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任小乔
王盼
+2 位作者
吴昊
纪勇
石志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192,共9页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9月—2019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13313例患者为研究队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9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及电话相结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脑血管事件复发、心血管事件复发、其他血管事件发生(如下肢动静脉栓塞)。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根据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SUA/Scr≤3.16,n=3520)、Q2组(3.16<SUA/Scr≤3.94,n=3280)、Q3组(3.94<SUA/Scr≤4.92,n=3270)、Q4组(SUA/Scr>4.92,n=3243)。截至随访结束,774例(5.8%)患者死亡,2064例(15.5%)患者复发脑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位于Q1~Q4的患者中,男性复发脑血管病的例数依次为302、375、408、337例,女性依次为99、125、169、249例;男性复发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261、314、345、283例,女性依次为90、101、142、205例;男性复发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154、191、214、183例,女性依次为58、52、45、31例;男性全因死亡的例数依次为165、128、131、88例,女性依次为57、63、62、80例;男性因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93、72、70、46例,女性依次为31、33、36、44例;男性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58、52、45、31例,女性依次为17、18、27、24例。调整多项混杂因素后,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690,95%CI=0.500~0.953,P=0.026);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卒中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
复发
死亡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金瑞
王金麒
+3 位作者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至2013年(体检2)、2014-2015年(体检3)3次体检的SUA/Scr值计算累积暴露量、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随访中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而后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48.89±10.22)岁,其中男性5846(63.35%)例,将其按SUA/Scr累积暴露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Q4组。矫正协变量后,与Q1相比,Q2、Q3、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分别为1.221(95%CI:1.066~1.400)、1.255(95%CI:1.095~1.439)、1.478(95%CI:1.287~1.697)。累积暴露负担大于0(OR=1.223,95%CI:1.109~1.349)和高暴露时间为6年(OR=1.332,95%CI:1.171~1.515)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SUA/Scr累积暴露、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颈动脉斑块的一级预防不仅要关注单一时点的SUA/Scr值,而且要对SUA/Scr值展开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肌酐比值
累积暴露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晶晶
陈育青
+5 位作者
刘颖
韩佳
师素芳
王素霞
邹万忠
张宏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及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共8种病理类型、1797例肾脏病患者入选,由于肾小管间质的评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IgA肾病组和非IgA肾病组,探讨肾脏病中血尿酸/...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及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共8种病理类型、1797例肾脏病患者入选,由于肾小管间质的评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IgA肾病组和非IgA肾病组,探讨肾脏病中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血尿酸、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P<0.001)。比值升高提示轻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和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0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4.20±0.06、3.63±0.10;比值降低提示中重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2分组、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3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2.97±0.17、0.98±0.06。结论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比值升高或降低时均提示出现小管间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损害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任小乔
王盼
吴昊
纪勇
石志鸿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内外科及神经康复临床学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19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71182)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TJWJ2023QN060,TJWJ2022MS032)
+1 种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3KJ060)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资助(TJYXZDXK-052B)。
文摘
背景脑卒中在世界各地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血尿酸(S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血肌酐比值(SUA/Scr)是代表肾功能标准化的SUA,目前有关SUA/Scr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仍有争议。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和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9月—2019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13313例患者为研究队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9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及电话相结合。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脑血管事件复发、心血管事件复发、其他血管事件发生(如下肢动静脉栓塞)。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SUA/Scr与脑血管事件复发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根据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SUA/Scr≤3.16,n=3520)、Q2组(3.16<SUA/Scr≤3.94,n=3280)、Q3组(3.94<SUA/Scr≤4.92,n=3270)、Q4组(SUA/Scr>4.92,n=3243)。截至随访结束,774例(5.8%)患者死亡,2064例(15.5%)患者复发脑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急性期SUA/Scr位于Q1~Q4的患者中,男性复发脑血管病的例数依次为302、375、408、337例,女性依次为99、125、169、249例;男性复发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261、314、345、283例,女性依次为90、101、142、205例;男性复发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例数依次为154、191、214、183例,女性依次为58、52、45、31例;男性全因死亡的例数依次为165、128、131、88例,女性依次为57、63、62、80例;男性因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93、72、70、46例,女性依次为31、33、36、44例;男性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死亡的例数依次为58、52、45、31例,女性依次为17、18、27、24例。调整多项混杂因素后,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性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HR=0.690,95%CI=0.500~0.953,P=0.026);SUA/Scr位于Q4相较于Q1是男�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卒中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
复发
死亡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Keywords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Stroke
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
Atherosclerosis
Male
Recurrence
Death
Cohort
studies
Prospective
studies
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题名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金瑞
王金麒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市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3668,81872708)。
文摘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至2013年(体检2)、2014-2015年(体检3)3次体检的SUA/Scr值计算累积暴露量、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随访中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而后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48.89±10.22)岁,其中男性5846(63.35%)例,将其按SUA/Scr累积暴露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Q4组。矫正协变量后,与Q1相比,Q2、Q3、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分别为1.221(95%CI:1.066~1.400)、1.255(95%CI:1.095~1.439)、1.478(95%CI:1.287~1.697)。累积暴露负担大于0(OR=1.223,95%CI:1.109~1.349)和高暴露时间为6年(OR=1.332,95%CI:1.171~1.515)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SUA/Scr累积暴露、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颈动脉斑块的一级预防不仅要关注单一时点的SUA/Scr值,而且要对SUA/Scr值展开长期监测。
关键词
血尿酸肌酐比值
累积暴露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Keywords
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
cumulative
exposure
carotid
plaque
cohort
study
分类号
R18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
6
3
作者
周晶晶
陈育青
刘颖
韩佳
师素芳
王素霞
邹万忠
张宏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电镜室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9-2019)
文摘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及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共8种病理类型、1797例肾脏病患者入选,由于肾小管间质的评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IgA肾病组和非IgA肾病组,探讨肾脏病中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血尿酸、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P<0.001)。比值升高提示轻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和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0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4.20±0.06、3.63±0.10;比值降低提示中重度小管间质损害,普通人群组、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2分组、非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3分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分别为3.66±0.02、2.97±0.17、0.98±0.06。结论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比值升高或降低时均提示出现小管间质病变。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损害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
Keywords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
serum
uric
acid
/
serum
creatinine
ratio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脑血管事件复发及死亡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任小乔
王盼
吴昊
纪勇
石志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2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金瑞
王金麒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尿酸/血肌酐比值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
周晶晶
陈育青
刘颖
韩佳
师素芳
王素霞
邹万忠
张宏
《北京医学》
CAS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