很强的时间节律 ,通过悬挂 7个处女雌蛾诱捕器连续观察发现 ,2 0 :0 0— 0 :0 0诱蛾量占日诱总量的 94 2 % ,1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最多 ,随着处女雌蛾日龄的增加 ,诱蛾数量下降 .雌蛾腹部性腺体粗提物具有引诱雄蛾活力 ,交配雌蛾不再具有引诱雄蛾能力 .雌蛾的求偶暗期为 1~ 2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沙棘 成虫行为 性信息素
下载PDF
利用性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试验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利军 陈晓东 +3 位作者 帅赛 杨斌 邱君武 马瑞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97-100,共4页
采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晋中地区1年发生4代,可在成虫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15个/hm2诱盆用于梨小食心虫大量诱捕试验中,可在72d内平均每盆诱虫900头;1050,750个/hm2诱芯的迷向处理迷向率极显著,迷向... 采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晋中地区1年发生4代,可在成虫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15个/hm2诱盆用于梨小食心虫大量诱捕试验中,可在72d内平均每盆诱虫900头;1050,750个/hm2诱芯的迷向处理迷向率极显著,迷向率分别为97.43%和81.83%,防治效果为74.72%和56.43%。并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 虫情监测 大量诱杀 迷向防治
下载PDF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大面积诱捕越冬代雄蛾 被引量:31
17
作者 苏建伟 宣维健 +1 位作者 王红托 盛承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共3页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雄蛾进行了大面积诱捕。结果表明:诱杀7d和15d后,诱捕区(包括中心区和边缘带)雄蛾量分别为对照区的4044%和2978%,其中心区的蛾量分别为边缘带的4855%和2465%;诱...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雄蛾进行了大面积诱捕。结果表明:诱杀7d和15d后,诱捕区(包括中心区和边缘带)雄蛾量分别为对照区的4044%和2978%,其中心区的蛾量分别为边缘带的4855%和2465%;诱捕区卵块数仅为对照区的200%~333%,枯鞘率仅为对照区的125%~250%;诱捕区的第一代雄蛾发生量大量减少,诱蛾量仅为对照区的4696%,其中心区的雄蛾量为边缘带的6764%;诱捕区的水稻枯心率仅为对照区的3950%~4475%。应用性诱剂大面积诱捕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性诱剂 诱捕 雄蛾 越冬代 水稻害虫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在其种群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姚士桐 吴降星 +4 位作者 郑永利 金周浩 陆志杰 胡加君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成虫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地区以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以60μg∶500μg∶60μg∶120μg配制的PVC毛细管诱芯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效果最佳。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方法的比较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性诱测报可取代传统的系统赶蛾法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信息素 群集诱捕 种群监测 灯光诱捕 赶蛾
下载PDF
小菜蛾化学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9
作者 韩宝瑜 张钟宁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本文综述了几种植物吸引或阻抑小菜蛾成虫产卵或幼虫取食的效应。完整的、机械损伤的和菜粉蝶为害的甘蓝类蔬菜释放出数十种醇、醛、酯、酮、硫化物、羧酸类、异硫氰酸酯类和萜烯类挥发性化合物。机械损伤的甘蓝和小菜蛾、菜粉蝶及蜗牛... 本文综述了几种植物吸引或阻抑小菜蛾成虫产卵或幼虫取食的效应。完整的、机械损伤的和菜粉蝶为害的甘蓝类蔬菜释放出数十种醇、醛、酯、酮、硫化物、羧酸类、异硫氰酸酯类和萜烯类挥发性化合物。机械损伤的甘蓝和小菜蛾、菜粉蝶及蜗牛为害的甘蓝释放的挥发物引诱菜粉蝶绒茧蜂。小菜蛾为害甘蓝释放的挥发物引诱菜蛾绒茧蜂。小菜蛾性信息素基本成分是顺 -1 1 -十六碳烯醛和顺 -1 1 -十六碳烯乙酸酯。当顺 -1 1 -十六碳烯醛、顺 -1 1 -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 -1 1 -十六碳烯醇以 5∶5∶0 1或顺 -1 1 -十六碳烯醛、顺 -1 1 -十六碳烯乙酸酯、顺 -1 1 -十六碳烯醇和顺 -9-十四碳烯乙酸酯按70∶3 0∶1∶0 0 1比例制成的诱芯诱蛾效果较好。宜深入探究寄主植物—小菜蛾—菜蛾绒茧蜂间的通讯机制 ,开发高效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甘蓝 三营养级 化学通讯 性信息素 化学生态学
下载PDF
几种因素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丽莉 张思聪 +3 位作者 张安盛 门兴元 周仙红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95-97,共3页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试验,就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置放方位、不同诱芯剂量、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数量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悬挂高度越高诱捕效果越好,桃树的西方诱捕效果最好;诱...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试验,就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置放方位、不同诱芯剂量、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数量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悬挂高度越高诱捕效果越好,桃树的西方诱捕效果最好;诱剂量以6个诱芯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为38.75头/诱捕器,其次为2个诱芯,诱捕效果为31.00头/诱捕器;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都有一定的诱捕效果,其中三角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好,其次为自制水瓶诱捕器,诱捕效果分别为138.75头/诱捕器和100.25头/诱捕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置放高度 诱捕器 诱捕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