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 被引量:54
1
作者 齐震明 李鹏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基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和沉降机理分析,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24个区间隧道的1497个地表沉降测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值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沉降槽宽... 基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和沉降机理分析,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24个区间隧道的1497个地表沉降测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值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沉降槽宽度参数反弯点距离、地层损失率的一般特征,给出了地表沉降槽曲线反弯点距离与等效轴向埋深的关系,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地标沉降控制标准,并提出预警、报警、极限3级控制的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为认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暗挖法 地表沉降 时空效应 控制标准
下载PDF
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鹏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00-1703,共4页
目前我国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时引起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往往是根据经验或类比而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针对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床的情况,根据隧道下穿产生的地表沉降槽影响宽度、下穿处列车的运营速度和轨道平顺性的要... 目前我国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时引起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往往是根据经验或类比而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针对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床的情况,根据隧道下穿产生的地表沉降槽影响宽度、下穿处列车的运营速度和轨道平顺性的要求,以高铁规范为依据,用圆曲线简化的模拟了轨道沉降槽曲面的形式,建立了地表沉降计算模型,得出了在隧道下穿高铁隧道开挖引起的高铁地表沉降最大限值,为下穿工程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下穿高速铁路 地表沉降 控制标准
下载PDF
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标准 被引量:18
3
作者 来弘鹏 赵鑫 康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1,共9页
针对西安地铁5号线近距离下穿地铁2号线的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判断准则、正常使用要求和服役状态,选取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容许切应变与轨道变形作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标准的控制因素,构建... 针对西安地铁5号线近距离下穿地铁2号线的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判断准则、正常使用要求和服役状态,选取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容许切应变与轨道变形作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标准的控制因素,构建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力学模型,推导了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计算公式,确定了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沉降控制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以既有地铁线路的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轨道变形与容许切应变依次作为控制因素时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分别为22.40、20.85、48.14、20.23、21.06mm,其他地区下穿工程经验允许沉降与国内相关规范允许沉降为20mm,因此,最不利控制因素即轨道变形的允许沉降接近既有相关允许沉降,建议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基准为20mm;对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分级管理,选取沉降控制基准的100%、80%和60%分别作为既有地铁线路的控制值(20mm)、报警值(16mm)与预警值(12mm),提出了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预警体系;评价了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的安全级别,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安全级别为Ⅰ级,即沉降不大于12mm时,新建隧道正常施工并做好监测,安全级别为Ⅱ级,即沉降为(12,16]mm时,加强监测并实时反馈,安全级别为Ⅲ级,即沉降为(16,20]mm时,停止施工,并启动应急预案,安全级别为Ⅳ级,即沉降大于20mm时,达到破坏级别,不允许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下穿 沉降控制标准 安全性判断准则 力学模型 预警体系 安全级别
原文传递
基于路面破坏响应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兴新 王选仓 高志伟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破坏问题,经过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对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初始位移边界条件,模拟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差异沉降作...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破坏问题,经过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对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初始位移边界条件,模拟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对不同差异沉降作用下路面结构附加应力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路面材料抗弯拉强度与结构层抗疲劳破坏性能,提出了基于路面破坏响应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只考虑路面材料抗弯拉强度时,以变坡率0.23%作为沉降控制标准;考虑结构层抗疲劳破坏性能时,以变坡率0.58%作为差异控制标准,综合考虑二者共同影响时,以变坡率0.37%作为差异控制标准,相应的路基横向与纵向沉降控制值分别为4.5 cm和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差异沉降 控制标准 有限元法 路面结构 破坏响应
下载PDF
盾构隧道结合洞桩法修建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芳 贺少辉 +1 位作者 刘军 曹瑞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89-296,共8页
在盾构隧道基础上结合浅埋暗挖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外径为10 m的土压平衡盾构修建,试验段上的车站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 在盾构隧道基础上结合浅埋暗挖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外径为10 m的土压平衡盾构修建,试验段上的车站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和规范,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大断面盾构隧道结合洞桩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地表沉降分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提出较为合理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洞桩法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控制标准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高压LNG(液化天燃气)管线距离要求及沉降控制标准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竹清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6,共6页
随着城市地铁及城镇高压液化燃气管线建设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新建地铁隧道下穿高压LNG管线的案例越来越多,而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规定对下穿高压LNG管线距离要求及变形控制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本文通过对规范的梳理、理论计... 随着城市地铁及城镇高压液化燃气管线建设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新建地铁隧道下穿高压LNG管线的案例越来越多,而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规定对下穿高压LNG管线距离要求及变形控制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本文通过对规范的梳理、理论计算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高压LNG管线距离要求及与实际施工水平相符的沉降控制标准计算公式,可为相关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距离 盾构隧道 下穿高压LNG管线 沉降标准
下载PDF
地铁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顶管隧道力学响应及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艳玲 韩现民 李文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3,149,共7页
为解决郑州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交通工程顶管群隧道变形控制问题,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手段,揭示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顶管群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以隧道管节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结... 为解决郑州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交通工程顶管群隧道变形控制问题,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手段,揭示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顶管群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以隧道管节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结构线形允许最小附加曲率半径为控制目标的既有顶管隧道沉降控制标准,并通过现场监测印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沉降控制标准制定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盾构以37°交角斜穿施工时,上部顶管隧道纵向沉降曲线呈现非对称特征,且施工过程中结构沉降曲线出现了一定的平移和偏转现象;(2)相对于接缝张开量控制标准,基于顶管隧道允许附加曲率的沉降控制要求相对更为严格,建议下穿施工扰动下顶管隧道最大允许沉降值取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顶管隧道 力学响应 沉降控制标准
下载PDF
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力学的影响及控制标准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建国 李永胜 +1 位作者 陈旭 赵金良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年第3期68-71,共4页
通过对现有的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如果新旧路基结合处或拓宽地基的处理不恰当,可能导致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太大,从而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延安北过境线工程为依托,运用数值模拟、理... 通过对现有的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如果新旧路基结合处或拓宽地基的处理不恰当,可能导致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太大,从而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延安北过境线工程为依托,运用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方法对不均匀沉降的特点和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主要由新旧路基的压缩变形、拓宽路基部分地基固结沉降和新旧路基结合部滑动变形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差异沉降 控制标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路堤沉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宏渊 《湖南交通科技》 2003年第4期20-22,共3页
以耒宜与衡枣两条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和路面状况调查为依据,分析研究了不同土质、不同填方高度对高路堤沉降稳定时间、工后沉降及路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刚性路面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施工的沉降控制取值标准。
关键词 高路堤 沉降稳定 控制标准
下载PDF
铁路车站隧道下穿桩基工程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雄 孟庆辉 +2 位作者 李拼 徐灯飞 曹峰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8-225,233,共9页
以贵阳铁路枢纽龙洞堡机场车站隧道大跨段下穿机场高架桥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手段,基于岩体冲切破坏锥体理论,提出了满足桩基受力的最小岩板厚度确定方法;建立了考虑隧道开挖围岩扰动范围和桩基础冲切破坏范围... 以贵阳铁路枢纽龙洞堡机场车站隧道大跨段下穿机场高架桥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手段,基于岩体冲切破坏锥体理论,提出了满足桩基受力的最小岩板厚度确定方法;建立了考虑隧道开挖围岩扰动范围和桩基础冲切破坏范围的隧道-桩基近接关系划分标准;提出了高架桥沉降控制标准和设计对策,并采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隧道下穿桩基工程影响分区划分合理,设计对策有效控制了隧道开挖对高架桥的影响,同时桩基础对隧道的影响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下穿桩基 围岩稳定性 近接影响分区 沉降控制标准
下载PDF
地铁隧道下穿雨污水管线变形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利民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基于Peck经验公式,建立地表或地层沉降与管线接口变形的内在联系,同时建立管线接口变形的计算模型。并以北京地铁十号线西土城站下穿污水管线为案例,计算管线变形值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Peck曲线 地表沉降 接口变形 控制标准
下载PDF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综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波 《路基工程》 2010年第2期186-188,共3页
追求"零沉降"理念,无砟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线下结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文中结合京津城际铁路的实际,提出了为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条件的沉降控制标准,总结归纳了在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的沉降变形综合控制技术,并通过其... 追求"零沉降"理念,无砟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线下结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文中结合京津城际铁路的实际,提出了为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条件的沉降控制标准,总结归纳了在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的沉降变形综合控制技术,并通过其沉降观测、评估进行验证,最终达到了满足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舒适的运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变形 控制标准 控制措施 沉降观测
下载PDF
软土深基坑变形与安全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洪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1,共4页
对上海及台北的数十个深基坑工程实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墙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墙后地表沉降的变化范围、发生位置及二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应用各向异性理论分析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根据工程实测结果,探讨各向异性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与墙体最... 对上海及台北的数十个深基坑工程实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墙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墙后地表沉降的变化范围、发生位置及二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应用各向异性理论分析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根据工程实测结果,探讨各向异性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与墙体最大水平位移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依照深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制定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取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深基坑变形 抗隆起稳定 安全度分析
下载PDF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芳 贺少辉 +2 位作者 汪挺 刘军 曹瑞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并结合PBA(Pile-Beam-Arch)法小规模暗挖拓展区间隧道形成地铁车站.这种工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 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并结合PBA(Pile-Beam-Arch)法小规模暗挖拓展区间隧道形成地铁车站.这种工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和规范及数值模拟方法,对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的过程进行地表沉降分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PBA法扩挖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控制标准
下载PDF
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浦逸辉 彭华 +2 位作者 肖骁骐 吴薪柳 林家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针对新建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变形控制难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4、5号线以及北京地铁8号线等3个典型的穿越高铁工程为依托,研究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构建精细化的无砟轨道-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 针对新建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变形控制难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4、5号线以及北京地铁8号线等3个典型的穿越高铁工程为依托,研究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构建精细化的无砟轨道-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盾构下穿整体现浇隧道、盾构法隧道及U型槽段引起的不同沉降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值,得出满足裂缝宽度限值的结构允许变形值,并且计算了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的CRTSⅡ型和CRTSⅢ型轨道结构的允许变形值.然后,利用Abaqus软件构建车轨耦合动力模型,计算不同列车速度和沉降工况下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得出轨道高低不平顺允许值.最后,汇总各结构的允许变形值,给出结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从结构裂缝宽度限值、轨道10 m弦长高低偏差限值和动力学最敏感指标限值方面计算的既有结构允许变形值能够作为盾构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的控制标准,可作为现行规范的支撑与补充.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风险大、要求较严的高速铁路穿越工程项目提供隧道及轨道变形控制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高铁隧道 沉降变形 变形控制标准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拓宽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永奇 石桥 +1 位作者 张万茂 张栋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4期204-208,共5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以更方便快捷的交通为支撑,为了满足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现有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本文依托某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实际工程,建立路基拓宽差异沉降路面有限元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材...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以更方便快捷的交通为支撑,为了满足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现有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本文依托某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实际工程,建立路基拓宽差异沉降路面有限元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疲劳特性,以变坡率0.10%和0.35%作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下界和上界,将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分为轻微、低、中、高四个等级,为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拓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改扩建 路基 差异沉降 控制标准
下载PDF
黄土隧道下穿地表既有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研究
17
作者 韩文超 徐志平 桑云飞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变形,尤其当黄土隧道下穿地表既有建筑物时,暗挖施工必然会引起地表建筑物的沉降或变形。依托西延高铁赵家塬隧道下穿创新创业基地办公楼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开挖、支... 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变形,尤其当黄土隧道下穿地表既有建筑物时,暗挖施工必然会引起地表建筑物的沉降或变形。依托西延高铁赵家塬隧道下穿创新创业基地办公楼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开挖、支护过程对办公楼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开挖面接近办公楼正下方时,办公楼沉降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在开挖面到达办公楼正下方时沉降变形速率达到最大,办公楼沉降值约占总沉降值的70%;在隧道穿过办公楼之后,办公楼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收敛。与洞内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对比,办公楼的最大沉降值更接近相应的规范控制标准值,在施工中应加强对办公楼沉降变形的监控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赵家塬隧道 隧道下穿 黄土隧道 既有建筑物 沉降变形 变形控制标准
下载PDF
超深基坑工程周围地表沉降与围护结构稳定控制基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召林 李竹 杨久坤 《隧道建设》 2011年第4期441-446,469,共7页
为建立合理的基坑工程监测变形控制基准值,以天津站枢纽超深基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坑特点与环境控制要求,参照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采用工程类比法和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天津站基坑工程控制基准建议,即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建议为30~3... 为建立合理的基坑工程监测变形控制基准值,以天津站枢纽超深基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坑特点与环境控制要求,参照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采用工程类比法和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天津站基坑工程控制基准建议,即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建议为30~35 mm,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控制基准值建议为60~75 mm,支撑内力和土压力控制基准值建议分别采用65%f和60%~70%f(f为轴力或荷载设计值),以期为类似工程控制基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基坑 地表沉降 围护结构 控制基准
下载PDF
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要点与改进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壮志 《隧道建设》 2011年第4期470-473,共4页
依托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实践,结合北京、深圳等地第三方监测实施经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待完善的若干要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通过分析第三方监测项目选择的依据、目的等内容,确定... 依托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实践,结合北京、深圳等地第三方监测实施经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待完善的若干要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通过分析第三方监测项目选择的依据、目的等内容,确定了现场安全巡视、地表沉降监测、雷达探测等合理的实施项目;2)通过对地表沉降值的对比分析,给出具体调整沉降控制标准的建议;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发挥第三方监测先导作用;4)加强对施工监测的指导,推进施工监测全程标准化等内容,以期更好地发挥第三方监测工作在安全建设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监测 监测项目 沉降控制标准
下载PDF
拓宽公路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20
作者 庞军 吴红刚 +2 位作者 秦昌乐 马彦军 丁鸿程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系统地了解拓宽公路工程中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序梳理1997—2021年间的576篇相关文献,总结拓宽公路差异沉降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际工程案例。归纳拓宽公路差异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按照内因、外因、直接... 为系统地了解拓宽公路工程中差异沉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序梳理1997—2021年间的576篇相关文献,总结拓宽公路差异沉降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际工程案例。归纳拓宽公路差异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按照内因、外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进行分类的方法;整合各因素对差异沉降曲线的影响规律和特征,建立差异沉降双向变化型、单向局部变化型和单向整体变化型三种曲线概化模型;总结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新旧路面拉应力的控制层位置,建立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计算的概化思路;整理差异沉降减控技术的种类,比较各减控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基于研究现状,展望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拓宽 差异沉降 研究成果 曲线模型 控制标准 减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