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喻垚 滕小娟 +2 位作者 罗光丽 吴立翔 郭变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6-893,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轻链(s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临床初诊为MM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对象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Ig),... 目的:探讨血清轻链(s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临床初诊为MM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对象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Ig),同时利用琼脂糖凝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M蛋白,分析比较2种方法对M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探讨sLC检测在MM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对接受常规治疗的15例MM患者进行随访跟踪,记录5次不同治疗时间的s LC水平,分析sLC在MM疗效评估中的作用。结果:IgA型11例,IgG型15例,轻链κ型8例,轻链λ型8例,IgD型2例,不分泌型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C-κ、sLC-λ及其比值(包括轻链型和双克隆型),IgA、IgG(免疫球蛋白除IgD型外),白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蛋白电泳、Ig定量、sLC及其比值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灵敏度依次为:57%,76%和65%,特异度依次为:83%,61%和90%。κ型和λ型患者在第2或第3次化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sLC-κ/λ逐渐趋近于正常范围,而当病情进展时,s LC-κ/λ持续在异常值或更远离于参考值的上线或下线。结论:sLC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通过分析sLC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MM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轻链 诊断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翁有红 张楠 +3 位作者 王东平 徐雨航 沈越 李洪春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839-842,867,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蛋白电泳筛选出血清M蛋白阳性患者226例,阴性104例,用免疫固定电泳对血免...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蛋白电泳筛选出血清M蛋白阳性患者226例,阴性104例,用免疫固定电泳对血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做定性、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血免疫球蛋白、血/尿轻链做定量分析,确定临床分型以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M蛋白阳性患者同时进行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血/尿轻链定量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免疫球蛋白88.55%(116/131),血轻链95.03%(134/141),尿轻链78.72%(111/141)。而104例M蛋白阴性患者联合检测结果为:72.12%(75/104)的患者表现为血/尿轻链增高,5例血清IgG增高的MM患者中只有1例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结论免疫固定电泳结合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有助于提高MM检出率,对MM进行分型,统计不同地区的分型可为临床工作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固定电泳 免疫散射比浊法 血清轻链 尿液轻链
下载PDF
血、尿轻链水平检测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倩 李艳 彭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054-1055,10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轻链水平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73例。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4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肾病综合征组)作... 目的探讨血、尿轻链水平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73例。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4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肾病综合征组)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IgG及血、尿轻链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血清κ、λ水平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83.33%、75.00%)、慢性肾脏疾病(72.60%、56.16%)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κ/λ比值异常,在2组(95.83%、36.99%)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综合征组血清IgG、κ、λ水平[(4.12±1.62)g/L、(4.14±1.20)g/L、(2.37±0.86)g/L]低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组[(9.78±2.39)g/L、(5.98±1.16)g/L、(3.57±0.73)g/L],且两者均低于对照组[(11.41±1.74)g/L、(9.13±1.67)g/L、(4.65±0.9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κ、λ水平,肾病综合征组[0.312 0(0.060 0,0.840 0)g/L,0.232 0(0.050 0,0.480 0)g/L]显著高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组[0.070 0(0.030 0,0.150 0)g/L,0.050 0(0.050 0,0.110 0)g/L]和对照组[0.019 0(0.018 5,0.019 9)g/L,0.050 0(0.050 0,0.050 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轻链κ/λ比值在鉴别诊断骨髓瘤性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血、尿轻链水平的变化在诊断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判断病情、评估肾小管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轻链 尿轻链 肾脏疾病
下载PDF
血清、尿液轻链κ、λ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焱 杨令芝 +2 位作者 仰大贵 苏先旭 蒋鑫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713-3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在轻链κ、λ水平,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鉴别浆细胞增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血清、尿液轻链κ、λ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浆细胞增多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在轻链κ、λ水平,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鉴别浆细胞增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血清、尿液轻链κ、λ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浆细胞增多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尿液中轻链κ、λ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浆细胞所占百分比,CD38、CD138、CD19、CD56阳性率。以MM确诊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上述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浆细胞增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MM的诊断价值。结果MM组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轻链κ、λ水平高于非MM组患者,MM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高于非MM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浆细胞比例诊断MM价值最高,其次分别为血清κ、血清λ、尿液κ、尿液λ;浆细胞比例、血清κ、血清λ(AUC>0.7,约登指数>0.5)诊断效能较高,该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高于三者中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κ、血清λ、骨髓浆细胞比例联合指标检测可作为鉴别浆细胞增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MM的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轻链 尿轻链 流式细胞术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轻链λ对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忠慧 杨曙梅 +3 位作者 王惠民 鞠少卿 王建新 丛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评价类风湿因子(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关节炎患者就诊时血清轻链λ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患者初诊的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和轻链等数据。根据RF和抗CCP... 为了评价类风湿因子(RF)和抗CCP抗体阴性的关节炎患者就诊时血清轻链λ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患者初诊的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Ig)和轻链等数据。根据RF和抗CCP抗体水平,RA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将血清阴性RA患者作为实验组,与非RA关节炎患者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轻链λ对RA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关节炎患者的轻链λ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ROC分析表明轻链λ对关节炎患者发展为RA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665[95%CI(0.518,0.812)];以620.5mg/dl为临界值,预测RA的敏感性为0.565(0.345,0.768),特异性为0.804(0.661,0.906);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后轻链λ仍然与关节炎患者发生RA相关(OR=3.551,P=0.037)。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轻链λ水平对关节炎患者发展为R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R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轻链 λ
原文传递
益气除痰方联合化疗干预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轻链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林柱 罗智杰 +3 位作者 彭颂国 朱可 余榕键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94-800,共7页
【目的】评价益气除痰方联合一线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并对DLBCL患者进行血清总轻链(sTLC)检测。【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并行... 【目的】评价益气除痰方联合一线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并对DLBCL患者进行血清总轻链(sTLC)检测。【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并行一线化疗的DLBCL患者46例。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为试验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1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益气除痰方联合CHOP±R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CHOP±R方案治疗。收集上述46例DLBCL患者在化疗前、1程化疗后、2程化疗后、3程化疗后及4程化疗后共5次血标本,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TLC(κ或λ)、IgG、IgA、IgM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25例患者中以痰瘀互结型为最多,占64.0%。(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客观有效率、总体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细胞下降等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较轻(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TLC检测发现κ、λ曲线总体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在4程化疗后达到最低点。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λ轻链曲线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P=0.041)。【结论】初治的DLBCL患者在CHOP±R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除痰方,可以减轻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并且其肿瘤负荷的下降可能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除痰方 CHOP±R方案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血清轻链
原文传递
4种电泳及轻链定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家健 郑玉荣 +6 位作者 莫南勋 陶然 陈建波 胡朝晖 李雯雯 姚少濠 李云珍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4种电泳筛查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164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MM患者组),同时收集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非MM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和尿液。用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 目的探讨4种电泳筛查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及其分型的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164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MM患者组),同时收集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非MM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液和尿液。用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和高分辨尿蛋白电泳(high resolution urinary protein electrophoresis,HR)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进行M蛋白筛查,然后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和尿本周氏蛋白电泳(Bence-Jones protein electrophoresis,B-J)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型;并用罗氏生化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B)、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及轻链定量,并计算轻链比值。结果 SPE和HR对164例MM患者M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2.68%和59.76%,IFE和B-J的检出率分别为98.17%和59.76%。45例非MM组经4种电泳均未检出M蛋白。与非MM组相比较,MM患者组的TP、GLOB、轻链κ、λ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68,38.231;F=72.811,58.611;P〈0.05)。轻链型患者HR、B-J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gA型患者、IgG和IgM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870,13.236,19.725;P〈0.05)。结论 IFE是MM诊断最敏感的检测方法,使用多种电泳方法结合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同时检测,可以明确分型,有效避免漏诊、误诊,为临床全面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电泳 血清轻链
原文传递
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及其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萍 安志明 +5 位作者 周小钢 李锋 王利平 赵茜 于亚平 翟勇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ight chain multiple myeloma,LC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7例初诊LCMM患者(κ型17例,λ型20例),留取初诊及化疗后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FLC,...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ight chain multiple myeloma,LC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7例初诊LCMM患者(κ型17例,λ型20例),留取初诊及化疗后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FLC,同期测定患者24 h尿轻链,分析sFLC水平与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初诊时sFLC水平均明显升高,κ型和λ型的中位值分别为105.44 mg/L和146.39mg/L。在诊断时和治疗后,血sFLC水平与尿轻链水平均无相关性。12例治疗后24 h尿轻链水平正常患者中,8例血清游离轻链仍高于正常。应用ROC分析评价初诊时轻链类型和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尿λ轻链与肾功能损害发生相关,曲线下面积为0.792(P=0.031)。结论:所有初诊LCMM患者的sFLC均明显增高。sFLC用于治疗反应的监测较尿轻链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FLC、LDH及β2-MG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敏 郭永华 +1 位作者 欧阳家乐 吴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MM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受试者血清sFLC、LDH及β2-M...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MM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受试者血清sFLC、LDH及β2-MG水平,随访记录MM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κ-MM组患者sFLC-κ水平及sFLC-κ/sFLC-λ(sFLC-κ/λ)比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λ-MM组患者sFLC-κ、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FLC-κ/λ比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M组患者血清LDH及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入组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轻链比率、LDH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ISS分期等因素后,轻链高比率(sFLC-κ/λ≥100.00或≤0.01)及LDH≥225 U/L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患者存在血清sFLC-κ、sFLC-λ表达异常及LDH、β2-MG水平升高。sFLC-κ/λ比率及LDH水平与MM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森森 吴霜 +7 位作者 屈晓燕 许戟 刘澎 陆化 吴汉新 许家仁 李建勇 陈丽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0-935,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因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致血清中产生大量单克隆游离轻链。血清游离轻链(serum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浆细胞疾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D)的应用中日益突出。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是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因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致血清中产生大量单克隆游离轻链。血清游离轻链(serum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浆细胞疾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D)的应用中日益突出。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是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自动、定量的检测手段。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水平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相关性。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明确诊断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的血清游离κ及游离λ浓度,计算游离κ及游离λ的比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M患者的sFLC及其比值与正常人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κ=13.53,P<0.001;tλ=17.53,P<0.001;tκ/λ=4.26,P<0.001);MM患者的sFLC和sTLC及二者的比值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患者中sF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sFLC及其比值可作为MM的诊断指标之一。sTLC的测定不能代替sF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总轻链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游离轻链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旭端 骆晓峰 +7 位作者 祖燕萍 叶洪 李琳琳 陈巧玲 谢文珍 杨婷 胡建达 魏立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62-1868,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初诊MM且有行sFLC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的肾功能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初诊MM且有行sFLC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的肾功能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sFLC在初诊MM患者肾损害和预后中的作用。结果:70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肾功能损害,相比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损害组的血红蛋白(Hb)水平低,血尿酸(Uric acid)、校正血钙(Corrected calcium)、血肌酐(Scr)、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受累sFLC(Involved sFLC)水平均高;ISS III期、受累sFLC≥500 mg/L、行血液透析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尿酸≥430μmol/L、ISS III期和受累sFLC≥500 mg/L均是初诊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提示受累sFLC为705.0 mg/L,这是预测初诊M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最佳阈值(AUC为0.727,P=0.003,敏感性为65.0%,特异性为82.0%)。患者中位随访31.0(1-84)个月,受累sFLC≥500 mg/L组和受累sFLC<500 mg/L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0和5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sFLC高比率组(κ/λ>32或<0.03)和低比率组(0.03≤κ/λ≤32)的中位生存期同样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7 vs 40个月,P=0.436)。结论:初诊MM患者肾功能损害组的受累sFLC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血尿酸≥430μmol/L、ISS III期和受累sFLC≥500 mg/L是初诊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sFLC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受累sFLC的水平或sFLC比率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预后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及肾脏相关小分子代谢物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英 林志强 +3 位作者 尹佳锋 马燕粉 杨波 王晓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FLC)、尿素(BUN)、肌酐(CRE)、尿酸(UA)、胱抑素C(Cys C)、血清总钙(Ca)及基于肌酐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等指标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3例确诊为MM的患者,检...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FLC)、尿素(BUN)、肌酐(CRE)、尿酸(UA)、胱抑素C(Cys C)、血清总钙(Ca)及基于肌酐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等指标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3例确诊为MM的患者,检测其血清FLC水平及BUN、CRE、UA、Cys C等肾脏相关小分子代谢物水平,利用方差分析统计不同肾功能组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FLC与其他肾脏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评估患者肾脏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 (1)患者FLCκ、λ、κ/λ及FLC差值(d FLC)的数据分布均为偏态分布,将其经过常用对数转化后则转为正态分布。(2)利用既往诊断及BUN、CRE、e GFR的检测结果判断为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其血清Cys C、UA及Lg(FLCκ)、Lg(FLCλ)和Lg(d FLC)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P<0.01)。(3)BUN、CRE、e GFR、UA与FLC指标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且与经常用对数转化后的FLC指标间的相关性更高;而Cys C仅与Lg(FLCκ)相关(P<0.01)。(4)BUN、CRE、Cys C、UA、FLCκ、λ及d FLC均为MM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e GFR为保护性因素(P<0.01),其中Cys C的风险最高,而经常用对数转化后的FLCκ、λ及d FLC的风险均高于未经转化的原始值。结论监测FLC指标,尤其是Lg(FLC)和Lg(d FLC)的水平,及血清Cys C、CRE、BUN、UA等肾脏相关小分子代谢物水平对于预测MM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风险及早期诊断MM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淀粉样变 血清游离轻链 肾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纪霞 温振东 +2 位作者 梁友宝 张珍 董雪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60名(HC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60例(AIS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为PSCI病人60例(PSCI组),采用电化...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健康体检者60名(HC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60例(AIS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为PSCI病人60例(PSCI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NfL含量,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改良Rankin量表(mRS)神经心理评估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血清NfL在HC组、AIS组和PSCI组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神经系统损伤越重NIHSS评分越高,NfL含量越高(r=0.724,P<0.01);生活自理能力越差,BI分数越低,NfL含量越高(r=-0.670,P<0.01);认知功能越差,MoCA评分越低,NfL含量越高(r=-0.707,P<0.01);不同认知障碍NfL含量不同,轻度认知障碍NfL含量低于中重度(P<0.05);血清NfL含量与mRS呈正相关关系(r=0.501,P<0.01),血清NfL含量越高,神经恢复功能越差。高脂血症、高血压史、糖尿病、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中高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CI的NfL含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P<0.01)。结论:NfL可作为早期诊断PSCI发生的生物标志物和预测PSCI严重性的新兴标志物,对PSCI的早发现、早防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认知障碍 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及其κ/λ比率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丹 姜佳岐 林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sFLC)及sFLC-κ/λ比率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现,为MM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初次确诊为MM的患者43例,sFLC增高的其他疾病患者40例。分析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MM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sFLC)及sFLC-κ/λ比率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现,为MM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初次确诊为MM的患者43例,sFLC增高的其他疾病患者40例。分析初诊MM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MM患者的sFLC类型分为sFLC-κ组和sFLC-λ组,分析2组sFLC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sFLC-κ/λ比率在MM患者与非MM患者中的表现情况;依据受累/非受累sFLC比值100为界分为低比率组和高比率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初诊MM患者中IgG类型最多。sFLC-κ组和sFLC-λ组血红蛋白水平与sFLC呈负相关(r=-0.307,r=-0.494,P<0.05),sFLC-κ组和sFLC-λ组血β2微球蛋白水平与sFLC呈正相关(r=0.453,r=0.689,P<0.05),sFLC-κ组和sFLC-λ组骨髓浆细胞比例与sFLC呈正相关(r=0.307,r=0.309,P<0.05),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钙水平与sFLC之间无相关性(P>0.05),sFLC-κ组血肌酐水平与sFLC没有相关性(P>0.05),而sFLC-λ组血肌酐水平与sFLC呈明显正相关(r=0.697,P<0.01)。MM患者sFLC-κ/λ比率<0.26或>1.65的比例高于非MM患者,受累/非受累sFLC比率≥100的MM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非MM患者(P<0.01)。与低比率组相比,高比率组MM患者初次入院时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和血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和ISS国际分期更高,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次入院时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λ型轻链与肾损伤相关。sFLC-κ/λ比率异常多发生在MM患者中。受累/非受累sFLC比率≥100的MM患者症状重,临床预后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κ/λ比率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肾脏相关疾病中的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悠悠 潘秀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2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κ、λ)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的水平,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肾损伤时血清游离轻链的变化,探讨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3组,62例非骨髓瘤性慢... 目的定量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κ、λ)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的水平,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肾损伤时血清游离轻链的变化,探讨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为3组,62例非骨髓瘤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2例骨髓瘤性肾病κ型患者,12例骨髓瘤性肾病λ型患者,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游离轻链(κ、λ)的含量并计算κ/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2例非骨髓瘤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sFLCκ和λ,κ/λ比值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2例骨髓瘤性肾病κ型患者sFLCκ和λ,κ/λ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骨髓瘤性肾病λ型患者的sFLCκ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FLC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κ/λ比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血清游离轻链κ、λ进行性地升高,尤其是在Ⅰ、Ⅱ、Ⅲ期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肾脏功能的损伤对血清游离轻链λ比对血清游离轻链κ的影响更显著。结论血清多克隆游离轻链(sFLCκ、λ)水平检测,尤其κ/λ比值可反映肾损伤程度,当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辅助诊断时,可作为肾损伤情况的评估,提高临床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在CKD患者肾损伤程度评估中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骨髓瘤性肾病 血清游离轻链 散射免疫比浊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磊 陈丽萌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肾脏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受累器官,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快速去除血清中的单克隆游离轻链,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和高截留量血液透析。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血浆置换能否改善肾脏预后仍存在争议。而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是近... 肾脏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受累器官,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快速去除血清中的单克隆游离轻链,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和高截留量血液透析。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血浆置换能否改善肾脏预后仍存在争议。而高截留量血液透析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治疗模式,一些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均显示出其改善肾脏预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高截留量血液透析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 管型肾病 血清游离轻链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水平与血液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丹 江楠 +3 位作者 王加强 王智斌 贺元 张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6-1452,共7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与血液常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院确诊的MM患者347例,分别对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外周血常规、凝血及生化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sFLC与血...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与血液常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院确诊的MM患者347例,分别对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外周血常规、凝血及生化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sFLC与血液常规指标相关性分析计算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筛选与sFLC相关的联合血液常规指标;评估筛选出的血液常规指标反映sFLC水平的效能,采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MM患者中,sFLC与sTLCκ、sTLCλ、sTLCκ/λ、Cr、Urea、Cr、Cys_C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LCκ的影响因素是Cr与sTLCκ(P=0.000, P=0.003);sFLCλ的影响因素是eGFR及sTLCλ(P=0.000, P=0.000);sFLCκ/λ的影响因素是sTLCκ/λ(P=0.032)。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Cr和sTLCκ,eGFR和sTLCλ,TLCκ/λ是反映MM患者sFLCκ、sFLCλ、sFLCκ/λ的良好或较好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sTLCκ、eGFR、sTLCλ和TLCκ/λ具有判断MM患者sFLC异常的效能(AUC=0.684-0.875, P<0.05)。结论:sTLCκ、sTLCλ联合肾功指标可以评估MM患者的sFLCκ、sFLCλ水平,而sFLCκ/λ可以由MM患者的sTLCκ/λ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血液常规指标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强琬婷 罗添丞 +8 位作者 卢静 贺婕 李璐 李荣 陈小梅 赵云阳 姜华 傅卫军 杜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48-85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62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62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rum free light chain ratio,sFLCR)在MM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初诊MM患者621例,其中sFLCR正常组(0.26≤sFLCR≤1.65)42例(6.8%),sFLCR低组(0.01<sFLCR<0.26或1.65<sFLCR<100)247例(39.8%),sFLCR高组(sFLCR≤0.01或sFLCR≥100)332例(53.4%)。sFLCR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患者初诊时血红蛋白降低,浆细胞比例、血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均增高,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DSⅢ期、ISSⅢ期患者均增多(P均<0.05)。预后生存比较中,sFLCR异常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较正常组患者缩短(58.7月vs未达到,P=0.043)。Cox预后风险回归示,sFLCR异常和细胞遗传学高危均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且sFLCR高组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OS时间41.6个月,较合并细胞遗传学标危组患者中位OS时间61.4个月缩短(P=0.015)。结论初诊时sFLCR异常的MM患者肿瘤负荷高、侵袭性强,其中伴有细胞遗传学高危的MM患者预后更差,sFLCR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永辉 王松岚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195-199,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指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为特征,进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肾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且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骨髓瘤肾损害发生机制多样,管...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指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为特征,进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肾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且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骨髓瘤肾损害发生机制多样,管型肾病和高钙血症是最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诊断并采取适当治疗可改善这类患者总体预后。本文重点阐述骨髓瘤相关性肾损害的诊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血清游离轻链 高截留量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更新诊断标准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现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鹃 侯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病隐匿、治疗难度较大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何更准确地判断治疗时机一直是临床上讨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大指南的更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也纳入了分子生物学标记,突破原有的CRAB症状(高钙血症、肾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病隐匿、治疗难度较大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何更准确地判断治疗时机一直是临床上讨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大指南的更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也纳入了分子生物学标记,突破原有的CRAB症状(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骨质破坏)作为治疗指征的概念。这使得一部分高危冒烟型骨髓瘤患者更早、更好的接受治疗,更大程度的整体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浆细胞比例 骨质破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