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新利 史媛媛 +1 位作者 闫明 郭新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30期2336-234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制订肠内营养喂养流程,选取2018年1-10月ICU收治的18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月入科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6-10月入科的94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制订肠内营养喂养流程,选取2018年1-10月ICU收治的18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月入科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6-10月入科的9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重症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对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胃肠功能失调发生率、院内感染并发症、患者结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分别为(119.73 ± 9.96)、(58.88 ± 2.65)、(29.09 ± 1.42)g/L,免疫指标IgA、IgG、IgM分别为(2.56 ± 0.10)、(2.98 ± 0.36)、(1.65 ± 0.15)g/L,对照组分别为(108.02 ± 9.21)、(51.90 ± 2.74)、(27.80 ± 1.59)、(2.09 ± 0.18)、(2.01 ± 0.24)、(1.41 ± 0.13)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22.48,P<0.01)。观察组胃肠功能失调(胃潴留、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1.70%(11/94)、8.51%(8/94),院内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分别为6.12‰(5/817)、1.53‰(1/650)、0,患者结局指标(营养达标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分别为(6.12 ± 1.03)d、(10.98 ± 2.03)d、13.82%(13/94),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21/90)、20.00%(18/90)、13.06‰(11/842)、11.28‰(8/709)、2.88‰(2/694)、(7.98 ± 1.54)d、(12.21 ± 1.87)d、26.67%(24/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22,t=6.19、2.26,P<0.05)。结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可有效减轻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使患者早期获得有效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喂养流程
原文传递
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苏华 张宗满 +3 位作者 梁国源 李远华 潘爱文 姚玉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53-59,共7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规范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EEN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难以控制的肠内营养不耐受,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暂停肠内营养,但会导致营养支持不连续...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规范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EEN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难以控制的肠内营养不耐受,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暂停肠内营养,但会导致营养支持不连续,因此,制定合理的喂养方案,并依据规范、科学的喂养流程进行EEN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的探讨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EEN治疗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EEN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EE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误吸、胃潴留)发生情况、4 d热卡达标率、7 d热卡达标率和热卡达标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LA)〕,营养不良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心肺功能指标〔包括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7 d热卡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热卡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ALB、TP高于对照组,PCT、hs-CRP、LA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b、ALB、TP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CT、hs-CRP、LA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重症喂养流程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婷 佘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EEN)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 目的探究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EEN)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对照组,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EEN干预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EEN管理干预方法。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7 d内热量摄入量及蛋白摄入量, 记录患者胃肠道耐受情况及预后情况,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7天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66.37 ± 6.09)岁;观察组男16例, 女14例, 年龄(65.49 ± 6.35)岁。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7 d内热量摄入量及蛋白摄入量分别为(3 513.62 ± 94.56)kJ/d、(51.06 ± 5.03)g/d, 均高于对照组的(2 859.41 ± 87.23)kJ/d、(36.78 ± 3.14)g/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5、13.19, 均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7.16 ± 3.42)、(135.43 ± 12.64)g/L和(218.54 ± 15.38)mg/L, 均高于对照组的(34.25 ± 4.01)、(127.51 ± 11.12)g/L和(201.33 ± 15.04)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2.58、4.38, 均P<0.05);观察组的反流误吸、肠营养中断率均为6.67%(2/30), 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和30.00%(9/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46, 均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分别为(7.62 ± 1.35)、(11.17 ± 2.04)d, 均短于对照组的(8.57 ± 1.01)、(12.83 ± 2.19)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3.04, 均P<0.05)。结论基于重症喂养流程的EEN管理干预能够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态, 提高其胃肠道耐受情况, 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喂养流程 营养状态 胃肠道耐受性
原文传递
优化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丽萍 罗翊珠 张钫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0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ICU接收的重症患者120例,将2019年1~6月接收的60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接收的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优化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ICU接收的重症患者120例,将2019年1~6月接收的60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接收的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喂养流程,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胃肠功能失调发生率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第1、3日的营养状况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潴留、腹泻等胃肠功能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可有效减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在恢复早期获得有效营养,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 喂养流程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